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十疑论》及净土法音(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印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問:安樂國在三界裡面,是屬於那一界呢﹖
  答:釋摩訶衍論裡說,這個淨土,不是屬於三界內的。為什麼呢?因為那兒的眾生,沒有欲界的欲望,所以不屬於欲界。他們住在地上,所以也不屬於色界。他們有形體,所以也不屬於無色界。
  經典上說,阿彌陀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叫做法藏比丘。他向世自在王佛,請問諸佛淨土的不同形式,以做為修行的參考。世自在王佛就顯現了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剎土給他看,他看到各淨土的天和人善惡的不同,及各國土環境的精細和粗糙的不同。
  這時法藏菩薩就在世自在王佛的前面,發了弘大的誓願,決定他國土的形式。後來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他就照自己所發的願,去修行各種波羅蜜。最後功德圓滿,成了究竟佛,得了無上道,這是諸佛的共業。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別業,所以不是三界。
  問曰:安樂國有幾種莊嚴,名為淨土?
  答曰:若依經據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即是其事,尋讚可知,不復重序。若依無量壽論,以二種清淨,攝二十九種莊嚴成就。
  二種清淨者,一、器世間清淨,二、是眾生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
  一者、國土相勝過三界道。
  二者、其國廣大,量如虛空,無有齊限。
  三者、從菩薩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起。
  四者、清淨光明,圓滿莊嚴。
  五者、備具第一珍寶性,出奇妙寶物。
  六者、潔淨光明,常照世間。
  七者、其國寶物柔軟,觸者適悅,生於勝樂。
  八者、千萬寶華,莊嚴池沼。寶殿寶樓閣,種種寶樹,雜色光明,影納世界。無量寶網覆虛空,四面懸鈴,常吐法音。
  九者、於虛空中,自然常雨天華,天衣天香,莊嚴普熏。
  十者、佛慧光明,照除痴闇。
  十一者、梵聲開悟,遠聞十方。
  十二者、阿彌陀佛,無上法王,善力住持。
  十三者、從如來淨華所化生。
  十四者、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十五者、永離身心諸苦,受樂無間。
  十六者、乃至不聞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十七者、眾生有所欲樂,隨心稱意,無不滿足。
  如是等十七種,是名器世間清淨。
  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莊嚴:
  一者、無量大珍寶王,微妙華臺,以為佛座。
  二者、無量相好,無量光明,莊嚴佛身。
  三者、佛無量辯才,應機說法。具足清白,令人樂聞。聞者必悟解,言不虛說。
  四者、佛真如智慧,猶如虛空。照了諸法,總相別相,心無分別。
  五者、天人不動眾,廣大莊嚴。譬如須彌山,映顯四大海,法王相具足。
  六者、成就無上果,尚無能及,況復過者。
  七者、為天人丈夫調御師,大眾恭敬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
  八者、佛本願力,莊嚴住持諸功德。遇者無空過,能令速滿足,一切功德海。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九者、安樂國諸菩薩眾,身不動搖而遍至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
  十者、如是菩薩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成。滅除一切,眾生苦惱。
  十一者、是等菩薩,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大會無餘照。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
  十二者、是諸菩薩,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
