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下)
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下)
吴汝钧讲 梁万如记录
五、四圣谛
谛(satva)就是真理的意思;圣(arya)是尊贵的意思。圣谛就是神圣的真理(Sacred truth)。由於真理有绝对的性质,所以此处的四圣谛并非代表四种真理,而是指实现真理的四个阶段。在此有一点值得强调,释迦的教化虽说是义理,但他的目标是以解脱为焦点的,所以重点依然放在实践上,但凡述说真理,每每都以如何实践的角度来说。因为人是脚踏大地而活的,真理不能空谈,或仅浮在思想层次,必须把它放在生命中落实,所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四圣谛完全是在一实践脉络下提出的,这实现真理的四个步骤,是有程序的,不像禅宗说顿悟,一刹那便把真理拥抱在人心中。这四阶段是渐进式的。四个阶段是指苦、集、灭、道。
「苦」(dukkha)是指现实人生的种种苦痛烦恼,是恒久常存的普遍现象。在某一情况下我们不觉得烦恼存在,只因为它隐伏在你生命的底层,未曾彰显而已。「集」(samudaya)是说苦痛烦恼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它不是无中生有的。「灭」(nimdha)是灭除所有烦恼後而证得之寂灭境界,意即涅槃的境界,涅槃为熄灭三毒的烦恼火後,最後得到心灵上或精神上的一种安然的感觉。「道」(marga)是令人获得寂静境界的方法。扼要地说,以巴利文来表示,四谛(Cattari saccani)即是:
一 、苫的圣谛(dukkham ariva
saccam)
二、苦的生起的圣谛(dukkhasa
mudayo ariyasaccam)
三、苦的灭去的圣谛(dukkhani
rodha arivasaccam)
四、苦的灭去的途径的圣谛(du
kkhanirodhagamini ariyasaccam)
四圣谛的「苦、集、灭、道」之间有何关系呢?我们可以把苦和集归为一类,灭和道属另一类。苦集是从现实层面看,即是说现实生命层面中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碛集起来,令到个体生命感到苦恼。在这情况下,我们说苦是结果,而集是原因,由於种种不同的因素交互作用,令人的生命感到种种苦痛。灭道方面可说是理想层面,如果梘现实为世间,则理想便是出世间。灭是一种寂灭境界,灭除种种苦痛烦恼後而得的一种精神上的安息;道是引领个人达致寂灭境界的方法或道路。在这情况下,可以说灭是果,而道是因。
这里我们要注意雨点:第一,无论就现实层面或理想层面来看,都存在著因果关系,所以佛教非常强调因果,释迦在菩提树下冥想的焦点便集中在因缘的关系上,亦即因果关系,所以当他提出四圣谛时,也是以因果为前提的。现实层面以集为因,以苦为果;理想层面以道为因,以灭为果。综合四者来说,可称苦集是因,减道是果,因为只有世间的苦集才能产生出世间的灭道。也可以说,现实或世间是因,理想或出世间是果。所以,四圣谛是建基於因果关系上的。另一点要留意的是,苦集灭道四者表面上是处於一平行位置上,但实际上四者都是集中在「苦」上,以苦为中心。释迦最初思考四圣谛时,并未把苦集灭道四者置於一平行位置上,他提出的四圣谛问题,主要都是围绕著苦痛烦恼来说的:第一个问题是苦痛烦恼,第二个问题是苦痛烦恼生起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是苦痛烦恼的灭除,第四个问题是灭除苦痛烦恼的方法。可见释迦提出圣谛时,是环绕著「苦」来说的,他有时分别以不同的字眼来表示,如以苦的生起取代「集」,以苦的减去取代「灭」,及以苦的灭去的方法或途径取代「道」,都离不开苦这个大前提。苦是人生的一个现实,必须要正视及对治它,如果没法解决人生苦痛烦恼的问题的话,这个人生便没有出路,佛教教义与实践是基於这点展开的。可以说,佛教的终极关怀是如何克服苦痛烦恼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把苦集灭道摆在一平行的层面,它们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的关系是纵贯垂直的,这纵贯垂直的重心,即在苦中。
