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家戒
关于在家戒
作者:梵摩那
【戒律的意义】
戒律的意义,与一般限制的律条是不一样的,只有限制性的律条称为禁戒,有的具有道德性,有些是为了社会秩序,也有是出自宗教性的神秘理由,形式基本上就是基于一个理由作出一些限制,这是禁戒的大致形式。
戒律的制定,是围绕著佛陀的基本教导,也就是认识生灭与止息生灭,不是为了事件后的一般性理由,所以不像禁戒一样,只要接受遵守就好,而是要透过实际事例的观察,以观察所得到的了解作一个学习上的判断,然后才真正的接受所观察的戒律,作持守的动作。
佛陀所制定的每一条戒律,都是由真实事件的发生而来,所以戒律是由现实的生灭介入关系,来作区隔生灭关系的介入,以止息生灭的意愿上作出发,经过仔细的观察学习,以实际的了解生灭的介入问题,才产生远离这项生灭的意愿。
因为戒律的持守,是对于对事实上的生灭深切的了解,不同于禁戒只是谨记在心,而是实心的以行动来区隔远离生灭的介入,这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所谓的律仪。
【戒律的功能】
戒律的大功能,大约有三种:
(1)作为止息生灭观察的学习实例。
(2)作为僧人共住学习的资格标准。
(3)作为判断正法僧与外道的依据。
(1)作为止息生灭观察的学习实例。
前段解释过,戒律是以事实上的生灭事例所制定,所以戒律是佛陀所留下来活生生的观察实例。
经部的教训是集合了止息生灭的理论与操作方式,律部的教训是生灭的观察实例,可以说一个是学科一个是术科,所以经律是不可分的学习,任何偏颇的学习,都是残缺的学习。
这个学习是不分僧俗的,只要是学习佛陀止息生灭的教训,经与律都不可以偏废。
所谓的俗人五戒,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入门而已,由经中可看见,释氏摩诃男与阿难尊者共论深义,讨论戒律的相关问题,可以知道俗人对戒律要深入的学习,不是只有五戒,终究还是要从律部著手。
(2)作为僧人共住学习的资格标准。
戒律在僧团当中,还扮演著留下共住学习的资格审定标准,这一点是针对僧人来审定,就像学校的校规一样,维护著僧团的学习环境与品质。
所谓犯戒的戒罪,只有加入僧团的僧人才有,就好比大过小过与警告申诫一样,戒律也有断头、僧残、二不定法、舍堕、堕、学处等等层次。最重的断头罪,就是灭摈,也就是逐出僧团永不录用,相当于三大过开除学籍,僧残相当于留校查看,可以当成僧人残留的资格来理解,僧人拥有较优的止息生灭学习环境,相对的也要负担优良学习环境维持的风险。
处于自由学习状态的俗人,就没有这样的风险负担了,换句话说,俗人根本没有戒罪的问题,也就是说俗人没有所谓的“犯戒”,因为俗人没有共住学习的资格审定问题,即使是戒律上的错误,那也只是观察学习上的问题,有影响的是自己本身生灭止息的学习。
俗人只要有意愿也可以学习止息生灭,只是俗人没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以正命也就是养活自己所需的主要来源,僧人被规划为乞食,这在生灭的区隔上,划下了最大的一刀,俗人的养活所需,还是得在生灭关系里讨生活。
但俗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俗人负责著僧人的供养,在佛世时,曾出现过许多位阿那含长者,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3)作为判断正法僧与外道的依据。
一般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俗人的学习,有机会就要亲近出家的大善知识,由他们那里比较容易得到快速的学习,尤其面对面的教学,比较生动与实际,在现实的问题上也比较容易得到解决。
大善知识的选择,在一开始就要慎选,以免被骗了也不自知,经中曾经发生过释氏摩诃男与释氏沙陀在法义上有争执,当时在佛陀面前即确立了一个观念,就是跟随佛陀的教训而不跟随其他人的说法,哪怕是比丘僧说的话,只要与佛陀的教训有违背,一样还是要跟随佛陀的教训。
