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王守仁的理学与佛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方 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的理学与佛学
  方 兴
  王守仁(一四二七——一五二八)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弘冶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主事,早岁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谲为贵州龙场驿丞,又起官吏部即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谧文成。本文就王守仁的理学思想与佛教的关系反其作用,试作剖析,敬请读者指正。
  一、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他的思想受禅宗影响很深。据明刘仕义“纪录汇编”卷二二八载:有一天王守仁漫步走进一所寺庙,各间禅室都开着门,只有一问是铁将军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观看。王守仁执意要进去,一看究竟。寺僧无奈,只有开门,让他进去。王进去一看,原来里面龛中供着一个入定的和尚,长相和自己一模一样。沉思良久,忽然抬头见壁上题了一首诗:
  五十年前王守仁, 开门原是闭门人。
  精灵剥去还归复, 始信禅门不壤身。他于此识得前身,思绪万千,其一生所尊信的,唯有达摩、慧能二位大师,而于孔、曾、思、孟等人,皆有所不满,人称其学为阳明禅。“池州府志”载:他曾与池州太平山禅僧谈禅,豁然大悟,便写了一首偈语:
  “不向少林面壁, 却来九华看山, 钖杖打翻龙虎,
  只履踏到巉岩, 这个泼皮和尚, 如何留得世间?
  呵呵!
  会得与你一棒, 不会得且放在黑漆桶里偷闲。”从这首偈中看出他的禅语写得与著名禅僧不相上下,如对禅学没有很深的造诣,是道不出这般风光。他还有一首很著名的答友人问道的诗:
  “饥来吃饭倦来睡,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这首诗深得意海禅师“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禅意。他平素讲
  学,说的是心学,骨子里却是禅语。这在“阳明全书”卷二十,
  “示诸生诗”写得很清楚。
  “尔身各各自天真, 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 漫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 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 此言端的为君陈。”
  他的理学思想突出成就,是将禅学与陆氏心学结合起来,创立自
  成一家的心学思想体系,沉重打击了当时占统冶地位的朱熹哲学
  思想,有力地批判了旧权威旧教条的言论,对这一斗争的记载,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八中说:
  “盖自弘洽,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会之变,
  已有其从来,而文成(王阳明)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
  动海内。”
  顾炎武的话告诉人们,王守仁的新说,成为时代的号角,它打开
  了人们心灵与感情的闸门,使人们从程朱理学以天理灭人欲,以
  伦理纲常压抑感情的禁锢中释放出来,掀起了一股反对末代理学
  的新思潮。
  二、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明代中叶,一般士大夫溺于训诂词章之学,把朱熹学说当成猎取名利的工具。王守仁对此至为不满,在“传习录”上说:
  “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
  人欲愈滋;人才愈多,而天理愈蔽。”针对这一时弊,他依据r华严经”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禅宗的“即心是佛”,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诸说,提出心学以对治之。他在“紫阳书院集序”里说:
  “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于本而泛焉以从事,高之而虚无,卑
  之而支离,终亦流弊失宗而无所得矣。是故君子之学唯求得
  其心,虽至于应天地得万物,末得出于吾心者也。”王守仁所说的心,也叫“良知”,又称“天理”。其心学的具体内容,是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的功能,“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所谓心外无物,“良知”不仅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原则,也是自然界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须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草木瓦石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的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王守仁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内容,是套用“楞严经”的思想,加以引申和发挥。“楞严经”卷二说: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
  因心成体。”他说的“一点灵明”,也是从“楞严经”“元清净体”移植过来的。“楞严经”的元清净体,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不假造作,不待修成。它是六根的体性,知觉总枢,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觉触,在意知法。根虽分六,识精则一。根性称为元清净体,因为识是生灭,根是真常。若能弃生灭之识,守真常之根,当下即是自性清净,一尘不染。
  为了论证心外无物,土守仁和他的友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
  :“你末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
  习录下”)。
  这里的“看”指眼根,“花”指色尘,“心”指识精。当此三者末和合时,便同归于寂。“寂”是空义,是因缘不具备的同义语,即心寂灭相。当此三者和合时,则识精之明,能生诸缘,一切外境,映现心中,即心生灭相。关于此理,王守仁和他的门徒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教做心?