  如是等法王,八種功德成就,如是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安樂國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故名淨土。
  問: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有多少種功德來莊嚴成就﹖
  答:從經典上來看的話,法藏菩薩的四十八願,就包括了所有的功德莊嚴。在我寫的讚阿彌陀佛偈裡,已經有了詳盡的說明,這裡就不再重復。如果依無量壽論的話,就是以二種清淨,來包括二十九種莊嚴成就。
  所謂二種清淨,有一、器世間清淨,就是無情世間的清淨。二、眾生世間清淨,就是有情世間的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
  一、極樂世界的國土形相,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形相。
  二、極樂世界範圍廣大,如虛空般,沒有界限。
  三、極樂世界的出現,是由於法藏菩薩修行正道及他的大慈悲出世間法的善根而有的。
  四、極樂世界非常清淨,非常光明,非常圓滿,非常莊嚴。
  五、極槳世界俱備第一的珍寶特性,能夠出生奇妙寶物。
  六、極樂世界恆常被潔淨的光明所照耀。
  七、極樂世界的珍寶之物,非常柔軟,觸摸過的人都覺得很舒適愉快,而產生殊勝的樂感。
  八、極樂世界的池沼裡,有千萬朵奇珍寶華。宮殿樓閣及樹木,全都是七寶所成。樹木發出的光明裡,還能映現出周遭的影像。虛空中有無量的七寶羅網覆蓋著,寶網的四面都懸有風鈴,風過之處,鈴子自然說法言法語。
  九、極樂世界的空中,經常會飄落天華、天衣和天香,來莊嚴環境,香熏大地。
  十、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明,照在極樂世界眾生的身上,自然能去除眾生的黑暗愚痴。
  十一、阿彌陀佛的聲音,能令極樂世界的眾生開悟。不論遠近,十方眾生都能聽聞。
  十二、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夠存在,是由於阿彌陀佛無上法王的慈善力之故。
  十三、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從如來的清淨蓮華所化生的。
  十四、極樂世界的眾生,都非常喜愛享樂於佛法之甘露味,以禪定三昧作為飲食。
  十五、極樂世界的眾生,永遠都不再有身心上的各種痛苦,而得以沒有間斷的享受身心上的快樂。
  十六、極樂世界的眾生,連二乘人、女人及殘廢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十七、極樂世界的眾生,心有所求,都能如意。
  以上十七種情形,就叫做器世間清淨。
  而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功德莊嚴。
  一、阿彌陀佛的佛座,是由無量的大珍寶王而成的微妙華臺。
  二、阿彌陀佛的色身,有無量的相好,有無量的光明。
  三、阿彌陀佛有無量的辯才,能針對眾生的根機說法。他說的法,全是清淨的善法,使聽聞的人很喜歡聽。而只要能聽聞佛說法,一定能開悟解法,使佛陀不致虛說。
  四、佛陀的真如智慧,如虛空般廣大,包容一切諸法,雖然諸法有總相別相的不同,但佛陀平等對待,心無分別。
  五、極樂世界的諸天及人民,還有法身大士,無量無邊圍繞佛陀。而阿隬陀佛法王具足諸相,在眷屬中猶如須彌山王的影像,映現在四大海水中般。
  六、阿彌陀佛成就的無上究竟佛果,沒有人能比得上,何況還有超過的嗎?
  七、阿彌陀佛是諸天及人民的調御丈夫,能調伏制御一切可以度化之丈夫,使他們進入修行之道。眾生都恭敬圍繞著佛陀,好比獅子圍繞著獅子王般。
  八、阿彌陀佛本誓願的力量,能夠莊嚴住持無量功德,因此只要是見佛之人,不會一無所獲,一定能很快就圓滿具足一切的功德。若是尚未證得清淨心的菩薩,一定能很快就證得平等的法身,同時最後也能和清淨心菩薩,及上位的菩薩一樣,證得究竟佛果的寂滅平等。
  九、極樂世界的諸菩薩,都能夠在定中身不動搖,而化身到十方世界,作種種的應化身以度眾生。並且真實的修行,經常作佛事度眾。
  十、這些菩薩無量的應化身,是在菩薩一個心念放大光明之中,同時到達十方世界,以種種方便來教化眾生。同時菩薩能用他修行所成就的力量,來滅除一切眾生的苦惱。
  十一、這些菩薩在一切的世界之中,放大光明。在諸佛的大法會中,放大光明。他們廣大無量的恭敬供養及讚歎諸佛如來的功德。
  十二、這些菩薩,能夠在十方一切世界,沒有三寶的地方,弘揚佛法僧寶。教眾生瞭解佛法的功德大海,教眾生老實修行。
  以上所說的法王阿彌陀佛的八種功德成就,及諸菩薩的四種功德成就,就叫做眾生世間清淨。
  安樂國具備了這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所以叫做淨土。
  問曰:生安樂土者,凡有幾品輩?有幾因緣?
