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心诸法之分析(1)
色心诸法之分析
(一)法的意义
已知宇宙是些什么。当更了知宇宙有些什么。宇宙间有些什么呢?答:有色心等法。
何谓法。答:成唯识论云:“法谓轨诗”。述记云:“轨谓仪轨、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这是说法以待守自性(自相即自性)轨生物解为义。
持守自性者、即是说凡是法者必是有自性的、而且其自性是不改变的。如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无论永和火常常都在变化迁流起灭中、但凡水必湿,其性恒湿。凡火必暖,其性恒暖。以是故名持守自性。轨生物解者,谓被事物性相显现,令能识者生起了解,如水之湿,如火之暖,不但自具此性,又令有情触之而得此湿觉暖觉。青黄赤白、〓苦辛酸、亦复如是。既自具彼性,又令人生起彼觉。轨者车道,物者事物。人对事物生起了解,是事物给予的,即以被事物为依据,又必以被事物为范畴。其体其量不越事物的本身,给你些什么,你便了解些什么,故曰轨生物解。无彼事物便不能生彼事物之解,是主观的物解依据客观的事物而生也。主观所生的物解、不能逾越客观事物之体量,是主观的解,受限制受规定于客观的事物也。此事正同于车轨。车之行也。依于轨,同时又局限于轨,无轨则车不行,越轨则出乱子。无物不生物解、越物则成错解。既不能空解,又不能妄解,为显人对事物了解的客观现实性,和主观正确性,因此下一轨生物解的轨字。真是精当巧妙之至。
依轨持义以释法,佛法对宇宙事物具有极其深刻极其正确的看法。持守自性,此表事物之实有。轨生物解,此表事物之可知。即一“法”言、而远离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形而上学思想,真可谓语重泰山。
(二)能诠法与所诠法
以上所说的法,是指客观现实的事物说的。此外还有人类从主观共同施设的法,即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名言、和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也名为法。这名言的法名为能诠法,它是用来诠表客观现实事物的工具,而不是客观现实事物的本法。至于客观现实的事物,对此能诠法,便称为所诠法了。能诠法也具有轨持义吗?答然,以能任持诠表事物之自性故,又能依此能诠的名言令他有情生起对彼事物之了解故。如对未见山中牛者、说言山中有牛、听者便能因我言说之牛各而了解山中之实牛。牛名恒持实牛性是为持。籍牛名生牛解是名轨。牛名唯起牛解更不起鸡犬雉兔之解,亦有局限性。所以所诠法义完全适用于能诠法。两者还有所不同吗?曰有能诠之轨持是为他的。所诠之轨持是自为的。所诠之轨持是自体,能诠之轨持只不过是工具罢了。所诠之法有实法用,能诠之法无彼实法之用,是以说火,口不被烧。说食腹不得饱。所诠可以亲知。能诠但供闻知而已。两者差别固极显然。
法义类别略说二种,其余开合进退广独种种不同,到时另释。
(三)十二处
已释法义、何等一切法?
一切法者、无量无边。总略类分,佛教根本说蕴界处。兹先说十二处。谓即: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此十二处即是眼等六根,色著六境。六根名内六处、六境各外六处。所言处者、识生长门义。识谓认识、共有六种谓眼识等。认识之起,非自然起、它是内依六根,外缘六境而后起的。六根六境为识生所依处,所以说为十二处。此中眼处即是眼根、乃至意处即是意根。色处即色境,乃至法处即法境。此十二处能总摄一切法吗?答:能。诸所知者、皆摄于境。诸能知者、且摄于根。依眼见色,乃至依意知法,能知所知不越十二处,故十二处摄一切法。此中前五内处名为色根、第六意处名为意根。色根由四大种所造清净色为性,相当于今世心理学所说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嗅觉神经、味觉神经和触觉神经。其神经所依之器官、如眼球耳鼓等、佛法称为扶根尘,以四大所造粗色为性,对根取境,助予势力,亦为根之所依止处。意根一种,非色为性,初期佛教即指无间灭识,后期佛教瑜伽论宗则指第七末那识,此非专论不详。其外六处为内六处所即境界,色处即眼所取境、青黄赤白等。声处即耳所取境、好音恶音清音识音等。香处为鼻所取境、芬馨腥臭等。味处即舌所取境〓苦酸甘等。触处即身所取境、坚湿暖动疾病骚痒、饥渴寒湿、力劣劳倦等。于中有外感觉之所感觉。有内身感觉之所感觉,均为触。第六法处范围最广,除十一处外,一切所有均称为法,于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名言诠表的能诠法,及诸法真理的无为法,此外精神界抽象界凡为色等具体的事物和意处所摄的心识以外的现象皆名为法。即以此故十二处便摄尽世间所有的一切了。
(四)十八界
十八界者即是:
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
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香识界;
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此十八界,即于十二处的意处分出六识而成。既然如此,何故界处别立?答:法门异故,界处别立。言法门者,是悟入法义的门径。由十二处悟入识生无主宰。由十八界、悟入诸法各有自因。界是因义、种子义。眼等六识是从六根六境生的,但被根境只作六识生长之门,但依外因,但依助缘,非作内因、亲生六识。彼眼等识自有内因,自有种子,亲生自果,即六识界。六识如是,六根六境、亦各自有亲生因种,故共有十八界。如谷麦等虽从土壤雨露人工等生,而皆助缘。亲因何在?在于谷麦等种子。孤因不生、故立十二处。孤缘不起、故立十八界。又由界义、悟入自性差别义口眼根能生眼识,但眼根不即是眼识;眼根是色法,眼识是心法故。各具自相互相差别。耳根耳识乃至身根身识亦然。意根意识、在前期诸部、则以已灭意、等无间缘为意界。以现起第六意识为意识界。后期大乘瑜珈论宗、则以七识末那为意界、以第六意识为意识界。体性各殊,业用亦异。根如电线电灯,识则如电与电光也。是为自性差别义。了知界义者、便能舍除一因、不平等因,杂乱因等:——如说唯一大梵或上帝等变生万物,自性三德展转变易生五唯五大十一根等。十八界法、各从自因生,因唯生自果,自性各别,因果不乱、而后缘生正理规律确定。亦于诸法真相、如实了知。
界中眼色存体义、如十二处、此不更赘。六识界者,识谓了别、即是认识。依眼缘色,了别于色、名为眼识。依耳缘声,了别声音,是名耳识。乃至依意缘法,了别诸法、是名意识。有情之所以为有情、不但以其有诸根聚合之身形,不但以其有境界,尤在其能依根发识,了虽境界、于彼了别,即于彼造依,而后力量显现、心志发扬、有依有为于宇宙间了。否则行尸走肉、与木石休殊!
