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教学特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教学特征

  来源:戒幢佛学教育网

  集中式的授课

  目前多数佛学院的教育,基本上和社会上的教育方式一样,采用灌输式的。学校课程的安排方式,也与社会学校没什么两样。在一周的课程,佛学课和文化课加在一起,至少有七八门。学生整天忙于听课、应付考试,既不利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没有整块的时间来思考。而佛学的课程,每一门内容都非常丰富,如果学生没有较为完整的时间来思考和消化吸收,就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有鉴于此,戒幢佛学研究所在佛学专业课的教学中,采取了集中式开课的方式。每学期安排四、五门专业课作为重点课程,集中授课。为保证学习质量,通常都是安排在周一——周五上午的黄金时间,根据课程份量在三、四周内修完。一门课的阶段授课结束后,再转入下一门,使每门课都有相对集中和独立的时间。

  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员在一段时间内,把精力完全集中在一门课上。在课堂听课之余,可以广泛地参阅相关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再通过课堂提问和周末论坛的讨论、辨析,就能够强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巩固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实践证明:集中式开课,对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佛学水平,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般的分散式开课所达不到的。

  周末论坛

  佛法在弘扬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思辨能力的运用。佛陀所具足的四无碍智,包括了词无碍、义无碍和辩说无碍。在佛教发展过程中,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高僧大德,无不以无碍辩才著称于世,他们对佛法甚深教理的阐述和弘扬,使得佛教在印度历史上发出璀璨的光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佛教教理大多建构在逻辑思辨的基础上,无论是中观的辩证法,还是唯识的因明学,都拥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正是这一点,才使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为人们广泛接受。因此,研究所在教学中,也致力于佛教思辨传统的发扬,以“周末论坛”配合专业课教学。论坛采用学术会议的规范,讨论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学习重点事先布置。每周安排多位同学作重点发言,其余学员可针对他们的论点、论证提出补充看法,或发表不同意见。立论者应针对大家的意见给予回应。最后由指导老师作总结和点评,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澄清疑难。

  通过数年实践,证明“周末论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不仅对学员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同时也有助于引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加强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回归自然

  祖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亦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的儿子。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很多人感到紧张,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放松和自在。回归自然不仅能使人宁静,对于修行也大有裨益。

  研究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设在西园寺一处幽静的院落,庭院中草木山石拥合,清幽雅致。步出庭院左转便是疏朗明净的西花园。信步园中,满目青翠。竹影婆娑,垂柳拂槛。开阔的放生池锦鳞穿梭,风波不兴。学子们功课之余,经行漫步于水边林下,能使躁动不安的心灵归于宁静。为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济群法师多次带领学员们到天平山、华山、太湖等地行脚,让大家在大自然中体味万缘放下的空灵,洗涤尘虑,开阔心胸。塑造同学们率真、洒脱的品格,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气质。回归自然,无疑是培养学子健全人格的一大妙法。

  学分管理与免修

  研究所以学分管理制作为学员学习考评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分专业课和公共课,本科生三年课程共计90个学分,学员修完所有学分才能毕业。

  其中,有关佛学的专业课占65个学分,分概论与经典导读两类,学员必须全部修完。学分根据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及重要程度来界定,分别为4分、3分和2分,学员达到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一学期内有两门以上课程没有取得学分,或连续两学年没有达到规定学分,由正式生降为旁听生。

  公共课占25个学分,设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史、西方哲学、宗教学原理、英语、日语等,允许学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本科毕业,在校期间已完成该课程学习的学员可申请免修并给予规定学分。如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可免修英语,中文系毕业生可免修古代汉语,其它课程依此类推。已达到或超过该课程学习水平但没有正式文凭或证书者,经任课老师批准可不参加该课程学习,但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学分。根据佛学研究的特点,部分公共课可申请免修,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学习,但学员应在都是指导下,制定并完成相关研究课题,以专业研究成果来弥补免修学科的学分。

  通过学分管理机制,使研究所的教学管理具备了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

  升降有序

  在一般的佛学院,学员入学后就如进了保险柜般稳定。因此,很多学员在佛学院中缺乏危机感,缺少学习动力。而同时,教界一些出色的僧青年或居士林却缺乏正当的求学途径。

  为了使研究所向更多的人敞开,成就那些真正想学又能学的人,更有效地培养和造就人才,研究所建立了升降有序的制度。同时招有正式生和旁听生,但两者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每学期两门课不及格,经补考依然不能通过者,由正式生降为旁听生;而旁听生若各科都能取得良好成绩,也可升为正式生。除学习成绩外,操行也是考核的重要因素,研究所不但要训练学员的学术能力,更着眼于健康人格和宗教情操的造就。学习期间,学员如果不能跟上寺院的宗教生活或品行恶劣,也将降为旁听生,乃至退出研究所,以确保研究所的整体素质。

