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史略(二)
律宗史略(二)
刘果宗
唐以前律典,有所谓「四律五论」,四律即前所述。然查诸大藏经中,属于广律部分,街有唐义净所译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是属一切部之广律,共五十卷,梵本是义净自印度携回长安,於唐武后久视年间译出。审其内容,乃是十诵律以後,所新制之律藏也。
另有一部鼻奈耶,一名「戒因缘经」·此部在中国律藏中,是比较早期之一部广律。前有释道安序文,曰:
岁在壬午,鸠摩罗佛提……伴厨宾鼻奈,厥名耶舍,
讽鼻奈经甚利,即令出之。佛提梵本,佛念为译,昙
景笔受,自正月十二日出,至三月二十五日乃了。凡
为四卷(今大藏经中为十卷)。与往年昙摩等出戒典
相似,如合符焉。据此,符秦建元壬午年(三八二),由鸠摩罗佛提,请来深通律法之厨宾沙门耶舍讽诵,竺佛念传译,昙景笔受,在汉译广律中,此本乃属早期之四分律,译文或不太完善,然亦有研究之价值,故随笔录出,以作参考。
古德所称「四律五论」,四律已如前述,五论是:
㈠萨婆多昆尼昆婆沙,九卷,一名萨婆多论,颇为律学研究者所重视,虽为失译本—译者姓名不详,但由译语判断,当为十诵律後之出品。
㈡萨婆多部昆尼摩得勒伽,十卷,僧伽跋摩译,据僧佑出三藏记集载,其译出时间,为刘宋元嘉十二年(四三五)。
㈢昆尼母论,又称昆尼母经,八卷,译人虽不详,但亦为解释十诵律之论藏。
此上三部,皆就萨婆多部律法内容,所造之论典。
㈣善见律昆婆沙,十八卷,萧齐永明六年(四八八),僧伽跋摩译,此乃解释四分律之论书。
㈤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天竺沙门弗陀多罗造。陈真谛译,是就正量部律法,所撰之论典。本论是将律法重要问题,约以二十二偈来论述。虽仅为一卷之小论,然其内容,极为丰富,故深受历代律学者所重视。
(四)律藏内容
律藏内容组织,大体分为八类,合为五篇、七聚,八类是:
㈠四波罗夷:即杀、盗、淫、妄语四戒。称此为四重戒,或根本戒,因比丘、比丘尼律法中,此过最重,相当於世法中死刑。故名四重戒。又此四戒为诸戒之所依,故又称根本戒。僧残以下诸戒,皆为护持此重戒,若不能护持,则重戒易犯。波罗夷,译名不一,有云弃,谓犯此四戒中之一,比丘戒体即失。不得与僧共住,应弃出僧团之外,故名为弃。又名边罪,又心为他胜。意谓才犯时,即非沙门,非释种子,乖涅槃性。堕落崩倒,为他净行者所欺胜。故名他胜。又比丘者,应降伏烦恼魔,今反为烦恼魔所胜,失其所尊,故名他胜。或云极恶,谓无有过恶胜於此者。又译为堕,谓犯此戒者,死堕阿鼻。又於诸智退没堕落,无修菩提道分。又於涅槃退没堕落,无证道分。於梵行退没堕落,无道果分。若有犯者,不可发露悔过,毕竟永堕负处。故五分律一万:
波罗夷者,名为恶法,名断头法,名非沙门法。如铁
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
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下可复生。此段文意,皆言其过恶最重,犯此戒者,不可重生也·
㈡十三僧伽婆师沙:僧伽,此云众、婆师沙,此云残,故又名僧残罪。十诵律云:
足罪属僧,僧中有残,因众僧前悔过得灭,是名僧伽
婆尸沙。犯前四波罗夷,名无余,如人已死,无有余残可治。浅言之,犯波罗夷戒者,如人病人膏盲,虽有清净众僧,无法忏悔其罪,而犯此十三僧残罪者,体犹有余,戒体未尽全失,街有余残可治。故昆尼母论云:
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如二
人共入阵间,一为他所害命绝,二为他所害,命根少
在不断,若得好医良药,可得如瘥,若无者不可瘥也