可是俗人没有经中所谓的法眼净,或者是他心智的时候,要分辨出跟随佛陀教训的圣贤僧,或一般的正法僧,是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幸好佛世的波斯匿王正好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将外道当成清净的阿罗汉而自报姓名,让他也让我们得到了佛陀教导辨别正法僧的教训,那就是“且当亲近,查其戒行。”
因为外在表现出来的律仪,是由戒律真实的生灭观察实例所得,而观察的理论操作与实例,正是代表著佛陀止息生灭教训的学习,所以是否是正法僧,经过仔细的戒行辨别,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担心会被伪装所骗,可是真正戒律持守是发自内在的,要装一时也许还可以,较长时间的伪装是相当困难的。
同样的,僧团所谓“同戒共住”的资格审定原则,就是同样止息生灭学习的人,可以待在一起学习,戒行的亏损,代表著学习上的放逸,不努力的学员被取消资格以免影响他人,维持学习环境的品质,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以戒律来观察分辨正法僧与外道,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做法。
【俗人五戒只是五戒?】
所谓的俗人五戒,其实只是一个戒律的大纲,由经常有人参考的《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可以发现,其实并没有一个所谓俗人五戒的独立解释,像“盗五钱,离本处 ”、“邪淫三道,入毛头许”、“说大妄语,对方领解”,这一些的解释,都是出自于比丘戒律里的删节,乍看之下似乎很明白,可由于比丘的学习环境与俗人有基本上的不一样,当删节的内容太区域性的时候,往往造成了操作上有实际的困难,无所适从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所以我认为,五戒只是一个代表性的大纲,俗人必须全面的了解完整的戒律,戒律有层次性的结构,俗人也必须了解。
【杀戒】
1.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2.若比丘知水有虫,若自浇泥,若浇草,若教人浇者,波逸提。
3.若比丘,故杀畜生命者波逸提。
4.若比丘知水有虫,饮用者波逸提。
在这里可以看到最重的波罗夷与较轻的波逸提,一个是断头罪,一个是堕罪,较重的专指杀人,而杀人以外的动物都较轻。
以生命的观点来说,有些人主张生命平等,但戒律是务实的,我不认为这里是以生命结构的高低级来分,因为除人以外的动物,只要肉眼看得见,全部是波逸提,完全没有较高级或较低级的动物之分。
也就是说,如果人的习性是和某些会吞噬同类的生物一样,那杀人可能也只是波逸提。
因为故意的杀人与加工杀人,在生灭中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生灭现象,必须是有些想法与目的才会这么作,所以杀人所介入生灭的关系才会最重。
在动物的方面,人类长久以来,就将许多的动物当作食物,中国人自傲的说:“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两支脚除了人,四支脚的除开桌椅板凳,统统都可以吃。”,从这点看来,将动物当作食物,是生灭中一直就存在的活动,人也是从肉食中摄取维生素B群,一般是没有办法去禁绝这样的活动,佛陀制定这条戒律的原由,主要是指无聊的虐杀动物,但是要止息这部分的生灭,还是尽量不要去故意杀死动物。
当然,所谓的故意杀死,是在眼睛看得见的范围,例如有虫水,有些人以为佛陀能看到细菌及微生物,所以要求以滤水囊滤“虫”,事实上那是不对的,所谓的有虫水是指眼睛看得到的细小生物,以前并没有自来水,天然的水中常会有这些生物,除了不杀生的缘故外,我想也是为了卫生,减少生病的机会。
许多人对于并非有意的伤害动物性命,观念很糟糕,其实只要是主要目的并非故意杀生,在生灭中的正常活动大多无妨,例如飞来或爬来一只蟑螂,拿拖鞋将他拨开,可是一急之下太用力,掉到地上就死了;洗澡淋浴的时候虫子掉下来被冲到排水孔里淹死;出去踏青在郊外没注意踩死了虫子...
