出世·入世
出世·入世
释宗慧
“李叔同先生出了家,独饮这出世清水一瓢的生活,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後来,大师把出世和入世溶为一体,由自身已心的实在行持来展现佛法的不二精神,我们从大师所遗留的作品中,深受感动和策励。
“我到为植种,我行华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後人来。” 这是大师的一首小诗。大师觉悟了佛法的缘起思想,深明了因果的道理,内心充满了真实的信解,一心勤作择善植德的因缘。在世努力於善因的积聚,便是出世解脱的光明。但是, 自我培植善种的来由,却要从“为众生服务”中获得,内心自我断烦除恶的本身,当下也是一种利他的功德,因为自心慈善,对别人一定无恶而深感安全,这种高度的行持责任,才算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然, “利他”的作法,佛经裹有广泛的说明。出家人要努力去体悟“佛心是由慈、悲、喜、舍而生”的道理。自己清修的同时也是为了别人的“放心”,不亦君子乎?大师一生赞赏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不完全是中国儒家所独有,佛家称之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亦深远乎?由此可见,出世非同於弃世,空门绝非空无一物,不然的话,大师怎能道得出: “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的伟大悲心。 “留待後人来” 一句,不也一样突显了大师心中的无限悲愿。这出世的自净其意的本来就与入世的众善奉行是不相离的呀!
出世需要的是智慧,入世更需要慈悲。大师的“行”是以植慈、悲、喜、舍的种为前提的,且以一片佳色遗与後来人。出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有能力服务於入世的工作,教化众生,成就众生。这就不难理解大师心细行严的一贯作风,一方面出关房而不断地去结缘众生,另一方面一再地决心掩关自省而专戒苦修。
方外之人,心住於方外,但未必行於方外。出世是佛教的本怀,入世却是行者的情操。出世之心若没有入世的慈悲,想来也只能孤芳自赏了。入世之行若没有出世的智慧,却也未免迷惘偏差之瑕。怕只怕世未入,却先丢了自己,空留一抹又入都门去的愁影,辜负了曾经的青山共知之心,只一缕红尘满眼时的叹息。但凡出家僧众,最不能犯的也就是这种错误了。慈悲若没有智慧辅助,就称不得慈悲。同样,入世若没有出世的基础,就称不上入世。因为本来就与那“世”的混浊拧成了一气,浊得怕是连寻瓢清的都忘得彻底了。
说方外之人未必行於方外,不是没有理由的,至今未见哪位方外高人出世之後,独享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不顾众生疾苦,或是来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便伟大的佛陀,也是觉後入世教化,穷其一生教导无数弟子,方被人们赞誉为大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看得出,这出世同样离不开入世,若离了“入”,定然就没了“出”,而这“世”必然是一锅乱粥,想来都令人头痛,而这,却能养育出“人天圣贤”,不也是神奇的事吗。
出世是大智,入世是大悲,原就是一体二用,分不开的真实悟境。弘一大师的出世入世做到了圆满,这也未尝不是他艺术境界上的另一种增益、另一种胜义。而今看来,单一个“世”字,孰出?孰入?或出入不二?都时时印证着修道者的悟心。当你处於五浊尘世之时,是否也想过“先”挑饮一瓢清水?心中有此清水,是行者为道的基础,再将此清水流向入世,这对世上的“浊”才有“净”的绿起效能。 “佛散妙香香满路,人缘喜闻净自心”。现今学习中的我,有很长的路要走,身心力度,需从苦煉成长,感悟人生,更需上下勤索。
摘自《普觉》2007年第3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