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提达摩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汤用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达摩
  汤用彤
  元魏禅师以菩提达摩为有甚深智慧,而其影响亦最大。中国禅宗推达摩为初祖。唐代晚出禅宗史籍所叙达摩事迹,不可尽信。今日所存最可据之记载有二。一为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所载。一为道宣《续僧传》之《菩提达摩传》。杨衒之约与达摩同时。道宣去之亦不远。而达摩之学说,则有昙琳所记之“人道四行”(日本《续藏》收载)。此文经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应非伪造。兹据此诸书,略述菩提达摩之平生及学说如下:
  菩提达摩者,南天竺人(《续传》本传),或云波斯人(《伽蓝记》)。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续传》)。其来中国,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此段出《续传》。据此可知达摩于宋时至中国)。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自云年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遍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亦称为得其真相(上均见《伽蓝记》)。达摩先游嵩洛(见《续传·慧可传》,后世传其住少林寺)。或曾至邺(《续传·达摩传》题为北齐邺下南天竺僧。又慧可亦邺中僧)。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于天平年(534至537)前,灭化洛滨(《续传》)。或云遇毒卒(《旧唐书·神秀传》及《宝林传》)。其弟子知名者列下:
  慧可,一名僧可,虎牢人。在嵩洛受达摩之禅,并四卷《楞伽》;师亡后,天平年初北至邺授禅。其弟子有那禅师、粲禅师等(其余弟子详《续传·法冲传》)。而南方摄山之慧布在邺亦曾遇之。道育(《法冲传》作慧育),受道心行,口未曾说(《法冲传》语)。
  僧副,太原祁县人。传谓其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此达摩当即菩提达摩(僧副当即《传灯录》之道副)。副后于南齐建武年南下(故达摩至迟当于宋末已北去)。
  昙琳作人道四行,或亦曾受业于达摩。其时在洛参与译经者,有昙林者作经序记多篇,或同为一人。又《续传·慧可传》有林法师,或亦是此人。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那(可弟子)满(那弟子)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法要(此见可传)。可师后裔盛习此经(《法冲传》语)。达摩一派因称为楞伽师(唐玄赜有楞伽人法志,其后净觉有《楞伽师资记》)。按《续传·法冲传》云,冲先于三论师慧嵩(茅山大明法师弟子)听大品, 《三论》、
  《楞伽》。又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
  “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后行中原。慧可禅师,创得网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
  据此达摩一脉,宗奉宋译《楞伽》。其学因颇与时人不同。因遭讥议。慧可后裔亦自知其法颇与世异。其i并《楞伽》,谓乃依“南天竺一乘宗”。则知当世讲者,有不依此宗者。又《法冲传》叙楞伽师承,谓有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律师出入楞伽疏十卷(人楞伽乃菩提流支译),均“不承可师,自依摄论”。则“依摄论”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与迁禅师(乃地论师昙迁,并弘摄论)等之依摄论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为可注意之事。
  “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龙树空王发禅之域。佛法自大众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楞伽经》亦出自南印)。达摩据续传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学风之影响。龙树之学,出于般若。扫尽封执,直证实相。此大乘之极诣。不但与小乘执有者异趣。且与大乘方有者(如地论摄论等法相宗义)亦殊途(然法相之指归与法性固相同)。
  《续僧传·习禅篇》论僧稠与达摩两宗之禅法曰:
  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磨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
  《续传》言僧稠习涅椠圣行,四念处法。此谓稠师依涅槃经圣行品所载四念处法以修心。涅槃虽为大经,而四念处法则原为小乘最胜之方便(亦且为有部所重视,览毗曇诸论可知)。僧稠特重四念处法,故与达摩取法于大乘虚宗者不同(“虚宗”一辞,本有二义,一指大乘,一指性性学)。故曰,即乘之二轨也(大小二乘乃二轨)。四念处法,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其阶藉所由,步骤井然。故情事易显,而易于遵行。大乘虚宗,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悟人实相。依此正观,立证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赜, 由常人视之,其理难通,必领宗得意,乃能启悟也(《法冲传》语)。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空虚(如百八句即明无相)。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中已有八识义),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真如。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槃。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证知真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故《道宣论》又有曰:
  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灯录》引《别记》云,达摩敢教二祖曰: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宗密《禅源诸诠》二上所述达摩教人安心法亦同。 “壁观”乃禅法名称)。功业最高:……审其所慕(原文无所字),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纲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禅之意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达摩所证,则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达摩禅法,宗旨在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不二则相应。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椠,并非二也。宗密曰,达摩但说心(《禅源诸诠》下之一)。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而与后来禅宗有最重要之关系。按四卷《楞伽》亦谈心性。如曰:如我所说涅槃者,谓善觉知自心现量,不著外性,离于四句,见如实处。
  又曰:
  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