(五)五蕴
诠释五蕴别以六门:1总出名义。2别显体相。3展转相续。4生起次序。5相互增上。6自他影响。
(1)总出名义: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蕴是聚积义,又是总略义。譬如色蕴,它是总摄一切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及法处所摄色略为一聚的总称。此一切色、又总摄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内色、外色、(根身所摄诸色各内色、器界所摄诸色名外色。)粗色(有对色)细色(无对色)劣色、(〓集梁污名劣)胜色、(不染名胜)远色、(去来名远)近色、(现在名近)一切一切总为色蕴。受蕴摄眼识所生受,耳识所生受,乃至意识所生受;若苦,若乐,若忧,喜,舍;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若内、若外,(内受由饥饱寒热疾病安宁养所生,外受从境界刺激所生)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一切一切,总为受蕴。想蕴行蕴及与识蕴类此可知。是故总略义、聚积义、是蕴义。世间一切法所以以蕴摄者,一者言说易故。现实之法、若色声等、本自无量,而在言说必概举其类。言色必色举一切色,言声必色举一切声,言识必色举一切识。设有一物,先来示有,余处亦无,唯在一时一处瞥尔现前,刹那澌灭、更不重视唯我得见,余均不见,如此之法,人类既不曾为之立名,我又不能说示于他,纵然强有所说,他人亦无从得解,言说即无由起了。因此言说之所说,必是宇宙间先有如是同类异类的无边事物为社会人类所同见同知、然后能因众多之实,立以总括之名,言色则青黄赤白皆色,言青则〓青叶青石青衣青皆青,这样说以示人,人方知尔所说者即彼之所知者,然后得以相喻。佛家根据此理,概括宇宙间一切事物以为五蕴。于中色蕴即概括了宇宙间物质界的一切。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即概括了精神界的一切为便言说总立五蕴也。五蕴如是,其他法门无不皆然。
二者世间事物不能孤立,其本身原是以蕴的姿态聚积生起故。如上章所说苹果,它有皮有肉,有核有子,它有色泽、有芬香,有酸甜之味,轻重之质,大小之形,任去其一均不成苹果。花必具鲜艳之色馥郁之香,夫巧之形,轻灵之质,然后〓为好花,受人欣赏。至于青青翠柏,矫齐松,枝叶扶疏,根深〖FJF〗〖FJ〗直,其所蕴的内容更丰富了。火之而有高山大海旷野平原,极至于星球宇宙,那便总括一切物质界以为一体了。故知一果一花为一小蕴,一山一海为一大蕴,而宇宙则总摄一切色为一色蕴了。至于有情之身,更于物质以外有精神界的受想行识四蕴和合以建立其生命生活事业营为,则又总合五蕴以出现于宇宙间了。有如是五蕴的现实,建立如是五蕴的法门。五蕴名义具述如此。
(2)别显体相
已知由五蕴建立有情,因之即就有情五蕴而别显其体相。
一、色蕴〓色蕴以十一色处及法处所摄色为体。这些色在内聚积以为有情的自体,即是根身。此之根身,包括五色根,及根所依处、和支持营养此根及根所依处的骨肉血液脏腑手足等,总名根身。五外色处聚积以为有情自体所依的器界、此器界是根身之所住处、是根身所赖以摄取营养资料的场所,是有情生活活动造作事业的舞台,是有情精神认识的境界。眼等诸识赖它为境而生起。既生起时,便会有反映复映其各别境界的影像、即色声香味触等的感象,即色象声象香象味象触象。同时还要起色声香味触等的感觉,即色觉声觉和时觉味觉触觉。如此感象和感觉,虽在一时,在一认识中起,但色象声象香象味象触象等感象属于色蕴。而色觉声觉香觉味觉触觉的感觉便属于识蕴了。
二、受蕴〓境界之与根身相接,它不但以其自身出现而投影于吾人之心识以起感象感觉便了。它还必须顺或逆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给予有情以利益或损害。它非有意也,但由于有情自身对它适应与不适应,需要或不需要,因其顺违不同,自会发生损益的关系来。譬如久旱遇雨,田禾甚需,于禾有益,便成甘雨,膏雨;过大过多淹没禾稼、便成暴雨淫雨了。人与物接亦然,或当风而烦热解,或冒风而疾病增,或临川而意趣悠然,或横江而情怀恐怖,或睹明月而高歌,成对明月而泪下,虽皆由需与不需适与不适和主观不同的情况所致,有情对之便立即生起苦乐忧喜舍等的诸种感受。顺益生乐受,违损生苦受、长计久远设想当未则于苦乐之外生起忧喜受。自然也有不苦不乐无忧无喜对自身不起损益的事,如闻说邻家的母猫生小猫了,于己何干?如见水上沙鸥飞往对岸去了。牧牛童子骑在黄牛背上横吹短笛度过了〓原乃至雁阵横空、鸣声辽亮。虬松倒影、枝叶分明。除了诗人画家别有欣赏者外,耕人樵子也会漠然置之的。这种漠然置之的感受便是舍受。舍受也者,其受离于苦乐忧喜之谓也。通常人们说:“这件事真难过了”,便证明他起了苦受“这件事真舒服”,便证明他起了乐受。“这件事好耽心呀”!证明他起了忧受,“这件事多么有希望啊!”证明他起了喜爱。“这件事全没关系?证明他起了舍受。若夫见人涕泣悲号,成引吭高歌,或垂头默默或起舞欲狂,成遇事漠然一无表现,其为苦为乐为忧为喜为舍更不用语言已深识之了。感受是随感觉而起的,感觉但觉有其事,感受便领受到彼事对自身的损益利害了。
三、想蕴〓什么是想?成唯识论云:“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自境分齐方能施设种种各言。”此中像者、谓境分齐像、乃从生平学习经验对于事物所取得之印象概念观念和知识范畴也。小儿初生、尚不知火、见火光灼灼、举手执取,火既烧手、受创既深、后时遇火则急缩其手不敢复触者,因前被烧时留下了彼火的印像,和能烧手的印像,今见新火便想起从前的火像烧像,给予现火,而意言曰:此即是彼、彼能烧、此亦能烧、是不可触的。这便是想的性能和它的用处。所取之像,即前火像、与今火分〓质量作用是皆平等、故名分齐像。火烧如是、水等亦然、一切人事莫不皆然,一经认识、必由印像。印像凝结、更成概念。概念结合、便成知识。概念知识既内存于心,随境界现前、便由想力而起解了、曰:“此是火、火能烧,可以烧饭,亦能焚屋,人不能一日离它,又不能不戒备远离它”。是为于火有知识。“此是水,水能解渴、亦能溺命,它能载舟,亦能覆丹”。是为于水有了知识。凡人接触外境不但现前觉知有彼,而且要深入解了彼。知彼是何物、具何性,有何用,如何才能不伤害人而有利益于人。由何而得到如是解了呢?则取证于内在固有先时经验学习所得的印像和知识。此想取像之用也。既取像解了彼事已,便能施设种种名言、说示于他,使他人亦得到同一的了解,此想施设各言之业也。感觉但能觉现境、想则能取过去境,使与现境相结合。感觉只能觉现境的一分,想则兼取其全分,因而变感觉为知觉。受但能领受现境当前的损益,想则能兼了其现前和久远的损益。设但有感觉感受、则境过即忘,不能留印象知识于内心、以作未来的应用。但能令有情对现境起直接简单的反应反作用,不能兼权利害而正取舍。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设但有感觉感受吗,只能觉 其“苦”其“逆”不能知其“利病”“利行”也。这样便只会发起弃舍的反应作用。通过想,然后知其为良乐。知其为忠言,知其利病利行,这样便能服之从之了,其他一切,例此应知。所以说想能知长远知全部,知本质,它不是感觉感受所能及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提高了一步,因而对行动能起正确指导的作用。
