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系列(节录)A
导言
“贝多”是形状像棕榈的树,长青不凋,它的叶子就叫“贝叶”。古印度人拿它来书写经文,以利流通,所以叫贝叶经。目前,我们虽不再直接诵读贝叶,但古代的高僧就是利用贝叶,将佛陀的教法书写其上,使流传后世。
时至今日,想看又看得懂佛典的人已愈来愈少。这固然是佛学的博大精深,使人望而生畏;而最主要的却是缺乏中间的桥梁,来引导人们接触佛法。
贝叶系列系采取从各佛类佛典中摘下部分章句,以浅白的文字,夹议夹叙,试著点明它的奥旨;指陈它的精神所在。希望繁忙的现代人,也能分享佛法的清凉自在;品尝两千多年前贝叶所提供的珍肴美味。
◆忍 辱 真 义◆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的因手足残缺,其貌不扬而苦恼,有的为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而伤悲;有的因无端受辱,气愤不过而咆哮;有的为怀才不遇,运不济而浩叹;有的因「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而号泣。无常的人生,时时刻刻都在演著一连串的不如意,一般欠缺修为的凡夫俗子,往往忿恨难抑,屈服于所谓命运的安排,随俗浮沈,终至抑郁以终。
苏轼在“留侯论”中,提到世俗之人遭受陵辱,经常采取的报复方式就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当然罗,这只是匹夫之勇。
《孟子》书中,也提到凡夫的另一种「示威」方式:一手抚著宝剑,两眼直瞪对方,然后厉声大叫:「彼恶敢挡我哉?」不用说,这也是血气之勇。
不知忍辱,但逞一时之气,有如螳臂挡车,最后还会有好的下场吗?容忍一时之气,就像在悬崖边暂退一步,除了免于碎骨粉身之外;还可以为自己惜福、造福,使自己的前途更加坦荡平稳。
刘向在“说苑”中,提到一则故事:楚庄王夜宴群臣,突来一阵大风把烛火吹熄。漆黑之中,有人伸手非礼楚王的爱妃。王妃在惊慌失措之下,扯断这人的帽带,并将它紧握在手中。妃子说:「大王,请赶快点亮烛火,揪出这个色胆包天的登徒子。」紧急的时刻,楚王却说:「且慢,我请大家喝酒,这人因酒醉而失礼,这罪过应记在我头上。是以,在座各位不立即把自己的帽带扯断的,就是没有尽兴-就是不给寡人面子。」等烛火再次被点亮时,果然所有与会者都自行扯断了帽带。君臣终于尽欢而散。两年后,晋、楚交战,有一位战士总是奋不顾身,一马当先。楚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如此..」此人回答:「我羞辱您的爱妃,您却不施报复。我一直想肝脑涂地,用生命来为您效忠,因为我就是那天晚上对妃子非礼的人。」
另外,《金刚经》里,举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截肢的故事:忍辱仙人的沈著、包容,终于修成了「忍辱波罗蜜」,使自己的境界又往上提升了一大段。(见:《贝叶之香》192页)
至于东施长得丑陋,却偏偏要模仿西施的捧心,结果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这是东施不明「因果」对自己的「正报」(包括人的寿命、智慧、长相等等的福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却贪图非分(不耕耘却想要有收获),而不能「忍」的缘故。
再说屈原由于「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伤心之余投入□罗江。这毕竟是壮烈有余,而影响有限。如果屈原能再多忍一点儿,或许还会有被重用的一天,对家国就能有多一番有益的作为。
人世间确实有许多令人不平的事。记得高中时唱过一首歌-飘零的落花,曲调哀怨凄凉,回肠汤气。以花喻人,整首歌就像一位历尽沧桑的少妇,如泣如诉。它最后的一句歌词:「向谁去呜咽诉不平?」更是使人柔肠寸断,泪□衣襟。
然而,人原本脆弱的心灵,那堪朝朝暮暮、日日夜夜地啼哭?岂不是悲上添悲?愁上加愁吗?因此,苦难的人生,就必须藉助忍辱波罗蜜才行。「波罗蜜」既然译为:「到彼岸」,那就是把人生比做:苦海;把忍辱比做:渡海的工具-像舟船一样。渡过不同的江海河川,需要藉助不同的大小船只,而面对生命的不同挑战与折磨-有的是来自大自然的生灭;有的是出自人事的兴衰;有的是外在环境的变动;有的是内在身心的迁流这一切都需要「忍」,否则人生就不得安宁舒适,不得自在解脱。
然而,过河坐船,到岸就必须要「舍舟」,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交通工具,不就形成累赘?同样的道理,使用忍辱波罗蜜不得其法,反而会成为修道的障碍。底下是我常对同学们提及的一则笑话:
我学佛之后,立志要先修忍辱波罗蜜。可是护法金刚老爱捉弄我,不是事事不如意,就是天天有人欺负我。于是「我忍、忍,我忍、忍、忍」,就在一忍再忍之下,忍到我「颜面尽失」;忍到我「英雄气短」-自己觉得窝囊到极点。
好不容易我想出一个好办法:当别人欺我、气我、激我、害我、伤我、讽我、损我之时,我就暗中咬牙切齿,阴森地冷笑:「哼,哼,好小子,我此刻正在修行忍辱所以老子不理你!等我修成以后,你就要霉运临头了,看我如何来收拾你!哈哈,非把你活活切成十八块不可!」
这虽是笑话一桩,但却说明了一项事实:把「忍辱波罗蜜」当做「报复手段」,这忍辱不就成了损己害人的毒药?跟佛教以它作为自度度他的工具,两者之间的意趣,何啻天壤!
坊间刊行的武侠小说,男女主角往往在惨遭灭门之后,为了索回血债,不惜做牛做马,忍辱偷生,把仇恨之火暂蓄心中。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待机报仇,将仇家斩尽杀绝。想想看:忍辱数十年,受尽委屈,就只为了杀死仇家,这活得多痛苦!活得多血腥!也活得多无聊啊!
