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太虚大师创办之佛学院看其僧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宏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太虚大师创办之佛学院看其僧教育思想
  释宏亮
  太虚大师生于19世纪末,活动于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变革中,各种革命思想相继涌出。在这种社会大转型时期,佛教相应的也受到影响,因之而有太虚大师的佛教革命。正如其在(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中所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事实上,受时代的阻碍,其时的僧制、教制等革命都未能真正实现。但“在创办佛教教育方面,他可说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佛教教育的成功,应是从武昌佛学院的创办为发端的。
  当然,这里所指的佛教教育,并非局限于佛学院之教育。大师创办佛学院的初衷是为培养佛教师范人才、开展佛教教育;而佛学院较为系统、固定浣善的教育模式,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确是开展佛教教育、实现其理念的首选。可见,佛学院是实践其佛教革命理念的根据地。因此,本文拟从其所创办的佛学院为主体探讨太虚大师的僧教育思想。
  一、创办佛学院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受上世纪初庙产兴学运动的影响,各地寺院为求自保纷纷兴建学校。这类学校的创办大致分两类:一是办国民小学,招收小学生以辅国民基本教育,一是办僧徒小学,以培养佛教人才,由寺僧与地方乡绅合办。这类学校时断时续、影响不大而流弊甚多。一方面,寺院多是以自保为目的的消极办学;一方面,地方乡绅借此搜刮寺产、中饱私囊,从中渔利,大多非真正发心从事教育者,其成果可想而知。然其中亦不乏较有影响者,如由江苏僧教育会于南京开办的僧师范学校等。其积极意义是从此以后,寺院兴学蔚然成风,相继有长沙僧师范学堂、天宁寺僧学堂、上海华严大学、宁波观宗学舍、天台学院、天台国清寺研究社……虽时办时停,亦颇有影响,培养了一批佛教弘法人才。然而,这些僧伽院校,相较于稍后太虚大师所创办的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不免相形见绌了。
  民国十二年(1923),太虚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声势浩大,“遂于僧教育开一新局面。不惟影响于青年僧甚大,且于学术、文化及政治、社会各方面,均有相当影响。”大师的僧制建设运动,正是从此为发端,“中国佛教界始有佛学院之名。”
  佛学院是以西方学院式的教育模式结合丛林管理规制而成的新型佛教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使佛教教育从古代的师徒衣钵相传进入到现代的学院教育体系,在中国佛教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以后乃至到今天的佛学院皆沿袭了这一模式。一个世纪过去了,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与僧教育理念仍为当今佛教界的主流意识,近几十年来,佛教基本以其为坐标。因此,认真研究大师的佛学院建设及其僧教育思想在当今时代仍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追根溯源,了解历史情况;另一方面,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思索当今佛学院的走向。
  二、以武昌佛学院为例的
  佛学院建设体制
  武昌佛学院,是太虚大师以其理念所创办影响较大的第一所佛学院。今就武昌佛学院为例以探讨大师的僧教育思想。
  (一)培养目的及管理制度:
  太虚大师最初创立武昌佛学院的目的不是一般学习佛学知识的佛学院,也不是专为培育经师论师的僧学堂,而是造就“行解相应”,立志“弘法利世”以改进、革新佛教的人才。第一期兼收僧俗两众。缁众学僧毕业后,要以改造寺院为现代化的僧团,以弘法济世为目标;白衣学员毕业后,要以组织正信社团,推展人生佛教为己任。
  正如太虚大师所说:“第一期是造就师范人才,毕业后,出家的实行整理僧伽制度,分赴各地去做改进僧寺及办理僧教育的工作;在家的依着人乘正法论去组织佛教正信会,推动佛教到人间去。”可见,这时期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革佛教、改进僧制培养人才。
  武院的管理制度是依丛林规范为基而设定,所以,学员生活除依学院式的固定上课、自习外,其他时间基本依传统丛林规矩施行,如早晚课诵、过堂吃饭等。同时还制定了通则、佛堂规则、自修室规则、寝室与饭食规约、告假规约等制度。可见,佛学院的管理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这一较为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后来的佛学院所沿袭使用。
  (二)学制与科目:
  武昌佛学院初定学制三年,共六学期。原计划第一学年主开中观宗课程;第二学年以教授唯识宗为主;第三学年以法华、华严等台、贤、净、密、律为中心。
  后因各种原因,改原来三年制为二年制,实际开设的课程是这样的: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主要授佛学常识课令对佛法生起基本信心。开设了真常唯心系的一些经论,如大乘起信论、大佛顶首楞严经,同时,还设有小乘佛学概论、佛教各宗派源流、因明入正理论疏等;第二学期,以中观学为主,开设百论、中论、十二门论、心经、金刚经、文殊般若经、印度佛教史、印度外道概略等。第二学年以法相唯识为中心而将准备在第三学年开设的课程压缩于中,配合在唯识学年中讲授。开设有成唯识论、摄大乘论、解深密经、楞伽经、弥勒上生经、中华佛教史等。
  除佛学课程之外,还设有文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外语(英文、日文)等。
  第一届招收学员近百人,毕业六十余名。从第二届开始,增设研究部,生员是从第一届毕业生中选拔出的优材生共二十人。同期还设立了女众部(佛学女众院),约有学员二十人。