  从管理上来说,升降有序的制度是保障研究所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学员若想在研究所长期学习,就必须努力学好每门课程,同时认真遵守研究所和常住的制度,否则就面临被淘汰的可能。这一奖惩分明的制度既能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有相应的危机感,从而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地努力。

  高校互动

  研究所从开办以来,始终重视与高校的互动,先后有苏州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宗教系、哲学系、复旦禅学社、苏州铁道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高校的师生前来我寺参学交流。他们与研究所学子一同闻法、禅修、行脚,还就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与高校的互动,一方面帮助学员们吸取高校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特长,同时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和发展动态,为今后走上弘法岗位打下基础;一方面则能通过交流将佛法介绍给知识青年,使他们增进对佛教的了解,从而消除偏见,对佛法普及具有现实意义。

  为开阔学员们的视野,研究所还经常邀请教内外著名的佛教学者来西园寺举办讲座。如香港大学净因法师,中华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园慈法师,中国社科院杨曾文教授、方广锠教授,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白化文教授,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孙昌武教授,中山大学龚隽教授,敦煌研究院马德教授,西北民族学院藏多识教授等,都曾前来研究所讲学。此外,台湾学者林光明先生、日本学者广泽隆之、横山宏一教授等,也都在此作过专题讲座。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拓展了学员的视野,增长了学员的见闻,提高了学员的研究能力。

  禅修实践

  佛教的禅定,是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佛陀给我们开示的修行次第,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禅定是开发人类生命中无限智慧的必要手段。三乘圣者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禅定的基础上,由禅定安住身心,由禅定成就种种神通,由禅定开发无漏智慧,由禅定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功德。

  戒幢佛学研究所以培养住持佛法的人才为己任,因而,将禅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学实践中。在课程设置上,为学员们安排了有关禅学著作的导读,包括小乘的禅观及大乘的禅宗典籍,使学员能够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并邀请接受过禅修训练,具有实际禅修经验的大德为学员们作具体的禅修指导,先后有济群法师、如吉法师以及从斯里兰卡留学回国的净因法师、园慈法师为学员传授过禅修方法。学习之余,每周安排两次固定的禅修活动,使同学们不仅掌握理性的知识,更增加了感性的体验。通过禅修调节了身心,也增进了宗教情操,巩固了道心。

  律仪生活实践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佛教人才,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以提升学员素质为首要任务,这就涉及到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和素质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律仪生活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研究所开设有《戒律学纲要》课程,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直至比丘戒、菩萨戒做系统的学习,使学员对佛教的戒律精神实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除此之外,还专门开设了《瑜伽菩萨戒》的学习,从三聚净戒、六度四摄等方面来重点探讨作为大乘佛教的行人生活与修行的规范,帮助学员们正确处理声闻乘戒律与菩萨戒的关系以及自利与利他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配合丛林的布萨,进行半月一次的诵戒,沙弥和居士则读诵遗教三经和南传法句经,在庄严而隆重的宗教仪式中启发学员们作自我的反省,达到清除烦恼、洗涤心灵的目的。

  另一方面,研究所在办学中,为了引导学子护持道心,坚定信仰,革除学院式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重慧学轻戒行、重闻思轻修持的弊端,强调所有学员必须顺应丛林生活,严格按照丛林的生活方式起居,以随众上殿、过堂、出坡、布萨等丛林共修内容来锻造学员们的出世品格。为学子提供这样一种丛林生活的氛围,是研究所为创建一套结合佛教义理的学习,又能贵在生活中实践的佛教高等教育范式而做的又一探索。

  菩提心实践

  对佛法的体悟,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生活。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单纯的书本知识里头,久而久之,就会渐渐的意识不到佛法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同时对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只有回归自然,接触社会,才能唤起童真,唤起慈悲心。《普贤行愿品》告诫我们,发心学佛不能离开社会、离开众生。就像一颗树的枝叶华果不能离开水分一样,树离开水不能活,菩萨离开众生,悲心也就无从生起。基于这样的原因,佛学院学生安排适当的弘法和慈善活动,对他们的学习无疑是一种促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研究所将菩提心的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所下面设立了弘法部,其中包括了定慧讲堂、青年佛学组的每周佛学讲座,西园论坛的网络弘法,以及编辑室的《人世间》杂志编辑。根据学员们的特长,安排他们参与弘法工作。在做事的过程中,培养和增进道心,同时也磨练定力,提升弘法的综合技能。通过对两届学员的观察发现,两年的学修锻炼下来,学员们的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不论是信心道念或是弘法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事实证明,菩提心的实践对于快速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弘法人才来说,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殊胜方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