因此,一个人只要念念不忘自己是在「忍辱」,这个人一定是身负重担-怀著屈辱、愤恨、嫉妒,不是哀哀自怜,就是满心悲愤,日子自然过得十分无奈、凄苦。
◆◆《金刚经》里,佛对须菩提说:「所谓忍辱波罗蜜-其实并非真的有这种东西;只不过这样方便称呼它叫忍辱波罗蜜罢了。」一个人藉用忍辱波罗蜜(工具、方法),来消除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化解人与人间的误会与对立,弥平相互间的冲突与纷争,使得自己因为「退一步」而得「海阔天空」。可是,不明「空理」的人,乍看之下,觉得忍辱波罗蜜确是实实在在的法门,奇怪!如来怎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真的被称做忍辱波罗蜜呢?」原来,忍辱波罗蜜只对气量褊狭,处处计较的人才用得著;对一个心胸坦荡、智慧澄明的菩萨行者,根本就用不到它。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内心既无愤懑怨怼,何必忍辱?就好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何需药物治疗呢?◆
◆◆事实上,菩萨行者所以不需要用到「忍辱波罗蜜」,是因为他透过智慧的观照,通达宇宙万法的缘起缘灭,悟得「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因此彻底地明白:没有「人」可以欺侮我,也没有一个「我」可以被欺侮,而在人我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法」(一件事或一个东西)-别人可以拿来欺侮我。如此说来,菩萨既然不需要忍辱,那还有什么法门-被菩萨称为忍辱波罗蜜的呢?不过,对我们尚未悟道证果的凡夫来说,天天活在人我的对立与物我的矛盾之中,因此天天感受到「三界火宅、众苦煎迫」,为了身心的安宁,不暂时服用「忍辱波罗蜜」这一帖妙方,行吗?◆
附 注:
1.波罗蜜:译为「度」,「到彼岸」的意思。像横渡生死苦海的舟船。2.如来:对觉悟著的称呼之一。
“人欲待大富,然后大施,便不为布施。至欲施时,为水火盗贼所夺,一钱亦不能施。”
--《百喻经》
◆布 施 及 时◆
◆ 《四十二章经》中,提到人有「二十难」-二十种修行的障碍或阻力。其中最引人注目,最发人深省的就是「贫穷布施难」。◆
◆◆对贫穷的人来说,不论是三餐不继,无以为炊;或是粗茶淡饭,箪食瓢饮-内心总是蓄满一股不满足,坦白地说就是还残留「贪」字在心头。既然觉得自己穷,还没赚个够,就会埋头苦追:追求名位、财富,偏偏这一条路是不归路,因为欲望本身就是一个无底,□落其中者,鲜少有不粉身碎骨的。◆
◆◆大学毕业后,我就有为青年学生开创一处学佛园地的构想。虽然七十年代,托台湾经济起飞之福,老爸留给我的房子和土地,我已薄有资产;但是心里老想「将本求利」-先投资赚钱,等更有钱再来开张,不是更风光体面吗?主意打定了,就立刻付诸实施。结果我被出卖了-合夥的老朋友卷款私逃。到头来我身上赤贫如洗,一个钱也不剩。◆
◆◆现在想想当时的「念头」投资致富,其实就是出自一种「贪念」。很不幸的,这种贪念就如同古人所说的「欲深溪壑」一样,人活到老死也不可能填满它。◆
◆◆惨遭变故的我,打击之深,何待多言?回过头来再看《百喻经》的一段文字:「人欲待大富,然后大施至欲施时,为水火盗贼所夺,一钱亦不能施。」不得不佩服觉者的深谋远虑吧?◆
◆◆常听到佛教徒说:「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布施一笔大钱,用来捐给慈济功德会;奉献给法鼓山、金龙山、佛光山..」结果往往等到说话的人死了,遍寻宝岛到处林立的佛教道场中,竟然没有一砖一瓦或一沙一石是他布施的。◆
◆◆《百喻经》中,另外举出一则故事,用来说明「布施要及时」的道理:有个人养一头乳牛,打算十天后用香醇可口的牛奶来招待客人。照理说,这人应该逐日挤乳,然后加以储存备用才对。可是他却这么想:「每天挤乳的分量太少,不如十天后一次挤满,不是更省事吗?」连续十天不挤乳-乳汁的分泌就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这人到了宴客当,就再也挤不出半滴牛奶了。
◆◆想过没?平常不布施-没把布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没能养成布施的习惯;那「乐善好施」的心,就会逐渐地消退,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毛不拔的贪心。◆
◆◆八年前创办「菩提园」-作为大专学佛园地,正是此生最为穷困的时候。经常口袋中凑不出足够的铜币来吃顿饭,可是创办园地的意愿却愈来愈强烈。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我已警觉到:如果要等到有钱的时候才来奉献┃◆┃实现自己弘法利生的理想,而我已年过不惑,又要挨到那一年那一月的那一日呢?虽然当时由于因缘的不聚足,不能获得很多志同道合的支持,但是敏惠、玉汝和我三个人仍然不改初衷地如期开办。当然在创业之初无比的辛苦:三个人天天加班,一天的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不过,在咬紧牙根下,还是给硬撑过来了。◆
◆◆「布施要及时」,不是吗?◆
◆◆如今来园的学生,遍及全台湾各大专院校,总人数早超过四千人;眼看园地的成长茁壮,内心自然涌生无限的欢喜。◆
◆◆曾经有好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了解「菩提园」的成长艰辛,也貌7b同了园地的功能和效用。因此不止一次地,用坚决的语气告诉我:「老师,我支持您,将来我有钱以后,我一定要帮助您,我也要在自己的故乡-甚至全省各地再创办一处处的小菩提园。」◆
◆◆说句老实话,我虽把他们的话全都听进耳朵里,却半句也没放在心里。为什么呢?因为听多了,麻木了。绝大多的同学在离开园地以后,往往一头跳进名利的大海,任其载浮载沈,从此再也上不了岸。◆
◆◆「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多少同学的话,犹言在耳,可是他们的心却距离园地愈来愈远了。◆
◆◆我也非常感谢少数真能布施的同学,有的按月寄来五百;有的不定期捐献一笔。他们的点点滴滴,汇成的虽只是涓涓细流,却仍然足够和我们同心灌溉这块园地,继续培育更多的菩提幼苗,就如同他们当年在这儿所受到的照顾一样。◆
◆◆最后提到一个小问题:贫穷布施「难」,那,富贵就布施「易」吗?不见得,因为人心的不足,所以没有一个富翁真的认为他自己很有钱。所以贪求无厌之心,将会使他永远扮演著贫穷的角色-也会使他永远错过布施的好时机。◆
附注:1.布施:包括三种-(甲)财施(乙)法施(丙)无畏施。在此,偏重于「财」。
(详见:《佛教的精神与特色》◆108页。)◆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
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法华经·普门品》
◆施 无 畏 者◆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王舍城的灵鹫山中宣扬佛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叫做无尽意,他从座位中站起来┃◆┃衣□左肩,露出右肩(偏袒右肩是出家人起身向佛问法的礼仪)。对佛合掌行礼,然后问佛说:「世尊,观世音菩萨是由于什么样的因缘,才名叫观世音呢?」◆
◆◆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如果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众生,遭受许许多多的痛苦烦恼,而能够一心一意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这时菩萨就会观察这声音的来源,立即赶来救济,所以他的名字叫观世音。」◆