四、行蕴〓行蕴的行与前章诸行无常的行范围不同、诸行之行是一切有为法的总称,即五蕴皆称为行。此行蕴只是有为法中的一部分,它是以思为首的心所有法(除受和想)和不相应行法。行的意义即行动行为。它的作用在对外境发起反应和反作用。它是与受密切地相联系的。因为外境对有情既起了损益的作用,而生起了苦乐忧喜之感,这时便不会漠然无动于中而漠然置之了。它必然会对彼外境发生行动,以反作用于外境。苦者避之乐者取之,难避难取都还须营谋计划依出办法多用力量以达到避或取的目的,这样便叫行。故论说行以“造作”为性。造作有两种,一者“改造”即外境之不适宜于人者,以行动来改造之以适应于人的生活与生存。二者“创造”、即人生所需而外境没有现成的供给,便须从新创造新的事物新的环境以适应满足人的需要与生存。这些都是行、都是与受密切相关的。无受用的需要,便也无行为的造作了。行虽密切地与受相联系,但又深刻地与想相联系,因为想能接受保存既往的印象概念经验和知识,能从印象概念经验知识而解了外境的性能本质和对有情的利害损益,因而能给行为动作以正确的指导,使行不盲目地服从受,而简单粗暴地行,而使它能深思熟虑,因片面而观全面,因现象而观本质,兼须益违损而权衡轻重,计及久远。如前所说良药苦口而知其利于病,则不以苦口见弃而服食。忠言逆耳而知其利于行,则不以逆耳见恶而信从。反之知悦口之食而有毒,则不贪甘美而舍弃。知谣谀之言而多害,则不以柔顺而妄从。从斯行归正道,而计及长远,这样便能对自身的苦乐利害得到正确的处理。所以说想对于行是有深刻的关系的。同时应知行对于想亦有极大的关系,因为想之成立还有赖于行的经验积累。必从前行错了,今天才知道行不得必从前行对了,今天才知道行得。又想是常有错误的,它有时依据不动而得出片面的知识,有时依据错了而得出错误的知识,有时全无根据异想天开而得出不成知识的空想妄想,用来指导行为,是必然会直到失职的。既经失败创痛剧深,又会接受新的教训,得到新的印象观念而创造新的正确的知识,合理的想,以指导行为。行为成功,它便巩固而提高此想的力量了。所以想与行是相互作用地联系着。
我们已知行随受起,是趋乐避苦的。但那是低级的,只算动作,还算不得造作。动作是被动的,以境为主。造作是主动的,以心为主。以境为主者,主观服从客观而趋避之。以心为主者,对苦痛的,不适的,不良的境界不必逃避,而时或勇敢向前克服之,革除之,或从而改造之。对幸福的、美好的、善良的境界不必倚赖之、期待之、空想之,而必奋发有为勤劳工作深密计划以创造之、实现之、完成之,这种改造创造的伟业、正是行为动作的作用。想是了解世界的、行是改造和创造世界的、单有想便成空想,单有行便成盲行。了解与创造,想与思、理想与实践,是相依为命的。
或问改造与创造的伟业只有圣贤豪杰做得到,岂是众人都能做的事吗?答人人都做得到,不过所作的有大小多寡不同罢了。当知不但治国为政立说教人才是改造创造、扫地除〓、修理工具,补葺房屋都是改造。莳花、种竹、务农、作工、建宫室亭台、都是创造。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一国之事,众人各效其能。这便没有一个人不是创造宇宙改造界者了。一人的命运,一人改造创造之。一国和天下的命运,国之人天下人共同改造创造之。并不是只有少数的人物才行,人人都在行呀!少数的人物如果脱离了众人,他便一事不能行了。不过古今的大人物也有不同于众人的地方,便是他最善于团结人最善于组侃人,他能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能以共赴一的,而使各尽其用,使人人都发挥其改造创造的力量,因而他的创造力量越大而不可及了。然则天地间便没有不能创造的人了吗?答:也有,一种是倚赖他人的懒汉,一种是劫掠众人的野心家。尤其是野心家,它不是不能造作,可能最能造作,只就其造作的成果言,对己对人对国家对世界不是有利而是有害,不是增进人类的幸福而是给人类以灾难。这样的人不是创造者,只是世界的破坏者了。
五、识蕴〓识蕴是心理作用的总体,它依据缘境而起。最初对色声等境发起感象感觉的便是它。受想行识是依它而起的。受想行活动的时候也便是识活动的时候,在佛学里称它为心法,受想行为心所有法。心所与心恒时相应,心所为心的助伴。心持心所有法完成心理的特殊作用,而且还要接受想行一切活动所得的成果。因此识蕴排列在最后非以其后起故,非以其次要故,而是因为它在五蕴中处在为主,总摄,接受成果的地位的原故。
(3)展转相续
由此可知:每一有情以色蕴所成的根身为自体,以色蕴所成的器界为境界。根境相接依根缘境,便起对彼境界的感觉感象的认识作用,同时因境界对有情的顺违损益便生起苦乐忧喜舍的领受作用。主观既受到了客观如此的刺激,便会发起想象对境界进求解了的作用,于解了时还对境界发起动作施为的反应作用,非但解了它,还要处理它。改造它,乃至创造它。由此感觉感受想象造作而后心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究竟。同时由于想象解了之正确与否行为动作之如理如量与否,对境界之企因,对自身之欲望,便会有成功与失败的不同结果。由于结果之不同,更起不同的境界,和不同的感觉感受。成功者境界转好,感受快乐和幸福。失败者境界转坏,感受苦痛和灾害,由新的感觉感受,再起新的想象行为由新的想象行为之成败再起更新的境界认识和感受。如此选进,至于无穷,便成为有情的生活史有情者何?以五蕴为体以五蕴为用展转引生,相感相应以成其生命之流离五蕴外,便无有情一有情如是,一切有情皆然。各个有情如是,整个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转变相禅相续亦无不皆然,均五蕴之聚积相续相引相生而已矣离五蕴外亦更无社会国家人类历史乃至整个的宇宙了。
(4)生起次序
于此有问,五蕴是一时生起的呢,还是次第生起呢?答:亦一时起,亦次第起。言一时起者,根境相接而起认识,此时之识,依据缘境,起感起觉,必与色俱时。俱时有受,领受苦乐。如手触火、温热之觉、与伤痛之受、一时起故。受时有想,取彼像故。即时有行,顿舍彼故。觉痛即舍,觉乐即取,岂持后时:“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色受想行识一时俱起也。言次第起者,特殊境界,觉受彼已,不能使得解了,须有待于寻思。想既未决,行不得起,竟有受之多年,谋之多年,而复行之多年,乃成其事者,是次第起了。如上所说,五蕴相续,展转引生,如环无端,以成人类的生活史者,其为次第生起更是显然。于中次第者,光有根境,次起认识,则色在觉受前。由觉受起想行,则觉受在想行前,想又在行前。由行感果复起境界,则行反在色境前了。新境既起,新的认识又生。如此展转互为先后,即非谁定在先,谁定在后了。虽说次第生,但亦当知,于彼觉受时,非便于境色。于想行时,非便无觉受。设若彼境已逝,彼事已了,则觉受想行俱不起了。又虽说想未决了不得起行,但行于彼时,即内役心力,助成彼想,故想时有行。于正行时,想亦俱起为之指导,故行时有想。而色受想行俱依识起,故知五蕴一时俱有了。虽皆俱有,而主从有殊。了别境界,认识为主,余皆助成。领受苦乐,以受为主。取像解了,以想为主。造作行为,以行为主。即依主从立为次第。非次第中,更无俱起诸蕴也。
(5)相互增上
五蕴是相互增上的,于中根境生识,同时起受想行,是色于识等增上了。由受想行识的结果,转生新的根身境界,是识等于色增上了。识为心王受想行识依止而生,是识于受想行增上了。由受想行助成心事,是受想行于识增上了。受愈痛切,则进求解了之情深,而奋起行动之志切,是受为想行增上了。杯弓蛇影、此妄想也,而疾病生,是想能增忧苦了。妄想既正,而忧苦拔除,是想能起喜乐了。行失则苦忧行得则喜乐,行增益受,又何疑乎,若夫想行相关,互作增上,已说不赘。由色起觉起受,由受起想,由想起行,是为前前引生后后。由受而觉愈分明,由想而受愈严重,由行而想愈确实,是为后后增益前前。虽然如此,受想行识,亦有一法偏增,映夺余势的情况。如耽嗜五欲者,曾不想及当来之安危。虽知其危亦无奋起之行。想涉冥冥者,现境当前而不觉,寒热触身而无受,更无事于行动造作了。而一志工作努力不懈者,亦目无余视,耳无旁听,意无他想,饥寒劳倦之尽意,而受亦不起了。心理状态种种不同,不可一概论也。
(6)自他影响
在每一有情,其五蕴是互相增上的。在一切有情间,其五蕴又是彼此影响的。尤其是在人类,它不能孤独生存,其色受想行识都互相关联,互相协用,以〓济生存。既有共同依止游衍生活食息的土地山川城郭宫室稼穑桑麻衣服车乘,又有共同的习惯好尚思想见解信仰情感态度作风以共事业,同甘苦,休戚相关,安危一体。从此而有父子兄弟之伦,朋友宾主之谊,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集聚组织,法律制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教育文化之演进发展。其作之也,非一人之业,称之为有情共业其受之也,非一人之果,称之为有情共业所感同受之果。佛言:“一切有情,互作增上。”又言:“一切有情,互相见等,不互受用,而不得。”所以一切有情的五是互相影响,互相交织着的。