  涅槃真际与本净自心,本非二物。体会得本有心性,即证无上涅槃。涅槃之兴心性,同为事绝百非,而常净者也。
  昙林所传菩提达摩人道四行,其要旨即如上所说。其文(此下均据《续传》之文)开首陈总纲云: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然则人道多途,要惟二种,谓“理” “行”也。
  达摩言人道之途有二,一为理人,即是壁观。二为行人,印指四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均属行人)。一理人者: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楞伽师资记》引此作更不随于言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人也。
  理人以无所得心(无所得故坚住不移,心如墙壁,忘言绝虑)。悟人实相。宇宙实相,即含生同一之真性。大乘壁观, 旨在令舍此本性与道冥符,忘象忘言,寂然无为。
  二行人者,谓四行。其文曰:
  行人者四行,万行同摄。
  初报怨行者,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师资记》作喜心不动,冥顺于法。按禅法最重内外风不动。动者则扰乱失心。违风顺风各有四,详见敦煌本五方便论。 《师资记》改原文、不可据)。
  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以上三行,想即上文所谓之“如是顺物,教护讥嫌”。而报怨行当修行苦至。随缘行则苦乐随缘。无所求行则戒贪著,或本此三义,而达摩一派,甚重头陀行。其第四行名称法行。原文曰:
  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此依《续传》之文)。
  “称”者相当义,相应义。法者宇宙之真,亦即性净之理。行道时,事事与真实相应。宇宙实体,无染无著,无此无彼。人道者当任运而行,如是修行方便, “教令不著”,是与法相应。故曰称法行。此与“理人”原无二趣。惟
  “理人”者乃禅观,而“行人”乃指日常之道行也。
  四行者,盖如《华严经》之十行(晋译卷十一)。于日常行事,触事而真。念念顺法,事事应理。人道多途,要唯二种。大乘壁观(禅法),直指心性,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大乘行业,(四行)当随顺事机,称法而行,任运而赴。守护根门(教护讥嫌是其一端),修道苦至。以不著应物,以贞静宅心。于日常行事,苦下工夫。念念省察,性净之理,自然流露。夫恼乱莫甚于爱憎,欲望皆起于苦乐,心形胶执,长堕迷惘,悉由贪求,若能于行业时,细自体会,断爱憎,泯苦乐,息贪求,无为任运,而又能事事应法而行。则怨亲平等,苦乐随缘,不企不求,应理而动。如是则虽行只四,而直可摄万行。虽为行业,而其为“人道要途”与壁观固无异而相成也。
  由上所陈,达摩宗义,乃大乘空宗。空宗者主体用一如。真如与宇宙万有本无差别。差别之生,乃由妄想。空诸妄想,故以空为宗。 《续传》载《向居士致慧可书》曰:
  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知形之是影。扬声止响,不识声是响根。除烦恼而求涅椠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喻默声而寻响。故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则诤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谈,聊伸此意,想为答之。
  可命笔答曰:
  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伸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无余涅槃也)。
  万法皆如,身佛无别。谓有差别,乃是迷惘。诸法实相,空一切相,断一切差别,灭一切迷惘。所谓本性清净,乃言封执本空而无实也。故《续僧传》云:
  满(那禅师弟子)每说法云,诸佛说心,令知心相是虚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
  真如无相,故不可以形事显,不可以言说求。故禅宗人自达摩以来,即主张忘言。达摩曰, “不随于言教”(此据《师资记》)。道育受道心行,口未曾说。可禅师后,桀禅师等并口说玄理,不出文记(上均见《道冲传》)。楞伽师道冲曰: “义者道理也,言说已粗,况舒在纸,粗之粗矣。,’盖实相本空,若著之言语纸笔,则必分别安立,是于心上著相(如满禅师所说)。著相则须辨析,于是议论纷纭,殊乖大理。 《续传》又云:
  每可(慧可)说法竟曰,此经四世之后,变成名相,一何可悲。
  此慧可悬记疑指其后裔之为《楞伽经》作疏者。据《续传·法冲传》可师之后有疏及抄十部五十余卷(不承可师者除外,详见原传),计前后不及百年,见于记载者已若是之多。道宣论达摩后裔曰: “诵语难穷,精励盖少。”(语见《习禅篇》论)疑楞伽诸师至唐初已多偏于细析经文,执着名相,而少能于坐禅修心法精进不懈。大鉴禅师之所以痛言不立文字者,殆以此欤(古今禅学之别,已属隋唐时代,兹不详述。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然而不然。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已如前述。在史实上,此有六证。(一)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谓布得可之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见布传)。(二)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法冲传》语)。(三)道信数人念般若(见本传)。(四)法融禅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兴皇弟子)。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此虽不确(因彼非道信弟子),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五)慧命禅师曾著大品义章(命为天台慧思友人,思亦重大晶)。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粲所作。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粲,义理上原无异致。(六)法冲,楞伽师也。然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焉(亦茅山大明法师弟子)。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冲会听嵩之楞伽学)。据上六事,可知北方禅宗,与摄山三论有默契处(天台宗亦崇般若。故道后弟子法显、善伏均与天台师有关系)。二者均法性宗义,并崇禅法。达摩禅法后传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论之流行为之先容也。且般若经典由于摄山诸师,而盛行于南方。禅宗在弘忍之后,转崇金刚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风气之影响也。再者达摩原以《楞伽经》能以显示无相之虚宗,故以授学者。此后此宗禅师亦皆依此典说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滞文者多。是以此宗后裔每失无相之本义,而复于心上着相(如满禅师所指斥)。至四世之后,此经遂亦变成名相。(此可禅师之悬记)。于是哲人之慧一变而为经师之学,因而去达摩之宗愈远。金刚般若者言简意深。意深者谓其赅括虚宗之妙旨。言简者则解释自由而可不拘于文字。按印度吠檀多大师乔达巴达恢复《奥义书》之古学,而取曼都基亚奥义书为之释。说者谓其因此书简短,解义时可少文字上之限制(见DasSuPta《印度哲学史》上册第429页)。南宗之崇金刚般若,其事或与之相似欤。故此二典虽同以无相为宗,而大鉴以后,复兴达摩之精髓,而遂舍深博之《楞伽》,取简略之《金刚》,亦是学问演进之自然趋势。由此言之,则六祖谓为革命,亦可称为中兴。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经师名相之学。而中兴者上追达摩,力求“领宗得意”,发扬“南天竺一乘宗”本来精神也。
  (原载《燕京学报》1937年第2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