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原理之实践与现代问题
佛学原理之实践与现代问题
乔 施 (L.M.Joshi)
一,现代问题
现代人类在各方面的惊人成就,无人可加以否认,举凡自然科学、思辩哲学,以及人文知识,既精微又复杂,也越来越不可思议。现代科技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愉悦。但是许多古代已有的问题,如无知、暴力、贪婪,与自私依旧是现代人性的弱点。现代科技又衍生许多新的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与文明的特征,并且是现代人所承受的苦难,如人口膨胀、教育膨胀,快速的沟通工具使得世界到处充满邪恶的讯息:环境污染,人类生活、思想、行为世俗化的过份压力,个人主义横行,人人唯享乐是图,到处是神经与精神病患者。而最大的特征却是全球核子战争的恐惧。战争的结果,无人敢于想像。而事实上各国又竞相军备,只知采购或制造毁灭性武器,对贫穷的消除,公共卫生的改善却少有努力。如果现代文明对人类存在的道德与精神层面之加以注意,迟早会毁于人类引以自傲的科技。世俗与物质理念以及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早在古代与中世纪即已有之,但却没有今天这样强烈与普遍。
二、佛教的宗教实践
佛教的一项分析显示,所谓传统的道德规范与精神指标已经不再像生活本身那样传统了。的确,佛陀的讯息随著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切合人类,也愈有意义,佛教的传统就是贡献人类一种教义与方法,使人可以达到大智、大善、幸福与和平的境界。
一九五一年爱德华孔兹记载如下的观察:“一个对现世对他自己都完全失望的人,佛教却可以吸引他,因为佛教具有乐土的超俗的庄严以及精妙的思想,伟大的艺术作品,广大的信仰人口,以及伟大的先贤。虽然一个人可以被它的深妙所吸引,他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暑佛教的真谛。”孔兹是站在一个西方人的立场,是一个“对现世以及对他自己都完全失望的人”的立场,他也认为世人都与他看法相同。但对佛教徒来说,佛教教规已经成为他们的哲学与生活方式的基础。他们对于喜乐和平的人类社会之看法也是来自这种宗教观以及精神修练,并且放诸四海而皆准,永不过时。这些宗教理念与精神修练主要的有:信心、念心、约制、平等、同情心、爱心、克己、智慧、和平,以及幸福。这些理念以及修行是佛教界共同接受的。以下本文将逐一讨论:
(一)信心: 与当代一些作家的意见恰好相反,佛经是说信心乃是通往喜乐和平的人类生活的起点。以下是就一部古代巴利文的经典,来阐释信心对人类的意义。信心是宗教与精神文化的种子,也是人类最好珍贵的宝藏。有信心即可克服万难,求得解脱,超越死亡。佛教的虔诚来自信心,是对佛陀所揭示的超凡目标以及到达该目的地的方法的信心。如果一个人觉得对其有限的存在觉得失望,他就可以将信心转向超俗与无限的境界。在无限的领域中开始其神游。信心更是创造生命的基础。在佛教传统中,精神与道德文化之成就并非信心的果。当人类越前进,信心就越来越无关重要,经验知识很快就取代信心,虽然信心是信仰训练必须的一步,但不可过份夸大其重要性,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是完全没有信心的。信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不管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信心可以说奥人类关系最为亲密。
在佛教传统中,信心的基础目标是成佛。其他目标则由佛的教化衍生而来。·在佛陀的意思中,信心是一切问题的最后解决。信心是一种能力与力量,并且因为对(l)佛陀、教规,及僧伽的信心。(2)对重生与因果的原则之信心。(3)对关于现象界、世界,人类形体不存在的最后性质的教化之信心。(4)对遵循教规乃是成佛或升入涅槃的有效方法之信心,而使这种力量更形强化。而信心只有在真诚热心地修练佛规才会显得有意义以及有结果。
信心与信仰不同,佛教及其哲学很少谈及信仰,佛教理论中,最有特色的是因果与重生理论,这种是不能以科学方法加以证明。只有那些具备“超识”的人才能了解。也可以说只有在达到自我净化以及修得“超识”的人才能知道这种理论的真谛。到时候,人就以信心来接受它,但是如前面所说,信心只是对一个人的最后目标的起步而已,信心的重要性会在;个人培养其自我净化与沉思之后褪色。由此可见,信心是现代人类渡过灾难与危机的重要凭藉。人类对真善美和平智慧所共同遵守的原则就是信心的来源。使人克服痛苦,获得快乐,正是佛教教义所在。