。犯僧残者,亦复如足,有少可忏悔之理。若得清净
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
大众,不可除灭,是名僧残。犯僧残法,若犯後覆藏,应随覆藏日数起,与别住法(禁闭反省),行别住法已,更与六夜摩那缍行(软禁六日,促其再反省),即令为大众清厕等劳役。使其自心欢喜,亦令大众欢喜。善见律云:
摩那缍者,汉言折伏贡高,亦言下意,下意者,承事
众僧。若犯後即时发露忏悔,不曾覆藏,则下须行别住法,即径与六昼夜意喜行,行意喜行已,然後於二十清净僧中出罪,若不满二十众,则罪下除,故犯十三僧残罪,虽云可治,然二十清净僧,得之亦不易耳。
㈢二下定法:比丘尼无此法,不定者,谓此罪体,无有定相,是轻是重,不可定言,待人揭发,视事者认可後,方可揩定。然後依犯论治,故名下定。此有二条,故云二不定。若论过罪,皆属侄摄。初於三法中不定(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次于二法中下定(僧残、波逸提)。萨婆多论云:
佛坐道场时,已决定五篇戒,轻重通塞,无法不定。
此所言不定者,直以可信人,不识罪相轻重,亦下识
罪名字。设共女人一处坐,不知为作何事,为共行侄
?为作摩触?为作恶语?为过五、六语?故言不定。此不定罪,是由犯者认可後,而治其罪之轻重,故言不定。
㈣三十尼萨耆波逸提:尼萨耆,此云舍、波逸提,此云堕,简称舍堕法。此是有关僧伽中衣、食、住、金钱、药品等戒法。此法以保持行者清心少欲,为根本精神。如个人衣物超过定数,或持有不应有之财物,应尽舍与他僧,既舍物已,余有堕罪,应向清净僧,行忏悔法。此三十舍堕,与後九十单堕罪同。唯有物可舍为异。犯财当舍,舍具三义:一者舍财,此为犯罪之缘,财不舍,则忏法不成。二者舍心,此是犯罪之因,心不舍,则因流不绝。三者舍罪,所犯堕罪,为感生死之业果,罪不舍,则污行不捐。抄三舍中,若缺其一,即不清净。若更得财物,即获其罪,以为前犯染污故。萨婆多论云:
衣已舍,罪已悔过,求衣心不断,若当日,乃至一月
,得本异财,尽犯舍堕,由心次续不断。即得衣日得
罪,下须经日。若即日舍衣、悔过、心断,後日更生
求衣心、不犯,以中间心断故。若衣已舍,求心已断
,罪未悔过,正使多日,得本异财,当舍,作突吉罗
机。突吉罗忏者,此云恶行恶语,忏悔舍堕罪,须具足三舍,方言清净。此後若还本财,事同新得,或受持,或如法说净、得蓄。三十舍堕法中,除二宝不得对受大戒人舍,其野蚕绵卧具,应须斩坏永弃,所余应於僧中舍。
㈤九十波逸提:又称单堕罪,此法在南传巴利律藏中,为九十二条。波逸提,此云堕。与前三十舍堕,体性相同,唯无物可舍为异。前约物论犯,故须先舍所贪财物。而後悔罪,故曰舍堕。此约行辨罪,故径行忏悔,以无物可舍,故名单堕。律摄云:
波逸底迦者,谓是烧煮,堕恶趣义。烧煮,乃指堕处而言,根本律云:
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受烧
煮苦。不犯此罪,若不殷勤说除,便能障所有善法。虽其余罪法,皆有堕义,而此条特名烧煮,故名单堕罪·此合前三十舍堕,总有一百二十波逸提法。
㈥四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罪,此无正翻,义云向彼悔。若论罪性,比波逸提少轻。此四法皆因食事起贪,坏他敬信,故佛禁之。虽一切罪,皆应向清净僧说忏悔,然若犯此四罪,须即时向清净僧,发露悔过,请其诃责,故独受悔名。萨婆多部律摄(义净译)云:
谓於住处,现在苾刍,皆须一一别对陈说。不同余罪
,故受别名。又犯罪已,即须陈说,不得停息,亦异
余罪。僧只、十诵及萨婆多部,皆云令向一人边说,发露悔过,罪便得灭,此法不同余罪,故受别名。