有些人十分的自责,认为已经杀生,问题是这些本来就是生灭交错的上的关系,不太能每次都避开,所以佛陀也举例这些生活中的无意情形,认为无妨。
吃药治病让虫子死掉也是一样,不管是任何的寄生虫,或者微生物、细菌、病毒,吃药将他们驱死,并不算有意的杀生,主要是为了治好病活下去,这种情形是没有选择性的。但是千万不要欺骗自己,认为是在不知道他会死的情形下吃药治病,因为治病要对症,当然是诊断出病因才下的药,所以治病与杀死“虫”是同时存在也同时知道,治好了病同时也治死了“虫”,当初佛陀说服药使虫死是无妨的,我想必定是考虑到这种情况,在生灭中是没有选择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自然的接受这样的事实。
【不与取戒】
1.若比丘,若在村落,若闲静处,不与盗心取,随不与取法,若为王王大臣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2.若比丘先与比丘衣,后嗔恚故,若自夺若教人夺取:“还我衣来不与汝。”是比丘还衣,彼取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3.若比丘知是僧物,自求入己者,尼萨耆波逸提。
盗是偷的意思,范围不太精确,说不与取比较明白,人家没有给你却自己拿。
不与取有不劳而获与侵占的感觉,在生灭里占有很强的吸引力,最典型也是最重的行为被列在波罗夷,在施与受两者间,还存在著其他的问题,上面所列的三条戒律,白话的说就是:
1.人家没给你的东西自己拿。
2.给了别人的东西后悔了要收回。
3.独享公众利益。
不与取主要指的是,没有经过所有人的允许,自行拿取别人的东西。所谓的“五钱”是当世一般国家订定盗取五钱以上死刑。
这里的不与取,不是像现在的小偷一样,是在没有人的时候下手。
在案例中,犯事的比丘是对看守木材的人,告诉他比丘得到了国王的允许来取材,而将木材最好的部分取走,引起部分大臣的质疑转而询问国王。当国王质问取木材的比丘,何时允许他取木材?比丘竟回答国王,在国王即位时曾经说过,举国境内的资源可供出家者使用,所以比丘取走木材。
国王当然明白比丘的诡辩,以明白的话语申明所谓的可取的资源是无主物,而不是有主物,依照王法盗取五钱以上财物须处以死刑,国王却释放了比丘,引起众臣的抗议。
国王的用意,当然是想了解佛陀的处理方式,取木材的比丘必须得活著回去面对处理。
由案例中了解,只要是没有得到允许的东西,不告而取或是骗取,都是不与取,不管是偷抢拐骗,只要所有人没允许要给,就是不与取,但有急用暂时的借用一下是可以的,用完要归还。
已经给了别人的东西,就不要讨回来,在第二项戒律的案例中,所呈现的物品是衣物,但是一般其他的事物也一样,已经决定给出去的物品,如果讨了回来,被讨的人一定会产生被剥夺感,其实给了别人的东西,物品的决定权已经同时给了对方,再去要回来形同耍赖,当然,被讨人自然的会产生嫌怨,就好像“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那新的拥有者算什么?
根据案例的说法,即使是有什么约定,因而送的物品,就算没有履约,拿回东西也在强索的范围,所以在东西送出时,就要将物品视为别人的,否则就不要送。
再一个是独享公众利益,一般说来,公众的福利是大家都有权利的,是提供福利的单位已经规划给大众的,如果破坏公众的福利而独享,事实上对自己并没有更多的好处,但是这种人就是有,独占欲的人,垄断掉别人的好处,炫耀自己的独享,结果就是激起公愤。
【淫戒】
1.若比丘共比丘同戒,若不还戒戒羸不自悔,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2.若比丘故弄阴出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
3.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身相触,若捉手若捉发,若触一一身分者,僧伽婆尸沙。
4.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粗恶淫欲语,随所说粗恶淫欲语,僧伽婆尸沙 。
5.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进修善法,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 僧伽婆尸沙。
6.若比丘共女人,独在屏处覆处障处可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
7.若比丘共女人。在露现处不可作淫处坐。作粗恶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
8.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
彼比丘谏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
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彼比丘乃至三谏,舍此事故。若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9.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语:“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法。”
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
