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觉者之路(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镇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觉者之路(下)
  王镇华教授八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讲于十方禅林·慈华记录
  知非便舍
  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觉者?为什么要找到自己的心神?说“起点”就要谈“动机”。一般当然都认为是为了要“了生死、珐烦恼”。因为生活里面太多烦恼的苦了。
  我们是否对这条路完全陌生呢?下尽然,刚刚我们已经肯定,生活里面常常有许多小彻小悟。虚云老和尚说:“背觉合尘”,最令们自己生气的是:我们常常违背心内的觉查、迎合红尘、迎合趋势,所以不能怪外在,只能怪自己。
  你要是完全不懂,那还说得过去。事实上我们内心是知道的,偏偏在做的时候“背觉合尘”,所以你要去做到“知非便舍”。知道不对就赶快改,赶快把它舍掉。
  元来禅师日:“纵遇善知识,不肯一念知非,千佛出世,其奈尔何?l你如果下能做到错了就改,则即使遇到千佛出世,也帮忙下了你。换言之,你果能做得到这四个宇—“知非便舍”,从凡夫到大乘地位—菩萨,乃至佛,直接就可通达了,也必然天天在进步,日日在成长。
  静歇定动
  想要上这条路,有几个原则:
  ㈠心里很想修道。但是每天一起床,到处乱跑,那修什么呢?何以我们打坐,两条腿盘不上去?念头有了,真正带你去做的却是这双脚,所以说业力都在脚上。有人盘下上去,多做好事,多独处,多静虑,脚就会软。
  因此,这里谈的“静歇”就是放下。外缘下要攀太多,先守住自己。这条路的方向是往外求呢?还是往内钦?可以肯定的,它一定是向内的。觉者之路本来就在你自己里面,所以不是往外求。不令纵逸
  ㈡“佛的路,就是心灵的直达车一。如果你在生活中很平常的去修,那是如来道。老天爷都安排给每一个人一条最平常的路,让我们在生活中修。只因我们的生活已经变成十丈红尘,刺激太强,引诱太多了,所以佛把直达路告诉我们。不过直达路并不好修,车子开太快,容易晕车,同时也下好坐(做)。
  “天下凡事利用顺,而独禅门利用逆”。禅宗就是要你好好的往内去求,“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一凡是向你证明说他有多少成就能证的,都不是真的。因为能证,就是个外在的形象,你自己活出来就不需要证。重要的是能把自己这一个破铜烂铁的身体—就像一件肮脏的衣服那样,你要对付得了,控制得了它。
  《遗教经》云:“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下令纵逸,犯人苗稼”。人的心就像牧牛,必须好好守住,不要让这个身体到处乱去惹是生非。
  用心真切
  ㈢知道方向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心真切。这个“切”字就是“切身一,往那里用心呢?不是去查觉别人有多差劲,或者有多了不起,而是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潜力在那里?习气在那里?怎么会有懈怠心?时时刻刻守住自己,作得了主。
  成佛是“本具现成”,每一个人本来就有这个条件在里面,只不过常常做下出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下增,在凡不减。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当你在用这个私心时,它是有限的,它只是你现在知识经验的水准。换言之,你用这个心就会变成现在的你:你下用这个心,就让它打开来,觉照一切。那么它会有多大呢?—无限大。“大地无寸土”,全部在它呼应之内。