◆◆如此说来,做为一个寻声救苦的菩萨,他必然需要有无尽的慈悲和圆熟的智慧,才能变化无穷,随时现身在各个星球世界;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来满足众生不同的需求。至于观世音菩萨又是运用那些神通妙用,来普渡有缘的众生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无尽意菩萨时,曾作以下的描述:◆
◆◆「如果有众生需要佛来为他说法,他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马上现出佛的形相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需要聆听辟支佛说法(辟支佛即「缘觉」,修「十二因缘」而觉悟者),他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辟支佛的身形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人需要聆听声闻说法(声闻是修「四谛」法而觉悟者),然后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声闻的样子来为他说法。」◆
◆◆「同理,如果众生需要观世音菩萨现出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猴罗迦身、人身、非人身、执金刚神身等等-来为众生说法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视事实的需要,看众生不同的根机,分别现出不同的身形来为他们说法。」(以上,就是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所示现的卅二化身。)◆
◆◆由于观世音菩萨能变化前面所说的「三十二种身形」,来为众生说法,解除众生的痛苦与烦恼,因此释迦牟尼佛才当著亿万听众的面前,赞美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无量:「无尽意呀!观世音菩萨具有这样伟大崇高的功德,现出种种的身形,来往于宇宙不同的世界,救济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大家都应该一心一意地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充满危难恐怖的紧急关头,能够给予我们信心和勇气,消除我们的疑虑和恐惧,所以这个世界的众生都称呼他叫:施无畏者。」◆
◆◆有些人或许会感到困惑:观世音菩萨到底具有多大的能耐?能救助众生多少的苦难?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才称他叫:「施无畏者」呢?◆
◆◆底下,请大家继续聆听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的一段话,就可以一扫心中的迷雾:「如果有恶人兴起害人之心,把你推落火坑,这时恭敬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火坑就会变成清凉之地;如果不幸漂流在汪洋大海中,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那滔天巨浪绝对吞没不了你;如果被人从高山推落到山下,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你就会像太阳高悬在虚空,一点儿也不会损伤;如果碰到盗匪仇家,举刀欲加杀害,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盗匪仇家就会瞬间生起恻隐之心而不忍杀害;如果遇到◆9d04情而下狱,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自然能获洗雪而解脱;如果有人欲以符咒、毒药来伤害你,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符咒和毒药不但伤害不了你,对方反而会自食恶果;如果遇到恶鬼与毒龙,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它们绝对不敢伤害你;如果遇到凶恶的野兽,张牙舞爪,恐怖万分,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它们就会迅速地奔逃四散;如果遇到狂风暴雨,降落冰雹,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就不会酿成巨大灾变。」◆
◆◆释迦牟尼佛一口气例举了观世音菩萨的灵感事迹,接著他又称赞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与救苦救难的善行:◆
◆◆「无边的众生遭受痛苦的煎熬与折磨,观世音菩萨以他修行得来的智慧,能够救济众生一切的痛苦。」◆
◆◆观世音菩萨令人赞叹的神通妙用,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普门品》中,告诉我们答案:「观世音菩萨能够真实地穷究真理(真观);具有清明无垢的观念与思想(清净观);他以广大的智慧,洞察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广大智慧观);他以大悲心来观察众生的苦难(悲观);并帮助众生拔除苦难,同时以大慈心给予众生快乐慈观)。」◆
◆◆我常想:「如同海潮般起落,不但准时而且永不歇息」的伟大菩萨,正是我们得以作依靠」的最有力保证吧?◆
◆◆然而年轻时读《普门品》,虽然一再告诫自己:要深信佛法,要相信菩萨;不能随便起疑而亵渎菩萨。但是心中的疑惑却一直盘据心头,不得舒解,像:「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漂流巨海,波浪不能没!」认为这简直是梦中呓语,天大荒谬!◆
◆◆四十年后的今天,才略为懂得如何解经明义,窥其内蕴:当自己财迷心窍,欲火攻心时,轻念菩萨名号,顿感身心清凉,渐有远尘高想;这不就是「火不能烧」吗?当自己浮沈在虚名假誉的汪洋,虔诚默念菩萨名号,一颗旁徨争逐之心,才得以登上解脱之岸。这不就是「波浪不能没」吗?◆
◆◆又家父四十四岁罹患肝癌,起初,他满怀信心,天天念菩萨名号,从未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活得十分自在。一直到临终前两周,我好心地根据《阿弥陀经》的记载-执持(弥陀)名号,一心不乱,是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著急地告诉父亲说:「爸,时间不多了,请改念阿弥陀佛吧!」没想到父亲乍听之下,变了脸色,惶恐地抓住我的手说:「是不是我快不行了?」◆
◆◆我在《再续学佛百问》中(见:◆37页《你真的想往生西方吗?》),曾提到这一段往事,并深感懊悔地说:「唉!四十年前,自己学佛境界不高,对观音、弥陀的名号妄加分别,徒增家父的困扰,深自惭愧!但这也反映出一般人的执著通病,不也是提倡念佛法门的一个极待破除的疑题吗?」在文末我提出这样的一点心得:「家父当年若一心持名观世音,照样也能往生。」◆
◆◆容我再唠叨一句:《普门品》要众生们「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实在是一句剀切恳□的话!(此段经文的解释及其相关故事,请翻阅《贝叶之色》◆39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菩萨-悲智双修,誓愿无尽,不但能在生前带给你快乐平安;也能在急难危困之际,助你化险为夷;更能在你临命终时,接引你登上西方净土。这,你又何必多疑?◆
