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析“三三昧”与“三摩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析“三三昧”与“三摩地”
  三三昧是什么意思?此一名相可与其他的名相有关?
  答:三三昧是旧译,新译又称三三摩地。那么我们就顺释一下什么是三三昧。所谓三三昧,是专就能修习
  的行为上而如此安立的。《仁王经》中称之为“三空”,这三空是专就所观察的“理”而如此称呼它。而
  《十地论》所称的“三治”,是就所断的障而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昧有有漏、无漏两种。那就是有
  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而解脱就是指涅槃(梵语的本义就是如此)。无漏是能入涅槃的
  门户。犹如有漏称为“八背舍”,无漏称“八解脱”。
  三昧的本义是什么呢?
  一、是空三昧与苦谛的空,无我,二行相(苦谛中空,无我)相应的三昧。观察到诸法为因缘所生,没有
  “我”、没有“我所”。空掉这我我所二者,故称之为为“空三昧”。
  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的灭、静、妙、离。这四行相(灭、静、妙、离)相应之三昧。涅槃是离于色声
  香味触这五法的,以及男女二相(是男是女的概念),以及三有为相(除了住相)的十相,所以称这之为
  无相。以无相为缘取的对像,所以名为无相三昧。
  三、无愿三昧。以前翻译为无作三昧,又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的苦,无常,这二行相,及集谛的因、集
  、生、缘,这四行相相应的三昧。苦谛的苦,无常,和集谛是可厌恶的,另外道谛的道、如、行、出,这
  四行相就像船筏一样必定要舍弃的原故,因为已达到目的,所以都不“愿乐”它,所以以此为缘,称之为
  无愿三昧。又按:于诸法无所愿乐,那么则无所造作(因为根本都没有什么希冀的动机了),称之为无起
  。但苦谛的空、无我这二行相与涅槃之相是很相似的,所以说不属于厌离与舍弃的范畴,因此无愿三昧中
  ,不取于此(指苦谛的空、无我之理)。
  以圣言量来证明一下上述观点:一、《法华经*信解品》说:“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
  ,但念空无相无作。”
  二、《无量寿经》卷上说:“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
  又说:“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三、《大智度论》卷十九说:“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卷二十又
  说:“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
  三、《俱舍论》卷二十八说:“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余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
  门。”
  四、《大乘义章》卷二说:“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又说:“此三经论名解脱门,
  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
  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五、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华经玄义》卷四所说之三三昧:1.真谛三昧:破见思垢。2.俗谛三昧:破恶业垢
  、尘沙垢。3.中道三三昧,破无明垢。
  六、明一如大师引成实论说三昧昧如下:﹝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
  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
  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以释三三昧讫。
  兹略提三三摩地意。什么是三三摩地?
  答:三三摩地是以“定”所观察所感知一切境相。即观察所相对之境而产生的“粗想”(感觉的很明显,
  很粗糙),于是内典称之为“寻”,以前翻译称之为“觉”。其“细想”(很深细)称之为“伺”,旧译
  称之为“观”。是属于色界无色界的诸种禅定,依照这寻伺的有或没有,而分为三种:
  一、有寻有伺三摩地
  这是指“定心”寻、伺都具有的人(补特迦罗)。是专指初禅天的根本定及其未至定(也就是初禅之加行
  定,因为没有达到,所以加行)都属于此。
  二、无寻有伺三摩地
  这就是说“定心”中只有有“伺”的人(换言之粗境已经破斥,所以只留下细想)。是在初禅与二禅天间
  的中间定(是大梵天所得到的果报)均属于此。
  三、无寻无伺三摩地
  是指“定心”特别高妙,而且寻与伺都没有的人(三受都没有)。二禅天以上至非想处的七根本定及七近
  分定,均属于此。(可参考世亲菩萨所造《俱舍论》二十八)
  以上三三昧与三三摩地总相都略释讫。
  再细说一下,三三摩地是指三三昧的,慈氏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有情命者
  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云何
  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可以看出一生补处菩萨也是用对缘的观点来
  看的。
  我试加翻译如下:
  什么是空三摩地?是说对于远离有情、命者、以及养育者、数取趣等(俱指有情众生)。心住(照)于某
  一境界而缘取其相状,从而得到感觉。什么是无愿心三摩地呢?是说于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
  、行取蕴、识取蕴)中,思维它们是无常的;或者思惟它们是苦的;于此思维中缘取其境界。什么是无相
  心三摩地?是说于此那诸(五取蕴)都能伏灭,思维那境界是寂静的。于此境界缘取其寂静之相。
  述及于此,那还有一问,为何要说三三摩地呢?
  那是因为三缘的原故。这话怎么说?答:《大毗婆沙论》有说:“若尔;世尊何故增一减无量等,建立三
  种三摩地耶?答:由三缘故,唯建立三。一、对治故。二、期心故。三、所缘故。”顺文翻译一下:如果
  是这样的话,世尊为什么应其所宜的加减数目,建立了三种三摩地呢?回答说:那是由于三缘的原故。所
  以只建立三(不是四不是五)。一呢,是因为对澡的原故。二,是期心的原故。三,是所缘的原故。(可
  以披阅《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说的非常详细,因为文多,不及引)
  一生补处菩萨也说到了关于建立三三摩地的意趣。如《瑜伽师地论》四十五卷说:
  原文:“何故唯立三三摩地,无过无增?答:法有二种。谓有,非有。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
  所,名为非有。于有为中,有无愿故;可厌逆故;当知依此建立无愿三摩地。于无为中,愿涅槃故;正乐
  摄故;当知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于非有事,菩萨不愿;亦无无愿。然于非有,菩萨如实见为非有。依此
  见故;当知建立空三摩地。如是菩萨于此三种三摩地中,精勤修学。于是建立,如实了知。于余行相三三
  摩地,如实悟入。安立理趣,如实悟入。修习理趣,如实了知。谓于其中,诸声闻众,精勤修学,及圆满
  证。”
  我随文翻译如下:
  为什么只建立三三摩地,不多也不少呢?回答说:法有二种。是说有,非有(无)。有为、无为,定义它
  为“有”。“我”、以及“我所”,定义它们为非有(无)。在有为的事相中,有无愿(无所希求,它的
  本质是苦)的原故;可厌烦恼逆的原故(因为苦,故不乐)。应当知道依此建立无愿三摩地。在无为中,
  愿求涅槃的原故;是“正乐”(真实而不颠倒的快乐)所摄取的原故;应当知道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于
  非有(不真实,虚幻,假法)的事相中,菩萨不愿(希冀)于此;也没有无愿的心理。但是于非有(不实
  ,假)中,菩萨如实(如其本质)察觉(见)到是非有的(是虚幻的)。依此见(觉察)的原故;应当知
  晓建立空三摩地(的实意)。如此(承接上文)菩萨在此三种三摩地中,精勤(不放逸)、修学(随佛解
  持)。在此建立,如实的了知其意。对于其他的三三摩地,也能如其本质的领悟深入其中。安立(设施)
  理趣,而如实的悟入。从而修习理趣,如其实质的了达知晓其意蕴。故可说于其中,那诸多的声闻众人,
  精勤(不放逸)、修学(随佛解持)。及圆满证入。
  释及于此,兹释已讫。故当深入萨婆若海,随顺当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