  (三)办学成果:
  武昌佛学院被人称为新佛教运动的发源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佛教人才,为近现代的中国佛教做出卓越贡献,比较知名的有:
  法尊法师,从1931年起主持四川汉藏教理院,1950年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80年任院长。他精通藏文,有佛学译著20多种。
  法舫法师,先后主持世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奉化雪窦寺等,多次主编《海潮音》月刊。他精通英、日、巴利文,佛学著作丰富。1949年以后,弘法于香港、锡兰、马来西亚等。
  其他如漱芳、能守、默庵、会觉、观空、严定、量源、圣功、净严、芝峰、超一、观空、隐尘、大醒、寄尘、亦幻、墨禅、虞佛心、迦林、恒渐、枕山、苏秋涛等,或住持一方、建寺安僧;或讲经说法,积极传教;或创办学院、培养人才;或从事佛教研究;或积极推广人生佛教及人间佛教理念;或追随大师,致力佛教改革运动……这批优秀人才为近现代的中国佛教注入了新活力,影响深远。
  1947年,太虚法师圆寂于上海,不久武昌佛学院也因种种原因而停办了。仅仅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武昌佛学院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四)存在问题:
  武昌佛学院的创办,开创了佛教教育与佛教改革的新局面。在佛教教育史上为开先河之举。恰恰因其为首创,相对地,由历史等原因总会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管理人才。如前所说,佛学院的管理基本以丛林规约为准,丛林制度的特点是以戒律相辅清规而成,是以大众共遵共持的戒行以潜移默化为主而成之制度。然此时期的学员兼有比丘、沙弥和居士,又共同生活在一处,如此一来,丛林管理制度就显得生硬。基于此,太虚大师又设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学院管理规章制度加以辅助。问题是,即使有再好、再详尽的管理制度若不能实行,岂不同一纸空文!实行,就需要有好的管理人才,而人才殊不易得。武院当时也遇到这一问题,这也是后来太虚大师将第一届原定为三年的学习计划改为两年的原因之一。其在自传中这样说道:“我那时,一、因感觉禅林的管理训练难达预期的成效,学监尤不易得适当的人。二、因学生的程度不一……乃至决定将这一期学生提前毕业,另定改善的办法。”
  其次,学员程度参差不齐,难以施教。武院所招收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更是高低不齐,相应的,接受理解能力就存在有较大差别。这就给老师授课带来困难,授课老师当然不能“以一音演说法”学生就“随类各得解。”讲深则程度偏低者不能接受,兼顾了程度低的又恐怕浪费程度高者的时间。这一问题,在当今的佛学院仍然存在而无法解决的。
  还有因时局关系等等客观原因使学院中途被迫停办,持续时间也仅仅二十年,此外,诸如教职人员以及学员的流动性大、不稳定等等问题,都使当时武院的步履艰辛。
  三、太虚大师理想中的佛学院模式
  纵观太虚大师一生,都在为改革僧制,振兴佛教而奔走呼吁。其“提倡改革僧制的思想核心,在于僧教育。”因为振兴佛教须有大批优秀僧才,在他看来,依传统的僧教育是无法培养出的,因此,太虚大师“多年以来也把创办新式佛学院以造成大批优秀僧才作为其不倦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大师创办的佛学院中,具代表性的有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和汉藏教理院,这三所佛学院是大师花费心力较多、较具影响的。
  在实践办学过程中,其办学理念不断地发展完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和特点,今拟从时间大致划分为初、中、后三期,分别以三所佛学院为依,简明的予以概述:
  初期(1912—1923)太虚大师24—35岁期间,理念形成时期。
  是其教育理念大致形成及初步实践时期。从1912年的“金山改革”始,大师就开始筹建佛教大学,期间还专门考察日本僧教育情况,并特意保留日本真宗佛教大学办学情况的详细资料,此后经过十年的不断奔走呼吁,终于于1922年实现创办佛学院的理想——武昌佛学院。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的办学经验,以传统僧教育理念与现代相结合,八宗通学,解行并重,为培养适合新时代的、能致力佛教改革人才的根据地。经过两年的实践办学,针对佛学院存在的问题大师发表了《我新近理想中之佛学院完全组织》,主张:从小学部办起,依次设中学、学戒、大学、研究五级,共二十四年时间以整齐程度,严格训练,养成行解相应之僧才。对于这一办学理想,印顺法师评价说:“实为对佛学院缺点而提出者。惟规模过于远大,事难卒行。”这一理想,由于种种原因在武院未能实施,却在闽南佛学院少有实现。
  中期(1924—1932)太虚大师36—44岁期间,理念发展时期。
  1925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当时常惺法师为院长,只招收僧众,分为专修、普通和小学部。这与大师理想中的佛学院比较接近。因此,从1927年太虚大师任闽院院长的八年时间里,便倾注心力,办理院务,使闽院学风一新,声誉远播,求学者络绎不断。1929年4月大师弘法欧美回国,视野大为开阔,致力于推动佛教的世界性传播,相应的,把眼光从中国佛教教育放到世界佛教教育上,开始筹办世界佛学苑,将闽院列为世界佛学苑华日文系。并将武院改组为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浙江奉化雪窦寺为世界佛学苑禅观林,又欲将北平柏林教理院设为世界佛学苑华英文系……从此,开始致力于世界佛学苑的建设。
  后期(1933—1946)太虚大师45—59岁期间,理念完成时期。
  此时期,大师继续其世界佛学苑的建设,从1932年秋开始到1945年,大师于四川设立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并亲任院长。此后,汉藏教理院代替闽院而成为大师实践其教育与改革理念的新根据地。其在1938年所讲《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中提出以高中毕业为基,通过学习一年戒律、七年教理、三年修证三个阶段、共十二年时间完成的培养住持僧宝教育计划,由于师资和经济原因并未实际实行。1940年,大师访问南亚、东南亚后,提出建菩萨学处为中心的新教育构想,欲办一有系统的世界佛教大学,仍未能实现。