附注:1.无尽意:他是「东方不□世界」-普贤如来的补处(辅助普贤如来教化,准备递补佛位的)菩萨。在《法华经》中,他受普贤如来的嘱咐,特别到我们的世界, 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2.是:这、这位。◆
3.如是功德:像普门品中,所说的那些功德-能帮功众生解脱八种灾 难,以三 十二种化身
随机说法,并能满足不同众生的愿望等等。◆
4.种种形:即三十二种变化身形。◆
5.诸国土:宇宙间的各个星球、世界。◆
6.供养:可以分为两大类:(甲)三业供养(乙)理事供养。(甲)三业供养:1.身的礼拜2.口的称赞3.意(心)的观想-透 过想像 来瞻仰菩萨的相貌庄严圣洁。(乙)理事供:1.事:以衣食、花果等物质来供养。2.理:体会菩萨所以证果的道 理,了解菩萨的伟大在于:慈悲与智慧,并加以学习实践。
7.摩诃:大的意思。摩诃萨,即大菩萨。
8.娑婆世界:我们目前居住的世界。「娑婆」是印度话,中国话的意思叫「堪忍」,意思是说: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虽然遭受诸多的痛苦折磨,但是仍然能咬紧牙根加以忍耐,甚至还能苦中作乐。(参见:《贝叶之色》57页注2.。)◆
9.施无畏者:「无畏」是指恐惧与烦恼的消除,亦即解脱的快乐自在。观世音菩萨是把无畏施舍给苦难众生的圣哲,在普门品中,一共有「十四种无畏」,菩萨 能施给 众生。所以才被众生称为「施无畏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
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
至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金刚经·依法出生分第八》
◆ 法 施 第 一◆
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是世人所珍爱追求,所渴望拥有的。能将它们拿来布施,原本就不容易;何况在数量上能跟三千大千世界相等-这是用来比喻布施数量的巨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原是一个佛的教化区,包括一百亿个太阳系。因此这布施功德的殊胜,更不言可喻。◆
◆◆所以当佛问须菩提:「这样的布施,功德大不大时?」须菩提才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甚多,世尊。」
◆◆然而接下来佛又说:「如果有人能自己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经中的四句偈,替别人讲解、介绍其中的义理,这说法的功德却超越了前面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的功德。」这种说法,有些人看了难免会狐疑不信。◆
◆◆别急,这里先听我打个比方:◆
◆◆我最喜欢吃芒果-从未成熟前,就摘下来做成的「芒果青」;到红中透黄的熟芒果,都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让我垂涎三尺。◆
◆◆我吃了近半辈子的芒果,却从来不用花费一分一钱。原因是:小时候,外祖父在屏东乡下购置了一大片果园,其中就以芒果为生产的大宗。因此一直到我大学毕业为止,每逢芒果盛产季节,不用我开口,自然有人将甜而多汁的芒果送上门来。◆
◆◆我服完兵役后,回到母校高雄复华中学教书。这时外祖父的园地虽已夷为平地,改建成公寓出售;但是我教过不少住在台南玉井的得意学生,因此香甜的芒果,每年仍能源源供应-这是学生们主动送上门的礼物,我也厚著脸皮接受。◆
◆◆我享受十多年香甜的芒果风味;接受别人无数芒果的施舍,心中一直以为:今生此世一定有免费的芒果吃。没想到一旦遭逢变故,出国流浪了一阵之后,人事全非-不知怎,居然不再有人登门送芒果。这时,我才想到要自己学习种芒果。我托人帮我选来最好的品种,将它种植在「菩提园」的院子里,并且透过书本学得如何培育、照顾的方法。我仔细地阅读,做成了笔记,并照著去实行。三年下来,我终于看到了耕耘的成果:今春它们绽开密密麻麻的花,引来成群的蜂蝶,日夜的穿梭;不久就结成绿豆般大小的芒果。到了五月园庆的时候,上百个椭圆硕大、绿中透红的果子,垂挂在枝桠,把树枝压得弯腰驼背,令人好生不忍,却也赢得成百上千学生的羡慕与赞叹。◆
◆◆收获的时刻到了,我把第一个亲手摘下的芒果献给母亲-出家后的传华师父品尝。她老人家舍不得吃,再转手供养她的师父-宏法寺的开证上人。竟也赢得了上人的连声夸:「世敏种的呀?不简单,不简单。」其余的芒果,则来者、见者皆有分,大家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好了,有关芒果的故事也该告个段落了。我的结论是:享用别人成千上万的芒果,并不能保证永远有芒果吃。只有自己学习亲手栽种,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收获,才不必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当你想吃芒果的时候。◆
◆◆许多人通常都能接受这种说法:「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因为万贯家财只是无根的芒果」-用完了、吃完了就没了,以后就非向人伸手不可!可是一技在身,就像是落地生根的芒果树」,可以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不但可以自己取用,也可以分享别人。
◆◆另外,还有一个浅显的例子:纵使富人能天天填满穷人的空腹,有一天富人死了,这穷人失去依靠,还是会挨饿;如果教导他自力更生的方法,就可以使这穷人终身免于饥。
◆◆了解以上的说明,回头再看本文所引用《金刚经》的经句,就不难了解所谓「法施大于财施」的道理了。施舍金银财宝,只能填饱众生的肚子,装扮众生的外表,却不能庄严他们的生命-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淬砺智慧,使得众生离苦得乐,脱离轮回,进入涅。◆◆◆《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鼓励众生要「挥智慧剑,斩烦恼根」;用彰显空理来破除众生的执著。在中国,无论是天台宗、唯识宗、贤首宗、三论宗等,皆有注疏。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据说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经文而开悟。(参见:《贝叶之色》103页 无住生心)◆
◆◆如此说来,《金刚经》不就是众生医治心病的华陀神药?不就是横渡生死大河的舟?一切金银七宝,只能满足众生的物质需要和贪婪的虚荣,对众生的慧命法身又有何助益?只有佛法能充实众生的慧命,陶铸众生的法身。所以弘法利生的人-对众生提供「法布」的人,他的功德当然超越单纯用物质布施的人,其理甚明。◆
◆◆再说为什么只用「四句偈」-经典中的一小段文字,来「为他人说」,就有屈指难数的大功德呢?了解这层道理并不难:佛法如药,药的价值,在它的用法与疗效;而不在它的价钱与数量。能应机说法,对症下药,何必动用四句偈?三句、两句、一句甚至半句,也就够了?所以有一句古老的台湾谚语说:「吃错药,人参一石;吃对药,青草一叶。」是这个意思。◆