(二)念心: 念心是佛教思想与修行的重要美德。包括五力、七觉支,以及八正道。是佛陀的心理训练技巧,使人不致于偏道,使人专心,时时记忆。念心是沉思的一种,是净化心灵的方法,是佛教理念兴修行最有代表性的一项。以下的说明可以了解它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佛陀曾说过“修行四念处即是净化、消灾,以及得登涅槃的不一一法门。 ”念心的理论所强调的是落实于目前。真实的生活乃心思以及意识生活的时刻。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如有念心即为最快乐的时刻,而快乐正是修行念心的目的。
如果说现代人大都处于心不在焉的状况之下,可不是危言尊听。并不只是因为他们耽于酒色,而且是因为他们缺乏尽心的修行知识。几乎所有现代人的神经与精神的病痛,都导因于无念心。听以只要教导他们如何修行念心,他们的病痛即可不药而愈。佛教的祖师大德对这方面特有详细研究。
(三)约制: 佛道也可以说是中庸之道。它不断强调人类行为中的温和与敦睦。指责佛教是“世俗禁欲主义”者,乃是对佛教的教义兴修行未能了解。我们要指出的一点是每一个良好行为都是温和的。判断好坏的行为就称为因果。每个人都应对其行为负责。人的行为都是经由其意志力决定,决意力就包含好坏的选择。良好行为者必须约制自己不做坏事。不只如此,良好行为着还必须约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善良的标准。
身体、语言,与思想是人类活动的三大机能,佛教的约束就是要控制自己的三大机能做善事而不做恶事。简单地说:“佛的教化,就是不做恶事,只行善事,净化心灵。”这种意思与基督教是不谋而合,在现代,也仍然切题。
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面,每个人都必须约束自己的身体、语言,与思想的活动,因为约制才能达到和谐与幸福。所谓自治是表示对自己的身体、语言、与思想的掌握,一个真正的自由人是能够指导自己的心思做真正的善事。这种自由就植根于意志力的约制,所以约制是善良与快乐的基础。佛教的圣贤大师,一直认为控制心思才是安和乐利的关键。所以说:“控制心思是好的,心思控制良好就会带来幸福快乐。智者保护其心思,心思保护良好,就会带来快乐。”佛说:“约束自己心思,人人即能约制,克服自己的心思,其他事情也能克服。”我们都知道统治别人的野心乃是今日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所以我们继续检讨全人类平等的问题。
(四)平等: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社会,阶级制度严明。少数统治阶级,享受各种特权、权力,以及机会,而其他阶级则一无所有。而且吠陀宗教与哲学也只为阿利安人与婆罗门的幸福与利益著想,其他多数人都得不到设想。
与古代吠陀意识正好相反,佛陀认为人生而平等,绝无种姓、种族、肤色、文化等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佛陀的教义中说:为众生著想,怜愍众生。”这就是佛教意识传统的整个架构,它含有三点:(1)为众生之善良,(2)为众生之快乐,(3)全宇宙的怜憨或爱心的精神。
佛教普渡众生,不分男女、阶级、种族,都欢迎参礼修行,同修最高的涅槃境界。佛陀批评种姓制度,婆罗门的优越,统治国王的专制,对老弱妇孺的剥削。于是他提倡新的人类社会观、博爱、行为净化、对生命的尊重、心理文化,以及世界存在的本性。他完全否定不平等的天赋说,认为“人并非一生出来就是低贱,也不能一生出来就是婆罗门。人之低贱或高贵应以其行为来决定。”他对低贱的新定义是“自高自大,轻蔑他人。”对高贵婆罗门的新定义是:“像一粒芥菜种子慢慢成其伟大”。
佛陀不断由生物学方面来阐释众生平等,白人与黑人、贵族与奴隶在生理机能并无不同,他们都是母亲十月怀胎听生,有手也有脚,有痛苦,也有快乐。他更进一步以宗教论点来支持他的平等主义。人不论其种族阶级,都很表现善良的行为。他在传道时,也不分其对象,所谓有教无类,他的教化就是要求平等,但是他的方法却是和平的、理性的。他承认人类信仰的自由,在对不接受他的人,他只以理以及证道方式设法说服,绝不强迫。他尊重人有不同意见的权力。
佛教反对不平等,二千五百年来从未改变。
(五)慈悲: 慈悲可以说是佛教修行的纯正证明。佛教运动的根源可以溯及佛陀伟大的慈悲心。怜愍众生,普渡众生,佛陀是全世界真正的朋友,也是最伟大的慈悲大师。菩萨的理论与修行,基本上是智慧与慈悲的原则,如妩此两个原则,修练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另外有人说,佛教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则,佛教教义的精髓就是修行慈悲,无限的慈悲即可得登涅槃。慈悲就是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心怀。菩萨说过:“我之期望成佛,是为家生利益著想。”菩萨的终身就是为了拯救众生脱离苦海?