  答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
  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又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今依傍無量壽經為讚,且據此經作三品論之。
  上輩生者有五因緣,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心。三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四者、修諸功德。五者、願生安樂國。
  具此因緣,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便隨佛,往生安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
  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
  下輩生者有三因緣,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安樂。
  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
  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安樂。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
  生安樂國,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邊地者,言其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義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
  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
  邊言甚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
  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
  問:有那些因緣,得以往生安樂國﹖生到那兒,有多少品,多少輩﹖
  答:無量壽經裡說,生到那兒,只有上、中、下三輩。
  觀無量壽佛經裡說,往生那兒的眾生,分上中下三品。而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等,三乘三得九,因此共有九品往生。
  現在以無量壽經為準,用該經的上中下三輩來論說。
  上輩往生的人,要具備五種因緣:一、要捨棄家累,遠離欲念,出家當沙門,二、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三、修淨土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四、修行各種功德,五、願求往生安樂國。
  具備了這五種因緣之後,臨終的時候,無量壽佛就和安樂國的眾生,出現在他的面前。這時修行人就會跟隨阿彌陀佛,往生到安樂國,而在七寶的蓮華裡,自然化生。花開見佛後,就能證不退轉的果位,得到大智慧,大勇猛,大神通及大自在。
  中輩生的人有七種因緣:一、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二、修淨土法門專持阿彌陀佛名號,三、起碼要修些善事,還要持齋,四、要捐錢蓋寺廟、造佛像,五、要齋僧,六、要點燈,供花、燒香供養三寶,七、要把這些功德,回向往生安樂國。
  中輩往生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的化身,放大光明,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真佛一樣。這時化佛和諸大眾,出現在淨土行人面前,於是中輩人就跟隨在化佛的後面,往生安樂國。花開見佛之後,也證了不退轉的果位,而獲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上輩人稍差。
  下輩往生的人,要具備三個因緣:一、假如不能作諸功德的話,也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二、要專心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至少也要念十口氣,三、要真心誠意的發願求往生安樂國。
  當下輩人臨命終時,會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而得往生。他們花開見佛證果時,獲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中輩人稍差。
  還有一種人往生安樂國,不在三輩之中。由於這種人,是用疑惑的心來修功德,而求往生安樂國之故。他們不瞭解佛陀的智慧,對於佛陀的不可思議智慧,不可稱謂智慧,大乘廣博智慧及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懷疑不信。雖然如此,他們還相信善惡罪福報應,因此還會去修習善事。
  他們生到安樂國百由旬,或五百由旬的七寶宮殿之內。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和忉利天自然獲得的果報是一樣的。他們在五百年中,見不到佛,也聽不到佛法,也見不到菩薩和聲聞等聖人。在安樂國土裡,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邊地,也叫做胎生。
  所謂邊地,是說五百年中,見不到也聽不到佛法僧三寶,和八難中的邊地之難意義一樣之故。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在安樂國土的最旁邊之故。
  所謂胎生,是比喻好比人初在母親子宮受胎之時,不具備人的形體。
  說那兒叫邊,是指不聞佛法的災難。說它是胎,是指那兒的黑暗。這二種名稱,都不過是借這裡的情形,來比喻那兒的情況。因此,不是八難中的邊地,也不是胞胎裡面的胎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安樂國土的眾生,全都是化生的,所以知道確實不是胎生。由於五百年之後,還是可以見聞三寶,所以也不是八難中的邊地。
  問曰:彼胎生者,處七寶宮殿中,受快樂否?復何所憶念?
  答曰:經喻云,譬如轉輪王子,得罪於王,內於後宮,繫以金鎖,一切供具,無所乏少,猶如王。
  王子于時,雖有好妙,種種自娛樂具,心不受樂。
  但念設諸方便,求免希出。
  彼胎生者,亦復如是。雖處七寶宮殿,有好色香味觸,不以為樂。但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之為苦,
  識其本罪,深自責悔,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
  問:胎生的人,在七寶宮殿裡,快不快樂呢,他們在想些什麼﹖
  答:經典上比喻說,好比轉輪王的太子,因為得罪了國王,因此被關在後宮裡,用金鎖把他鎖起來。而供給王子的一切用具,和轉輪王的一樣,一點也不缺乏。
  然而王子當時,雖然有種種妙好的娛樂,所需之物一樣也不乏少,但是內心卻不快樂。他一心只想有什麼辦法,可以離開後宮。
  安樂國胎生的眾生也一樣,雖然住在七寶宮殿,有妙好的五欲,但卻不快樂。因為見不到三寶,無法供養三寶,不得修行善事,而以此為苦。
  當他認識到自己生到邊地所犯的罪過原因之後,深深的自我悔責,一心想離開那兒,這時就能如願以償,而能像三輩人那樣往生安樂國。不過那時,應當是五百年的末期,他們才會體認到自己的罪過而懺悔求往生。
  問曰:以疑惑心往生安樂,名曰胎生者,云何起疑?
  答曰:經中但云疑惑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尋不了五句,敢以對治言之。
  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疑有四意:
  一者、疑但憶念阿彌陀佛,不必得往生安樂。何以故?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
  云何一生或百年,或十年或一月,無惡不造。但以十念相續,便得住生,即入正定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乎?若爾,先牽之義何以所信?
  又曠劫已來,俱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結惑,直以少時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乎?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對治此疑,故言不思議智。不思議智者,謂佛智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以長為短,以短為長,如是等佛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日便盡。豈可得言,百年之薪積,半日不盡乎?
  又如躄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千里。豈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乎?
  又如下賤貧人,獲一瑞物,而以貢主。主慶所得,加諸重賞。斯須之頃,富貴盈溢。豈可得言,以可有數十年仕,備盡辛勤,上下尚不達歸者,言彼富貴無此事乎?