◆◆至于佛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是指《金刚经》中的那四句偈呢?古人曾为此事争论不休,到最后还是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的认为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祖惠能大师则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四句偈。最令人感动的是-世亲菩萨为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定中飞升到兜率天,请教弥勒大士,所得的答案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根据前人研究,在《金刚经》中,一共有十四处可以被列为「四句偈」。然而为什么释迦如来不直接明说,却要让后世众生大费疑猜呢?六祖惠能多少给我们一些线索,他:「如果此偈可以言传面命,可以用聪明测度得到我佛世尊为什么又要吝惜金口,不肯明说呢?就是恐怕我辈凡夫,拘泥于文字,死背硬记,执指为月,不能够返观内照-真正的活句(四句偈)在自个儿的心中,是不假外求的;要在常行日用中,字字放光,头头显露而不必枉加分辨-此是彼非。」◆
◆◆在「菩提园」,就时常有同学手捧《金刚经》,一脸疑惑地跑来,非要我指出四句偈的出处不可。有些人实在太执著不舍,任凭我横说竖说,他就是不能契入:句句皆是,句句皆不是的无碍境界。此时,我只好告诉他:「想找四句偈呀!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打开经文,从头算起,每隔四句都是四句偈。然后想办法把它们都解释剖析清楚,再逐句逐句地为他人说,不就行了?」◆
◆◆「那有那么多的四句偈?」他吓得大叫。◆
◆◆「那有你想像的那么多?照我的方法做,永远只有一组四句偈。不是吗?」我说◆◆ 「此话怎讲?」他更迷糊了。◆
◆◆「当你分析某四句偈时,你就该把前面和后头的所有「四句偈」抛诸脑后,心中只牢牢地、全神贯注地,直下承受它,所谓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是也。」我又补充了许多。当我全都看过了,读通了,我的四句偈又在那里?」他还是钻进了牛角尖。
◆◆「那就是处处皆是,处处皆不是了。」我故作轻松。
◆◆「怎么说?」他瞪著我。◆◆◆「只要看场合、看时机、看对象,随时随地,心中不都有你最适切的四句偈了吗?」我笑著说。◆
附注:1.于意云何:你的看法如何?◆
2.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的教化区,又叫「一佛土」,包括一百亿个太阳系。简称为「大千世界」。◆
3.以用:用来。◆
4.宁为多不:是不是很多呢?宁,助词,无义。不,通「否」。◆
5.受持:受,直下承受。持,时时行持。◆
6.偈:佛典中用来说理的一种「形式」,有点类似「诗」,但不必讲求押韵、平仄、对仗等。◆
7.四句偈:《金刚经》中的任何四句,都可以称之。◆
8.其福胜彼:受持演说经典的功德,超越了七宝的布施。佛法如灯,灯灯相传,可以辗转无尽之故。◆
◆◆ 光严童子问:「道场何所在?」◆◆ 维摩诘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方便是道场
,教化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维摩诘经·菩萨品》
道 场 何 在◆
有一次,光严童子正要外出办事,在「毗耶离」城门口,刚好遇到维摩诘居士。光严就向前问候:「居士,您从那儿来?」维摩诘含笑回答:「从道场来。」光严就乘机向居士讨教:「什么是道场呢?」结果引来维摩诘的一番详细解说。本文仅仅摘录其中的一小部分略作介绍,目的在帮助初入佛门者对道场能有正确的认识。◆◆◆维摩诘居士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直心是存心正直,不邪曲,不虚伪。学佛的人能以直心来修行,才能直道而行,直驱成佛之域。举个例说:讲经说法,如果不是为了弘法利生,而是为了个人的逞英雄、出锋头,就不是直心,就不是在办道,这个场所就不能叫道场了。同样的道理,买田园,建寺庙,如果不是为了续佛慧命,绍隆佛种,而只是满足个人好大喜功的虚荣心,这样的田园再广大,这样的寺院再豪华,又怎能叫道?◆◆◆维摩诘居士又说:「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发行」就是「不仅坐而言,还要起而行」的意思。佛典上说:「说食不饱」,就像肚子饿了,你细数一些山珍海味,什么:香菇炒豆腐啦、红烧狮子头啦、清蒸苦瓜啦,尽管搬出漫天酒席,依然空腹如故。◆
◆◆所以一处真正的道场,一定是真正在「办事」的场所。像:举办演讲、法会;讲授佛学、教唱佛曲;开办慈善救济、生活谘询、医疗服务;出版刊物、书籍。总之,它的范围可以涵盖六度万行-慈善、教育、文化三者并重。◆
◆◆维摩诘居士又说:「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深心,是深广的大心,是对佛法的深切信仰,不但始终不渝,而且不乐小善小法。一个学佛的人,须要具有深心,才能在修行的路上,立稳脚跟,选定目标,不改自己的初衷。如此,才能不断地累积功德,终至圆满。◆
◆◆有深心的学佛人,才不会因为中途造次颠沛而变节;也不会因为在修行中略尝法喜,而执著不舍,遗忘当初曾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所以,有深心,才能增益功德,才能完成修学佛法的大业。◆
◆◆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他的原动力。一个人忘失了菩提心,就不能被称为「佛教徒」;尽管他多有修行,我们也不承认他是在「学佛」。《华手经》上说的好:「起五无间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若人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参见:《贝叶之香》◆63页 真菩萨)所谓「坏菩萨心」,就是「忘失了菩提心」的意思。◆
◆◆一处具有「菩提心」的地方,就是经常以「上求下化」作为办道的场所。-这地方不叫道场,又叫什么呢?至于以菩提心作道场,为什么说是「无错谬」呢?那是因为「菩」就是「智慧的觉悟」。既然这觉悟是来自智慧的观照,当然具有正知正见,可以引导自,也可以指导别人,一起迈向生死解脱的涅槃大道。◆
◆◆维摩诘居士又说:「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这儿要特别指出的:方便绝不是一种贪图小利或避重就轻的「随便」;更不是是非不明的一味迁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权宜变通。两者千万不能混淆不清,否则失之毫□,就要差以千里了。(参见:《续学佛百问》◆11页 方便与随便有何不同?)◆
◆◆末法时代,有些道场偶尔也会忘失菩提心-忽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正经事。一天到晚「方便说法」:讲神通、感应,甚至看风水地理、供应咒水治病消灾;天天「方便办道」:赶经忏、办法会,一场接著一场,忙得喘不过气来。忘却佛教立足世界的使,在于:觉悟众生,使之开启智慧,自度度他。◆
◆◆什么是真正的方便呢?就是顺应众生的根性,对佛法的说明解释,给予最恰当的譬喻与浅说。也就是要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让他们皆大欢喜地满载而归。这容易不容易呢?当然不容易罗,因为深入浅出,本身就是一种功力。说法者除了要博学之外,还要能融会贯通,以及擅长比喻才行。◆
◆◆记得小时候看马戏,起初常瞧不起小丑,以为他只会耍耍小技,逗人笑笑而已。后来才发现:小丑是马戏团的灵魂人物。他除了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之外,还要善于表演-模仿别人、夸大动作、装疯卖傻、故作一本正经然后才能把观众,尤其是小孩(像初机的学佛者),带进一个笑声连连,乐而忘忧的天地(像佛的清净世界)。◆
◆◆懂得方便说法:出于智慧的通达众生根性、择要浅说的表达能力,才能增长众生的善根,引发众生学佛的兴趣。能这样方便说法的地方,就可以叫「道场」。◆
◆◆维摩诘居士又说:「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多闻是充实学问,启迪智慧的方法之一。学佛的人要多方增广见闻,实践起来才不会横冲直撞,盲修瞎练。◆