因此,了解四圣谛的真义,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因果关系,二是释迦所关注的现实苦痛烦恼的问题。释迦的教法重缘起,对种种宇宙与人生的现象,所谓「流转」一面,都立足於缘起来解释,如由集说苦;至於解脱道,所谓「还灭」的问题,也依据缘起来说,以苦、集为灭、道之缘,道又是灭之缘。这缘起即是因果关系的另一表示方式。又释迦的教法重实效,就是说他要存在地(existentially)解决人生的苦痛问题,不要空谈或唱高调,像西方柏拉图哲学将最完美的东西放在理念(Idea)处,与人间现实存在横隔著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佛教重视实用。而且佛教也重视实际的救赎,救赎有解脱的意味,解除人的苫痛烦恼,它涉及精神与心灵方面的解放与得救。整个佛教的发展,都以救赎为主脉,造是把握佛教哲学的基点。以下我们即讨论实践方面的问题。
六、中道
人要除去苦,便要透过灭去苦的途径才行,这也就是四圣谛中的道谛的实践。这实践是基於「道」(marga)而提出的,道是令我们灭除苦痛烦恼到达寂灭境界的方法,释迦在此处提出中道(madhyama pratipad)的概念。当然它不单是概念,更是实践。释迦最初修行是从苦行做起,要尽量折磨肉身,以为如此才可抵消过去的恶业,企能求得解脱的理想。这种理想与做法流行於早期印度的宗教界,包括影响力很大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结果释迦苦修了好几年,也没得著解脱,因而放弃苦行。不过,他亦不采取苦行的另一极端,即纵情於情欲和享乐方面,因为这不但对解脱毫无助益,反有障碍。释迦觉悟到任何极端均不利於解脱,惟有超越苦行与欲乐的相对性,不受限於苦乐之中,才能达致无苦无乐(相对的苦与乐)的绝对乐的境地。这种同时否定苦乐或超越苦乐的方法,便是中道。要注意的是,释迦提出中道,纯是方法义,或工夫义,并没有存有论方面的意涵。即中道不能作本体看。中国佛教如天台发展体的观念,有强调本体或存有论的倾向,把中道视为体,称之为中道体。这是後来的发展,不是原始佛教的本义。释迦对於存有论的问题,并不感到兴趣。
中道是释迦提出的实践原则。到後来的大乘佛教,中道思想发展甚为旺盛。差不多每一学派,无论印度的大乘佛教或中国的大乘佛教,都以中道为它们的思想中心。他们对中道的诠释可说已经超越释迦当时所了解的了,但基本上仍维持其原意,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封限在一相对性的格局,要从相对性格局中突破出来,上达绝对的境界,这一途径便是中道。中道基本上是侗实践的方法,就是如何令人的精神状态从相对性进入绝对性的境界的方法。下面引述经文,来探讨中道的具体意义。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
如实正观即是缘起观,即是以缘起的观点来看。世间法的性格是缘起,若能不增不减地以此观点来正确地观察世间的「集」,即世间种种由不同冈素积集而来的苦痛烦恼,「则不生世间无见」。世间法虽是缘起,它没有决定自身的常住不变的自性,但不能冈此推断世界是一无所有的,冈为世间的万事万物还出现在我们的感官上,与我们发生关系,它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眼前的木箱不是一无所有,你用手碰它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它虽然是缘起,是无白性的,但它是由不同因素积集而成,故不能说它是虚无的。至於接著的二句是说,若你以缘起的实情正确地观察世间事物的减去,则对於世间种种事象是不能执著地说它是有的,因为它是缘起的,缘众便形成,缘去便消失,一切依缘决定,没有白性或独立的存在性。「有」即是独立的存在性。故无论执定有、无哪一方都是以绝对的自性的眼光来看,都是偏见。