  常不轻
  何以我们对别人要尊敬?乃至佛门常常称呼别人为“佛菩萨”?这下是讥笑,这是尊敬。要成佛,有一条路叫“常下轻”,你经常随时随地不轻视任何人,恭敬一分,就增长一分福慧,消泯一分罪业。恭敬之心就是因为人的内心都有佛性。
  我们看下起别人,无能唤起别人的智慧,只会加重彼此的对立。你能恭敬对方,也许;一下子感觉下到,但是时间久了,因为敬重,因为心自重,慢慢就能转出那个无限的觉照—佛陆。准提佛母
  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佛经里常出现“佛”这个字,而其意义即“觉”,有时又指“释迦牟尼”,有时又说“诸佛”。原因乃是所有的佛都是出自于“一切佛都是从觉出来的”,专门的术语就是“准提佛母一。
  “佛母”其实就是“觉”,这个“佛”字,通常我们不敢想像,所以喜欢把袍说成“诸佛”,甚至“诸菩萨”,唯有如此,我们才信得起。因为我们的心量下够大,信下起的缘故。
  念念莫住
  刚上路的时候,不要太奢侈,动下动就打佛七,甚至七七四十九天。
  五祖建议我们“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作一日观,要爱惜生命,只用一天好好的上路。不要动下动就劫掉几天、数月、甚至数年。因为“晤一是没有时间表的,就看你自己现在的状况—无穷以来自己的业力。
  中国人喜欢读《维摩诘经》,就是因为维摩诘居上能看得到人世间各种不同修为的程度。对一个很普通的人,维摩诘居士可能非常尊敬;但对于一个老参,说下定因为执著太重,就会被他大骂一顿。我特别引用这一段,就是希望大家能珍惜生命当下,不要把生命当一个数量,或轻易的劫离生《叩的一段时间。
  憨山大师云:“切莫管他悟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因为人想要得到的心—那个“求”心太切,坏事想要得到,当然糟糕,好事想要得到,也是一种执著,所以憨山特别提醒我们要自在一点。
  呼应一切
  一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譬如“觉者之路是在内抑或在外?”我们刚刚已经知道方向是往内,显然不是在外。佛云:“心下在内、不在外、亦下在中间,若一切无著,亦无是处。”我们常被这种话弄得不知如何体会,就是去找心的时候,好像是往里去找的。
  那么,是否就如同修道人告诫我们的“一切放下”呢?可是明明放不下呀!难道是悟逼后就看下到一切了吗?下是,“一切放下”乃是下要被外在的境界执著了、限制了你的心。你的心神真正打开时,外面还是看得清清楚楚,只下过那时,不被外面限制,你能呼应一切、遍一切,而又不执著一切。
  心神打开时的状况就是“中三迢个字的状态—石头上插了一根杆子,上面的旗子可以东飘、西飘、前飘、后飘,但是你的心神决不偏,遍一切而不执著一切,所以你下能说它在外,也不能说它在内,更下能说它在中间,因为“中间”也落入内外的概念里去了。
  一若一切无著,亦无是处”,何以一切部下执著也不对呢?因为它是遍一切处的,只能说“一切都不执著、呼应著一切”,所以这些句子不要往太深的地方去想。
  你如果已经略略的有一点体会到心神,就用那种心神最自在状况去体会,也就仿佛接近了。
  佛门常常用“中道”来形容实相。当你看到真实状况时,就是中道所展现的。此外,又如“虚灵不昧”、“人浑”、“明心见性”…林林总总的形容词,都在说明遍一切、一切下执著。
  身心双修
  再者,我们总会问:“那个状态要动呢?还是要静?二则面说过要静,那是第一层的意思。你的心下要被身体拖著到处跑。有时,人的确非常有智慧,自己也觉得很高杆,但是偏偏不敢承认的是自己的身体实在很低段,一点也下听话,根本管不住。所以第一个“静”是指“要把身体静下来”。身体静下来,心神才容易展现。在动的状态下,刺激那么多,引诱那么多,心神是不容易展露的。