  从创办武昌佛学院始至太虚大师晚年,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经太虚大师亲手或由弟子、学生主办以及受其影响创办的新式佛学院就有四五十所,可谓成果斐然,影响深远。然太虚大师却不无遗憾的认为:“各学院迄今未能有一系统之学制,而世界佛学苑亦尚无使佛学世界化之效能,殊可遗憾!”
  四、当代佛学院所应借鉴之处
  事实上,今天的佛学院即是太虚大师创办之佛学院的继承和发展,并无须再谈所谓“借鉴”了。只是通过写作这篇文章笔者有一些个人的体会,这或可算是“借鉴”得来的吧。
  首先,,在太虚大师培养僧才的教育中,研究班的教育体制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大师深感欣慰的。其在自传中对武昌佛学院的研究班这样总结:“我唯担任指导研究生的研究,二个月间的研究,亦尚有成绩。”其他如闽院等都是如此。成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僧是选拔出的优材生,程度和资质较好;另一方面,由于人数较少,指导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人兴趣个别指导,较易见成效。大师也认为研究班体制是可以培养优秀人才的。
  其次,是师资问题,太虚大师时代的武昌佛学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一批著名的僧俗教师任课,如空也、史一如、杜汉三、张化声、妙阔、大勇、大敬等。皆可谓是一时之才俊,有这些德行兼备的优秀教师其教学成果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从武昌佛学院因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制度不能具体实行而影响学院培养计划一事上,同样可以窥见当前佛学院管理现状。又太虚大师一生呕心沥血、四处奔走,呼吁实行的教育理念及改革僧制等,其结果却是屡屡受挫、多行少成。以致其在晚年无不悲伤地说到“我现今虽仍尽力于所志所行,然早衰的身心只可随缘消旧业,再不能有何新贡献!”笔者读文至此,尤觉悲愤。试想,如此颓伤的话从太虚大师这样一位极具人格魅力和责任感的僧界领袖口中发出,该是何样的心境!太虚大师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写作文章,发表议论虽希冀践行于万一抑或不可得,其意义又何在?
  总之,太虚大师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动荡、佛教转型时期,他的理念多未能实现主要是时代的因素。当今时代社会稳定、佛教发展空间比较自由,中国佛教复苏近三十年了,有志于振兴佛教者不乏其人,庶几佛教界能有一具大威德、大行愿、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有大人格魅力和魄力的佛教领袖出世,振臂一呼,定当应者如云!则佛教幸甚!
  参考资料:
  印顺编,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大虚大师全书):
  1、大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大虚大师全书)第29册。
  2、大虚,(太虚自传),《大虚大师全书》第29册。
  3、大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大师全书)第29册。
  4、太虚,《三十年来之中国佛教》,《太虚大师全书)第29册。
  5、太虚,《佛学院院董会略史》,《大虚大师全书)第29册。
  6、太虚,《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刊发刊词》,《大虚大师全书)第30册。
  7、太虚,《跋佛学院女学员论义会记》,《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
  8、太虚,《太虚宣言),《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
  9、大虚,《世界佛学苑汉藏理院缘起》,《大虚大师全书)第31册。
  10、太虚,《佛教正信会缘起》,《大虚大师全书)第31册。
  11、太虚,(佛学院二九0五年圣诞纪念大会缘起),《大虚大师全书)第31册。
  12、太虚,《我新近理想中之佛学院完全组织),《太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3、太虚,《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序),(大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4、太虚,《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太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5、太虚,<现在需要的僧教育),<太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6、太虚,(世界佛学院建设计划),《太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7、太虚,(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大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8、大虚,《救僧运动),《大虚大师全书)第34册。
  19、印顺,《太虚大师年谱》,《妙云集)中编之六,台湾正闻出版社。
  20、郭朋,《大虚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21、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广东尼众佛学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