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语连珠话笑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贞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语连珠话笑佛
  李贞刚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走遍华夏大地的名山古寺,游人常见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整天乐哈哈地笑迎四方游客,上面这幅楹联就是北京潭柘寺生动地描写大肚弥勒笑佛的外貌和形态。上联以“容”连珠,下联以“笑”连珠,将弥勒佛大腹便便、笑面悠悠的神态勾勒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而且极富哲理,是寺庙楹联中的上乘之作。
  相传,弥勒是根据五代时著名“布袋和尚”的形象而塑造的。人们常见他杖背一布袋,城乡行乞,出语无定,随处卧眠,形似疯癫,乐观知足。容忍世事是他一生的特点,“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是他的处世之道。由于弥勒佛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世人喜爱。因此,凡是看过弥勒佛的人,都为他那裸胸袒腹的憨相而忍俊不禁。
  人们喜欢弥勒,所以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客在笑佛肚大过人、笑容可掬这两大特点上大做文章,在名山古寺写出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讽喻深刻、耐人寻味的弥勒楹联,装点在祖国各地的古刹寺庙之中。楹联从弥勒的形象特点着手,似写弥勒非写弥勒,以写弥勒影射人生,给人们深刻的启迪和教益。本文开头的这副对联就是作者借写弥勒之形象来针砭“天下难容之事”,嘲讽“世上可笑之人”,可谓用心良苦。四川乐山凌云寺有一副弥勒楹联,它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出弥勒内心的独白:“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上联连用9个动词“笑”,可谓“笑”尽了东西南北和古往今来;下联同样连用9个动词“观”,堪称“观”尽了天地日月与世间万物。上下联的一“笑”和一“观”,极富哲理和意趣,使人警醒,发人深思。
  在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楹联,则把弥勒的形象勾画得更加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作者是清朝乾隆年间曾当过福建按察使的王廷争。楹联中,两句通俗诙谐的问词,把“日日携空布袋”却“大肚宽肠”,“年年坐冷山门”总“欢天喜地”的泥胎塑像,奚落得哑口无言。这幅楹联仔细玩味,可以看出联语中渗透着作者对人世的深切感慨,可以说它是一首感叹人生的讽喻诗。表达了那些洞察世事、颇不得志和饱尝人间冷暖的古代文人墨客在失意时缘物抒怀的心境。
  始建于东汉的四川成都市新都宝光寺的弥勒楹联,则借笑佛之口劝诫世人乐观豁达,反映了佛家安贫乐道、守虚致静的人生哲学。联云:“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作者准确地捕捉了佛家张口迎笑香客和弥勒大肚皮的形态,并由表及里,将笔锋触入其内心世界,从而取得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效果。联语平白如话、寓庄于谐,通俗而又轻松、幽默的语言,非常切合“笑佛”的个性。
  在现实生活中,笑佛弥勒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正在于他大肚雍雍,不为烦事所忧,只求为民造福,让人开心以延年益寿。因此台湾台南开元寺有一副弥勒楹联奉劝世人:“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