◆◆目前一般人提到「多闻」,就马上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这可能跟《楞严经》中曾提到: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仍逃不过「摩登伽女」的色诱有关。(故事见:《贝叶之香》页 阿难的誓愿)其实这是一种天大的误会和偏见。◆
◆◆佛典上告诉我们:「闻、思、修」是开启智慧的三种方法。一个人没有「闻」,就不能「思」;没有「思」,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了。既然听经闻法,增广见闻,是自我充实的手段;也是提供思考、修行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可知。◆
◆◆因此,一个真正的道场,应该是时时刻刻能提供众生增广见闻的机会。这除了主持道场的人,本身要具有博学多闻的修养之外,还必需具有恢宏的达观,远大的胆识,以及服务众生的热忱才行。◆
附注:1.光严:一位在家菩萨的名字。◆2.童子:泛指不论僧俗,没有结婚的人。◆3.道场:又叫「菩提场」,原指「成佛的地方」;后世则泛指「修行办道的地方-说法度众生的场所。」◆4.直心:不谄曲、不虚假的心。◆5.发行:实践力行。◆6.深心:对真理的深生信乐。◆7.菩提心:菩提是「觉悟」;菩提心是指求正觉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8.方便:权宜善巧的应变方法。◆9.多闻:广博地听闻佛法。◆10.如闻行:照著听闻得来的道理,如实去做(行)。
◆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
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四十二章经》
仰天而唾◆
年轻时,我在高雄复华高中教书。某年的春假,班上的同学打算利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举办一次郊游踏青。于是,当导师的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同学们讨论郊游的地。
◆◆经过一番初步的讨论,大家先行提出三个地方,然后再作最后的表决。这三个地点分别是:垦丁、日月潭和八卦山。◆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就要进行表决时,有一位平日沈默寡言的同学,突然从座位上起身,没经过我允扛5c就擅自发表高见:「我反对去垦丁,那儿的气候乾燥,三月的火伞高,稍微走动一下,就会汗流浃背,有什么好玩的!」经他这么一说,有些同学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至于日月潭嘛,喧嚣吵杂,人工粉饰雕凿的气息太重,何况经过长期污染,潭水早就呈现一片恶臭、死寂,这又有什么好看的!」他又继续发表他的高论,又有更多的同学点头。◆
◆◆「那,那你是赞成到八卦山罗?」忍不住抢先说话的,是他邻座的同学。◆
◆◆「不,八卦山更无聊、更俗气,只有白疑才会去那种鬼地方!」他竟然说得一脸不屑,直把全班同学弄傻了眼。◆
◆◆这下,轮到我皱起眉头,开了口:「老天,这三个地方都不好,你打算去那?」
◆◆「我什么地方都不去!」他说得斩钉截铁。◆
◆◆「为什么?」我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春假,老爸要强迫我回乡下看外公、外婆。」他得意地笑著说。◆
◆◆看完了这一段故事,觉得有点荒谬是不?这个学生后来在周记上,写下了他的感受:「其实,我好喜欢参加班上的郊游。不过,爸爸却非强迫我回乡下探望外公、外婆不可,既然我不能参加班上的郊游,那我也不喜欢同学们拥有一个快乐的春假,留下任何甜蜜的回忆,-所以我反对大家去任何地方。」◆
◆◆人的嫉妒心,使人的心量变得狭小了-见不得别人的美,也看不惯别人的好;甚至不愿知道别人在行善助人、在回馈奉献、在服务牺牲。这种心理十分微妙,有时连自己都难以察觉,就是发觉了,对它的来龙去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甭论会了解它的庐山真面目。
◆◆你我的左右,偶尔也会有少数这类的「酸葡萄」。你在讲经说法,他就批评你:未能深入发挥,功力不够;你在著书写作,他就指责你:文笔太差,全是老生常谈;你在出钱出力,他就冷言冷语:好出锋头,动机可疑;你在潜心修行,他就存心挖苦:根机浅薄,能搞出什么名堂?如果你反过来问他:「那你天天在做些什么?」◆
◆◆以下就是他的回答:「我做的善事多如牛毛,满天星斗也难以比拟;但是我为人群做事,从不欲人知,所以别人不会知道我在做些什么。」◆
◆◆觉得他的回答十分可笑是吗?我们当然不必反驳他;也不必自作辩解。因为你愈反驳他,他愈会气极败坏地反击你;而你愈作自我辩解,他愈会恼羞成怒地毁谤你。那么做一个虔诚而纯正的佛教徒,遇到此类的骚扰攻击,又将如何自处呢?◆
◆◆首先引用《孟子》上的一段话,提供你来做参考。孟子说:「有人对你极端无礼,你就该自我反省-到底有那些地方得罪他了?如果没有,可是他还是对你蛮横如故,这时,你还是须要再反省-我真的是对不起他吗?如果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那么你就可以确定对方是个蛮不讲理的,是个莫名其妙的人,-这种人就跟禽兽一般无二了。试问:对无知的禽兽,你还需要跟他理论、计较吗?」◆
◆◆学佛以前,我常拿孟子的这番话来安慰自己,来抚平一颗自以为受委屈的心。学佛以后,却从来不忍再加引用,因为私下觉得它太直接、太锐利,容易伤人,也欠厚道。因,平日遭受屈辱时,就会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从佛典中去寻找慰藉了。◆
◆◆佛陀说:「恶人看不惯你行善,故意前来扰乱,不必动怒,也不必指责他,因为他自己终究会遭受恶报。」记住啊!这看似消极的抵制,却绝对不是畏缩懦弱。然而,什么样的人才信得过佛的这番话?只有坚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人,才能心甘情愿地忍。这容易不容易呢?十分不容易啊!因为没有大智慧,又如何在复杂的困果中,抽丝剥茧,使得真相大白,当下大悟?又如何咽得下那股怨气?◆
◆◆佛陀又说:「恶人想要伤害贤人,就好像抬头对天吐痰,天如何受辱?臭痰依旧□落在恶人的脸上;又好像逆著风向,丢掷手中的尘土,一瞬间,灰尘迎风扬起,却全都落在恶人的身上。」想过没?那恶人的自唾自坌,只是自作自受,并非贤者的报复啊!◆
◆◆佛典中把「破和合僧」-破坏佛教弘法利生的团体,使之丧失它接引众生、弘扬佛法的功能,列为「五无间罪」-五种未来必堕无间地狱的罪行之一。这并不是佛门的制戒立律太严苛,而是恶人蓄意地造谣、诋毁、攻击,破坏出家师父或在家居士的弘法,等于是断绝了佛教欣欣向荣的生机;也等于是斩尽了众生解脱的善根慧命。因此它的果报才会如此地严酷可怕。不过,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并非佛教的蓄意惩罚。◆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又举了一段相关的譬喻,来说明佛弟子应该默默忍受恶人的毁谤,不必跟他计较一时的是非长短:◆
◆◆某恶人听说释迦佛严守戒律,待人慈悲,努力在行善救人;他就无缘无故生气地跑来骂佛。佛却一点儿也不恼怒,半句话也不说。◆
◆◆等恶人骂完了,佛才问他:「平常你送礼到客人家,如果他不接受,怎办?」◆◆◆「他不领情,那就拉倒!我自己带回去。」恶人回答。◆
◆◆「那就对了,现在你带著『骂』的礼物来,我不想接受,所以也请你自己再带回。」◆◆◆说得那恶人既惭愧又懊恼,整个脸儿都红了。◆
◆◆想过没?如果别人骂你,你立即加以回骂,表面上看,你是不吃眼前亏;但是,再冷静地想一想,这下你是否已经接受他的「骂」了?换句话说:你是不是已被他的「骂」所伤害、所激怒了?◆