  接下来,“动静”是第二个层次。“悟道人”动中有魔,静中也有魔。“动”最麻烦的就是妄念纷飞,甚至有自己想像的一种庄严、一种神奇的世界活灵活现的。你太喜欢求,太喜欢追求一个特别的,神奇的路,可是坐到屁股烂掉也无法求到。
  打坐不是“处静”而已,打坐是身心双修。何以禅坐不容易出差错?而各种用意念去引导的静坐很容易走火入魔?问题就在这个“心”,心先通了,身体自然不会走邪路。真正坐下来,身体可以听话,心却会去扰乱身。那种扰乱就是动静两魔王—一个是妄念,甚至是正念,若是太膨胀了,也不对…另一个是静,昏沉、懈怠的静。
  虚云大师活到一百二十岁,他特别提醒我们:打坐中、修养中,要备加小心动与静的考验。
  我执与法执
  又有个问题:“我们要有为呢?还是无为呢?”要下要用力、用心呢?《维摩诘经主干·“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所谓下尽有为,用普通话来说,你想要玩,就不必了,千万不要玩,不可以轻率,甚至玩那种活灵活现的,也不必。
  天下万物是一体,其中自有妙处,在我们心灵之间是流通的,但那个东西也下可以膨胀、玩弄,这就是“下尽有为”的道理。你下可以随便的去触动它,要尊重自然里面的真实。
  “下住无为”,那么要是我什么都下做呢?当然不可以。这是要用心去修的。用真诚去推动你的心,让心自在,那样修下去才有用。临到最后的考验,无非是“我执”与“法执”要消除。
  何谓“我执”?即自我意识、自我敏感。当我们三、四岁时,查觉到我,对于自己的东西就不愿与别人共有了。“我的”玩具开始下喜欢借给别人,“我执”就在此时开始了。
  其实,我们一辈子都无法放弃“我执”,“我执”很自然的凝聚起,唯有把我执放下,心神才会浮现。
  如果我们用“八识”来说它,这个“我执”就是第七识—末那识。这个七识常常去偷看第八识,从第八识里面抓到一点东西以后,就开始有“法执”了。有法执之后,并不好好的去修法,反而产生一个第六识—有个意念产生。这个意念就是自己的感受。结果这个意识便去带动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去做欲望的满足,人就在这八识中纠缠不清了。
  自我承担
  如果你能够好好的把自己化解,把法执化解,就临到悟道之一刚了。这之前,还有一个关口,那就是“承担做主”。我很早就发现自己不想成功。因为当我要承诺自己的良知说:“我坏事不做一就已经牺牲很大了。如果还自我承担“要做一个圣人”,那不是太累了吗?要做菩萨就更累了。所以人基本上都有一种不想成功的意愿。原因就是自己下敢做主。
  如果你还帮自己留一个欲望的退路,这个“主”挺立不起来,是下肯跨进门槛的。虚云大师日:“初下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担,作不得主”。其实道理早就知道,只是不肯承担,做不了主而已。如果当下一念,生命的气魄拿出来,就觉悟了,这个主也挺立自由了。
  万有门
  佛经常说:“于现法中,以身作证”。下要讲那么多,就在当下,以你自己的身体,生命、心神即活出来,那就证明了一切。悟道也无非是“万法齐观,复归自然”。一个彻悟者也只下过了解自然就是自然,可见我们平常有多么不自然。
  何以入佛门叫“入沙门”?你要去那里找一个顿悟的门呀?顿悟的门,像恒河沙数一样多,一念之间与一切呼应,而下执著一切,那便是沙门。换言之,真正的佛门就是万有一切的“万有门一。
  第二十二代禅门宗师大慧禅师日:“苟能猛著精采,一拔净尽,便能下离众生心,而生佛心。”“猛著精采”意喻“看得仔细”,把你的精神足足的挺起来,“一步顿超”,那个状况,不离众生心。换言之,你与一切浑然时,就没有一个东西被你放弃,当然也下执著一个东西。
  “而生佛心”,佛心即“觉性”,你的觉性用出来,能够觉照一切,“心神觉照”,就是那个状况,就如同憨山大师说的“乃返流向上一著…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浮现浮光幻影,如镜中像,水中月”。悟道,是从心灵里面去彻语,所以都用月亮去做象征。
  大开大合