㈦百众法:此法有关僧众日常生活绌则,如服装、饮食、姿势、行仪进退,甚至大小便等。所谓三千威仪是也。此篇戒相繁多,故云众,今但列百数,故曰百。法者,乃所应学事。焚语式叉迦罗尼,此云应当学。此就行边立名。如律摄云:
众学法者,谓於广释中所有众多恶作、恶说,咸悉摄
在众法中,是故总言众学法也。此众学法,准依四分律·,说有百事,可约为九例:一著衣事、二入村事、三坐起事、四食瞰事、五护鉢事、六说法事、七塔像事、八便利事、九观望事。其余律部所列,开合广略,各有下同,如僧祗律为六十七法,五分律一百八法,十诵律一百十三法,解脱戒本七十六法,根本律(义净译)四十三法。此等皆为行护威仪,不同余法,故无定数。萨婆多论云:
问曰:余篇下言应当学,而此戒独尔?答曰:余篇易
持而罪重,犯则成罪,或众中悔,或对首(一人)悔
。此戒难持而罪轻,脱尔有犯,心悔念学,罪即灭也
。以难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学,不结罪名,直言应当
学也。百众学法,虽有结罪,然若有犯,皆作突吉罗忏悔。突吉罗者,译云恶作,就过边立名。四分律开为身口二业,身业失仪名恶作,口业违制曰恶说。犯有故犯与误犯,故忏悔亦为二,故犯,须对他说悔:误犯,即自责其心即可。
㈧七灭诤:此法是指比丘僧众,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事起诤议,破坏僧众和洽。若有诤议,便以此七法,审定其诤论轻重,而判明其所属罪非。戒法中列诤议事,概略分四种:
一言诤:因法、非法、律、非律、犯、非犯、若轻,若重等律法事而起诤论。
二觅诤:以是否有破戒、破见、破威仪等行为,而起诤议。
三犯诤:因犯戒者,所犯属波罗夷等七罪之轻重,而起诤议。
四事诤:前三种诤论,皆属事诤,若事诤议起,随其所犯,便以前七昆尼法灭之。故此第八类—七灭诤法,实际上并没有罪,大多摄入波逸提法中。仅有罪名,而无忏悔法。
诸部律典中,於波逸提下,皆列有众学法,与七灭诤二类,皆下结罪名。故印顺导师说:
众学法出威仪法中,结句云:应当学,与前六者之结
罪不类。七灭诤乃悔过、息诤之作法,出杂跋渠中,
与波罗提木叉之名义不符,此二直宜说为後学者学习
之方便而附益焉。古本之戒经,应为四波罗夷、十三
僧伽婆尸沙、二下定、三十尼萨耆婆逸提、九十二波
逸提、四悔过而止。导师此说,所谓「古本之戒经」,或是根据僧伽律列数而来,故其说有据也。
此上所述八类,若摄为五篇,则以四波罗夷为第一篇,十三僧残为第二篇(二不定分属在前两篇),总合波逸提为第三篇(含三十舍堕,及九十单堕)。四提舍尼为第四篇。突吉罗为第五篇(含百众学,及七灭诤)。若将五篇,再开为七聚:则将第一、第二两篇,开出偷兰遮一聚,便成三聚。又於第五篇突吉罗中,分为恶作、恶说二聚,故成七聚。恶作、恶说在百众学法中,已有解释,偷兰遮者,译为大障善道,或谓粗恶、粗过,善见律云:
偷兰,名犬,遮障善道,後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下
善体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明了论解释云:
偷兰,为粗、遮,即为过。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
,二能断善根。所言过者,下依佛立戒而行,故言过
也。
偷兰遮罪中,又分从生、与独头两类:从生者,为犯波罗夷,与僧残未遂之因罪,又称方便罪。方便中复论上中下三品。独头者,又名自性罪,为五篇中所不摄之诸果罪。如侄死尸、盗五钱以下等(盗五钱以上,已为波罗夷之重罪)。此中虽有因果、轻重之差别,而就其中最重者,则列於波罗夷,少轻者,列於僧残,为七聚中之第三聚。