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此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
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有关淫的戒律相当多,在四分律第一条列出的就是淫戒,可见淫的活动在生灭里占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在第一名的淫戒里,指的是性交,不管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只要作正常的阴道性交、口交、肛交,以僧人来说,就是犯戒。
第二个就是所谓的自慰与手淫,只要达到高潮射精就犯戒,但梦遗不算。
第三是故意碰触女人,可以说是毛手毛脚。
第四是对女人说粗鲁可恶淫荡猥亵的话。
第五是以供养之名,骗女人以性交供养,此处的僧残罪仅止于骗,达到性交目的就升级为波罗夷。
第六是不可以和女人在隐密到可供性活动的场所说闲话。
第七是不可以在公开的地方对女人说粗恶的话。
第八是毁谤佛陀允许淫欲,以这条戒律,可以看出所谓的双身法,不论作再如何神奇的解释,也全部徒然,都是毁谤佛陀的假话。
第九条是沙弥讲第八条的话,当屡次规劝不听,比丘就应该将沙弥灭摈驱出,不可以再留养。
上面的戒律看起来,让很多俗人很担心,我想所谓的“正淫”、“邪淫”的说法,应该就是为了合理的解释性事问题而产生,事实上淫是非常强烈的吸引,僧人是必须以较坚定的做法远离,以便止息生灭,但是处于自由学习状态的俗人,却不是一下子就必须断绝性的活动,像与与女人性交、手淫、对女人调情,甚至是嘻笑闲话,在没有隔离的俗人环境下,俗人只有在慢慢的观察学习中,一步步的来。
性活动是生灭中经常性的自然活动,不像杀人的不自然,所以是否要对性活动作限制,完全看俗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的程度。
有些人会说正淫邪淫是性活动的对象问题,其实不对,只要不是有碍一般社会伦理,对象是不是婚姻对象,并不在这个问题里面,可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正淫邪淫问题,淫戒就是单纯讨论性活动的问题,只有程度之分,没有正邪之分。
也有不少人担心手淫的问题,以为好像会损耗功德似的。
手淫大多只是个人的问题,是观察学习尚未到达,在有强烈性冲动时不需要勉强戒除,以免勉强找对象宣泄,反而容易滋生事端。
还有一些人以为所谓的正邪淫,是阴道性交、口交、肛交的分野,那是无稽之谈,最多只能说,在以前的印度,就已经有花样繁多的性交活动,律部中只有叙述情形,没有提到有关的问题,所以不用想太多。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自慰射精为什么低于性交?而且性交并没有一定要射精,只要有动作就犯。
我想,戒律的制定在这部分,不是以是否达到高潮来判断,而是需求的感觉。男女的性交与自慰的宣泄,以男生来说,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般性交的高潮比不上自慰的高潮。但是男女的性交有对象,不仅止于肉体的快感,还有同时满足精神上的慰藉需求,这种依恋性比单独满足肉体,吸引强烈多了,在生灭吸引的排比上,自然高于自慰高潮。
关于性的活动,只要依照个人需求,适可而止,不要有意的过度淫虐,在学习上有了程度再慢慢作调整。
另外,第5第8第9三条戒,很明显的在制止比丘骗色的行为,对于俗人是很重要的讯息,比丘是不可能要求性交作为“供养”,性交在解脱道上,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助益,只要说以性交的方式可以达到解脱,就是诽谤佛陀,不管有多精致的解释。
俗人必须要注意这两点。
【妄戒】
1.若比丘,实无所知,自称言:“我得上人法,我已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虚诳妄语。”
除增上慢。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2.若比丘嗔恚所覆故,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事无根说,“我嗔恚故作是语”。若比丘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3.若比丘以嗔恚故,于异分事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嗔恚故作是语。”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4.若比丘,知而妄语者,波逸提。
5.若比丘嗔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法谤者,波逸提。
最严重所谓的妄语,一般人都以为普通的说谎就是,常引起很多人心里的慌乱。
在最严重的妄语戒里,是有情况限定的,主要是以各种方法告诉别人自己有所成就,引起大家的供养与崇信,在案例中,佛陀责备在饥荒时安居于婆裘河?的比丘:“你们这些愚人!就算有真实的成就已经不该向一般人说,更何况是没有成就告诉别人有成就!”
佛陀接著提出两种大贼:“一种是实在不是净行,自称是净行。第二种是为了口腹之欲,没有真实的成就,在大众中故意撒谎,自称得到最高法义及最高成就,这是最大的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盗受别人的饮食啊!”
