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漫谈广化律师对孝道的履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漫谈广化律师对孝道的履践
  《广化律师纪念全集》编委会 撰
  《梵网经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孝顺圣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又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六度集经》亦云:“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可见在佛经中部以“尽孝”为修行、持戒、悟道、往生,成佛的根本。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一说法,正是上述诸经文的注脚。
  中国儒典——《礼记》,也说到“孝”的范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宫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此“孝”之一字,已概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广公为《醒世周刊》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华文化的特质——孝)中说:“佛门尽孝,以成道度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不仅报答今生之父母,更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牛六道中一切父母;又不仅于父母生前尽孝,且当度脱父母之灵魂永离苦海,常住极乐。故知儒佛两家,行善虽殊,同归于孝。”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身为一个释子沙门,能助师长生西,又超荐父母,真正是“重恩已报,庶几无憾”了!笔者自剃染披缁、亲近 广公上人以来,十数年中,受老人家身教、言教的薰陶,更深深体会 上人对孝道的真正履践。处在当今人欲横流、孝道湮没的时代,将老人家奉行孝道的种种事迹公诸于世,不啻是五浊恶世的一股清流,同时也可作为佛门四众弟子修行“孝顺至道之法”的最佳楷模。
  记得民国六十九年,笔者就读于南普陀佛学院时,亦随侍照顾上人的起居。农历六月十一日上午,老人家对我说:“走!我们到慈善寺去祭拜你师公。”原来这一天正是律(航)公往生廿周年纪念日,是上人念念不忘的日子。在出发的路途,老人家特地买了一个大红西瓜做为供品,我禁不住好奇的问:“为什么不买别的水果,而买西瓜呢?”老人家回答说:“你师公生前最喜欢吃西瓜了。”简单的一句话,到现在仍然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历时廿年了,老人家对师公的孝敬心丝毫无有褪色。
  另在《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94里,有一段,记载广公舍寿,律航老人因此病愈的感人事迹,今录之如下:“余友某师(即是 广公自称) ,四十九年正月初六日,自外归寺,见其和尚患重病,头面皆肿。已定翌日去麻疯院栖莲精舍主七,乃劝止,和尚坚持要去说:“生病是我的业障,佛七是大众的道业,岂可因我个人业障,防碍大众办道。”既无法劝止,是夜某师乃长跪佛前,发愿舍十年阳寿,转求和尚病愈。感应道交,次晨和尚之病果然弗药而愈。遂赴栖莲精舍主七,寄宿回龙寺。佛七第三天夜半,和尚忽患高血压症,头痛欲裂。乡间古寺,时当夜半,无救无依。某师旁徨无奈,伏和尚足边,竭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愿以己身代死,求师住世度生(再发愿舍寿十年) 。不知念了多久,昏昏睡去,一觉醒来,见和尚无声无息,呼唤不应,乃用纸片近鼻端,测试有无声息,纸忽触鼻尖,和尚惊醒,而病已愈。由此可知,弟子于师,竭诚尽孝,能获不可思议之感应。”读这一段故事,不禁令人兴起“舜何人也,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感叹。
  广公《亲笔日记》页257中,也记载了一段律公上人将舍报时的情形:“师(律公)开眼望望我,口吐一口气息,即告圆寂,时五时三十四分。医师来硬要打针,我不肯,盖遵师平日开示,对医说:“他是我师父,我望他住世的心,比你恳切千万倍,但他现在将往生,打针徒然增加他神识的痛苦,影响往生,于生命亦无裨益。””若非 广公及时大力挡护,消除这一桩业障,后果当真不堪设想。能助师临终安祥舍报、正念生西,这是为人弟子发挥孝道的极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在 广公临圆寂时,果然感得百多位比丘及无数的男居士众集来为他老人家彻夜助念,这种殊胜的景象,是一般修净业之人所难望其项背的!
  王于 广公超荐母亲生天的故事,早巳僧炙人口。这事迹载于《戒学浅谈》第二版页54;吕,由于原文颇长,今仅录片段来叙述:“(时间发生在民国五十三年,基隆大觉寺戒坛七宝塔中)……到了第六层,母亲已经变成天人的模样了,到了第七层,更庄严了,宛如民间在拜的妈祖娘娘了,有凤冠霞披,手上拿了一个玉王。转眼之间,莲花座已经升到塔尖了,在那儿打转。于是我向地藏菩萨祈求:“地藏菩萨,快!快!快!快给我消息,印证莲花座上那人是我母亲。”刚说完,咦!莲花座上那人忽然回头过来,喊了一声:“元哪!”(广公俗名)“妈!”我立即回答。她笑笑,欣然化为一道清烟,上升云霄,终于消失天际……我终于看到我的母亲生天了。”
  广公报答生母灵感显应的例子,足征出家持戒修行乃功不唐捐。虽然老人家早年为赴国难而离乡背井,不克亲侍慈颜,但在母亲堕入三涂受苦之际,欲毅然能超拔其神职离苦得乐,诚可谓尽到了为人之子的大孝!