  又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然。復可以擲驢之劣夫,言必不能乘空耶?
  又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瞬頃兩分。豈可得言,一小兒力 ,不能斷索乎?
  又如鴆鳥入水,魚蚌斯斃。犀角觸泥,死者咸起。豈可得言,性命一斷,無可生乎?
  又如黃鵠呼子安,子安還活。豈可得言,墳下千歲齡,決無可甦乎?
  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安得以有礙之識,疑彼無礙之法乎?
  又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而以百年之惡為重,疑十念念佛為輕,不得往生安樂,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問:胎生是以疑惑之心而往生安樂國的,這些人為什麼會起疑惑心呢﹖
  答:經典裡面,只說是疑惑不信所以生邊地,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疑惑不信。從不了佛智那五句話看來,我試用對治法來加以解釋。
  不了佛智這句話,是說不能完全相信瞭解佛所具備的一切種智。由於不瞭解,所以會起疑惑。不了佛智這一句,是總說胎生人的疑惑,下面四句,是一一說明所懷疑之處。因此,我把他分成四疑來解釋。
  第一個疑惑是,認為光是憶念阿彌陀佛,怎麼可能一定會往生安樂國?因為經典上說,眾生的業力有如秤,一定往業力最重的地方投胎。
  因此,一輩子或百年,或十年,或一個月,無惡不造的人,怎麼可能臨終時,只要十口氣念佛不斷,就能夠往生安樂國。而且就可以決定證悟,一直不退,和三惡道的各種痛苦永遠告別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善惡業最重的先投胎之說,不是就不可信了嗎?
  何況久遠劫以來,眾生造作了那麼多,繫屬三界的有漏業。怎麼可能不把三界的見惑和思惑斷掉,只用那麼少的時間念阿彌陀佛,就能夠出三界。那麼眾生被業力所繫的說法,該如何解釋﹖
  為了要對治有這種想法的眾生,於是就告訴他說,佛有不思議智。所謂佛不思議智,是說佛的智慧力量,能夠把很少的東西,變成很多。把很多的東西,變成很少。把近距離變成遠距離,把遠距離變成近距離。把輕的變成重,把重的變成輕。把長的變成短,把短的變成長。像這一類佛的智慧力量,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譬如有一百位壯漢,用一百年的時間來堆積柴薪,把柴薪堆得像天般高。然而只要用豆子般的火,在半天之內,就可以把天高的柴薪燒光。像這種情形,怎麼能說一百年堆積的柴薪,半天燒不完呢?
  又比如兩條腿都殘廢不能走的人,搭乘船隻,靠風吹帆動的力量,一天就走了一千里路。像這種情形,我們能夠說,兩腿殘廢之人,一日豈能行千里乎﹖
  又比如貧窮下賤之人,獲得一件祥瑞的東西,他就拿去貢獻給國王。國王很高興,就重賞貧賤之人。一下子,這個貧賤人就立刻富貴起來了。這時我們能夠說,有人做官做了幾十年,辛苦勤勞得不得了,結果皇上也不知道,人民也不歸順。因此貧賤之人,立時富貴是不可能的嗎?
  又譬如一個拙劣的凡夫,用自己身體的力量,老是騎不上驢背。然而他只要跟著轉輪王出行,就能夠靠輪寶的力量,在虛空中飛行自在。這時還可以說,騎不上驢背的拙劣之夫,一定不能在天空飛行嗎?
  又譬如十個人圍抱那麼粗的繩索,一千名壯漢都拉不斷。而一個小孩子只要用把利劍來揮斬,剎時粗索就會分成兩半。所以豈能夠說,一個小孩子的力量,是斷不了那粗索的?
  又比如鴆鳥進入水中,魚蚌之類立刻就死。而犀牛角碰觸泥地,則死的魚蚌類又都活過來了。因此怎麼能說,性命一斷了,就不可能再活過來呢?
  又比如黃鵠呼叫子安,子安又活了過來。因此怎麼可以說,在墳墓裡已經一千年了,絕對不會再甦醒過來了?