上来已述蕴处界竟,此是我佛所立的根本法门,总名三科。后来无著菩萨作集论,即以诠释三科为本地分。言本地分者,为一切教法之根本,一切义理之所依,可以知其重要了。故此最先明之。
(六)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释以六门。1法门缘起;2诸部异义;3总释五位;4别释百法;5善梁根本;6总摄万有。
1〓法门缘起
佛教弟子观察诸法、分析诸法、论辨诸法,不于境界笼统模糊而起僻执,或执无为有,或拨有为无,如说有天神主宰创生人物,执有常住实我往来生死,及以无因无果断见空见种种邪见。故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著法门,具如上述。佛弟子即依如是教,分析观察一切法相,有如实知有,无如实知无,正见不迷,解脱生死。即以此故分别法相,习为风尚。此之教法即名论议,即各阿毗达磨三藏十二部经有论议经,有阿毗达磨藏、由来甚久。持此法门修者,即名阿毗达磨论师。佛之弟子大迦旃延,论议第一;佛说法已,诸余弟子,群集尊者大迦旃延,询问法义,彼常常时为诸弟子分别法相,开释疑难、显其深义,譬喻广解众共尊彼为对法师。佛灭度后,诸部渐兴,每一部中,皆有对法。而一切有部,一身六足,发展而为大毗婆沙论法义繁广,尤集前期阿毗达磨之大成。世亲菩萨最初有部出家作俱舍论,依毗婆娑论,立五位七十五法。后来从兄无著菩萨修学大乘,依瑜伽显扬阿毗达磨集论养造百法明门论,于是五位百法的法门遂乃明确建立。五位百法是佛说蕴处界三科法门的发展,它是根据佛的言教〓集类分,经过了有部一身六足大毗婆娑,最后到大乘佛瑜伽显杨集论而后确定的。它指出了宇宙间的一切本质,现象和真性,而为一切有情世间〓世间乃至出世间的事理所依,因此五位百法是观察宇宙分析宇宙了解宇宙真象的细密而完备的根本法门。
(2)诸部异义
五位百法既是次第发展的,因而诸部所立各有不同,如俱舍论依一切有部立1色法十一种:五根五境及无表色。2心法有六,即前六识合为一种。3心所有法共四十六,别为六类:a大地法十。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b大善地法十: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c大烦恼地法六:痴,放逸,懈怠,不信,〖FJF〗胮〖FJ〗沈,掉举。d大不善地法二:无惭、无愧。e小烦恼地法十:忿覆,悭,嫉,恼,害,恨,谣,诳,〓,f不定地法1: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4不相应行法共十四:〓,非〓,同分,无想异熟,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5无为法共三:择灭,非择灭,虚空。共七十五法。它与后来的瑜伽宗的五位百法有许多的不同:一位次不同有部先色法,次心法。瑜伽则先心法,次心所,第三才是色法。二法数不同,一为七十五法,一为百法,心法有部无末那赖郎,又将六识合为一种。无为法无不动,想受灭,真如,不相应行无流转定异著十。心所中善心所无无痴烦恼无恶见,失念散乱,不正知。共缺二十五法。三摄〓名义不同,心所法中瑜伽的编行别境,有部统称编大地法。瑜伽善心所有部称大善地法。瑜伽的根本烦恼,大随烦恼有部通称为大烦恼地法。中随烦恼有部称大不善地法。尤其是瑜伽根本烦恼中的贪嗔慢疑有部皆列入不定地法,此皆摄〓名义之歧异也。四假实义别,于中以不相应行异义最大,大乘说不相应行只是心心所色的分位差别,止是现象,别无实体。有部则说有体有用,是实有法,经部先已非之了。有部如是,诸部更 同:如锡〓所传上座部义:无为法涅〖FJF〗?〖FJ〗、色法二十四,五根五境外,更立女根,男根,食命根,空,威仪,言语、“经〓”“(能伸缩?”“能适应?”集,住,异,灭十四色法。心法文、即六识。心所有法五十二:于中一偏行心所七:触、受、想、思、作意外加定和“命根。”二别境心所六;寻伺,胜解,勤,悦,欲。三善心所中又分a般若一、慧。b二无边二:悲喜。c三戒三正言、正行、正生。d偏行善心所十九:信,念,惭,愧,无贪,无嗔,平定?心身之轻安?心身之轻?心身之柔软?心身之堪任?心身之熟练?心身之诚敬?(后之六种各为双数合前七故为十九种。言心身者意指心心所。)四不善心所十四痴,无惭,无愧,掉举贪不正见,慢,堕,嫉,悭,恶作,〖FJF〗胮〖FJ〗沈,睡眠疑。八十三法。不相应行缺而不立。(见英人迈格文著佛家哲学通论)此外余部如大众部立九无为: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见异部宗轮论。如是〓、法义差别,不能尽详。总的看来,瑜伽宗义,最为精备。它既承受了诸部的成绩,又给诸部以合理的发展,是研究法相最初入门的典型途辙了。因此本篇特详五位百法。
(3)总释五位
此处的五位实在是五类,诸法——百法经过对法论师的分析综合,别其异,合其同,共有五类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等,所以名五位者,由于排列叙述位次先后不同,故立位名,于中名义者:
第一心法,心有多居,谓心意识。识谓认识、于境觉了“故说了别名识。”意谓计虑、推度事理,故说“思量名意。”心谓集起。集者已过之事,见闻觉知经验心得彼诸知识能集聚储蓄于自心。起者后时得缘先所集者还能重现,再度生起。已过能集,未来能起,有情方能连摄三世自成统一的人格,否则如风光等,忽起忽灭,不相连层,即亦不成其为一整个的有情了。故说“集起各心”又此心者,为诸心所之所集故。于缘境时能起感象,为亲所缘故。集诸心所起诸现境,是心用也。故此心用,具了别思量集起三义,力势最胜,居五位之首也。另一切心皆具三用,但眼等六识了别用胜,第七末那思量用胜,第八阿赖耶识集起义胜。因此有时又说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
第二心所有法〓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名心所有法。如觉想等,恒依心起,识不起时受想无能起故。与心相应,谓同一时起,同依一根,所缘境界其相相似,自体事等,梁净性同,具是四义,与诸心法俱现和合与作助伴,共办事业,名与心相应。即以此义心所又名相应行法。系属于心者,心为主故,受想行等既不能离心独立,又不能离心而别有所事,故名系属于心。即以此故,名心所有法也。虽说心所有法不能离心,当知心亦不能离诸心所,离助伴力,不孤独生;变想思养各别功用,心尤不能自成办也。
第三色法〓变现名色。言变现者,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融对变坏者,有质碍法,遇触对便变坏,如金石等。方所示现者,可见闻等法,如声光等于彼现生时,必据方所,以示现而可识也。色法既为根身器界之体质,故说触对变坏以显之。它又是识所缘的境界,故说方所示现以显之。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行法有二、一相应行,即心所有法。二不相应行,谓彼不如相应行法,有其自体与心相应,有其功用作心助伴共办事业。体用皆无异相应行,名不相应行也。若尔此法何以成法”曰虽无体用,相状非无,即心心所色三者分位差别相故。如生住异灭四相不同,于心等法上有此等相,立此法也。
第五无为法〓前四种法从因缘生,生已即灭,有生灭故,是有为法。于生起时有作用起,能有所作,故名有为。此无为法,是诸法实相,诸法真理,其性常住。无生无灭,又无作用无所作业,故名无为。
(4)别释百法