也就是说,以宣传成就来得取别人的供养,就算是狂妄语戒,如果是假成就当然是更糟糕,这都算是骗取供养的手段,对于俗人来说也是个重要的讯息。
当然,狂妄语是排除增上慢的情形的。
一般所说的妄语,其实是指一般的说谎,说谎在戒律里属于堕戒,并不完全同于波罗夷戒的狂妄语,而按律部的案例来看,当中的象力比丘是因为与外道议论不如,因而推翻自己前面的言论以求胜利,形式上是公开说谎,知道是错的而故意说谎,范围是:没看见的说看见、没听见的说听见、没碰到的说有碰到、不知道的说知道。
很多人最无法处理的就是所谓“白色的谎言”,不管如何说,没有人真的愿意被骗,即使是善意的,也不一定能得到善意的回应,况且为了圆谎会说出更多的谎言,最后弄得不可收拾。
提供一个情况可以思考,在佛陀的僧团里,比丘的粗罪没有经过会议的同意决议,是不可以擅自向外宣扬的,可是当事件泄漏出去...
当非当事人的某比丘遇到俗人的询问:“听说某某比丘犯了粗罪,是不是真的?”
那位比丘应该反问询问的俗人:“你是从哪里听到这件事情?”
当俗人回应:“我是从某某地点某某人那里听来的。”
比丘应该告诉俗人:“我也是从那里得知的。”以表示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这种做法,在事件上也没有什么后遗症,而所知的来源相同并不影响所知的内容,只不过不用被继续追问罢啦!可以安全的“脱身”,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思考所谓的“白色谎言”的拿捏。
在列举的第2.3.5.条戒律中,都是在说诽谤的问题,而且是无中生有的诽谤,也是说谎的另一种型态,还有以撷取别的事件栽赃套入来诽谤(异分事中取片),一样是说谎诽谤。这种型态的说谎,既损人也不利己,且容易被发现真相后引起公愤,可是还是有人为了逞一时之快,也许是私人恩怨,也许是一些嫌隙,也可能有一些目的,当事件不再就事论事而沦为谩骂时,大家所看见的,常常就是诽谤的事件,虽然一时间有转移焦点的效果,但是诽谤者不但会被大众嫌责,随后还是会被讨论原因,发觉事件的根源,这时说谎诽谤的人,就等于是身陷说谎的地狱般难以自救了。
【不饮酒戒】
1.若比丘饮酒者波逸提
喝醉酒的坏处,大多数的人应该都领教过,喝醉酒时会非常兴奋,头晕目眩,四肢力道无法控制,看东西不清楚,思考能力减退,有些人还会吐得东倒西歪。
一些人喝醉了大哭或大闹,一些人喝醉了大笑大跳,最好的情形是喝醉了马上睡著不省人事。
这些都是以别人的眼光来看到的丑样,以喝醉酒的人本身来说,他失去了正常的行为控制能力,过度的酗酒也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在案例中的沙伽陀比丘,本来是个能降服毒龙有大威力的尊者,当喝醉酒时,只能吐个满身醉倒在地,所有的念住力统统放假去了,只会让经过的人看笑话,所以佛陀制不饮酒戒。
但是许多人担心还是会沾到酒,因为酒也是作菜的调味料,在四分律里面说得非常的细,甜酒、醋味酒犯恶作,吃酒麴、酒糟犯恶作,这部分以我的认知,是有些问题的,甜酒也是酒,如果是没有加工蒸馏的酒,酒精较低,但还是超过啤酒。酒作坏了才变成醋,所以所谓的醋味酒,应该是有酸味的酒,理论上喝多了还是会醉,却排在恶作里。
酒麴的制作在现今是不出口的技术秘方,但是里面不具有醉人的成分,闻起来也没有酒味,红白麴不但是中药的药味,也是许多菜的调味配方,吃了得恶作似乎很冤枉,酒糟或酒娘所含的酒精度并不高,入调味后几乎只是香气而已,我觉得酒麴酒糟可能因为是酒的上游制作,所以被附加在此,在次序上显得有些紊乱,也有些失去了本意。
五分律的分法就非常的明了,会醉的就不可以喝,不会醉的就不要紧,如果有类似酒的饮料,有酒色酒香没有酒精,是可以喝的,但是要在不明显的地方喝。
