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持《心经》以降魔
浅谈持《心经》以降魔
企 愚
佛教之修持,要求断结使,出五盖,离诸一切有漏法,方能证得无上菩提。以故佛门常以“降魔”来喻修持,盖谓欲断一切世法之魔障也。
佛陀作为拯救众生慧命的伟大导师,他不只是自身堪称“降魔”的表率,而且也是开示众生断诸魔障的“无上士”,以故佛之十大名号中有“调御丈夫”之功德名(见《首楞严经》及《大智度论》诸经论)。在马鸣菩萨所造的《佛所行赞》中,对于佛陀“降魔一之描写,可谓极尽敷陈之能事:东土李唐时所传之《降魔变文》,亦是穷诸描写之手段。而据《佛本行集经》之所载,佛陀在出家之后,于尼连禅河附近的林中修了六年苦行,以至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未能证得无上正法。于是,他放弃了苦行,接受了牧羊女苏耶达所奉献的乳糜,在尼连禅河中澡身去垢,于菩提树下结吉祥草为坐,发弘誓大愿,不证菩提不起于坐。遂于腊八之夜,忽睹明星,豁然大悟,彻见本源。固然,佛陀以大愿力入诸禅定,以证无上菩提之经过,实质上就是一番“降魔”之经过,以故马鸣菩萨造赞以颂之,教煌之变文亦辗转而赞之。然而,魔由心生,佛陀之“降魔”乃是以无上定力,断诸一切有漏法之缠缚。在佛陀觉后的四十九年之说法中,亦是以种种善巧方便,开示种种解缠去缚之法门,以故《三藏典数》中开示“降魔”之道亦呈种种之差别。诸如《大日经疏》之所谓“以慈力故,破无量魔军”、《法华经·化城品》之所谓“破魔军已一、《大智度论》之“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等,即是开示众生“降魔”之例。
魔是梵语“魔罗(ma^ra)音译之略,意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种种义。欲界第六天之主为魔王,它是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故《婆娑论》谓“断慧命为魔”。在古印度确有波旬之传说,然于佛教修持之中,魔实质上指的是夺众生慧命之种种障碍。
如来以大慈悲力广说三乘以开示众生,以故佛典中言魔之类别亦因方便而异,概括起来,有三魔说、四魔说、八魔说、十魔说等等。三魔说见诸《华严经》,谓善知识魔、三昧魔、菩提心魔。此盖谓贪著善法而入诸魔界,以修善业而旨在于福田也。与及,修戒之为贪利养谓之魔戒,布施之求三有果报谓之魔檀,盖亦近乎此类之魔障,以故《大智度论》、《大乘止观》诸经论谓之为魔。四魔之说见于《大智度论》、《大乘法苑义林章》等,谓烦恼魔(为贪爱之欲所恼)、阴魔(由五阴而生之种种烦恼)、死魔(谓能断人之命根)、天魔(谓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王)。在此四魔之中,烦恼之魔障盖由前生(过去世)之无明种子生发而来:五阴之魔指众生不明本自身心为众缘和合之障;死魔能断人命根,乃众生色身四大之魔障:天魔与修出世间法者为难,乃断人慧命之魔。此四魔之分类与前面贪著善法之三魔说相比,则更能概括众生烦恼魔障之种属。八魔之说乃抄前此四魔之上加入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四魔,见诸《大涅槃经》之二十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由是心行恒不净。常乐我净乃涅槃之四德,众生在未证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前,恒流转于此四种颠倒之中。十魔之说见诸《华严疏钞》之二十九,谓蕴魔(五蕴之魔障)、烦恼魔、业魔(为杀等恶业,障蔽正道而害慧命)、心魔(谓因我慢之心以害修正道)、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以害慧命)、天魔、善根魔(执自身善根而不精进以害正道)、三昧魔(耽于禅定,不求升进以害正道)、善知识魔(怪吝于佛法不开示于人以障道害慧命)、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执以障道害慧命)。此即将四魔与三魔之说合起来,再加上业魔、心魔与善根魔。
总括以上几种魔障之分类,综合起来,大率不出乎身、心两类魔障。以故《摩诃止观》云:“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一。而寻诸魔之本,又莫过于五阴之魔,由此而生五盖、十缠、九十八使,四摄、六度、三十七品,皆是对治诸种生理、心理魔障之法门。在佛教的四圣谛法中首标苦谛,总括经教对苦谛之分析,亦莫过于生理的生、老、病、死之苦,与心理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苦。而此生理、心理之八苦,但有五阴之苦方是根本苦,亦即苦苦,即如十魔之中的蕴魔,唯有此魔方是究竟的魔障。
明诸魔之实质,则可随机而择降魔之法门。持经、持咒、持佛名号、持净戒,或修四念住观等,皆是降魔之良策。自然,最好的降魔之道,莫过于摄心入定,以般若之智观照一切诸魔,则身内、身外之种种魔障,一时皆除。以故《般若心经》开卷即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经文已说得了然分明,但因众生无明业重,不能于此悟入,消一切魔障,而获一段真实之受用。以故(首楞严经)之卷九与卷十,重在破此五阴之魔障。
