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高树律幢 广传世间(上)——弘一大师广洽法的因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启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高树律幢 广传世间(上)——弘一大师广洽法的因缘
  秦启明
  一
  一九八八年八月九日,在新加坡政府礼堂里,隆重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国庆纪念大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当李光耀总统宣布颁发“BBM公共服务勋章”时,会场气氛顿时活跃。在众目注视之下,只见八十九岁的广洽法师,身披袈裟,脖围念珠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台,用双手合十作礼后,便从黄金辉总统手中接过国家颁发的“公共服务勋章”。待记者摄下这一珍贵镜头,在场的国务政要与社会各界名流,纷纷登台发表讲话,共赞广洽法师半个世纪以来在新加坡建树的无量功德。
  接踵而来,新加坡佛教团体、诸大寺院,以至国内外缁素大德,纷纷撰写赞词,交付各家报刊登载,共祝广洽法师荣获如此殊胜荣誉,日复一日,连篇不辍。如新加坡佛教总会贺词云:“佛教之光!”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贺词云:“广度众生推善举,洽融中外膺殊勋!”龙山寺福绿基金会赞词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普觉寺赞词云:“勇猛护持于佛法,愿常利益于世间!”普陀寺赞诃云:“已得智慧大光明,善能照了一切业!”弥院字报与;文殊中学赞词云:“功在教育!”龙山寺福缘念佛会赞词云:“了达其心如幻化,勤修众行度群生!”新加坡国务部长集体赞词云:“平等观世法,悲心救世间(注一)!”…如此这般,多不胜数。
  面对平生前所未有的殊荣殊誉,广洽法师没有忘乎所以。当即写下《敬谢赞诃通启》一则,交付本坡报界同仁,于八月十七日起,分别由星河《新明日报》、《联合早报》与《联合晚报》公诸于众,内云:
  “老衲于今年国庆节,荣获我国总
  统颁赐公共服务勋章,至感至愧!
  承国内外各界信士,纷纷在报章刊
  登赞词,隆情厚谊,益使老衲感愧
  交加。佛说“众善奉行”,为社会
  服务,乃出家人份内应行善事,今
  后见各界信士刊登赞词,更感难安。
  为此敬恳各界善信,接受老衲诚恳
  请求:多作各种慈悲福利善事,勿
  再为老袖受奖事而刊登赞词。敬析
  鉴谅,为感为谢!
  释广洽合十(注二)”
  广洽法师在新加坡所作的无量功德,星洲人民有目共睹。广洽法师弃置名闻利养的高僧风范,看来人们难知其详。要问其渊源何在?显然离下开当年弘一大师在南山律苑的淳淳教导:“同学毗尼,同宣大法,不为名闻,下求利养”:“高树律幢,广传世间,冀正法再兴,佛日重耀(注三)。”因此之故,主题考查弘一大师与广洽法师的因缘会合,探讨广洽法师又是如何从中蒙受教益是“弘学”研究中颇有意义的又一热门话题。
  二
  话题得从弘一大师首下厦门说起。
  一九二九年一月(夏历戌辰十一月),弘一大师在沪编就《护生画集》,写完序言交付上海开明书厂印行,便发愿随同尤惜阴居士,从上海乘轮同赴泰国弘法。轮船经过厦门,大师因身体不适要求登岸休息,准备恢复体力再行启程。承俗友陈敬兴“南洋爱国憍领陈嘉康胞弟)接待,先在陈嘉庚公司“集友行”,小息,复被介绍去五老峰参访南闽甲刹南普陀寺。最终被寺中诸师至诚挽留,盛情难却,弘一逐放弃原定海外弘法计弗,留居厦门四月。是谓首下厦门。弘一大师与广洽法师也就在这一特定环境相识。
  广洽(一九O一—一九九四):俗名黄润智,福建惠安田中乡人。五岁丧父,十岁亡母,举目无亲,孤苦伶仃。为谋生活,未及成年,他便从事各种劳役。因念生命无常,如茹素礼佛。一九二O年离开老家,独自去厦门求职,殊不料又因茹素被拒门门外。苦于生活无著,又定投无路,乃改而投奔南普陀寺,发心离开红尘世界。翌年礼瑞等上人落发出家,法名广洽号照融。一九二二年去莆田广北寺受具足戒。因待人和善,又善于当家理财,故于一九二五年起,先俊出任南普陀知众与创寺,历时九年。一九三七年抗战后,憍居新加坡。历任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导师,龙北寺住持,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由于夙好写画,由于在寺接待宾客,因此广洽恭名弘一己久,了知弘一出家前乃无所不为的名艺术家,了知弘一出家后乃发愿重振南山律教的高僧,奈何迟迟无缘会面,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因此,得知弘二刚来南普陀参礼,广洽内心无限欢喜。为了抓紧机会向弘一请益,广洽下顾自己身患咯血症居寺静养,自告奋勇照常履行知宾之职:先是主动陪同弘一参访南普陀大殿厅堂,接著随侍左右听候调遣,复又代为接待来访善信,直至会同寺诸师劝请大师留滞厦门,放弃海外弘法的原定计划。