  悟道下离当下。《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也就是《维摩经》说的“豁然还得本心”:古德说的“成佛非离于当念。”
  五祖的朴素更容易接引我们平凡人。他说:“上者一念间,下者无量劫”。刚刚讲的这个念头如何打开成为心神?真正有智慧的—一念即懂,而且就信得起,就挺立起来了;而下懂的,滑下来就叫做“劫”。
  何以佛经里面常说“无数劫”?叵河沙数代表“劫”,因为这个“劫一是就心念而言的。你心上有苦有乐就是劫。一个念头死掉,另一个念头生起,有生有灭就是一个生死劫。
  从正面说,一念打开,这一念之中,也就是了生死,无所谓生死。懂了,“当下豁奴i,还得本心”。如何去做呢?—“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虚云大师说的话,意即“大开大合”。
  深深海底行
  彻悟,就像独坐大雄峰,望尽天涯一切。但是实践呢?下是坐在那边当菩萨,随便受人供养。要是接受下起供养,你下一世就得替人做牛做马了,所以不要随便接受别人供养,供养错了,只是浪费一点,接受供养却是大事。
  我在打禅七的时候,看到那些跑堂帮我们添菜,觉得无限庄严。因为人要吃一口饭不容易,你能够什么事部下做,让别人来供养、期望你成佛,这事可大了。
  禅七的道场就叫做“选佛场”。我看那些跑堂,他们那种虔诚,那种壹侥、供养你的那种法喜,与菩萨又有何异?所以我觉得事情有点颠倒,尤其当我看到旁边一位老参,他用傲慢的心夹菜的表情,更令人伤感。“菩”是有智慧,“萨”是做好事,这就是了。
  二垒局山顶立”,那是你打开来的境界,可是要“深深海底行”—把自己降到最低点,那里有痛苦,就从那边做起:自己那边还有黑暗,还有不好的习气,就从那边脚踏实地,真正从心地修起,一层一层才能往十地菩萨爬去,不能存有些许傲慢心。
  撒手纵横去
  我觉得“大彻大悟”那个考验更大。因为最恐布的考验就是“自恃心”—自以为已经被灌顶了、开悟了、有智慧了,那就完了。
  一执著就起傲慢心—贡高我慢。愈有道的人,愈容易隐于小乘,所以虚云大师讲的这句话,真的让人落泪。
  “再撒手纵横去”。虽然智慧那么高,实践那么踏实,但是自己的心,高也不执著,低也下执著,反而自在的过日子。因为你在当下呼应著整个时间之流,也呼应著整个空间的整体,做那个最恰当的一点,这叫做“撒手纵横去”—很自在的把自己整个心神的潜力做出来,如此而己。
  做得到好好活在当下,就叫“出缠”—人世的纠缠再也下能抓住你了。马祖大师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大法身”就在说明悟也好,迷也罢,都有救。迷的人是“在缠”,虽然“在缠”,但内心还是有佛性,就是“如来藏”,也就是第八识,种子藏,无尽藏,一切都在你的佛性里面。
  能够“悟”,也只不过是“出缠”而已,你有了法身,还是得把这个破铜烂铁好好修一修,把它修成圆满报身。换言之,悟了之后,你还得随时随地去觉查自己的念头,因为念头一懈怠,习气就又出来了。“念”就是支,“心”才是本。掌握住心神,更要小心那个分出来的念头。
  中正劲挺
  下面再从三个下同的角度来体悟“明心见性”:
  第一个角度就是“明心”。自己要无心觉照,下用这个心,只让这个心自己打开来,觉照一切。文殊菩萨云:“不发,是发芏晨心”。《般若经》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谓无知,就是聪明死掉。
  要是紧紧抓住自己的锐利聪明,是下可能跨进沙门的。“直下无心,默契而已”,自然、自在,只是一种浑然的默契。那个状态可用四个字来形容—中正劲挺—也就是正等正觉。正等就是最高的、最正确的状况,也就是正觉的状况。正觉的“正”是指“整体”的“正”,而非“两极”的“正”。
  一个人有分别心,最容易把人间分成好人、坏人、魔鬼、诸佛。这时,“正”就偏了,是有分别心的正,非旦对别人没帮助,还加重了别人的负担。这时,正义之火,烧到自己也烧到别人,所以这个正是指面对整个自然里面—自然有好、有坏、有正、有邪—全部面对的那个正道,而“劲挺”就是自己的精神活在当下,应该是生机有力的。