此上所列八类、五篇、七聚,皆就比丘、比丘尼二众所立之律法。至于二众所持之戒条,各律典并不一致。四分律载比丘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是三百四十八戒。五分律是二百五十一条、及三百七十条。十诵律是二百六十一条、三百五十四条。巴利律是二百七十条、三百十一条(参阅南传大藏经律部第五卷,附录诸部戒本条数对照表)。
佛教弟子,除比丘、比丘尼外,街有沙弥、沙弥尼、式火摩那(正学女)、优婆塞、优婆夷五众。合称七众弟子,七众区别,是根据持戒多寡不同而来。即比丘所持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所持是三百四十八条,名具足戒。沙弥、沙弥尼所持是十戒—不杀、下盗、不侄,不妄语,不饮酒、不香水涂身、不往歌舞观听、下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金银宝等。优婆塞、优婆夷,则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式叉摩那所持者,是侄、盗、杀、妄语等。不重至四波罗夷之轻戒。及不饮酒、不非时食之六法。另有八斋戒。此为在家信众所立之戒法。即是要其一日一夜学习出家法之戒法。沙弥十戒之前九条,因在家人仍许捉金银财宝。九戒之前八条,称为戒,最後非时食,名斋,故亦名八关斋戒。
如上所述,七众弟子,皆就其本位律仪戒法而区别。然律仪戒法中,以比丘、比丘尼戒,最为严谨而周密。在家五戒、八戒,出家小三众之十戒、六法戒,皆摄於比丘、比丘尼戒法中,故比丘、比丘尼所受之律仪戒法,名具足戒,又称近圆戒·圆谓涅槃,以比丘、比丘尼戒,为近涅槃之法,以此得名。义净南海寄归传云:
既受戒已,名即婆三鉢摩。义净自注云:
邬婆足近,三鉢摩是圆,谓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
亲近涅槃。旧言具足戒,言其泛意。恒水经亦云:
持五戒者,还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
二百五十净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
佛尼洹大道果。
於此可知,比丘、比丘尼戒法,若能净持无犯,便能断烦恼、了生死,即生便可证无上佛果也。
(五)戒律弘传
中国律学之弘传,可以分为两个时段,一是唐以前诸部律学同时弘扬,南朝以十诵为主之时代,二是北朝魏齐间,及道宣後,以四分律为宗之时代。
中国戒律之传来,最早者如前所述,以中印沙门昙柯迦罗,於曹魏嘉平年间,译出僧只戒心一卷为嚆矢,并请来十梵僧,立羯磨法,首开以十大僧传戒之先例。其次是安息国沙门昙帝,亦於魏正元中来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法,故中国创始受戒仪式,有谓从僧只戒心,有谓从昙无德羯磨二说,即根据於此也。然此二人所传者,仅是简单之戒本,「止备」中国僧人「朝夕」之用
,尚未能普及弘传。直至一百五十余年後,姚秦弘始六年,弗若
多罗来长安,罗什请其供译十诵广律,惜乎未克全功,译至「三
分获二」,多罗遘疾弃世。弘始七年,适有西域沙门昙摩流支至
关中,罗什礼请,继续前业,再译十诵,经一年,始完成十诵广
律五十八卷。然「文义未善」,罗什欲加删定,未果而什公又物
化。弘始八年,厨宾沙门卑摩罗叉,将十诵最後一诵,开为昆尼
受戒法,始成现行六十一卷之十诵律。罗什弃世後,罗叉乃游关
左,至寿春,住石涧寺,律徒云集,盛阐昆尼。不久罗叉又游京
师,大弘十诵。梁僧传云:
顷之,南适江陵,於新寺夏坐,开讲十诵,既通汉言
,善相领纳,无作妙本,大阐当时,析文求理者,其
聚如林,明条知禁者,数亦殷矣!律藏大弘,叉之力
也。於其时,南朝名僧道场寺慧观,亦是座前听众之一,并将罗叉所讲十诵,摘录要文,以阐精义,故同传又云:
道场慧观,深括宗旨,证其所制内禁轻重,撰为二卷
,送还京师,僧尼披习,竞相传写,时闻者谚曰:卑
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今犹行于
世,为後生法矣。於此证之,中国十诵律之弘扬讲说,当以罗叉为始,而撰十诵律之讲录义疏,以慧观为最早。惜乎此二卷十诵义疏,今已不存,无法窥其奥义。
十诵律,自罗叉、慧观弘传後,南朝讲说者众,据慧晈高僧传明律篇载,宋、齐、梁三朝,十诵律最为盛行,弘律大师,大多精研十诵。首先是从罗叉受业弟子慧猷,继罗叉後,大弘十诵於陕西,僧传云:
江左人,少出家,止江陵辛寺,幼而蔬食履操,至性
方直,及具戒已後,专精律禁,时有西国律师卑摩罗
叉,来适江陵,大弘律藏,猷从之受业,沈思积时,
乃大明十诵,讲说相续,陕西律师,莫下宗之,後卒
江陵,著十诵义疏八卷。其次闲居寺僧业,原为罗什弟子,见罗什共弗若多罗译出十诵後,遂专攻十诵,罗什叹曰:「後世之优波离也」。下久关中乱起,乃避地京师,止苏州闲居寺,大弘法化,三吴学者辐凑肩联,从其受业。僧传云:
昔什公在关中,未出十诵,乃先译戒本,及流支入秦
,方传大部,故戒心与大本,其意正同,在言或异,
业乃改正,一依大本,今之传诵,二本双行。业以宋元嘉十八年(四四二,卒于吴中,春秋七十有五。业有弟子慧先者,袭业风轨,亦数当讲说。
末京师长乐寺释慧詾,曾游长安,从罗什受业,精研经论,尤善十诵、僧只,更制条章,义贯终古,宋永初中,遂止广陵,大开律席,元嘉中至京师,止道场寺,与慧观共演十诵。後移长乐寺,为学者所宗。
庄严寺僧璩、僧业弟子,总锐众经,尤明十诵,初住吴之虎丘山,宋孝武帝钦其风范,勅出京师,为僧正悦众,先止中兴寺,学兼内外,道俗归依,车轨相接,宋少帝从其受五戒、豫章王子街,崇为法友,名士袁桀、张敷,一见倾盖。後栘止庄严寺,卒於所住。著有胜鬉文旨,及僧尼要事两卷。今行於世。同时又有道表,亦为末明帝时之律学大师也。
彭城道俨,亦为刘宋时之律学名僧,梁僧传云:少有
戒行,善於昆尼,精研四部,融会众家,又以律部东
传,梵汉异音,文颇左右,恐後人谘访无所,乃会其
旨归,名曰:「决正四部昆尼」论。後游於彭城,弘
通律藏,遂卒於彼。同时又有栖玄寺释慧曜,亦为十诵律之学者。
宋江陵僧隐,八岁出家,便能长斋,及受具戒,执操弥坚,常游心律苑,妙通十诵。闻西凉玄高法师,禅慧兼举,乃负笈从学,高公化後,复西游巴蜀,专事弘通,後又东下,止江陵琵琶寺。又谘业於慧彻。彻为当时名匠,隐研访少时,备穷经律、禅慧之风,普被於荆楚。山阳王刘休,及长史张岱,并谘禀戒法。时江陵上明寺,复有成具者,同时亦善十诵律之大师也。
宋京师闲心寺道营,始住灵曜寺习禅,晚依慧观、慧询谘受昆尼,偏善僧只一部,庄严寺道慧、治城寺智秀,皆师其戒范。张永於京师娄湖苑,立闲心寺,请营居之。讲席频仍,学徒云聚。升明二年,卒於所住。同寺又有慧佑者,年三十出家,厉身苦节,精寻律敦。齐初入京,讲摩诃僧只律,齐竟陵王萧子良,遗仰出都,仍止闲心寺。
萧齐时锺山灵曜寺释志道,即僧佑弘明集师资传所例道律师也,十七岁出家,止灵曜寺,蔬素少欲,六物之外,略无兼畜,学通三藏,特长律品,何街之钦德致礼,请居所自造之法轮寺。时北魏太武减法,後世嗣兴,而戒授多阙。道既誓志弘通,下惮艰苦,乃携同契十有余人,往至虎牢,集洛、秦、雍、淮、豫五州道人,会於引水寺,讲律明戒,更申受法,魏境僧禁,得获至全者,道之力也,後南返,齐永明二年(四八四),卒於湘土。春秋七十有三。时京师瓦官寺,又有超度者,亦为律学大师,善十诵及四分。曾著律例七卷。
齐京师多宝寺释法颖,十三岁出家,为法香弟子,住凉州公府寺,与同学法力,俱以律学知名,博涉经论,专精律部,僧佑十诵义记序云:「大律师积道河西,振德江东」。可见法颖之德学盛名,宋元嘉末下都,止新亭寺,常习定业,时开律席,齐高即位,勅为僧主,资给事事,有倍常科。齐建元四年(四八二)卒,春秋六十有七。撰十诵戒本,及羯磨法等。时天保寺,又有慧文律师者,亦善诸部昆尼,驰名江东,为琅琊王奂所敬事也。