若问世间的事物究竟是有或是无呢?释迦会回答说它既非绝对地有,亦非绝对地无,它是取决於缘起的。缘起的时候就是有,缘灭的时候便是无。举例来说,你可说树是有,亦可说它是无。冈为它是巾种种的冈素集合而成,如种子、阳光、空气、水份等,各因素集合才成为树。但它不是绝对地有,由於它没有常住不变的自体或自性,当这树被人连根拔起,拿去盖房子时,我们说这棵树消失了,但消失并不等於绝对地消失为无,因为它的消失是有原因的,是人拔起它的,它不是变成虚无,却是拿去盖房子,成为房子的一部份。所以说有与说无都要从缘起的角度来看。这种在缘起的脉络下,不取绝对的有,不著绝对的无,却是绿起地有,缘去地无,就是中道。而在佛教中,「缘起」的意思有时可等同中道。
关於「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的意思,如来(tathagata)就是一个已得觉悟的人,也可指一个从真理而来的人,即是释迦或佛。二一边」就是指有无的两边,泛指两种偏见。佛教称偏见为「边」,就是不正确的见解,以绝对的常住不变的自性的立场来看的见解。而「说於中道」即他教人应行中道之路。如来教人远离种种偏见或边见,实践中道。
七、八正道
要具体实践中道这原则,释迦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八种做法可以依循。这便是八正道或八圣道(ariyo atthangiko maggo)三冱八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可说是非常具体,分别是:
一、正见,正是中正之意,表示不偏不倚。正见是正确的见解,就是远离种种错误与虚妄,对世界种种事象的缘起性格有一正确的理解;亦即是说,不以绝对的自性的立场来看世界,因而视世界的事象为绝对地有,或绝对地无;应以缘起的眼光来看世界。
二、正志,正志是正确的思想,要从正途思想事情,不要想不合逻辑和荒唐之事。这里的正途是指缘起的正途。
三、正语,正语是说话要端正,说合於佛法的言语,远离一切戏论(prapanca)。所谓戏论是在概念上耍花样的论调,所谓「观念游戏」(intellectual play)。戏论只会使人迷失於观念、名相的烟幕中,於解脱、觉悟毫无进境。
四、正业,正业是正确的行为;佛教所说的正确的行为,亦即善的行为、道德的行为。它的焦点是觉悟、得解脱这一宗教目标。依佛教,一切有利於这一宗教目标而实现的行为,都是正业。
五、正命,正命是立定自己生命的方向,过正当平实的生活,不作奇想。这生命方向自然是求道、觉悟、得解脱。一切生活小节,都在这一崇高的目标下说,而有其意义。
六、正精进,正精进便是正确的努力,努力不懈向目标进发。这正确的努力,具体地说是致力於修善舍恶,而且要能持久,远离种种懈怠与昏沈。
七、正念,正念便是念头要正确,不可想邪辟之事,一心以解脱的目标为念。
八、正定,正定便是惮定(dhyana),人要安静下来做一些冥想和惮定,正身端坐,心无旁骛,不可产生杂念。在禅定中,一心观照真理。这真理即是缘起正理,它的具体展示,即是四圣谛。
这八正道平实易行,是使人通达四圣谛的具体实践方法,目的是使人得觉悟。读者在这里很容易会提出一个问题:中道和八正道同时是原始佛教的实践法,二者的关系应如何理解呢?二者又是否有重覆的地方呢?关於逭点,我们的回应是,中道是实践的总纲,它展示了一个指导行为的总原则:要超越一切相对性格的偏执的见解或做法;而绝对性格的真理,便在这种对相对性的超越中显现了。而八正道表示具体的实践细目,这些细目与中道的总原则并不相离,即是说,中道即展示於这些实践细目的实现中,不是离开一切边见或偏见,这正是行中道的做法。又如正语是扬弃一切戏论,不作观念游戏;中道即显现於这种对戏论的超越中。另外,要注意的是,八正道中的「八」的数目,并没有理论上的必然性,它只是经验上、事实上的列举数目而已。重要的不是「八三晅一数目,而是八正道这些实践细目背後所透露的精神。 (全文完)
摘自《菩提树》1993年9月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