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因果观
《红楼梦》里的因果观
蒋谱成
佛教的果报轮回思想,对于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人们几乎是在不经意中运用其去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固定的思惟模式。这种影响,表现于作者的小说和小说所刻画的人物中,就十分明显了。在《红楼梦·十二曲》的最后归结是"飞鸟各投林"中写道: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 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因果轮回的观念贯穿始终,从中看不到悲伤感叹之处,反倒是一种超然于外的冷静洒脱。若撇开全书单看此文,一点儿不像是一部小说中的一段话,竟像是佛教中带有劝善警世味道的作品,大有劝人警醒的味道。
"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单看此句,谁都会相信那也许是某部佛教书籍中的话呢?这种思想,在各个人物的言谈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与贾母等人闲话,就谈到因吃斋念佛而感动观音菩萨最后托梦生贵孙的故事。表现出的意思即是因前吃斋念佛的善因而感生贵孙的善果。林黛玉有感于自己的悲苦命运就发过这样的寻思: "不知前生造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不仅认为有前世今生的轮回,同时也是说明因前世业因而成今世"孤凄"的果报观念。这种观念在第六十九回尤三姐的一番话中表现更为明显: "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鹿聚之乱,天怎能容你安生。" 贾府势败抄家时,因为贾赦贾珍的骄奢淫华,巧取豪夺而最后家业凋零,父子流放:贾政为官清廉,作人正直,所以家产未抄,官职未免;贾连因放荡而丢了前程;王熙凤因心机太多,不仅所揽的钱财一空,且年轻寿夭:平儿因待人心好,最后被扶为正室......这些都是在宣明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
从整个贾府的兴衰看,有兴必有衰,因为贾府穷奢极欲,不知修福所以有衰落的果报,反之,又因悔过自新,谨慎持家,则又必然有"兰桂齐芳"的复兴。正如篇末所说: "福善祸淫,古今定理。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