菩萨的哲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二十世纪,不自私的服务人群仍是崇高的理想。这个世界需要无私的爱,以无私的爱教导别人;也需要有菩萨心肠的人,他们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原因,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世人皆兄弟姐妹的观念正是博爱平等的概念。寂天说过:“众生在苦乐之中完全平等,因此我为我自己时必须想到众生全体,我必须为别人解除苦难,因为别人的苦难正是我自己的苦难;我必须为人设想幸福,因为他们与我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我奥别人在追求快乐时都是平等的,那么我的得到有何不同。”有些人对神的信心不够坚定,也许可以发现佛教的教义还可以接受。、 不过这种主张的性质并不在于此,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基于自我中心考虑的形式的虔诚,其结果仍是失望。佛教强调的是为慈悲而慈悲的修行,为解脱而解脱的修练。佛经强调的社会美德之成就,但并不只是社会美德之修行而已。真正的解脱是超俗的解脱,而真正的道德是超俗的道德。必须要纯正,不得掺杂其他,才会达到最高境界,就是它本身不能成为其他目的的工具,它本身就是目的。菩萨的修行,不论是宗教的修行,道德的修行,精神的修行,甚至是利他主义,都是为达其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因为他们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只要全世界都没有灾难痛苦,才能算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全世界的生老病死都不再轮回,才算修或正果。佛经说:“菩萨的全部训练(德智与精神)就是在于伟大的慈悲心。”另一佛经则说:“菩萨的佛陀精神就是在于完成解脱。”即使现代人可能与佛教持不同看法,或者对佛教的宇宙解脱哲学不感兴趣,他也不能怀疑慈悲心的原则,更不能否认现代人的同类自残。慈悲心又与爱心或友爱相关联。
(六)爱心: 爱心有积极与消极两面,消极的功能是为别人消灾,积极的则为别人促进幸福。佛陀要我们用爱心来克服怒嗔与仇恨。爱心必须先克服嗔怒。下面的神职誓词可为一例子:
愿众生快乐平安,愿众生满足,不论是何种人、何地人,都
愿他们心灵快乐。愿人人互爱、互重,无仇恨、无恚怒,就
像母亲保护子女,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愿人的无
限爱心得于散播全世界各角落。 不用说”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善意的思想激发善良的行为。所以心灵充满爱与友谊,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来。有一部经典对无限爱心有如下描述:
他将爱心散播世界的四分之一,然后是第二个四分之一,然
俊是第三个四分之一,然后是第四个四分之一,于是全世界
都浸在他的爱心之中。
爱<》不但可以使入从污辱中解脱,而且也是人类和谐的定律,“仇恨不能化解仇恨,爱心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定律。一爱心不只消除敌意与仇恨,它也是追求幸福快乐和平的妙方,对想从罪恶中解脱出来的人,更应修炼爱心。菩萨的爱心表现在解脱与自我牺牲,不求酬报。爱与友谊最崇高的理想,寂天有如下描述:
“愿受苦难的众生因为我的美德得到幸福与快乐。愿受寒挨冻的人得到温暖,在火热中的众生,得享菩萨甘霖,愿盲人得现光明,聋人能听到声音,愿孕妇能无痛地产下婴儿,愿天下苍生都得到食衣住行的需要。愿一切受惊吓的人不再恐惧,愿伤心人得到快乐,愿烦恼的人不再烦恼,愿病人得到健康,愿众生解脱桎梏,愿弱者强壮,愿所有的人都以仁慈相对待,愿老幼皆得照顾,愿四时顺兴,五谷丰收,国泰民安,愿众生不再做邪恶,不再不幸。”
我们这个世界正需要这种爱,无限的宇宙爱,无保留的爱。因为真爱不是自私的,不局限于一个人的家庭与国家,真爱是无所不被,像太空一样,无休无止,使我人生活的世界成为极乐净土。
(七)克已: 今天谈克己好像不合时宜,现代文明创造许多事务,现代人所要求的远比古代为多,物质文明的进步,使克己制欲渐失立场。
佛教一直提倡克己制欲,几千年来,佛教僧侣就是苦修与自制的象征。佛教历史中僧侣的角色并不过分强调,所以佛教僧侣接受苦修训练的人数之减少也不必把它当作佛教式微的象征,虽然僧侣在过去二干五百年来一直是佛教与哲学的领袖与导师。只有表面上的苦行生活并无意义。佛教最反对虚伪的禁欲主义。它说:“穿上僧袍而不纯净的人缺乏真理与自制,没有资格穿僧袍。”另一方面,它也宣称:“一个人虽然衣装华丽,但只要他修,行军静、自制、坚定,也是一位真正的圣人。”
克己可以用打坐修炼来达成,打坐可以发展人的智慧,智慧又是和平与快乐之门,所以克己是可以获得快乐。但是克己并不是要人抛妻弃子,放弃工作而到深山之中苦修。克己制欲只是修炼思想、语言、与行为,是内在修为的功夫,所谓对自己的心收放自如不逾矩。收放心是内心的挣扎结果,心里思绪接受感官的事务,都会成为脱缰野马,克服它,就是收心。克己制欲正是一种精神武装。马呜说过:“五官的箭头都沾有虚幻的毒药,因色相而忧虑,因目标而欢愉,因五官所感觉的目标而奔命”,又说:“当感官平静,每个人就能平和,无忧无虑。”这是一种人人皆知的常识。佛教认为未加约束的感官乃是导至罪恶的敌人。但克己制欲必须合乎中庸之道,制欲程度必须适当,才是佛教的真义。
某种程度的禁欲是与宗教伦理生活不可分的,比如说如不能克服贪婪,就无法修戍解脱。佛教禁欲哲学主要在于一切现象界的三特征理论,即短暂、受难、非我所有。现象界的一切事务都是短暂,而短暂的就必须忍受苦难,而短暂与苦难就没有自我所归属。永恒不变的称作“自身”,自身就是拥有的意思,不单是事务的拥有,而且是入的拥有。“自身”往往是邪恶的温床,比如自我主义——妒忌、敌对、仇恨,残忍、战争、贪婪、不容忍简单地说,是一切苦难的相。禁欲就是无相。自身与拥有的不真实正是佛教禁欲理想的基础。佛陀说:“有人说,我有儿子,我有财富,这些人很愚蠢,事实上,他本身就不属于自己,又何来儿子和财富。”禁欲修行是免除苦难提升生活层次的方法。
禁欲的哲学教导我们不可过份需求,过分需求与拥有的欲望是不幸的因,不可做拼命的竞争,无厌的囤积金钱,更不可奢侈。它要求我们行为正直,待人温和,无厌的追求欲望只有产生灾难。宇宙中是无休止的短暂,但每个人又都要认为自己是不朽的,这正是妄念与贪心。欲望的深渊是无底的,再多的黄金也不能满足。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与最大的财富。不管现代人对禁欲克己的理想持何态度,佛教是反对物质财富的拥有,也不支持权力欲,生命的本质应予认清。佛经说:“通向神圣之路的第一步。”
(八)智慧: 要放弃权力与自身的魄力需要大智大慧。佛教的主要特征正是大智的修行,佛陀的意思就是智慧。佛教精神的完美就是智慧。智慧是超俗的,与涅槃同义,佛陀就是达到涅槃的人,大智慧领导我人提升到最高层的善。永恒和平的善,指导我人正当的行为与努力。打坐修行与智慧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说没有智慧的人,就无法沉思打坐,如无禅定也无法得到大智慧。禅定与智慧两者俱备,去涅槃不远矣!