一心法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眼等六识、即六识界。眼识依眼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色境为其业用。为是意识依意根生,了别为性,以了别法境为其业用。意所缘法,有广狭二义,一者十八界中法界,凡为前五识所不能缘者此独能缘。二者通十八界皆名为法,意识能遍缘一切法故,五识不能缘者彼皆能缘,根境识三彼皆能缘也。此意识业用最为繁广,五识但能各别认识自现境而已,意识既能了别一切现境,又能思量过去未来等境。它能了别一切事、又能抉择一切理。它更能思虑谋对一切事给予各种不同的反应处理改造创造,即是一切言语行为,所谓身业语业,都是由它作的。它的业又有善不善等不同,因与一切善法烦恼皆相应故。因此世间之升沈,乃至于我心,修行,离欲,解脱乃至成佛,也是由第六意识作的。其眼等五识不过各别取境供给此识思想行为的资料而已。第七末那识,即意处意界为意识所依的根。为别意识,或单译为意。它与八识互依,而起,恒时相续。性主思量,执八识为我。故性恒染。亦能令前六识染。要此末那净时,前六识方净。故又称为前六识的染净所依。有多要义,此佛能详。第八阿赖耶识,义译藏识。它能受转识熏习,持彼习气,为种生起后时转识。又为七识执以为我。由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得藏识名。它为诸识根本所依,故又名本识,它是有情根身之执受者,即为有情生命之根本。它持种能生诸识,又为有情心灵的源泉,如此多义到第九章当陈述此略不说。
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于中又分五偏行,五别境,十一善法,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随烦恼中又分大八,中二,小随烦恼十四不定。
1五偏行〓诸识起时,无论何界何地、善染无记、皆俱有彼、名为偏行、即是触、作意、受、想、思五种心所。成唯识论云:“触能令心心所有法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此触有和合功能,能令心及心所和合取境,亦能令心与境和合。由此能令受想思等生起。
“作意谓能警觉应起心种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心心所法种子眼伏,由作意力警觉令生,生已令趋自所缘境。设作意不起、色声当前而不见闻,圣道正理不得寻求了。“受以领纳顺达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受想思三、千五蕴中已述。
2五别境〓特殊境界、方始生起、常境不起、故名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五。“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希望即欲、于乐境生。由希望故,便勤造作。诸所不乐即无欲起。“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由教及证,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夺。念谓于曾习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定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胜、智依为业。慧谓于所观境〓择为性、断疑为业。
3十一善法,自他俱利、二世俱利,性离愆秽,胜过恶故,名之为善,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经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此信自性、谓心净,当知信有二义:一者诚信,真实不显。二者信任、倚任不疑。于事于理于人,能至诚倚任无二心者,是谓心净也。反之〓伪孤疑二三其德省心不净也。此信境界实德能。实谓真理,德谓圣贤,能谓自身具有彼能。信有真理,信有圣德,更能自信其身能证彼理,能成彼德、是为信者。此信因果,谓深忍乐欲。深忍即胜解,于决定境审决印持,此是信因。乐欲即欲,于彼希望、即是信果。由此故能对治不信,乐善不倦。即此可知信唯是善。世有以迷信为信,谓通三性者,当知信非是迷。迷在邪胜解、及与恶见,过不在信也。惭谓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斩,止息恶行为业。愧谓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无贪谓于顺益境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无嗔谓于违损境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无痴谓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此无贪无嗔无痴非但贪嗔痴无,而是有体有用能令心心所法于诸境界不起贪嗔痴,就其业用说名无贪嗔痴。就自性言,无贪即恬静淡泊。无嗔即慈仁宽恕。无痴即明、了通达。它是有积极意义的、故均以作善为业。又名三善根、为一切善业之根本。
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恿〖FJF〗〖FJ〗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言满善者,无贪著三能正作善由精进力、策发勇往,令善成满。轻安谓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FJF〗胮〖FJ〗沈转依为业。离粗重故轻,谓畅故安,由此有能任载道业。转依者、身心为有情依止,转粗重身心为轻安的身心故。不放逸谓即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世间善事为业、此一善法,总以精进和三善根为体,以防修为性。防者,于所断恶,预防之令不生,较起而后断者为更进。修者于所起善、更修令之增长成满,不中途止息。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异受蕴中舍、各为行舍。由舍令心离掉举故,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便得静住。不害谓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此法所缘,谓有情、自体即无嗔行相谓不为损恼,纵于我损恼者尤悲愍被不损恼故。与无嗔异者,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业差别。无嗔一于苦苦具起,此但于有一情起,是所缘差别。无嗔与乐俱,不害与苦俱,别有与喜相应之喜,与舍受相应之舍,共为四无量心是为相应差别。
4六根本烦恼〓自性垢秽,性不安静、自恼恼他、生诸过失,名为烦恼。烦恼谓烦恼忧、恼谓恼害。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此为根本,有随烦恼生,故名根本烦恼。贪谓于顺益境,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于境染著者,耽嗜沈湎、即自生苦。因贪染故,非理非法以诈以为而谋取之,更生苦了。嗔谓于违逆境,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不忍违逆,便自操扰,心不安隐。忿怒恼害,执杖持刀逼迫他人恶行所依。慢谓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慢者陵人,人亦拒之于千里,慢者不显心,不能自见其过,取人以为善,失德败业,苦日生了。痴即无明,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由迷暗故,增长贪嗔。颠倒谬妄,慢疑恶见一切杂染由之生起,生死轮转无穷期了。故贪嗔痴为三不善根,于中又以无明为一切杂染根本。疑谓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痴者本性迷暗,疑则既遇善教,示之谛理,仍复犹予孤疑不决,不信从也。故能障善品生。恶见谓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此见差别有五:谓一,身见执我,二、边见、执断执常。三邪见、拨无因果实事实理。及执一因不平等因非有为有。四、见、取、执其所见为最胜,能得清净。五戒禁取、执彼戒禁、能得解脱。