  广洽法师与弘一大师之相识,完全出于偶然。广洽法师二次函请弘一大师三下厦门,则完全出于有的放矢。
  第一次是一九三一年四月。弘一在上虞法界寺大病初愈,便接获广洽来信函请三下厦门。五月一日大师允请缓访。表示“至迟于中秋节返法界寺”,“料理一切”,便可乘轮起程“往厦门亲近慈座也(注四)。”孰料中秋未到,日军便在潘阳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面临一场空前的民族灾难。因为同年十月大师自温州抵达上海准备乘轮如期南下厦门时,沪上缁素诸友闻讯赶来恳劝大师:“时局不宁”,务期“暂缓动身(注五)”。不得已,大师只能据此复信广洽说明原委。表示“倘有因缘”,来年当来厦门。亲近慈座也(注六)。”一九三七年三月,弘一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宣讲《南闽十年之梦移》时云:
  “民国二十年九月(按公历应为一
  九三一年十月—笔者),广洽法师
  写信来,说很盼望我到厦门去。当
  时我就从温州到上海预备再到厦门
  但许多朋友都说:时局不大安定,
  远行颇不相宜。于是找只好仍回温
  洲(按指温州庆福寺—笔者) ?注
  七) 。”
  第二次是一九三二年十月。根据弘二刚信之许,弘一在厦门南普陀足足等待一年之后,再次去信温州庆福寺,劝请大师履行前约:“倘有因缘”,来年当来厦门。亲近慈座也(注八)。”要求大师起程三下厦门。面对广洽的又一次至诚礼请,弘一再无任可理由迟延,三下厦门再次提上日程。同年十一月十一日弘一写信预告广洽云:“拟于十天后,搭乘新镒利轮往厦。但此船无有定期,或延迟亦未可知也(注九)。”下巧发信当晚,大师突患痢疾,腹泻不止,眼看预定行期无法起程,当月十五日,弘一又就此据实函告广洽云:
  “广洽法师慈鉴:
  前寄函想已收到。
  吾自十四日(按指夏历壬申十月十
  四日,公历应为一九三二年十一月
  十一日—笔者)夜间,急痢疾,至
  今未愈。倘近日可以全愈,即搭次
  班新镒利轮船往厦。倘一时未能全
  愈复元者,则更须延期也。
  所带行李不多,乞座下勿至码头迎
  接。因病犹未痊,动身之日难确定
  也。知劳远念,谨以奉闻。顺颂
  法安!
  演音和南 当十月十八日?
  所幸十一月二十四日痊愈。大师即自温洲乘上新镒利输,于十二月二日如愿三下厦门,暂居妙释寺。
  综上所述,再参阅有关资料,可知促成弘一大师如愿三下厦门,因缘有:一是由于性愿法师的至诚迎请,二是由于广洽法师的二次函请。两人合作默契,善始善终,异曲同工,如愿有成。再加上广洽性愿所作的种种努力,因而自三下厦门之日起,弘一大师便受到“种种礼遇”:“衣食丰足,诸事顺遂(注一一”,专心著述一无后顾之虑。故自一九三三年起,弘一曾多次辞谢挚友夏丐尊北返上虞白马湖晚晴山房之约,留居南闽十载,直至温陵终老。弘一大师与广洽法师也结下诸胜因缘。二一
  如前所述,弘一大师之能如愿三下厦门,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助缘,委实来之不易。而且临行还几经周折。所幸大师愿心坚固,不改初哀,才得以如愿成行。因此,作为礼请者与被礼请者,彼此能在厦门重逢,十分珍惜。作为广洽,谒诚希望能向高僧弘一学到嘉言懿行,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弘一,竭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广洽成为一名佛门新进。弘一与广洽的因缘会合,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层开。
  ㈠晋谒请益 谆谆开示 论年龄,斯时弘一已五十三岁,广洽才三十二岁:论学识,弘一本是当年东京美校的“清国留学生”广洽仅上过二年私塾:论成就,弘一出家前已是一位名艺术家,出家后又因刊布多本律学著作,而被中国佛教界奉为律学高僧,广洽限于文化,未有任何著作行世。可贵的是,弘一大师没有因此尊高我慢。恰恰相反,但见广洽好学向上,大师竭力嘉勉。如初期晋谒,弘一便淳淳嘉勉广洽:唯有做到英年绩字,深入教诲兼顾世俗知识,如是坚持十数年,才能成为佛门新进,担当起弘法办道续佛慧命的重任。往后广洽下时晋谒“请示法要,学习律仪,弘一总是放下一切,热诚接诗,反覆开示,不厌其烦,务使广洽排除疑难满意而去。
