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佛教中对实相的体认(三)
略论佛教中对实相的体认(三)
吴淑梅
对于涅槃,小乘与大乘有不同见解。
小乘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的,涅槃意味著人生现象的消除。据此,小乘修行所证取的果位便是根据“无生”而划分的,最终的果位是阿罗汉,即永远也下会再生之义。但若按大乘的见解,小乘佛教对涅槃的理解是一种灰身泯智,本来佛教的主旨应是变更人生,而小乘却取消了人生。灭并下是灭除整个人生,而是要除去那些与法性相谬的认识及行为,而实现人生由染到净的转变。这样转变之后,当然还会有生命的现象,但却是自觉的(与无明过) ,自主的(与业对),这样的人生与法性相契,这便是无住涅槃了。无论怎样诠释,灭谛也是从缘起法中所见出的又一种实相。
集谛是说苦出有因,其实对于苦因已在十二因缘中阐述过了,十二因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有情生命的流转负有责任,都是苦因,即惑与业是根本原因。但在佛教的修证中,很注意惑业产生的心理原因,这便是爱与取了,因此灭除贪欲便总是被强调,而有时贪欲也被用来解释集。
道谛便是由苦而入灭的方法,缘起之理为道提供了可能。关于道谛,主要指戒、定、慧三学,广开为三十七品,基本上是就集谛所显了苦因痛下针砭。可就业言,戒者除贪欲(爱取),定者为取得自主性:就无明言,慧者除惑而证慧。若就修证作为,可以从八正道中看出大概,八正道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基本上便是从身、语、意三个方面下手,抑止原有的惯性业习,而正确的生活正命。
总结而言,小乘佛教无论在缘起上还是在缘起所显了的实相都紧紧地与人生密切相关,是朴素的人生论。后期大乘佛学便侧重于从认识上去挖掘,而事实上,实相也只有在认识上才见出其本来之义,因而实相只敞为大乘佛教的法印。
二、大乘空宗对实相的体认
大乘空宗在实相的诠表方面较小乘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进步的主要表现就在于通过辩证的使用概念,而使世间与涅槃融为一炉。这样践履的意义就下再是出世(逃避),而恰恰在于人世(变革人生),从这一点上看,空宗的出现标识著大乘佛教的开端。大乘空宗的创始人是龙树,著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此宗的承续者又有提婆,著有《百论》,均系此宗要典。从人生现象缘起的一面,龙树提出了受用缘起说。受用缘起说从主客观的交织作用谈人生现象,因此更加注重了认识的一面。龙树认为人们下能认识缘起法是没有自性的,因此建立了许多实有的观念,据实而言,这些观念都是不实在的,龙树便提出了八不来破斥这种执实性的观念。
如果不再执实,便能了达胜诸法自性本空。而空作为法的本性是不可言说的,只能是圣智的境性,称为胜义谛。但是名言概念并下是毫无用处,如果能正确地运用,便可以成为了达义谛的阶梯,因此就胜义谛而言又立世俗谛,构成二谛学说。既能了悟诸法的胜义空性,又能顺应世俗而施设方便,这样逐渐的深入便会达到中道的最高境界。就实相而言,大乘空宗足以中道为最究极的实相的。㈩受用缘起
受用缘起是立足于主客观交织作用而谈人生现象。其实受用缘起在小乘的十二缘起中可以找到根据。十二缘起中有一段是“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一,已提及人生现象是从主客观的接触而产生知的受用开始的,龙树只不过把它更明确地表述出来。
受用缘起可以用蕴界处三科来显了,五蕴最略,十八界最详,十二处居中删。最便于说明的还是五蕴。五蕴指色(物质世界),受(感受),想(思维),行三思志及行为),识(精神自体),其交织而成人生现象,见于下图:
如果以四缘(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来解释上图,会对龙树的观点有更好的了解。
首先色法,本来是识的所缘,而识为能缘,但是色法同时也限制了识的缘虑范围,因此所缘也构成了一种缘,所谓“所缘缘”。就识而言,下仅是能缘之识,而且识中还包括著过去积习的经验,这些积习的经验在遇到适合的条件便会显了出来,因此构成了认识的主因因缘。
色识作用,便产生受用,或苦、或乐、或下苦下乐,对之取像、构划、命名即是思维作用,即是想,然后依据人的意志而产生出行为,这一系列的因果都属于意识连续下断的作用而引起的,因此称为等无间缘。而人生现象不是孤立的,众生之间的行为与思想必将相互影响,因此彼此又构成了增上缘。总之,龙树的受用缘起思想比较全面阐述了人生的现象。
从受用缘起上看人生的方向,也有两种流转的与还灭的。如果下能充分地自觉,那么从受到想到行又返回于受便是一个接续的必然,一如业感缘起一样,生命只是被动的过程,这便属于流转的一面。但是如果充分的自觉,由于色受想行识的相互作用,完全可以找到转变契机,并下一切都是听命的。最关键之处还在于名想。用新的名想代替旧的名想。继尔而有正确的行为,那么色与识就会变革,而有新的受用。这样转变的关键处就在于认识上,或者在名想上。
接下来龙树认为人们下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关键就在于执著,或者执著有的一面,或者执著空的一面,这种执著当时在印度理论界表现为生与灭、断与常、一与异来与出的争论上,于是为了显了诸法的实相,必须首先破除这样的观念,于是龙树提出了他的八下中观学说。(待续)
摘自《人乘》第22卷第11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