5随烦恼〓此是根本烦恼分位差别,及彼等流。体性是一、而行相殊、曰分位差别。体性各别、而气类相同曰等流。随根本烦恼生故,名随烦恼。此有二十小随十、中随二、大随八。一、小随十者,忿、恨、恼、嫉、害、以嗔为体,为嗔分位。忿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恨谓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恼谓忿恨为先追逐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害谓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悭〓以贪为性,贪之分位。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谓于自盛事深生深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深依为业。覆诳诏以贪痴二分为性、贪痴分位。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诳谓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言邪命者,不以正法,罔他利养,邪活命故。诏者“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诏曲为性;能障不滔,教诲为业。为罔他利、诌曲取容。或藏已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此十所以名小随者,行相粗猛?易断知故?具惭愧者,即不起故。各别独起,不偏深心,及不善心。时位短狭,故名小随烦恼。二中随二者,无惭无愧。无惭谓不顾自法、轻拒圣善为性。能障于惭,生长恶行为业。无愧谓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此二自有体性,是根本烦恼等流。偏于恶心不偏深心。狭于大随、宽于小随,故名中随烦恼。三大随八者、不信、懈怠、放逸、〖FJF〗胮〖FJ〗沈、掉举、失念、散乱,不正知。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为业。懈怠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深为业。放逸于深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FJF〗胮〖FJ〗沈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此即瞢重,令观不起,故障轻安及观。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夫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教乱所依为业。散乱于所观境,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掉乱何别?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此八随恼偏于深心各大随烦恼。于中不信,懈怠〖FJF〗胮〖FJ〗沈掉举散乱口法有体,为根本烦恼等流。放逸,为懈怠三不善根分位。失念为深念与痴分位。不正知为深慧及痴分位。
6四不定〓由不同前五位心所、非如触等定偏心故。非如欲等定偏地故、于善梁等皆不定故,名为不定。谓恶作、睡眠,寻,伺。恶作即悔、于先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恶先所作,故名恶作。悔先不作,亦名恶作。悔先恶业性即是善,悔先善业性即是恶,悔非善恶,性是无记,故为不定。睡眠即梦非无心眠,彼必闷绝,无心法故。眠令身不自在,昧晤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极沈重故。心极暗劣,报模糊故。虽极昧略,仍有作善作恶种:行相各别生起,故是不定。寻谓寻求、令心总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伺谓伺察、令心总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业如寻。寻伺论云以思慧一分为体。当知亦以想为体。意言之境、即属想象概念名言,正是想所行故。特此寻伺取非现境、用力劬劳,待思造作。于事理疑似,比较观察、待慧抉择。故应以想思及慧为体也。今世所云思想、即此寻伺。寻伺〓〓、故云令心总遽。寻伺未得,苦心焦思、故令身心不得安住。寻伺既得,于疑得解,于理既通,涣然冰释,绎然理顺,故令身心安住。此即精神劳动之代价与收获也。粗转细转,是二差别。此二善染不定,如理是惟,求证谛理即善。非理思惟,求非正道,即不善。办有游思玄想,非善非不善者。
以上六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精密深细,条理分明,即佛法对精神心理之分析,有多要义,应广阐发,待专作佛教心理学时详之。此非专论且止。
三、色法〓色法十一种,谓五根五境,及法处所摄色。五根即五内色处,五境即五外色处,前已略说。令更述二事,1大种造色义。2法处所摄色义。
1大种造色。大种共四、谓地水火风。以坚湿〓动为性,但是功能,非是实物。此分内外。内大种谓有情根身所摄,骨骼形段筋肉皮毛等为地,血液胃液胆汁肝汁唾液乃至汗便等皆水。体湿热度为火。出入息及全身力气能行动者皆风。由内大种构成有情自体身形脏腑等,及扶根尘以为眼等五根之所依止、再生起五识。此内四大种各别业用者、谓内地体、形段受用为业。内水体、润泽聚集受用为业。内火体成熟和合受用为业。内风体发动作事受用为业。地坚为性,故成身形,以资持载。永湿性,由彼润泽聚集使全身内外脏腑骨肉不因乾枯、焦燥至于分散瓦解。火〓性,它能成熟和合,使有情所食取外四大种于自身内消化变化,与自体和合,并成熟以为自身。风动性,有力有势使自身内部气血循环等有静的运行,自身外部手足形体能持能负能动作行动。故无地则根身的形体不成,无水则虽成而枯搞分散,无火则不消化和合成熟,长养无风则无生气活力运行动用了。故必四大和合,乃成根身,以为有情之所受用。彼既和合为有情受用,四大又互相受用,互相依持也。处大种谓根身所依止、器界所摄、金石瓦砾丘山洲诸等皆地。〓木禾稼之枝干根叶、凡坚所摄亦外地也。泉源溪沿、巨壑洪流皆水。乃至植物之汁、矿产之油等、风湿所摄、皆外水也。石火电火太阳光热、地心〓气,皆外火也。微风巨风、海啸谷鸣,地球之运转,日月之运行,皆外风也。由外四大合成器界、为有情根身往处,为心识所缘境界,亦为有情摄取资养以维持其身体生命之源。外四大种各别业用者,外地体形段受用为业,依持受用为业,破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水体依持受用为业,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火体变坏受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外风体依持受用为业,变坏变用为业,对治资养为业。器界以海陆山川平原丘陵合成地轮、以为形段,此即是地、地能持戴有情根身,为有情依持。水轮持地轮,风轮持水轮,又水能持载鱼类等,风能持载鸟类等,故此地水及风均有依持受用。两地相融,即互破坏。水能冲击,火能焚烧,风能摧毁,亦皆对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以破坏的作用了。水有润溉之功、火有成熟之功,风有动转之功,令诸世间禾稼繁殖〓木畅藏世界的面貌因之时时在转变变化中,则均水火风三大之功也。而地大之形段受用,又即通偏于动植物等皆待彼以成形也。是四大均有正反两面的作用,一面是世界待他而生起长养的,一面又是待他而破坏毁灭的。即四大彼此之间正反损益亦如是耳。至对治资养四大皆具,此外四大对有情根身言也。言对治者,每一有情身,随一大种有偏胜偏亏,则皆成疾病,重则死亡,治病救亡,则有赖于外四大种的对治,伤于水者治之以火,伤于地者救之以风,伤于火风治以地水。