  对日:只是一个露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
  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
  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
  凶、灾、祥?……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的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
  何处?(“传习录下”)
  这段对话,可归纳为三个问题。1、什么教做心?在王守仁的词汇里,心,一点灵明,良知,天理等,都是一个意思,是即佛教“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见分”的变种。2、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土守仁对“主宰”的解释,是仰视天高,俯察地深,辨别吉、凶、灾、祥,与识的了别功能相同。”人死了,一生分段生死结束,灵精游散(离开躯体)。“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说明旧的正报告一段落,旧的依报也就不复存在。上述三点说明了客观世界被灵明所了别,依灵明而存在。显而易见,王守仁是将“良知”、“心”看成亘千古,塞天地,无所不周的宇宙本体。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传习录卜”)。这与“华严经”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一个道理。
  三、格物致知
  在实践上王守仁基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理论,提出致良知,格物致知昀主张。他的弟子将此概括为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指心体是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生佛无异,迷悟一如。尽十方,穷三际,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如为体。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指心相为蕴处界等所覆藏,虽有贪嗔痴等杂染法,但本性清净,具有殊胜德相。如“华严经”说:“无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烦恼执著而不证得”。众生心终日攀缘,执阿赖耶见分为我,恒审思量,故称“意之动”。第三、四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揩心的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果。众生心,虽随染而现起三界的杂染相,但实有生起世间的善因善果和出世间的善因善果的作用。于此可知,王门四句教,与“起信论”众生心具体、相、用义,是如出一辙。既然人的本性是清净的,若想返本归原,就必须存天理,致良知,去人欲,于是工守仁就创造一套“格物致知”的实践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二点。
  1、“格物致知”要致心之理,格心之物。什么是“致知格物”?王守仁“答顾东桥书”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中”)。王守仁说的“致知格物”,实际上就是禅宗说的以能观之智,观所观之境,达到智境合一,能所双泯的境界。什么是“格物”?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说:“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为善之谓也。他给“格物”下的定义,即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或改恶从善。这和佛经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是相同的。
  2、“格物致知”的途径,要在发明本心,向内观照上狠下功夫,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即通过向外格物去启发天赋的在心之理。王守仁驳斥朱熹“即物穷理”的主张说:
  “先需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
  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
  得自家意(传习录下”)?心生则种种法生,境随心转,朱熹的格物说,无疑的舍本逐末,在实践上也是徒劳无益昀。王守仁还通过实验手段来说明朱熹格物说的荒谬。
  “家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二兀晦,朱熹的字),何把他的
  说法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
  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其格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
  劳神成庆。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
  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
  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
  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
  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传习录下”
  ) 。
  钱子日夜痴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竹子,非但没有看到什么名堂,结果害了一场大病。王守仁以钱子失败的教训来讽喻朱熹格物说的错误。最后得出结论,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正如佛经上说的境随心转,心净则佛土净。王守仁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心,即净化思想。人人能净化思想,人人便是圣人。圣人之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明镜照万物而不留影,喻圣人终日生心而不执取。如此即能达到圣人去人欲,致良知,存天理的思想境界。土守仁还正面反驳朱熹的格天卜之物说:
  “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
  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传习录下”)。旨在说明圣人除通达天理(心理)之外,对宇宙问万事万物,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因此不能像钱子那样傻乎乎地去穷格竹子。而是“人各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传习录上”)。“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传习录上”)。王守仁把天理看成是万能的,只要纯天理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具,这种执理废事的态度,末免失之偏颇。
  四、知行合一
  在道德和行为上,王守仁针对朱熹“知先行后的主张,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思维省察必须着实躬行,着实躬行定要基于思维省察。首先工守仁认为知与行都是心所生的,知的时候就是行,行是知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说: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感恶臭。见
  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立个心去好;闻感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
  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传习录上”)王守仁对行的理解,很明显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认为行包括身(行为),口(语言),意(心理二;方面。见好色属知,知是了别。好好色的“好”是领受,属于行。在心理活动时,了别与领受,往往是同时生起的。因此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是有理论依据的。知与行的关系,他认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只有知在”(“传习录上”)。知是决定行,动身心行路,发语意当先。世界上除了机器人之外,找不到没有意志的行为。另一方面行又是检验知的正确与否的标准。没有行的知,纯系想入非非的妄想。由此可见,知与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其次如何达到“知行合一”?他认为只要能够去人欲存天理,自然就能达到“知行合一”。他说:“知之真切笃定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即指去人欲的“知行合一”的道德境界,所以他的知行是建筑在致良知存天理的基础之上。反之,不以行为基础的良知,只能说是悬空思索;不以良知为基础的行,只能说是冥行妄作。人的良知受到私欲覆障,会使知行脱节。他提出“知行合一”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主观与客相分裂,认识与实践脱离的错误。他说:
  “我今说“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可知他的“知行合一”与“致知格物”一样,都是为了解决如何能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根本问题。这里说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念发动时,心正与心所相应,究其性质有善与不善之不同。善者令其增长,不善者予以消灭,这无疑是属于行的范围。
  乇守仁接受禅宗即心是佛,呵佛骂祖,不立文字的思想,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使明代中页士大夫们”一时心目俱醒,恍如拨云雾而见白日,岂不大快。然而此穷一凿,混沌遂亡”(见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三”)。在土守仁强调本心,尊重个人思考新思潮的推动下,掀起了明代思想界,否定六经是“万世之至论”(李赞“童心说”),反对以孔于是非为是非(李赞“藏书,总目的论”)的巨浪。尖锐批判程朱理学,大胆提出个性解放。冲击着古老的传统文化,震动了整个社会,对明代中期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阳明学传播到日本,经中江藤树(1608—1648)的研究和宣传,风行一时,对明洽维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得力于佛学,以成立其思想体系。他的思想又成为批判旧世界,迎接新时代的武器。给予人们的启示,今日的佛学家,如何运用佛学思想去认识社会,说明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也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摘自《内明》18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