  矛盾并存
  顿悟的第二个角度,可以用“圆觉”来形容它。与圆觉相对的就是差别心。因为自然的人生都是动态的,从不好到好;从空虚到充实;从自私到体谅:从做错到懂事,都是从反面到正面。你能看到这样圆融的动态人生,那就叫“圆觉”。
  这种圆觉通常下可说,因为说不清楚。一个人开悟之后,讲话常常矛盾并存,前述的“正”往往含盖了反与正。一个人心眼打开之后,他就知道“自然里面”有反、有正,两者他皆承认,并不自己去产生一个割裂的世界。用无为法去尊重那个自然的动态,才叫做“正”。简而言之,所谓“正”,㈠下用嘴巴说;㈡它常是权限两兼,正、反兼而有之。
  洞山禅师云:“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到了半夜,却觉得有大太阳;天亮了,但还是感觉太阳未露出,天色尚黑。意思就是心眼打开时,白天晚上是一件事,因为你已然呼应了一切。
  又譬如说:“嘉州牛吃草,益州马腹饱”,一个地方的一只牛吃了草,另外一个地方的一只马饱了,这到底在说什么呢?就是说万物一体。一个开悟的人,看到天下的事情,都看得到动态之间的关系,所以他讲话常常是矛盾并存的。
  不生不灭
  再进一步说,当我们开悟圆觉时,没有生灭感,甚至没有三世,也没有来去,如同广钦老和尚涅槃前说的“没来没去没什么事”,就是一句证道的话。因为你当下打开来的时候:心里面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就是当下觉照一切,甚至觉照中看到自己这个破皮囊,也会为之泪下。由于从这个皮囊,而知道过去自己是如何的躇蹋了它,以至于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你还得靠它去知道自己往后该做什么事。
  所以心眼真正打开时,你就会知道里面是过去、现在、未来连续不分的,没有三世,当然更没有生灭。请注意!一谈生灭,就是因缘法了。我们要在真实的生活里面靠生灭、靠因缘去修:从因缘去了解因果;靠生灭去懂得了生死。
  一即一切
  证到圆觉的时候,里面没有生灭、没有三世、也没有来去。这时一即一切。因为心一打开,就像一个佛、一个觉。那时,你再用有佛性的心去沾上任何一点,那一点即是整体。
  何以佛拈花微笑,大迦叶马上接住他的微笑?因为他懂了,由此而导出了禅门这三不。就是因为当他圆觉的时候,他用他圆觉的心去碰任何一点,不是孤立的碰,而是从整体去碰那一点,所以那一点就是整体,这叫做“一即一切”。打开时,一切就在你心里,你再用这个心去碰任何一点东西,这一点就是一切。因为它下是孤立隔绝的,它是与一切呼应的一点。
  一个修道者有了圆觉,是否什么事情都能看成绝对平等呢?也下是。他反而“熟处若生,生处自然”。也就是说,不懂的领域,他开窍了,学起来很快,而他熟悉的领域却更加的谨慎。因为他知道自己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以是整体的表现,所以他更注意。
  真正心眼打开,不再那么辛苦的用力,反而很省力气,因为他下必再抓住这个心去用它,只让心眼打开,带者去做恰当的动作就可以了。倘若你已经觉得自己活得很自在、很省力,便是“学此道得力处”—已经上道了。
  定慧等学
  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从明心见性理解开悟、从圆觉理解开悟、也可以从定慧来理解开悟。其实,定慧,通常都说:要以戒入定、以定入慧,但真正进去以后,戒定慧三者下分,尤其是定慧等学,即定即慧、即慧即定,两者是一件事。
  当你把智慧打开时,第一个感觉很清净,没有任何纠缠。因为你遍一切,也不执著一切。第二个感觉,耳朵开始觉得很清净,心头很宁谧,甚至有一种光明展露。总之,你的六根清净,所以耳根觉得特别宁静,山头又清凉,又清净,眼睛有光明感。
  化导众生