使坚而不滞,湿而不淫、〓而不燥,动而不乱,相协相调,不相毕戾,则生息无害了。言资养者,有情之身不能一刻不呼吸,不能一日不饮食、刻刻时时皆藉外四大以资营养。内外隔绝则死亡了。所以外四大对有情是有资养作用的。此四大种何故各大种?由此大种其性大故。为种生故、名为大种。大有四义:一为所依故,与诸造色为所依处,二体性广故,体性宽广于造色。三形相大故,大地六水大火大风相状大故。四起用大故,成坏世界作用大故。种者因义,或是类义。此四能为生等五因,起众色故、种类别故。灵空虽大,不能为因。内种子能为因,体相不大。余法非大非种。故地水火风、独名大种。言造色者即是五根五境,此诸根境依四大种生,由四大种所造,故名造色。大种如何造造色耶?由五因故、造所造色、言五因者、一生因、设离大种、造色不起故。二依因、设舍大种造色无依处住故。三立因、即随转因、由大种变易、能依造色随变易故。能造所造安〓共同、故大种变易、造色即随变易。四持因、由大种相似相续,令所造色相似相续持令不绝故。五养因、由大种养彼造色令增长故。虽说五因造所造色、然皆增上缘、非作亲因缘。大种造色各则有种故。瑜伽五十四云:由彼变异而变异故、彼所建立及任持故。显扬第五说:谓依大种有诸造色、摄在一处,名大所造。此显相依而有是造义,非办体也。十八界种不相乱故。此大种义俱依瑜伽师地论第三卷显杨圣教论第3卷等而说窥基法师法论义林章有大种造色章、更详论之。昔年作佛学概论、略述其义、今并依之。观于大种造色之义,佛法之于宙观察可谓深细精密,而远离一切空想妄执与一切主观唯心论思想了。既承认有根身器界、又承认有内外大种。大种为因、乃生造色、始有五根五境。依根缘境、始生五识及俱时而起的五俱意识。五俱意识之后、乃有独行意识。瞑目而思屏息而想、因遍计度,执有我及神等。尽合实事、尽合真理。而地水火风亦只是四种动的力能,并不是静的实物,只是无常诸行中的四种广大而基本的行而已。这种思想是不平常的、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2法处所摄色〓杂集论卷一云:‘法处所摄色略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偏计所起色、自在的生色。极略色者、谓极微色。极迥色者、谓即此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偏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色’。此五种色、非五识所缘、唯意识缘、故摄入法处。于中极微、是由分析诸色至极微细、不可再分,若再分析、便以空现。此但由意识假想慧力作如是分,作如是见、非果有实极微由眼等亲取。如今世宗子电子、亦非可现见故。极迥色谓即此余碍触色者、此谓极微、犹有独碍。由假想慧、再去其触碍、则但觉其极迥而已。受所引色谓无表色者,受持善戒或恶戒时,由思愿力熏成种子,其力强故、虽不发起言行、亦能障碍犯戒令不生直。如堤防力、止永不流。因得色名、从受戒所引、名受所引、无表示故、名无表色。偏计所起色谓影像色者于境耽著、千事极迷、日思夜梦,杯弓蛇影、意识偏计、彼像遂生。心怀鬼胎、白日见鬼。情耽色欲幼想成真。乃至一切宗教迷信所见种种,皆偏计所起色、但有影像、无实真也。自在所生色,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者,解脱谓八解脱。解脱于色变化障故。静虑谓四静虑、离不地欲,止观转胜,色界四定。此二者以定力强故、于境自在,欲观何境、随意现前,此随意现前色各自在所生,即定通境色也。此五种色、多假非实,意识所变,意识所缘、故法处收。
四、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得、命根、从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异、灭、流转,定异、相应、势逸、次弟、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得者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诸不失位,假立为得。此亦名成就、衣种子成就、现行成就、自在成就。命根谓依业所引第八识种、相续任持色心不断、决定时限、功能差别。众同分谓诸有情、于自品类、体互相似,各众同分。如天人等、自趣类同、名天同分、人同分等。心心法等自类相同、名法同分。异生性、谓诸有情于三界惑、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名异生性。未入圣流、故名异生。于诸圣法未成就故、亦名非得。无想定、谓得第四静虑者、出离想作意为先、于不恒行心心所灭,假立无想定。灭尽定者,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息想作意为先故,于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假立灭尽定。无想报者,得无想定者,没生彼天、名无想报。名身者诠表诸法自性相,如说天,人,眼耳等。句身者诠表诸法差别相、如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文身者名句所依字音字形等。生者诸法先无今有相。住者诸法有位暂仃相。异者诸法前后差别相。灭者诸法今有后无相。流转者诸行因果相续不断相。定异者、诸行因果差别相。相应者诸行因果称顺相。势速者、诸行因果流转迅急相。次第者、诸行因果秩序相。时者诸行因果相续先后久暂相、如过去现在未来、刹那日月年劫等。方者诸色生起处所方位相,如东西南北上下中央等。数者度量诸法大小多少轻重形体分量相、如一十百千万亿等。和合者、诸行生起缘会相,如根不坏,境现前,作意正起,三缘集会而识得生。不和合者,诸行缘毕不生相。
由此所述二十四法、便知不相应行非有实体、但就诸法分位现象而假建立。如云得:非别有得能得于法,但法成就说名为得。如云生:非别有生能生诸法、但法生时说名为生。如名、非别有客观实有之名能名诸法,但诸有情主观想象、安立施设、文言诠表,约定俗以为名耳。随法生灭因果分位而立时,无生灭因果则时念不起。随色分布处所而立子、无色分布处所则方念不生。随事物多寡大小而立数,无事无物则数何从生。诸缘会即和合。诸缘乘即不和合。没无诸缘、即无会无华更何有于和合不和合也。由此可知、不相应行、非有实体,亦无实用、但一切法既有〓非〓生住等相、即立〓非〓生住等法,显彼分位不同,因果关系、品类差别、情态区分而假建立、亦应有定有之义也。
不相应行定只二十四种吗?答:否有部但立十四、理实更可建立多种。在我所作的杂集论疏第三卷说:心不相应行就胜建立、义实无量。如说生住老、无常亦有成住怀空、兴衰成败。荣辱祸福、疾病健康等。如说众同分,异生性,亦有法同分圣性等。乃至诸品诸类、国色乡村、军师团旅、阶级阶层等。如说名句文身、亦有篇章什部、经律论藏、诗歌辞赋等。如说流转定异相应势速,亦有还灭、变化仃滞,止息、大同、平等、和谐、增上乖违、背逆、慢缓,稽迟等。乃至是非曲直、善恶妍〓,高尚卑〓,刚柔健顺、屈伸俯仰、进退行藏等。至于时则有古今新故、方则有四维十方,数则有单复整分。此外色有形量、则长短方圆厚〓广狭角度等是也。心有行相、则爱憎取予、残暴慈祥、敦厚刻〓沈静轻浮、巧黠昏康洒落迂拘等,一切一切何莫非心不相应行乎?心心所色者法也。心不相应行者附于法之相也。法言其自性、相言其差别。法言其实体、相言其形状。法必有相相必依法,是故于五法中心心所色外别立心不相行法也。人智日开学术演进、数有数学、形有形学、文字语言有音韵文字修辞等学、美有美学艺术、真有因明逻辑,善有伦理道德之学,科学之辨物理定律,哲学之论时空因果,一切一切多致力于此不相应行也。
五、无为法六:谓灵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灵空相当于空间,它是遍一切处,无边中的。它能容受诸色,不障一切色,而又为无色之所显。于无色处虚空现故。虽是无色所显,但色不降空,若被色障,应是有物,随所障处应被破损。然空是不可破坏、不被分割的。即以此义,灵空名无为。它无生无灭不增不减,不受垢污、不可破裂,常遍于一切时处、一切事物中。西方哲学家有谓虚空为内心的范畴,有谓为客观的现实。佛法灵空是不随意识而有无的,即是客观地存在但此存在即无所存在。以无所存在而存在、是为客观的灵空。又缘灵空时,仍随意识变起灵空之相为自所缘。故此灵空有真空和识变空二者。