◆◆最后引用唐朝「寒山、拾得」两位大士(菩萨)的一段精彩对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当然也期望著你能言下顿悟:◆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答:「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提醒大家一句:拾得的境界,当然不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所以不必勉强自己非如此不可。只要时时留心,处处留神-一天一天地努力,总有一天,你我也能脱胎换骨,修得这忍辱的涵养功夫。
附 注:1.禁息:心里不要生起嗔恨心。◆
2.无嗔责:不生气,不反击。哈,通「镇」。◆
3.彼来恶者:那前来侮辱善人的(恶人)。◆
4.自恶:自己侮辱自己。◆
5.坌:ㄅㄣ,累积、聚集。◆
6.祸必灭己:自食恶果,自招毁灭。◆◆
◆◆◆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华经碹方便品》◆
◆无 常 无 主◆
如果说人生在世,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那释迦牟尼佛的降生人间,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权势地位吗?不,他贵为太子,刚一出生就一切拥有;为了功名利禄?不,他是未来的一国之君,这些迟早会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挂哗b在心;为了娇妻美眷吗?不,事实证明:他的妻子「耶输陀罗」,貌如天仙;独子「罗睡罗」,聪颖乖巧,一切都叫人称羡满意。可是这些他却都弃如敝屣。◆
◆◆这个问题从世俗的观点去猜测,永远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只有试著从佛典上去探求,才能找到足以服人的真相。《法华经》说:「诸佛世尊的出现,是为了在人世间演说解脱妙法,开示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使众生得以藉此开◆8172自己本身具足的大智慧,自行解决轮回生死的大事(烦恼痛苦)。」◆
◆◆自古以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对苦难的人世和苦难的生灵,怀有深沈悲切的关爱,立誓要拯救他们出离苦海。释迦牟尼佛和比他更早出现在宇宙各个不同星球的佛陀们,也都抱著演说正法,普度众生的大愿来到世间。他们虽是大彻大悟的大觉者,但是一旦选择人间作为弘法利生的道场,则一切遵照人世间的法则-从诞生、出家、修行、悟道、说法到涅槃,全都一如常人,绝不标新立异、故弄玄虚。◆
◆ 「遵照人世间的法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8172迪世人: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修行,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一步登天。想过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降生-跟普通人一样,是透过父亲和母亲的婚姻结合,而并非来自石头的突然迸裂。他跟普通人一样地结、生子;一样地为人夫、人父。目的在告诉世人:佛同我们一样,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却能透过自我的觉醒和努力而完成伟大、圆满的人格、事功。他在雪山修行六年,餐风宿露,饥寒交迫,却能咬紧牙根而见性成佛,我们千千万万的人类,只要见贤思齐,当然也成佛有望。成佛以后的释迦牟尼,夙夜匪懈,孜孜不倦地说法四十五年,这正是佛无尽睿智、慈悲的显现;否则既然成佛了,为什么还要比常人更辛苦地弘法度众生呢?◆
◆◆前面提到说:诸佛世尊-当然也包括两千五百多年前降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都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而出现人间。有些人难免觉得奇怪:生死既是自然的法则,有什么好痛苦的?讲这种话的人,不是昧于事实;就是故意扭曲事实。除非他真的很幸运,自己的亲朋好友之中从来没有人死去,否则他一定见过死者家人呼天抢地、顿足捶胸的场;而且每个人的死法又各不相同:有的死于百病缠身-辗转床侧而求死不能;有的死于非命-被车子辗过,血肉模糊;有的死于意外-飞机失事,连尸体都无从找寻;有的死于暴政残王-忍辱含垢,惨遭酷刑。这一切只是人间「死相」的缩影,只是众生悲苦的片面。除此之外,人生的苦楚,屈指难数,人为了生命的痛苦所付出的悲情,所流下的凄泪,岂是寸管所能形容于万一?◆
◆◆可能有些人自以为豪壮有气魄,会说:「我视死如归,把生死当做在人间潇洒走一回。」或是说:「人生虽痛苦不堪,但是生命短暂,只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对于这些故作「豁达自在」的人,我虽替他们捏一把冷汗,却也无可奈何。不过,令人惋惜、浩叹的是:这些人不明佛教所指陈的「生死真相」│◆│生死只是生命暂时缘起缘灭的现象。生命是一种潜能,是循环不止的;也就是说人不仅只有目前的这一世,必然还会有下一、下下一世乃至无穷无尽的后续世代正等著轮回。(像:「氧」可以和「氢」化合成水」;水可以蒸发成「水气」,也可以冷冻结成「冰」。这不同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就像是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生命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何况,「氧」还可以与铁、锰、锌、..化合成为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锌、展现更复杂的生命型态。)注意啊!「轮回」一点儿也不迷信,一点儿也不复杂,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无常」,就因为它们都是不同因缘条件的排列组合而已。(参见:《续学佛百问》〈轮回是怎么回事?〉)◆
◆◆因此,人一旦明白了因果相续的道理,马上就会警觉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人既然不止只有这一世,那么纵然你能在今生潇洒走一回,那也不能保证你在下一世、两、三世、..永远都能有那么好的运气;永远都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勇气永远都能忍受得了「生死」的煎熬、折磨和摧残。◆
◆◆自地球有生物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宗教纯粹是为人类而创立;从来没有一个教主是特地为人类而诞生的。只有佛教教主为解决人类的生死大事,自己亲自出家去修行、体验,去寻找解脱之道;然后花几十年的时间,再把它归纳、整理、演绎、发挥,有条不紊地、诲人不倦地、说法不厌地贡献在万千众生的面前。这不只是为了当代的,也为了绵延不绝的未来无穷世代的众生。◆
◆◆人生的痛苦虽多,却在佛陀的悲智双运之下,一一加以对症化解;受苦受难的众生虽多,也在佛陀的无尽悲愿之下,一一加以伸援救济。这就是经上所说的:「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缘故,出□'7b于世。」懂了吗?佛是为众生出家修行的,为众生演说佛法的;佛也为众生抛弃一切世俗的名利富贵,更为众生寻获了离苦得乐的无上妙药。人人只要静下心思,下定决心,好好地加以研究佛法,不但可以自救,更可以救人。自救可以使自己免于生死轮回的大患,救人可以使别人同样获得安养休歇。在众生彼此自救救人之中,宇宙中所有的生灵有情就可以同出苦海,一切骨肉亲人就可以相亲相爱,永远团聚在一起了。◆
