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四种释义
“中”的四种释义
释文一般有合释和别释二种,前总释三字是合释。今别释“中”者,是别释“中观论”三字。但今释“中”者即释三字,因为“中观论”三字都是表示中道二谛,只要解释“中”者三字皆释。如《大乘玄论》云:“然解中既显,则观义可明,何故尔?既称中观,中离断常,观亦离断常,故既解中,即是解观。”又本《玄义》也云:“正既有对偏、尽偏、绝待,观论亦然。”今言以四义释“中”者:一依名释义,二理教释义,三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所言“依名释”者,也是随文释义,“中”依名释有三义,即一是中义,二是正义,三是实义。“中”是表中道,“正”是正法,“实”是实相。所以今文只释正、实二义即可。“中以实为义”者,即是说中道即是诸法实相,所以“中”是中实义,如《涅槃经》云:“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也就是说,因为过去我们本来不知什么是中道实相之理,所以现在才有这么多的虚妄分别烦恼,所以说“中”是表示实相。又僧叡《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此“照”是显义。所以立中为名者,目的是为了显示诸法实相的真实义,所以名“照”。“中以正为义”者,即是说“中”是不偏二边,离诸见的正见,“正”是不偏义,如《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此正法性就是真如实相,真如实相是远离二边的中正,“趣”是轮回生死,“非趣”是解脱。也就是说生死和涅槃都是本来寂灭不可得。所以说此正法也是中道,离偏名中,对邪言正。因此,会通正法即是中道,只是对缘不同而有中正不同。又《肇论》云:“《正观论》曰:‘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此是说明无有去来义,看着有人向东方而去,可这人永远也到不了东方,即是说去即不去。今中以正为义也是此义,“中”者不偏名正。
所言理教释者,也叫显道释,依教理而言“中”以不中为义,也就是说“中”是表不中,非中非不中之中道实相。“中道”即是实相之理,所谓“中正之道,实相之理”,因为教能显理,为显此理故言教理。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所以说“中以不中为义”。如《华严经》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即是说有说无皆是言教,皆是假名,若能了达了非有非无的中道,才是真实相。今说中表不中也是表示说中不中皆是言教,了达非中非不中,才是中道实相。
所言互相释者,也叫因缘释,是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也就是说,对偏故说有中,因中才说是偏,中偏是因缘义,也是互相成就义。今说中是令识偏,而说偏是令悟中。如《涅槃经》云:“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谛,说第一义谛令识世谛也。”
所言无方释者,也叫不定释,即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中以一切法为义。因为俗以一切法为义,人是俗义,柱是俗义,生死是俗义,涅槃是俗义,一切法无方无碍,皆是俗义。此是以无方释释二谛义。今释中也是如此,人是中义,柱是中义,色是中义,心是中义,无方无量,圆通无碍,故一切法皆是中道。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所以说一法能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以一法为义。因为一法能含一切法,而一切法摄入一法中。《华严经》云:“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也是此义,以金狮子为喻可明。今言“一念无量劫”者,是从体性而言,因为一切法的体性都是本自清净无有分别的,这点三论和华严宗的思想是相同的,华严宗的法界缘起也是建立在缘起性空的理论上。只有诸法本性空寂,才能说诸法无碍,大能包小,小能容大。今“一念”即是道,“道”是中道实相,是诸法的本体。此一念的体与无量劫的体都是中道实相,所以无量劫即是一念。从体起用,一念是体,无量劫是用。体即是用,用即是体,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既然无量劫是一念,则非一念;一念无量劫,也非无量劫。此非一念非无量劫,即是一念无量劫。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