  在《净土圣贤录》(四编卷下,往生女居士四,王惠贞)页32S, 广公手记之文说:“我的师父,我的老师(李济华居士) ,我的爸爸,都已往生西方……”原来老人家的严父亦已到了极乐世界。关于广公超荐其父生西的原委,见《亲笔日记》页333的记载:“……凌晨起床,先将款项封好,(民国六十二年十月间,名古刹大湖法云寺,假台中市佛教会馆传三坛大戒)并写好斋条:“敬设上堂大斋一堂供众,功德回向彭益庭(广公生父)往生西方”,以示此斋非打不可,随即反身如常礼佛。……我在关中,每次拜清净大海众时,皆观想我师父和李济老。这天礼清净大海众菩萨时,拜下去,不是拜在我师父足下,亦不是拜在李济老足下,而是拜到我父亲的足前,抬头一望,见到我父,惊奇问道:“爸爸!您几时来的?”父答:气我刚到。”我心想:为何刚到?此念才起,又回到娑婆,犹如一梦。拜佛完毕,做好早课,反身看到桌上斋僧款和斋条,恍然大悟,谚云:“钱到山门,福归施主”夫复何疑?”上人凭藉生平持戒修行的功德,加之以虔心斋僧来回向,竞也不可思议的将父亲超荐到莲邦去了。 广公的修行证量非是吾等凡夫所能测量,许许多多灵感显应的例子,足以令人闻之惊叹咋舌不已。
  广公为了让后学有迹可寻,也能仰报亲恩,在《戒学浅谈》页523,这样勉励大家说:“你们着想真正报答父母的深恩,就要好好修行,一心办道;要想办道,首先要从持戒著手。如果你们的戒行清净,功德殊胜,用这功德回向给父母,才是真正的大孝啊!”, 广公的身教,言数,正是“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好榜样。值此戒法沦丧的今日,提倡孝道,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梵网经菩萨戒本》云:“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正示沙门释子奉行孝道,无非就是持守清净戒法,令正法久住,能够“严持毗尼,弘扬戒律”,才配称得上“仰报佛恩”。
  广公于《亲笔日记》页238云:“受戒圆满之夕(民国四十八年)……发愿将来若得住持丛林,当尽力弘戒、传戒,以报三宝宏恩于万一。” 上人尽形寿如说修行,以“持戒念佛”自行化他,终于如愿的在民国八十五年,率领南普陀寺住众及佛学院全体师生,进行为期半年之三坛大戒传授戒法,为中国数百年来传戒史上时间最长之戒会,一偿 上人如法传戒、如法数戒之宿愿。愿满之后, 上人安详舍报、坐化往生。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是“所作已办,了无遗憾矣!”
  往昔尼山弟子于夫子,有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二局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广公上人牛前世出世法的大愿深行,笔者德学未足,无法—一尽述,只能略说老人众生平修持孝道之事迹,以飨同道,但愿见闻同获利益,赞谤皆种善根。未了歌颂赞曰:
  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兮 依教奉行树楷模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号 净业之因久已植
  竭诚尽孝出乎天性兮 媲美古之廿四孝
  人成佛成名真现实兮 身言二教垂千古
  成道度生最上报恩兮 实至名归上人哉
  大孝释迦累劫报恩兮 上人效法亲履践
  赤忱孝心廿年不褪兮 为人徒子立榜样
  舍寿回向和尚病愈兮 孝行可歌亦可泣
  己身代死求师住世兮 大悲观音犹感动
  挡护业障助师往生兮 孝道极致发挥尽
  如是种因如是得果兮 彻夜助念众人集
  超荐生母离苦得乐兮 人于之责方尽到
  更将严父荐生西方兮 报答重恩莫过此
  广公勉旃学子持戒兮 修行之功能报亲
  榜样可见惟愿效法兮 有为之者亦若是
  三宝宏恩吴天罔极兮 持戒弘戒差堪酬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兮 潜德幽光莫能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兮 虽不能王心向往
  虔祷上人乘愿再来兮 擎持戒幢兴正法
  摘自《僧伽》第8卷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