  一个开悟者,从此以后,不再用月亮形容他,而是用太阳。因为那时他的光明是有热力的,是能够扭转境界的,好坏皆可扭转。接下来就要化导众生,要藉著生灭的因缘(因为这生命还是有限的,虽然他只活在当下)—这个臭皮囊去做一点好事,藉著这个有限的躯体的生灭去接引一些众生,接一个是一个。
  化导,首先就是藉因缘,因为还是离下开世法。所谓世法即眼前的真实—这是有痛苦、有血、有泪、有哭、有笑的现实—靠这一点因缘去帮助别人。当然,最主要是要了解“因果律”。
  《楞严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圣做者是。”何以我们今天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何以今天会坐在这里?不知道有多久以来的因缘才促成了这个结果,包括自己出生”则你的父母、乃至所有的祖宗。
  一个开悟者叫“古佛新成”,是亘古以来的古佛,不过是新成的佛,是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的一个存在。前世,甚至前世以前的一切事,造成今天这个样子,你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呢?就看你从现在起,你做什么,后面一定得到那个果报。
  情不附物
  懂得从因缘体悟因果,你就能转物。《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好的,他加以肯定:坏的,就从坏里面转出正,所以他随时都能转物。
  你看他是否为一开悟者,就看他“过境逢绿,打得开或打不开?”遇到任何情境,他自己能不能转?能够转的就是一个做得了主的如来。通常那样于的人,都是从容中道,佛门叫“宴坐一,很安然的处在每一个当下,关键即在“情下附物”。
  鸿山老人日:“情下附物,物岂碍人?”我们这颗心在迷惑时,就是被外在的物牵著跑。开悟后,做得了主,不让自己这颗心陷溺在东西里面,那东西怎么会妨碍你呢?你好好的去用一切事物,去善用所有的因缘,而都下执著,不攀附,只是好好的去用它,甚至连我们这个身体部下眷恋,它只是这一生借来的,只下过透过这一生有大事因缘—生死要了,而生死并非要修长生下老,是活在当下,无所谓生死。
  其实,修的就是一颗陷溺的心,把它超拔出来,变成一个不受外界事物妨碍的一个自在的心神。黄檗希运禅师日:“遇缘即施,缘息即寂”,开悟者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了。遇到因缘就布施一点,帮一点,这件事做完,自己就回到圆满的寂静—化导众生、帮助别人。之后自己还要修,用“后得智”—悟后的智慧去修。
  悟后起修
  何以还要修呢?戒显禅师日:“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你的心与整体浑然时,那是容易悟的:但万物的细微差别却还要用你的生活实践一点一点去累积。因为“悟”只是有感觉,有正觉、有觉照力,却不见得能进入精微去分别。
  顿悟与渐修千万下要彼此排斥,老天爷让我们有两个可以并修的方法,你随时都可以顿悟,但顿悟之后或顿悟以前都需要渐修。六祖就是悟前已经修很多了,但是他悟后仍然勤修不辍,十几年躲在民间,始终精进不解。
  真正的悟道者是“下乡、不深”的,佛的路不知道有多么的庄严,多么的重大!但绝不是过度的严肃。“下多、下深”的的确确是一种境界。悟道者的家在那里?—大路就是他的家—诚如黄檗禅师说的“钮尊泊处,即是行诸佛行”。诸佛只在行中去修,如此而已!
  三身成就
  开悟者才有三身,悟的时候,已经了解“法身”是什么。面对这个破铜烂铁,它还有习气,所以要以“后得智”再去修好这个报身,让它圆满,下让报身再产生一点恶念。
  因为法身清净,报身圆满,诚诚恳恳的去对待天下苍生,很自然的,一切心神就会呼应起来,这时就叫做“千百亿化身”—应身。既然本来就是一体,还分什么身呢?
  摘自《人乘》第24卷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