附 注:1.大事:有两大任务:甲.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乙.说法度众生,让众生转迷成悟。2.因缘:事物之形成、生成的条件。
◆◆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
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碹正信希有分第六》◆
◆勿著空有◆
佛教把佛法比作「船」,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人活在世间,就像陷溺在「苦海」中挣扎。如果单凭一己之力,硬要冲破一望无际,却又处处滔天巨浪的汪洋大海,而希望能泅抵安全的彼岸,这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众生在初闻佛法时,执著于佛法-认为它是拯溺的救生圈,是离苦得乐的救世慈航。这原本无可厚非,任谁也不忍心苛责:说众生太顽固!太迷信!◆
◆◆问题就出在:爱之太深,求之太切,就会过分疑心,依赖太重。有些人听说大悲咒水好,就一天到晚喝个不停,虽喝到肚饱胃胀,仍然不肯稍歇!也有人听说朝山好,就长年累月呼朋引伴地朝个不断!又有人听说打坐参禅好,就枯坐冥想,连正常的作息都搞乱!更有人听说念佛拜佛感应不少,就废寝忘食地唱念礼拜个不停,一心想要亲睹弥陀现身、观音显化。这些末法时代的怪现象,就是经上所说的「执著法相」。◆
◆◆在近代的学佛人中,颇多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前面那些「执著法相者」的不对,所以就千方百计地想要破除这类错误的行径。他们也极其容易地从佛典中找到了理论的根据-尤其是在般若经典上。般若经典讲空讲得透彻极了,像《心经》上:「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没有生老病死的轮回现象,当然,也就没有断尽烦恼以后的涅槃境界);《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的短暂组合,可以随时分离拆散,所以像梦幻泡影一样地虚幻不真实)。因此他们就执著这种「彻底、究竟的空理」,然后驳斥前面那些人太过执著」,并对于「一切法相」加以否定、扫荡-没有西方,没有弥陀,没有烦恼,没有轮回一切都是空的、虚的、假的。对于这些陷于「断灭之见」的人,佛教也不敢苟同,因为他驳斥别人执著(执著于「有」),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执著呢(执著于「空」)!◆
◆◆相传是弥勒转世的傅大士(故事见:《慈恩佛教儿童丛书》-林世敏·《笑嘻嘻的弥勒佛》),曾说:「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这跟本文所引用的经文:「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在道理上相通:船,就是佛法,它更是不可或缺的「救生圈」。但是人一旦过河之后,如果不知舍舟,却仍然顶著船上岸,继续向前行进,此人不是愚蠢,就是有!
◆◆中国人最爱吃药,不但有病要吃,没病也要吃补药来强身,企求延年益寿。结果浪费了许多珍贵的医疗资源,实在是自我折寿,不知惜福的一群。「药」就像「船」一样,病好了(到彼岸)就该舍的,那能一生一世长年与药罐子为伍呢!◆
◆◆禅宗的语录中,曾经提到下面一段颇富哲理的偈语:「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我早年学佛,乍闻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觉得它颇得我心,因此专心致力求生西方。然而当时终日惶惶,唯恐生命之中,横生意外-因为不能念佛而不得往生净土。现在的我,仍然念佛不断,但是能不能去西方,却久已不记挂在心上。因为我早就签下「捐尸卡」-死后损赠器官和遗体。有人说临终八小时之内,一旦无人念佛,弥陀就不会前来接引;而我只知道救人第一,服务人群为先,能不能往生,那是弥陀的事,我已懒得操心。我又立下遣嘱-不做七旬法会;不必为我念经,不必为我超;死后也不发讣闻,不召开追悼会;遗体火化后,不入土,不进塔,不进寺;只要往山上、海中或粪坑一撒就结了。所以有人替我担心:我将来会死得很惨。这一切我全都不在乎,我只知道老实念我的佛;甘心做个尽职的小园丁,专心地经营属于大家的「菩提园」;并在有生之日能为佛教多写几本入门书,多为有缘的众生多说几次法,如此而已!◆
◆◆最后还是忍不住提到一件往事:早年读印顺导师和圣严上人的著作,觉得他们说过的一些话,对自己也对所有的学佛人十分受用,那就是读「般若」系的经典时(讲万法皆空-因缘生灭而无实体),不要拿「空」来驳斥、批评「瑜珈」经典的「有」;而读「瑜」系的经典时(主张诸法皆有它原本具足、不动不变的本体),也不拿「有」来驳斥、批评般若经典的「空」。我想这就是不执著「空与有」的最好说明,也是学佛人所应抱持的客观态度。◆
◆◆容我再叮咛一句:禅师们给不给「杖子」,不是看师父私下对徒弟交情的深浅,而是师父针对徒弟的根机、程度、境界、贤愚的不同,再斟酌实际的情况,才加以决定的。同理,佛法之中,佛讲空讲有,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时机、对象、场合,所作出的善巧方便。所以执著「法相」(有)与「非法相」(空),都不是佛法圆融无碍的中道(如同儒家的中庸)之义。因此,佛教徒用不用得著「法舟」,它是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不是仰赖别人,盲目听从别人来决定的。(附注:本文篇首所摘录的《金刚经》经文,与《贝叶之香》〈说法如筏〉相同,读者可相互对照、印证与发明。)◆
附 注:1.取法:即执著于一切的「法相」像听《弥陀经》时,执著于佛的庄严形相,美妙音声、西方胜景;而听嶼地藏经嶽时,又执著于地狱的重重叠叠、刀山血池,以为恒常实有,牢不可破。◆
2.取非法:执著于一切的「非法相」-像听《金刚经》、《心经》等阐释空理的经典时,就执著于「空」。以为一切都是虚假的:没有生死、烦恼;没有西方极乐、涅槃;没有任何修行的方法可资依循等等。如此,则偏于「空」,落于「断见」-以为什么都没有,这也是错误的见解。◆
3.以是义故:因为这样(这个道理)的缘故。指前面所说的执著「法相」(有)和「非法相」(空),都是不对的。◆
4.如筏喻:佛法像舟船,可以帮助众生横渡生死苦海之用。但,一旦过河,则应舍舟,不该顶著它继续前进。藉以劝告众生:日常生活中要善用、活用佛法,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死守不放。◆
5.法尚应舍:一切法相(认为万法皆是真实的)尚且都不该执取贪著。比如说:膂b为「佛法」、「佛教」可以救度众生,它是我的慈航,也是我的妙药-虽对众生有益,尚且要舍。◆
6.何况非法:「法」如此重要,如此有用,尚且要舍;至于「非法」-否定「法」有用处,甚至否定它的地位、它的存在,这种观念更要舍弃了。(容易造成众生的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因为此时连因果、善恶、生死都不承认它的存在)
◆◆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
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 西,悟人
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六祖坛经碹疑问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