  ㈡受请弘法功德圆满 一到厦门,弘一便受请首居万寿岩致力编撰《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辑录教迹,流传于世,赞扬圣德,而报深恩(注二三。”广洽利用请益机会,劝请大师就地弘法,弘一有感于“地方偏僻,只宜静修(注一四)”而未允。广洽没有罢休。待妙释寺归返厦门佛教界,瑞今法师抵寺创办“星期日念佛会”广洽便抓住机缘劝一哭师去妙释寺弘法,并自愿相陪随侍,约定瑞今法师用闽语口译。正是在广洽的至诚劝请下,大师不顾自己“拙于辩才,说法之事,非其所长(注一五”,允请去厦门妙释寺首次破例弘法。初讲《净土法门大意》,总结修持净土法门者注意有三:第一须发“大菩提心”,第二须常读诵《华岩经,普贤行愿品》,第三须努力作社会慈善事业。唯此才能让人们“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才能澄明净土法门非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复讲《人生之最后》,强调;口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之最后”。若下备安“往生贵粮”,到时“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呼娘,多生亚业,一齐现前……”终致无法摆脱。据北告诫人们:唯有平时努力修持,才能做到“临终自在(注一七。”当寺中重病者了识法师阅完讲稿,即止药念佛,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超胜常人,见者闻者无不惊叹大师讲稿之感动力。弘一首次弘法功德圆满。
  ㈢奇梦忆谒 题赠;曰润” 妙释寺首次弘法圆满,使弘一大师增强了弘法利生的信心,也使广洽看到了弘一讲演开示的才能,为了提倡僧人严守戒律,广洽连手又劝请弘三旦讲律学,大师没有急于答允,而是静待弘律机缘再作安排。一九三三年二月二日(夏历癸酉正月初八日),弘一受请移居厦门妙释寺,可巧的是当夜奇梦十余老结席团坐,在丝弦的伴奏声中,恭听一长髯老人以歌说法,讽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音节激热感人甚深?,可当大师获准曲身入座聆听时,突然奇梦苏醒,于是大师赶紧捻灯绿下谒文。热五日又撰出《梦后忆出华严经谒赠普润法师》。广洽之又号“昔润”,即弘一大师斯时所题。普润—广洽,释义相通,互为对仗,寓意广洽当来道业有成。正如中国近代儒学释学大师马一浮所作狱字联中语云:“心香普熏,众生安乐;时两润物,百世滋荣(注一九) 。”《梦后忆出华严经谒赠普润法师》全文云:
  “岁次癸酉正月八日,移居妙释禅寺。是夜余梦身为少年,僧师行。闻后有人朗诵《华严》偈句,审知其为《贤首品》文。音节激热,感人甚深,未能舍去。与儒师返,见十数人席地聚坐,中有一人操理丝弦,一长髯者人即是歌者。坐前置纸,大宇t行,若写《华严经》名。余乃知彼以歇说法者,深敬仰之。逐想入座,因问听众:可有隙地容余等否?彼谓两端悉是虚席·余即脱履,方欲参座,而梦醒矣。”回忆华严贤首品》偈,似为“发心行相五颂”。因于是夜捻灯书之,愿尽未来际,读诵受持,如说修行焉。后五日并记。普润法师供养。演音,偈云:
  “菩萨发意求菩提 非是无因无有
  缘
  于佛法僧生净信 以是而生广大心
  不欲之欲及王位 富饶自乐大名称
  但为永灭众生古 利益众生而发心
  常欲利乐诸众生 庄严国土供养佛
  受持正法修诸智 证菩提故而发心
  深心信解常清净 恭敬尊重一切佛
  于法及僧亦如足 至诚供养而发心
  深信于佛及佛法 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无上大菩提 菩萨以是于发心”
  ㈣机缘成熟受请弘律奇萝次晨,弘一大师满心欢喜语人云:“余于夜阑,得是奇梦,系居闽弘律之预兆(注二二。”故当广洽会同诸师再次欢请大师讲律时,弘一毫不迟疑欣然答允。为使讲课深入浅出,力求首次讲律达到预期目标,大师先期致函上海善友蔡丐因,要求购施“简要易解”之“学校用教授法书”一部,用来研习如何“讲授律学
  (注二二)。”之后根据唐,释道宣律学名著《四分律合注戒本》,再参阅其他有关著作,认真编写讲稿《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经过上述充份准备,弘一大师才择定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五日
