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僧众的时代身影—— 全国 “佛教英语培训班”侧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袁清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僧众的时代身影—— 全国 “佛教英语培训班”侧记
  作者:袁清湘
  11月伊始,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群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们身着僧袍,从容自信地穿梭于教室之间。他们就是全国 “ 佛教英语培训班 ” 的学员。培训班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市玉佛禅寺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这23位学员从“2008 佛教外语交流会”上脱颖而出,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度过8个月高校生活,接受英语技能和佛教专业英语强化培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能否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能够开展对外交流的高层次佛教人才。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报告中强调,从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着眼, “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 ” ,他认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就是人才建设。如何建设人才呢?对于早已本土化的中国佛教来说,其不二法门就是自己来培养。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常说:时代需要佛教大有作为 , 大有作为需要大量人才 , 大量人才需要大力培养。该培养怎样的人才?齐晓飞副局长在 “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 上给出了答案:“我们不仅需要大力培养弘法人才、管理人才,也迫切需要对外交流人才、外语人才。”
  是的,中国佛教界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对话,需要有大量外语人才,这是 2006年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的深刻体会。为了弥补不足,佛教界有必要发现、培养和积累外语人才,培养一批能对外促进佛教交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僧才,更好地为佛教所用。
  自改革开放恢复宗教政策以来,佛教界已开始加强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在各级佛学院开设英语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向国外派出留学僧。如今,中国佛教界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尤其是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会是一次国际交流的盛会。7 月在上海举办的 “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 ,成功地将佛教界的外语人才集结在一起,既为发现与培养佛教外语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促成了 “ 佛教英语培训班 ” 的举办,从交流会上脱颖而出的23位法师与居士,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英语再培训。这些学员无论是佛学知识还是英语基础都比较坚实,整体素质较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0位法师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获得国内外硕、博研究生学位的有13人。学员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的是寺庙的负责人,如觉海法师为江西佑民寺首座;有的是佛学院的老师且担任重要职务,如延续法师为九华山佛学院副院长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弘法顾问、教育基金理事;有的是佛学院的学生。他们日常工作、学习非常繁忙,然而却放下一切来参加培训,因为大家认为此次培训的机会非常难得,且意义重大。有位法师这样说: “ 得知将举办佛教英语培训班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不管机会多么难得我都要争取。 ” 因为 “ 能够聚合多方力量系统培训中国佛教界自己的英语人才,不仅是宗教部门一件高屋建瓴的创举,也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壮举。 ” 斯里兰卡留学归来的贤达法师说, “ 佛教英语培训班 ” 的举办,体现了国家对佛教事业的支持,所以 “ 我们必须尽心尽力地配合,不能让大家对佛教失去信心。弘扬佛教是我们出家人分内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和推脱责任。 ”
  学员是集中起来了,又该如何管理呢?如何让他们专心于学习?怎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毕竟学员是来自各地的法师,是一临时集中在一起的群体。过惯了出家人的生活,现在要他们在高校里集中生活和学习8个月之久,无论是主办的宗教部门,还是承办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都是第一次面对。为此,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些办法:
  一是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建立班委会,明确规章制度。上海市佛教协会派出了两名工作人员担任跟班班主任,与学员吃住在一起,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上、思想上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方面则配备了一名辅导员,配合教学管理;学员们选出了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进行自我管理。
  二是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课程。学员们的英语背景比较复杂,有的有留学经历,有的出家前是英语专业毕业,而有的则只在佛学院学过英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因材施教,上外在学员们入学之初即对他们进行了笔试与口试方面的摸底测试,并根据考试情况分成两班授课,既保证基础好的学员有所学,也让其他的学员跟得上。上外安排了包括两名外教在内的优秀教师授课,每班从周一到周六有18次课,每次课90分钟,从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方面对学员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后,学员们既感到了压力,也欣慰自己在进步。在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先后留学过的智伟法师说: “ 课程多、学时多、作业多、强度大,身体虽累,心里却快乐,因为发现自己英语进了一大步。 ” 能进法师则说自己讲梦话用的都是英语,梦中还要较真是美国音还是伦敦音。
  三是围绕论坛,突出佛教专业英语培训。对此班的培训除了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服务外,还着眼于佛教未来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因此在英语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了佛教专业英语的训练。自2009 年1月5日 始,从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和台湾佛光大学聘请的8位佛教英语专家将用英文给学员们授课,讲授佛教经典,介绍斯里兰卡、泰国、欧美、韩日等有关国家的佛教情况,讲述当代佛教主要议题等;2月开始,将举办几场英语专题研讨会,邀请国际上有名的佛教英语专家来与学员们一起参加讨论。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会使学员们在佛教专业英语方面得到培训,也可使他们了解与认识世界佛教的发展与现状,还会促进和深化两岸三地佛教界的互动,推动中国佛教对外友好交流事业迈上新台阶。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当一批佛子有意而为之时,中国佛教对外交流与传播就有了更大希望。
  (作者单位为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