西蜀灵建寺释法琳,少年出家,初止蜀郡裴寺,专好戒品,研心十诵,常恨蜀中,无好师宗,俄而僧隐至蜀,琳乃克己握锥,以日兼夜,深究律部,及隐公还陕西,复随从数载,诸部昆尼,洞尽心曲,後还西蜀,止灵建寺,益州僧尼,无不宗奉,卒於齐建武二年。
齐京师安乐寺释智称,为南朝齐、梁间十诵律学专家,原姓裴,本河东闻喜(山西)人,北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後裔,祖世避难,寓居京口(江苏镇江),幼而慷慨,颇好弓马,十七岁随王玄谟北讨捡狁,每至交兵血刀,未尝下心怀侧怛,痛深诸己,乃叹曰:「害人自济,非仁入之志也」·遇读瑞应经,深生感悟,乃投南涧寺宗仰禅师,请受五戒。年三十六,从益州印禅师出家,专精律学、大明十诵。後东下江陵,又从僧隐、成具二律师等受禅律。後移卜京师,遇法颖於兴皇讲律,称便谘决隐远,发言中旨,一时主席,莫下惊嗟。定林寺法献,亦为南齐名律师也。於讲席相遇,闻其往复清玄,乃携止山寺,於是温诵小品,研构昆尼。後余杭宝安寺释僧志,请称至乡,开讲十诵,顷之返都,齐文宣王等,请於普弘讲律,僧众数百,皆执卷承旨。晚息京师安乐寺,法轮常转。称一生凡讲大本四十余徧。齐永元三年(五〇一)卒,寿七十二。著有十诵义记八卷。智称有弟子聪、超二人,最善昆尼,亦为齐、梁间律学大师也。
南朝律师最著名者,乃齐京师建初寺释僧佑。俗姓俞氏,其先彭城下邳(江苏宿县)人,少事僧范道人,十四岁投定林寺法达法师出家。达亦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之名僧也。\师奉竭诚。及年满具戒,执操坚明,初受业於法颖,颖是当时之名匠,为律学之所宗。佑乃竭思钻究,无懈昏晨,遂大精律部,尤胜先哲。竞陵、文宣二王,每请讲律,听众常七八百人o/水明年中,奉勅入吴,试简五众,并宣讲十诵,更申受戒法。凡获信施,悉以治定林、建初二寺,及修缮诸寺,并建无遮大集舍身斋会等。及造立经藏,搜校卷轴,致使江苏境内,寺庙广开,法言无坠,咸其力也。佑又为性巧思,能心算计准,乃匠人依标,尺寸无差。故光宅、嗫山大佛像、剡县石佛等,并请佑思构,准画仪则。梁武帝深相礼遇,凡僧事质疑,皆勅佑审决。年衰脚疾,勅听乘与入内殿,为六宫受戒,其见重如此,一时无二。开善智藏、法音慧廓,一代名僧,皆崇其德业,请以师礼。梁临川王宏、南平王伟、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凡白黑门徒,一万千余人,以天监十七年(五一八)五月二十六日,卒於建初寺、春秋七十有四·葬定林寺旧墓。弟子正度,立碑颂德,东莞刘勰制文。
初佑集经藏既成,使人抄撰要事,为三藏记集、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及弘明集等,皆行於世。故僧佑不仅为齐、梁间律学名匠,并为一代佛教史之专家也。
此上所述,皆就慧皎撰高僧传明律篇资料。释慧皎,南人也
,故其所记,偏重南方、十诵一部,弗若多罗,共罗什译自关中
,卑摩罗叉携至江左,慧观、昙猷,亲承音旨,僧业继踵弘化,
故南方十诵,由是而兴也。僧传慧晈论之曰:
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以昔卑摩罗
叉律师,本西土元匠,来入关中,及往荆陕,皆宣通
十诵,盛见宗录,昙猷亲承音旨,僧业继踵弘化,其
间臻、俨、隐、营等,并祖述猷业。列奇宋代,而皆
依文作解,未甚钻堀。其後智称律师,竭有深思,凡
所披释,并开拓门户,更立科目,齐、梁之间,号称
命世。学徒传记,於今尚焉。慧皎又在其论文中,并强调三学以戒为本之重要性,论文曰:
夫慧资於定,定资於戒,故戒定慧品义次第故。当知
人道,即以戒律为本·居俗,则以礼义为先。礼记云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下备一。
经云:「戒为平地,众善由生,三世佛道,藉戒方住
」。故神解五法,制使先知,斩草三根,不可不识。南朝律学大师,除僧佑最权威外,街有法超、道禅二人,亦为梁代最有名之律学大师。
法超、道宣续僧传有传,俗姓孟,晋陵无锡人,十一岁出家,初住灵根寺,幼而聪颖,笃学无倦,从同寺僧护习经论,雅有深思。後从安乐寺智称律师,专攻十诵。智称寂後,独步京邑。梁武帝谓曰:
律教乃是像运攸凭,学慧阶渐,治身灭罪之要,三圣
由之而归,必不得阙。武帝欲使京师僧尼,於五篇七聚,导意奖心,以超律学之秀,故使为京邑僧正。庶其宏扇有徒,仪表斯立。梁武又以律部繁广,临事难究,乃令超撰为一十四卷,号曰:「出要律仪」。以少许之文诃,网罗众部。又通令梁境,并依详用。普通六年(五二五),遍集知事,及名解之士,於平等殿,勅超讲律,帝亲临座,听受戒规,三句将满,文言便竞。所以导扬秘部,宏悟当机,遂得四众移心,朝贵欣悦。至普通七年冬,卒於天竺住寺,年七十一 。
释道禅,交趾人,早年出家,立性方严,修身守戒,冰霜例德,以永明初,游历京师,住锺山云居下寺,听掇众部,偏以十诵知名,经略道化,僧尼信奉,都邑受其戒范者,数越千人,常听之徒,众不盈日,末居寺舍,屏迹山林,不交荣世,安苦立行,人不堪其忧,而禅不改其乐也·大通元年(五二九),卒於山寺,年七十。
时至陈代,律学弘传,仍以十诵为主。而律学名师,当以昙瑷、智文二人,最为知名。
释昙瑷,金陵人,自幼及长,以听涉驰名,数论时宗,并经陶述,而威严群小,不妄登临,由足名重名邑,同例钦仰,以戒律处世,住持为要,乃从诸讲席,专师十诵,功绩既著,学观斯张,自尔恒常元匠,镇讲相续,有陈一代,无与为邻,使五众揖其风猷,七宾从其津济。恒开讲席,常随徒众,二百余人。续僧传云:
宣帝下诏国内,初受戒者,夏未满五,皆参律肆。可
於都邑大寺,广置听场,仍勅瑷公,总知为监检,明
示科举,有司准给衣食,勿使经营形累,致亏功绩,
瑷蒙恩诏,通诲国僧,四远被徵,万里相属,时即搜
擢,明解词义者,二十余人。一时敷训,众齐三百,
於斯时也,京邑电闹,行诵相谊。国供丰华,学人无
弊。下蹄数载,道器大增。其有学威,将还本邑,瑷
皆聚徒,对问理事,无疑者方乃遗之。由是律学更新
,上闻天听。帝又下勅荣慰,以瑷为国之僧正,住光宅寺,以太建中,卒於住寺,春秋八十有二。著有十诵疏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二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等。
释智文,俗姓陶,丹阳人,志学之年,依宝田寺智成出家,具足戒後,专构玄津,自谓曰:
戒足分为五乘,律检开成七众,岂止通冲生死,亦乃
组辔道场,义须先精,方符佛意。初受业于僧辩,後从学于大明蒙公,十诵诸部,无下通练。大同七年,灵味、瓦官诸寺,启奏梁武帝,请文於光业寺,首开律席。陈郡殷钓为之檀越。相续常听者,二百余人。梁末祸难,乃避地闽南,复光岭表,斯时僧宗、法准(真谛弟子),知名後进,皆执卷请益。又与真谛同止晋安,故得讲译都会,交映法门,边俗信心,於是风革:僧尼戒范,於是备焉。以开皇十九年(五九九)二月二十日,迁神住寺,寿九十有一。一生讲十诵,凡八十五遍,大小戒心、羯磨等二十余遍,金光、遗敦经等,各有差焉。著有律义疏十卷、羯磨疏四卷、菩萨疏两卷。僧尼从其受戒者,三千余人,学士分解者,有宝定、惠峙、惠嗽、智升、惠觉等,其中有道志、法成,亦以律学专精,知名隋代。
(未完待续)
摘自《海潮音》总第75卷11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