所以以这条戒律的意义来说,会使人失去行为能力的东西就不要吃,没有这种问题产生的东西,也不要对他过度紧张。
直接饮酒的活动中,只有一种情况是被允许的,就是以酒治病,包括案例中嗜酒的酒瘾症状发作,可以以少量的酒,用慢慢减少的方式治疗。
今天的烟毒勒戒所,所使用的替代品可待因,与当时佛陀允许治疗酒瘾的方式一样。
可是早期有些人却利用感冒糖浆里可待因的成分,把他当作毒品来过瘾,可见物品的本身并不是错误,会发生问题的是人的行为,更显得失去行为控制能力会多么地糟糕。
另外,有些人利用以酒医病的说法,搞些药酒来喝,那是赖皮的行为,除非是真的有病,酒是可以入药的,但是一般的情形是“补”。
在吃补的说法里,经常提到“预防重于治疗”,乍听之下理直气壮很有道理,事实上,在身体好的时候,适当的营养与足够的运动,再补充一些较容易流失的维生素,身体就已经结实地像牛一样,喝药酒只不过是喝酒的借口罢啦!就跟素鸡素鸭素牛腩相同,效果只是欺骗自己而已。
【三净肉的怀疑】
所谓的三净肉,内容是:
1.没有看见所得的肉品是特别为我所杀。
2.没有听到可信任的人,告诉我所得的肉品是特别为我所杀。
3.提供我肉品的人,即使他职业是屠夫,也可以相信他不会为我特别杀生。
有不少人以素食的观点,认为不吃肉就没有杀生,那是不可能的,佛陀所制不杀动物的戒律,原因并不是因为吃而杀生,而是无聊的虐杀,所以素食无法杜绝所谓杀生。
也有人提出素食不吃众生肉,是慈悲众生性命的表现,事实上,提波达多提出素食时,用的就是这个理由,当时被佛陀以三净肉驳斥,也许有人看不出其中的关系。
佛陀制戒的精神,还是与经部的教训一样,主要是以止息生灭的学习为方向,三净肉正是以隔离杀生的生灭作为出发点,止息生灭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实质的帮助别人止息生灭,所以以三净肉来隔离杀生的生灭,以个人来作出发是正确的,提波达多的素食不杀生说,与止息生灭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让所有的人全部不吃肉,也许肉品商人有可能消失,但是只是消失了这部分的生灭原因,与止息生灭的学习还是没有关系,何况还有其他杀生的商业活动与无聊的虐杀,都交错在生灭的环境中,止息生灭还是得从自己做起,而无法从别人做起。
以三净肉的内容来看,上市场买已经处理好的肉品,上餐厅吃已经处理好的肉食,都不是问题。
但是去餐厅点现宰的东西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几乎都是亲自去指定宰杀物,活醉虾、地狱活烤、水晶龙虾等,问题当然更大。
【戒律有戒体么?】
最后重申一个问题,只有僧人才有所谓的破戒,俗人都是处于自由学习的状态,所谓的五戒是基本入门的观察,要真正学习止息生灭,还是要深入律部学习。
有些人认为受戒有所谓的“戒体”,那是无稽之谈,戒律是用来观察生灭的实际例子,是学习的课题,将他安上个戒体,就好比说书本上的学问一样,学习失败再从头来就行了,学问不去学习,不可能会有一个什么体的东西会让你得到学问吧!
【结语】
在律部里,佛陀曾经说,日月有四大患,使他们的光亮被遮蔽,那就是烟、云、尘、雾四种障蔽物;同样的比丘也有四大患,使他们的德行被遮蔽,那就是饮酒、淫欲、手持金银、邪命自活。
换句话说,比丘必须舍除饮酒、淫欲、手持金银,以及维持正命乞食,这里面的内容,舍金银与乞食,会使一般俗人断绝生活来源,剩下的舍饮酒及淫欲,对照上波罗夷的戒律,杀人及加工杀人、不与取、淫欲、狂妄语四项,刚好就是俗人的五戒。
由此可见,佛陀对俗人期许以五戒,期望实在是很高的,佛世时的许多阿那含长者,证明了这一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