在五蕴之中,色蕴属于“质碍”之义,它总赅五根、五境等一切有形之物质。对于色蕴物质种性之区分,有四大之说,谓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动性),举凡色界物质,皆是此四种属性和合之所成。此四大物质又恒处于刹那迁变之中,以故一切色界物恒无自性,而众生恒执此四大和合之色界物为实有,以故生起种种之烦恼。若能明了四大自性本空,则不啻是不耽于身外之五境(色、声、香、味、触),亦不会再执着自己色身五根(眼、耳、鼻、舌、身)之物质基础为实有。是以《圆觉经》开示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沬、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又有五大之说,乃于四大之上增一空大。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是故亦为周遍于一切法界之一种属性。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均必须有一个赖以存在的空间,尽管此四大刹那刹那间随缘聚散而无定性,然“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肇论》语),世间色界物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的。佛教于色法上尚有六大之说,谓于五大之上增一识大,若具此识大者即为一个有情之物,否则为非情(或谓无情)物。依此则可见出,识乃有情所独具之法性,殆同于现代科学之所谓神经系统。此识大于有情之色身亦是迁流无止,实无自性者,故《璎珞本业经》云:“六大识空,四大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如虚空故。”至于《首楞严经》之所云七大,乃于六大之上增一见大,在此即不赘述。窃以为以六大来区分色界一切物质之属性,诸如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举凡色界,悉可囊而括之,以此而释色阴,殆可尽矣。
若能明此色身乃六大之和合,且又刹那迁流不息,又何必恒执自我之色身为实有以溺诸生、老、病、死诸苦之中!若能明此世间万物乃六大和合之假有,又何必无端的稍受爱别离、怨僧会、求不得诸苦呢!是以《般若心经》重色法之破斥,反复开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若明色法性空之理,则受、想、行、识四蕴皆是缘色法而生之心法,可不破自破。其中受蕴为“感受”、“领纳”之义,亦约略近于今之心理学上的感觉这一定义,因其领纳即可生苦、乐、舍(中性)之感受。想蕴之义在于“取像”,于善、恶、僧、爱等境界中取种种像,作种种想,由是而生种种名相。行蕴之义在于“造作”,即对境而引生内心,再经心思的审虑作用而决定其所采取之言行。识蕴为“了别”义,亦即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之境界。在此五蕴之中,色蕴属于物质性的,后四蕴属于心理性的:其中受、想、行三蕴在心理上各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故又将之称为心所有法,而识蕴为心之自性,故又称之为心王。足见,五蕴之法几为一部圆满的心理学问。《般若心经》于色法之破斥已达究竟空的境界,则依缘色法而生的心法四蕴自然亦无自性,不破自破。《心经)由是推而广之,则身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物质基础均是六大之所和合,因其随缘聚散,故无自性:而身外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物质基础亦是众缘之和合,亦无自性。六根、六尘均无自性,则六根依缘六尘所生之六境为虚妄不实已是昭然了:由此而将十二处、十八界之妄执悉破斥之。再由此推而广之,十二因缘法(亦名缘觉法)、四圣谛法,乃至本经所言之“般若波罗蜜多”法之名相,悉为空相(“无智亦无得”),是所谓究竟空之境界。唯有万法悉空,方显“菩提萨堙”之妙有,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此果,则身病、心病诸魔,及诸天魔外道,均不能断人身命及慧命。
由此可见,识得《心经》之“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实有持一部《心经》之真受用,亦是降一切魔障之真法宝。是以黄念祖居士举其先师夏老之语曰:“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果能以实相之般若观照,则五蕴自然皆空,举凡色、心魔障即如目翳空华,顿然除却。由是可知,“照见一二字,在《心经》中又是须切实用功之处。若欲达此境界,单凭口念《心经》是不行的,须由此经悟入,摄心至三摩地境界,方能如是证知。从佛陀的“降魔”到佛教的东传兹土,无量的祖师大德皆重定学,即是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他之所重亦在“念佛三昧”,其《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之所主亦在“照不离寂,寂不离照”。可见,若如此持《心经》以深入一行三昧,方可谓真持经,亦可谓真降魔。
要而言之,三毒、五盖、十缠、九十八种随眠等众生之种种烦恼魔障,其根本之魔在五阴之魔。而持<,心经)以“照见五蕴皆空”,则是降众魔之妙用。学人倘能识心达本,切实地持(心经》而离诸魔障,方是识得此文的用心处:倘若泥于拙文之言句,则恐又为学人更添一重魔障,是以笔者不胜惶恐以告之。
摘自《内明》第26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