择灭〓择谓抉择、体即智慧。灭谓寂灭、烦恼不生。由择所得灭、故名择灭。即是三乘解脱无为涅〖FJF〗?〖FJ〗此中智慧是无漏无分别出世间慧。七觉支中为择法。八道支中为正见。无学位中为慧及解脱智见。如是等。唯此等智慧方能断除烦恼随眠永灭不生故此相寂灭、永不流转生死、尽有为故、名为无为。
非择灭〓缘缺不生,不由智慧抉择所谓的灭、名非择灭。如生上界者、下界烦恼无生缘故,被伏不生,亦得于彼寂静,亦称为灭,但未断彼随眠故、后时遇缘烦恼仍起。一切法生、皆待因缘,因谓自种、缘谓外缘。孤因不生,一时暂灭。种未断故、缘至仍生。故此灭非离系。
不动〓即第四静虑、离若忧喜乐,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安住。以离苦乐动故。名不动。犹如灵空、无色所显。此不动离苦乐忧显。不动故无为。
想受灭〓即灭尽定、谓诸圣者止息想作意为先令六识不恒行心心所及第七末那恒行心心所灭。虽灭不但受想厌坏受想为主故、得想受灭名。此与不相应行中灭尽定何别?答实无别。但义有别。杂集论疏云‘被就想受灭故。令身安和、义当于定、又定所引、而非实定。故名不相应行、有为所摄。此就彼受想灭故、离受想故,不为受想所为故、名为无为。当体为名、则体是灭、如彼虚空非择灭等,无为摄也。就彼灭因灭果定引身安分位性故、则有为也。’刻实论文,非择灭及二定皆非真无为但就离彼现缠得寂静故、离有为相、说名无为。
真如〓真如以三义方便显示:一释名义。真谓真实,如谓如理,能观之智、于所观境、正见无谬、不增不灭、如其所有本来体相而亲证之,名曰真如。此真如义属于能观智。但所观境、实证离言、不可以世间言说而诠表之。即就能观所证如如,〓灵妄相,于彼所观立真如名。亦有立为如者、义尤显了。通俗言之,即是诸法本来面目也。二列别名:此之真如又各实相、是法本未真实相故。又名空相、即此实相是离我法规、二空所显故。又名实际、是一切法真实边际故。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可资观察。又名胜义,胜者圣智所证境故。又名法界,诸佛证此能为有情施没无边教法,是教法因、名为法界。此外若无我性空性实性、法性等,皆真如升名。三真如种类:真如多种诸经论中说三真如,或七真如。三真如者,如显扬杂集均立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瑜伽唯识立七真如,谓法相真如、唯识真如、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即于此中应正思择。真如既为诸法实性。一味平等圣智所缘最级无上,如何乃有不善无记流转邪行等真如耶?于此当知言真如者,原是诸法实相真理。如无常等。善法无常耶?曰无常、不善法无常耶?曰无常、无记法无常耶?曰无常是则善不善无记法虽殊,其为无常之理。善法无我耶?曰无我不善法无我耶?曰无我。无记法无我耶?曰无我。是则善不善无记法虽殊、其为无我之理一。无常无我如是,空性等亦然。真如者正就诸法无常无我空无自性之实相真理说,故善不善无记法同一真如也。其为真如之理虽一,然此真如非超于善等诸法之上,独立于诸法之外,而别有;乃即于善等法中而有彼真如。以此故名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也。七真如义、又与三真如别。于中法相真如,即是善法等三真如。是诸法实相、故名法相也。唯识真如、别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此唯识理、是真是如,故名唯识真如。流转真如者,即十二缘起,是有情流转之实相,其内容不越十二有支,其次序是无明等为先、行等为〓,其规律是烦恼业生相酬相引其实性是缘起无我,有情由此流转生死相续不穷。此理真实,流转真如。安立真如谓苦谛,邪行真如谓集谛,清净真如谓灭谛,正行真如谓道谛。谛者如实之理。圣者所证,又名四圣谛圣谛故真如,圣者既实证圣谛离言说相,为说示他,还以言说而安立之。四谛、皆是安立。为显四谛义别、但说若谛我安立真如。集谛有烦恼及烦恼所起业、性是邪行、为众苦因、此理真实、名邪行真如。灭谛是苦集永断,离三杂染、果竟清净,故名清净真如,道谛以念住正断神是根力觉去道或三十七菩提分法乃至波罗蜜多为体,是灭谛因,是无漏正行,真实不灵,故名正行真如。由此可知,凡属真理皆是真如。而理有多种,性质殊、范畴异“真如大分便有七种了。法相真如就二空无我真理立。唯识真如就万法皆不离识真理立。此二范围编于一切法。流转真如唯就有情流转五趣缘起真理立,唯编世间不编出世。安立真如,是说世间果真实相。邪行真如,是说世间因真实相。清净真如唯识出世果真实相。正行真如唯说出世因真实相。其性其量又各不同。解深蜜经分别瑜伽品中云: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根据如上三义,真如之义,可得而知。1真如不是实物,而是真理。它不是独立于一切事物之外,而即住于事物之中。2所谓住于一切事物之中者,大如人住室中,粮住仓中,衣住箱中,它只如无常住诸所中,无我住一切法中,寂静住涅〖FJF〗?〖FJ〗中。非离诸行有无常,而即诸行便无常。非离诸法有无我,而即诸法是无我。非离涅〖FJF〗?〖FJ〗有寂静,即彼涅〖FJF〗?〖FJ〗即寂静。非后起非外加亦非先有,乃即诸法内具的本性也。3虽此真如即诸法内具的本性,但与诸法体又非一、一有何址?如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识法真如,如与法一者,真如衣不通于三性法,善非不善非无记故。成善法即不善法即无记法,真如是一故。唯识真如其义亦尔,万法虽皆同此唯识真如,但万法不同是识也。流转真如亦尔,三界五趣虽皆同此缘起真如,但三界五〓十二有支因要各异也。安立真如等亦尔、不广说。遍不遍如是、常无常亦然。诸法是无常,真如是常,故非一也。又真如遍于染净诸法、设是一者,诸法染时应同染,诸法净时应同净。然而不善邪行是染、而彼真如则恒净。又不同了。即以此故,诸法是有为,真如是无为。真如不生灭,垢净增减,诸法有生灭垢净增灭。其不同确定了。
4真如既是无为法,所以它对一切法不能有任何一点作用。它不能生灭垢净增减诸法,以自无生等故。既然无用,亦〓无体,设其有体必有用故。无体无用、故可说彼无有。掌珍论立量支:‘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此量完全正确。
5虽说离诸法说真如同于空华,但诸法自有其实相,自有其真理,即此实相真理于常:时、于恒:时、编在一切法恒住一切法。瑜伽立此为园成实性。园谓园满,成谓成就,实性即真如、真实不灵故。佛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性安住、法界安立。’吾人如实了知真如无体无用如空华者斯可以如实了知真如实义了。
上面分别解释六种无为法己,但在成唯识论复有别义、彼二卷言:‘然契经说有灵空等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识有。谓曾闻说灵空等名,随分别有灵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灵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灵空。由〓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缺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各不动。想受不行各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妄,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故诸无为非定实有。’被论即说六种无为皆依法性而立。是则心、心所、色、不相应行者一切事相、事相有为、有体用因果生灭垢净。无为法者、诸法真理、无体用因果生灭垢净。故名无为。如是释百法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