智慧的概念包括知识、哲学思考,以及精神上的知识。据佛陀的指示,最重要的智慧是能分辨事务的本质或者心理与物质的现象。智慧有如一盏明灯,照亮黑暗,使人能看清事务本质。佛教的智慧不仅是世俗的智慧,也是对精神奥妙现象的了解。“具有大智慧的人乃是那些能彻底分辨身体行为、语言行为以及精神行为,了解何为善,并且一直去行善的人。”换句话说,智慧就是了解何者为对自身与对别人都好的事,并且按其所了解与知识去做。圣人认为只要人类社会的成员都是智者、圣人,这个社会就会安和乐利。当代思想家承认现代的教育膨胀所传输的知识多偏重物质世界,结果科技所带来的灾难,使人类自身都觉得不安全。如果现代文明能注重大智慧的培养,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九)和平: 和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即使战争与暴力无时或已。现代人似乎此古人更爱好和平,但是现代的危机比之人类过去的历史,严重不知几倍。人人恐惧核战,却又烽火不断。暴力与不安几乎与现代文明不可分。这种动荡不安的时代,佛陀的讯息变得特财有意义,因为它既深妙又与世界和平有所贡献。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不论是个人的斗争或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佛教不断地传播和平与和谐。佛教认为人类宗教信仰的最高目标是和平。和平事实上就是涅槃。人修炼到净化就是一种宁静,宁静就是和平。和平的人,到那里,就为那里带来和平。
因为战争起于人心,所以佛教强调人心的锻炼。许多圣人的禅定功夫就是要达到心宁静,宁静的心不会产生仇恨。不杀生是佛教的教义之一。佛说:“众生皆惧兵器,皆惧死亡。将心比心,人不得杀生;众生皆惧兵器,皆爱生命,将心此心,人人不得杀生。”佛教一直在维护地上的生命,绝对反对会造成杀戮的战争,地球是佛教的园地,众生和平地在此生存。
战争造成不幸,人却耽于战争,完全是因为人的无知。杀生是因为仇恨,仇恨正是佛教所说的最大邪恶,因为它毁灭辛苦累积的功德。佛教所同意的唯一战争是对抗邪恶。诸如无知、贪婪、仇限。而佛教所同意使用的唯一武器,是智慧的神剑。其实各种战争的胜利如不能使宇宙幸福和平,就不能称之为胜利。征服不能征服自己,也不算征服。
世界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阿育王(西元前二七二至二三二年)正是佛教的信徒,他的政策就是实行佛教的世界和平。他说:“最伟大的胜利,乃是正义的胜利。”二十世纪的超级强国如能遵循他的政策,国际紧张局势必可减缓。使军备竞赛停止,促进和平,及全人类的幸福。
(十)幸福快乐:苦难一直是全人类的问题。幸福的追求也无时或已,人类于是处于苦难与追求幸福的紧张状态之下。佛陀可以说是第一个讨论此两问题的思想家。四真理就谈到这两个问题。佛之道就是幸福之道,脱离苦海,就是湟盘,涅槃就是最高的幸福。苦难一直困著人类,佛陀是救苦救难,只要人类尚未脱离苦海,就需要佛教。根据佛教教义,幸福是生命的目标。幸福有两面:其一是与吾人所生存的时空有关,其二是与幸福快乐的最后与超俗的层次。这两面关系密切。以下暑述佛陀追求快乐幸福的建议。
佛陀是主张智慧,智慧是分辨真理的能力,分辨何为幸福、何为不幸,智慧可以使入不失望。另一重要的快乐泉源是信心,信心要依法而得:因为法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泉源,它是正义与虔诚。人与动物一样,要吃,要睡,有恐惧,如无宗教信仰的精神修练,人如何超越其他动物。所以对法的信心正是心灵平静的因素。
政府的目的在使人免于匮乏,好的政府,更需要提倡正义。有正义的政府就是要提供幸福。阿育王正是这种典型的好政府,他对待人民如自己子女,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要使人民幸福,免于恐惧,人人正直。政府的另一问题是压制犯罪,但佛教不主张惩罚,主张政府应消除贫穷,因为贫穷是罪恶的来源,消除贫穷才是治本之道。
幸福是一种价值及理想,佛教对幸福的价值有深入的探讨,佛教认为,即使是幸福的暂时形式,也必须以永恒的形式来加以了解并定义。否则的话,以物质的享乐主义就混淆不清了。幸福就是善良的生活,坚定的信心,智慧的取得,并且不做恶事。
——第四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论文
摘自《内明》第150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