  (夏历癸西正月廿一日)于厦门妙释寺首次宣讲《含注戒本随讲别录》,至三月二日结束,宣讲前,大师还以《未来之希望》为题,申明了本人的弘律宗旨与讲授目的:
  “余于初出家受戒之时,未能如法。
  准以律议,实未得戒。本不能弘扬
  比丘戒律。但因昔时既虚承受戒之
  名,其后又随力修学,粗知大意。
  今欲以一隙之明与诸师互相研习。
  甚愿得有精通律议之比兵五人出现,
  能令正法住于住间,则余之弘律责
  任即竟。故余于讲律时,不欲聚集
  多众。但欲得数人发弘律之大愿,
  肩荷南山之道统,以此为争生之事
  业者,余将尽其绵力,誓舍身命而
  启导之?注二三。”
  奇梦果是弘律吉兆。弘一大师在妙释寺首次讲律,下仅如愿功德圆满,而且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年三月二十八日,大师在致函芝峰法师时喜云:
  “此次讲律,听众甚盛。寄住寺中
  者之七人,皆自己发心过午不食。
  内有二人患肺病甚剧,中一人正在
  吐血不土,卧床不起时,而立刻停
  止晚餐,不顾身命,尤令人感佩
  (一注二四)!”
  ㈤创办律苑 中兴律教 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夏历辛未二月十五日),弘一大师接受天津刻经家徐蔚如之劝,在上虞法界寺发愿“捐弃有部,专学南山(注二五)。”并在佛像前宣读《学南山律誓愿文》云:
  “此时维辛未二月十五日本师释迦
  牟尼如来佛涅槃日,弟子演音敬于
  佛前发弘誓:愿从今日尽未来际,
  誓舍身拥护弘扬南山律宗;愿以今
  生尽此形寿,悉心竭诚熟读穷“南
  山钞疏’及“灵芝记”,精进不退,
  誓求贯通,编述表记,流传后代·
  冀以上报三宝佛恩,下利华日僧众。
  弟子所修一切功德,悉心回向法界
  众生,同生极乐莲邦,速证无上正
  觉。”
  无奈因缘不具,大师未能在当地如愿弘律。为了履行上述誓愿,弘一趁妙释寺首次讲律圆满,便率领学律诸法师移居厦门万寿岩,一面备课讲律,一面筹建南山律苑。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夏历癸酉五月初三日),恭值明代高僧漓益大师圣诞纪念日,弘一大师在厦门万寿岩宣布成立南山律苑。并撰书《南山律苑住众发愿文》,率领广洽、性常、谁真(瑞今)了识:心灿、本妙、瑞曦、瑞澄、妙慧、瑞卫、平愿等十一位法师,于万寿岩诸佛像前至诚宣读:
  “学律弟子等,敬于诸佛菩萨祖师
  之前,同发四弘誓愿已。并别发四
  愿:
  一愿学律弟子等,生生世世,永为
  善友,互相提携,常不舍离,同学
  毗尼,同宣大法,照涅佛种,普利
  众生;
  一愿子等学律宏律时,身心安宁,
  无诸魔障,境缘顺迷,资生充足;
  一愿当来成立南山律院,普集多众,
  广为宏传,不为名闻,不求利养;
  一愿发大菩提心,护持佛法,誓尽
  心力宣扬七百余年湮没不传之南山
  律教流布世间,资正法再兴,佛日
  重耀。敬析
  南山道宣律师
  灵芝元照律师
  灵峰澫益大师
  慈念哀愍,澄明摄受?。”
  南山律苑始自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五日,终于一九三四年九月八日,共历时一年半。授课地点:计厦门妙释寺、厦门有万寿岩、巫升董庵寺、泉州开元寺。授课内容:共分五个学程。
  第一学程:唐·释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释弘一《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第二学程:唐,释道宣《四分律则补随机羯磨》。
  第三学程:宋,释元照《四分律则繁补国行事钞资持记》。自阅唐·释道宣《比丘尼钞》及其他。
  第四学程:唐,释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自阅唐,释道宣《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及其他。
  第五学程:唐·释道宣《四分律则补随机羯磨疏》。
  在弘一大师的热诚传授下,南山律苑弘律计划如愿有成。广洽、性常、瑞今诸法师,誓愿坚固,学行出众,故被弘一大师许为“学律巨擘”。除性常下幸英年早逝,广洽法与与瑞今法师皆不负大师所望,成为新加坡与菲律滨众望所归的新一代高僧。(待续)
  摘自《十方》第14卷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