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简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雪 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简析
  雪 源
  常见佛教内部流通的经论中,冠以菩提达摩之名的著作不少,但其中能真正断定是出自菩提达摩本人的著作,可以说并不算多。现存署名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论》,确系菩提达摩的语录。这在学术界和教界一直是得到认同的。此论不但在道宣的《续高僧传》中有载,而且在后来的《楞伽师资记》、《景德传灯录》等禅宗灯史中也有记载。本世纪初发现的敦煌遗书中有此论的较完备的长卷。因此,《二入四行论》也就成了研究和了解菩提达摩禅法思想的重要典籍。学术界也一直以此论来探讨菩提达摩的禅法内容。此论集中反映菩提达摩的禅法思想,对后世尊菩提达摩为初祖的禅宗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一切束缚而证得真解脱道,从而实现人生的升华和智慧的圆满,这也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终极关怀。但是,要想如实地证得真解脱道,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一条漫长而又神圣的实践之路。佛陀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观机逗教,因势利导,无非是引导佛弟子迈向真解脱道的大门。菩提达摩 在《二入四行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入道多途”,即证得真解脱道(入道)是有多种途径的。但他又明确指出只有两种方法,称之为“二入”,即“理入”和“行入”。所谓“行入”包括“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项内容。
  从《二入四行论》总的看来,“理入”和“行入”的关系并不是机械的,而是有着密切关联的。“理入”可以看作是对真解脱道总原则的认识和概括,也就是真解脱道的纲领;行入是在“理入”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切实体会解脱道的利益和殊胜。所以,菩提达摩由“理入”和“行入”组成的禅法思想,就是理论与修行实践两者有机的结合。因此,他的“二入四行”禅法,是他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相融合的产物。由此可见,菩提达摩是极力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那么,“理入”的内容是什么 呢?菩提达摩说: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
  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
  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在这段文字中,“理”之一字作何解释是十分关键的。从文义看来,“理”即诸法实相、毕竟空、法性等义。所以,“理入”其实可以理解为使自己的认识与诸法实相相契合。从文义上看,菩提达摩也是十分重视经教的。正因为如此,他首先指出要“藉教悟宗”,即必须依据经教文字所说(实际上是指佛陀及其弟子的言教),通过自己对这些经教的认识和领悟来达到悟入解脱之道的要旨。接着,菩提达摩又进一步指出,还必须毫不犹豫地相信一切众生都具有与佛一样的真如佛性。在“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只是由于无明烦恼所使而造作恶业成为障碍。因为这样,也就不能体悟到自己是有与佛一样的真如佛性。如果能通过努力修行,而达到“舍妄归真”。也就是破除无明,消除烦恼,不再造作恶业(舍妄)而让与佛一样的真如佛性显现出来(归真)。那么,怎样才能“舍妄归真”呢?菩提达摩指出,必须“凝住壁观”,也就是壁观坐禅,即让自己的内心安定专一,把由无明所支配的妄想杂念排除,达到认识上没有任何分别,既没有个人自体(无自)和他人(无他)的分别,也没有凡夫和圣人的不同(凡圣等一)。只是没有分别意识还是不行,菩提达摩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使这种没有任何妄想分别的清净心念坚定而不散乱和中断,即要“净念相继”,也是后世禅宗所说的“保任”。到了这时,更要逐渐摆脱对经教文字的依赖,不会因为经教所说的不同而放弃内心的清净念头。这样,使自己内心的念与清净的诸法实相之理完全相应,没有能所分别,达到寂然无为的境界。这就是菩提达摩所说的“理入。”
  “理入”的内容已如上所析,那么,“行入”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菩提达摩说:
  行入者,所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为四?一者报怨
  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总的看来,菩提达摩的“行入”是相对于“理入”而言的。这里的“行入”,就是平常所说的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施。所以,菩提达摩的“行入”,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佛法,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佛教真理,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诸法实相相应。在菩提达摩看来“行入”从实际生活中,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现。这四项内容,实际包括了大乘佛教的所谓“六度万行”。这四项内容分别是:第一报怨行,第二随缘行,第三无所求行,第四称法行。
  第一、报怨行。菩提达摩在论中说:
  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
  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
  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变。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
  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菩提达摩禅法中的报怨行,是说修学佛法、欲求证解脱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痛苦的正确态度。在佛法看来,我们的人生和人生中之所以有痛苦,都是由于我们自己无始以来,由于不明白人生宇宙诸法实相而起妄执,由无明支配而起诸烦恼,造诸恶业。由于有了恶业,才致使我们感得现生苦难人生。我们欲摆脱苦难人生困境,就必须认识到人生宇宙的诸法实相而生起智慧,照破无明,断除烦恼,不造恶业。因此,菩提达摩指出,修学佛法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时,自己内心应充分认识这些痛苦都是自己从过去世乃至无数世以来,由于不能认识人生宇宙的诸法实相(本),而随无明烦恼所转(从末),造作恶业而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轮回中不知道痛苦产生的概源而生起报怨和憎恨,损害别人的利益,所以我现在生所受的痛苦,都是过去世中所造恶业到现生成熟所感的果报,并不是上天或其他任何人加给我的,自己应“逆来顺受”,不应有任何怨恨和不满的情绪。如佛经中说:遇到痛苦而不动摇。为什么呢?能充分认识到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自己不通达诸法实相而造作恶业所致。内心如果生起这样的认识,就与佛法真理相一致,才能体会到报怨是不应该的。只有自己努力不再造恶业,而一心向解脱道的方向靠近,才是唯一的办法。这就是菩提达摩所说的报怨行,其实就是教导我们对待痛苦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随缘行。菩提达摩在论中说: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
  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菩提达摩禅法中的随缘行,是说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欢乐的正确态度。在佛法中,不仅痛苦是由自己所造恶业招感,就是欢乐,也是由于造作善业所致。所以,欢乐不会是永久的欢乐。因此,菩提达摩指出世间众生本来没有一个独立存在、常一不变而又有主宰性的自我,一切都是随着业力的不同而轮转。正因为如此,世间不仅只有痛苦,而且也有与痛苦相待的欢乐,但痛苦和欢乐都是从因缘(业力成熟)所生的法,都是平等的。前面说对待痛苦不应报怨,那么对待欢乐也应一样。就是说,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欢乐(胜报荣誉),应该知道这是自己过去世中所造善业招感而来的,现在世才会有这样好的果报,但到了因缘不具备(善业尽)的时候,好的果报也就随着善业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得和失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虚妄分别,如果我们的内心不会随着外界的得和失而或增或减,不被外界欢喜的事情所打动,遇到再好的境界都风平浪静。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与佛法正道相随顺、相契合。这就是菩提达摩所说的随缘行。其实,就是教导我们对待欢乐的态度和方法,应“随遇而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第三、无所求行。菩提达摩在论中说: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
  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
  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
  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菩提达摩禅法中的无所求行,就是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世间万物所应抱的正确态度。在佛教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如梦幻,如聚沫水泡,缘生不实,根本不值得贪恋和执著。所以,菩提达摩指出,世间上的人,由于受无明习惯势力的影响而长期沉迷,不通达世间万物缘生不实之理。因此,处处贪求执著为真实,这就是平常说的“求”。而对于有大智慧的人来讲,能体悟到佛法缘生无性的道理,正好与世俗人相反,让自己的内心安住在无造作无取舍的状态。因为有形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中的,而世间万物都是空无自性的,没有什么值得贪求快乐的东西。善业和恶业经常交织在一起,由于有漏善业和恶业的原因,所以,永远处在三界轮回中,其实就象住火宅中一样痛苦。身体就是痛苦的根源,谁人能在三界中得到真正的安乐呢?如果能通达这种道理,对于外界万物,灭除妄想而无所贪求。正如佛经所说: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无所求就能得到快乐。如果能认识到无所求,对世间万物了知缘生无性而不执著,才是真正的修习解脱道,这就是菩提达摩所说的“无所求行”。简单地说起来,“无所求行”,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达万物缘生无性的道理而不执著贪求,世间万有也不是执著贪求能得到的,如果真能在生活中做到这样,“人到无求品自高”,自然就能证得解脱道 。
  第四、称法行。菩提达摩在论中说: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
  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
  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
  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
  行。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法”和“称”的含义。“法”其实就是诸法缘生无自性、本性清净的清净法性;“称”其实就是相称,也就是按照诸法本性清净的道理去实践。因此,“称法行”,其实就是实践诸法本性清净的清净法性。所以菩提达摩指出,因为诸法本具清净本性,所以,一切有相之相都是空无自性的,既没有所谓的染污,也不应有执著,既没有这样,也没有与这样相待的那样。正如此而已44佛经上说:诸法本性清净,是没有众生的分别的,因为它是离开了众生的染污执著的;诸法本性清净,是没有我相的,因为它是离开了我相的染污执著的。有智慧的人如果能信解诸法本性清净的道理,就应该照这样去实践。至于如何实践,菩提达摩接着指出,应以六度为目标来实践。比如布施,因为诸法本性清净,是不会有悭吝不舍的。所以修行人对于自己的身心、性命和财产都应行布施,心里对这些都不应悭吝和惋惜,应在行布施的时候,通达三轮空(能施的人空,受施的人空,所施财也空)。不偏于任何一边,不执著任何一边,一心只是为了去掉我们自己内心的执著。在教化众生时,也不应取众生相(即不执著众生相)。这样既能自利,也能利他。若能自利利他,智慧和福德的资粮也随之而增长。所以,成就菩提的大道也就庄严起来。布施是按诸法本性清净的道理去实践。其余的五度也应按照诸法本性清净的道理来实践。为了断除妄想执著,修行六度时,内心不应有修习六度的执著,因为诸法本性是清净的,这就是菩提达摩的“称法行”。
  以上四项是菩提达摩禅法思想中“行入”的具体内容。总的说起来,此四项是属于菩提达摩禅法思想中的宗教实践部分。如果把四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此四项内容并不是孤立的。首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最强烈的就是人生的种种痛苦,于是菩提达摩提出,应以“报怨行”的正确态度来对待。如果对于痛苦能泰然处之,但与痛苦相对的欢乐,是普通人难以不动心的,并且,普通人总是把追求欢乐作为终极目标,而菩提达摩指出,不但对痛苦要有充分的认识而处于不动,就是对欢乐也应一样,应该认识到欢乐的实质也是暂时的,而应采取“随缘行”的态度来对待。既然对现实人生中的痛苦和欢乐都能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那么,对于世间万有也应一样。菩提达摩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缘生无性,虚幻不实,而应以“无所求行”的正确态度来对待。往往修行的人到了这种境界,最容易消极无为。菩提达摩更进一步指出,只是“无所求”还不够,还应“称法行”。也就是在诸法本性清净的原则指引下,广修六度万行,同时又不执著六度万行。以此自利利他,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从而圆满和庄严佛果。因此,菩提达摩的四行思想,是沿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路线,对修行人心里历程进行逐步的训练,以期彻底净化心灵而达到真正解脱。由此可见,菩提达摩的四行思想是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的。
  纵观菩提达摩对其禅法思想中的“理入”和“行入”所作的诠释,可以明显的看出,菩提达摩的禅法,是具备如下几个特点的:
  第一、菩提达摩是十分重视经教和宗的关系的。教非宗不显,宗非教不明,宗和教是相辅相成的,这对后世佛教史上争论宗和教的关系可以一锤定音。
  第二、从“理入”和“行入”的内容来看,菩提达摩是特别强调“禅观悟理”与“日常修行”,的结合。达摩的“理入”其实就是一种“静坐禅观”,“行入”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第三、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中的二入,“理入”是总的直接的把握,“行入”是间接的实施。这对后世禅宗倡导“顿悟”和“渐修”是有一定影响的。“理入”是总的把握,正是“顿悟”的精神所在,“行入”是步步深入,正是“渐修”所遵循的理路。
  第四、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论》,篇幅不大,却精辟而深刻地阐释了佛教修学佛法的原则和宗旨。文字简洁,语言精练,在众多佛教经论中,是不可多得而应珍视的。也正体现了禅者“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风格。
  第五、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论》中,“理入”和“行入”都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又特别是“行入”,必须遵循这条原则。这就说明修学佛道的历程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因为无始无明的习惯势力很严重,要想一天两天或一刹那就要打开无明的枷锁,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菩提达摩禅法思想中的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方法,对现代修学佛道而欲“急于求成”的人来说,无凝是一剂镇定的清凉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菩提达摩
下一篇:菩提达摩碑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