  一切的萬法之中,都有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有自己的攝受力和他人的攝受力。千種開法,萬種閉法,無量無邊。因此,怎能以自己有障礙的識見,而懷疑佛無障礙的法力呢﹖
  而且,在眾生數目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及諸佛力的五不可思議中,以佛的法力最不可思議。因此,認為百年造惡的罪過重,懷疑十口氣念佛的善業輕,所以不能往生安樂國,不能決定證悟,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二者、疑佛智於人不為玄絕。何以故?夫一切名字,從相待生。覺智從不覺生,如是迷方從記方生。若便迷絕不迷,迷卒不解。迷若可解,必迷者解。
  亦可云解者迷,迷解解迷,猶手反覆耳。乃可明昧為異,亦安得超然哉?起此疑故,於佛智慧,生疑不信。
  對治此疑,故言不可稱智。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非相形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
  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汝引解迷為喻,猶是一迷耳,不成迷解。亦如夢中與他解夢,雖云解夢,非是不夢。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
  佛智離此四句,緣之者心行滅,損之者言語斷。
  以是義故,釋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
  此偈中說,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脫。汝疑佛智與人不玄絕者,是事不然。
  第二個疑惑是,認為佛陀的智慧,比起一般人來,並非特別的玄妙超絕。因為一切的名字,都是相對的。譬如所謂的覺悟之智慧,是因為有不覺悟之故。又比如迷失方向,是由於記住方向而有的。如果迷惑和不迷惑截然不同的話,那麼迷惑就無法解脫。若是迷惑可以解脫,那麼迷惑者必是解脫者。
  也可以說解脫者即迷惑者。迷惑者即解脫者,解脫者即迷惑者,猶如手的兩面。這樣才能說明和暗是不同的,所以佛陀又怎能比凡夫超然呢?由於胎生者起了這種知見上的迷惑。於是對佛陀的智慧,產生懷疑而不相信。
  為了消除眾生這種疑惑,於是說佛有不可稱智。所謂不可稱智,是說佛陀的智慧是超越名字的稱謂的,不是相對的。為什麼呢?因為諸法若是的話,應當會有知道有的這個智慧。若是諸法無的話,也應當會有知道無的這個智慧。然而諸法實在是離於有無的。
  因此佛無知於諸法,所以佛陀的智慧是超絕相對的。胎生者剛才所引用的解脫迷惑的比喻,仍然是迷惑重重,無法解人迷惑。猶如在夢裡替人解夢一樣,雖然他替人解夢,然而他自己,卻仍是在夢中,而非夢醒者。
  以知見來論佛的人,是不知道佛的人。不以知見來論佛的人,也不是知道佛的人。以非知見及非不以知見來論佛,也還是不知道佛。以非非知見及非非不以知見來論佛,仍然是不知道佛。
  佛的智慧,是離開這四句話的。即使依這四句話,佛的心行是寂滅的。即使不依這四句話,佛的言語是斷除的。
  因此之故,釋摩訶衍論說:“若是有人見到了般若,那他就被束縛住了。若是見不到般若,也還是被束縛住。若是有人見到了般若,那他就得到解脫。若是見不到般若,也得到解脫。”
  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不離四句而執著四句的話,就被束縛住。若是離四句而不執著四句的話,就是解脫。胎生者懷疑佛的智慧,和凡夫一樣,沒有玄妙超絕之處,是不對的。
  三者、疑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何以故?過去世有無量阿僧祇恒沙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亦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恒沙諸佛。
  若使佛實能度一切眾生,則應久無三界。第二佛則不應復為眾生發菩提心,具修淨土,攝受眾生。而實有第二佛,攝受眾生,乃至實有三世十方無量諸佛,攝受眾生。故知,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
  起此疑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大乘廣智者,言佛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
  所以有三世十方者,有五義。一者、若便無第二佛,乃至無阿僧祇恒沙諸佛者,佛便不能度一切眾生。以實能度一切眾生故,則有十方無量諸佛。無量諸佛,即是前佛所度眾生。
  二者、若一佛度一切眾生盡者,復亦不應後有佛。何以故?無覺他義故。復依何義,說有三世佛乎?依覺他義故,說佛佛皆度一切眾生。
  三者、後佛能度,猶是前佛之能。何以故?由前佛有後佛故。譬如帝王之甲,得相紹襲後王,即是前王之能故。
  四者、佛力雖能度一切眾生,要須有因緣。若眾生與前佛無因緣,復須後佛。如是無緣眾生,動經百千萬佛,不聞不見,非佛力劣也。
  譬如日月,周四天下,破諸闇冥。而盲者不見,非日不明也。雷震裂耳,而聾者不聞,非聲不厲也。
  覺諸緣理,號之曰佛。若情強違緣理,非正覺也。是故眾生無量,佛亦無量。徵佛莫問有緣無緣,何不盡度一切眾生者,非理言也。
  五者、眾生若盡,世間即墮有邊。以是義故,則有無量佛,度一切眾生。
  第三個疑惑是,認為佛實在不能夠度盡一切的眾生,因為過去世有無量的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也有無量的諸佛。
  要是佛真的能度盡一切眾生的話,那麼應該早就沒有三界的存在了。第二尊佛,也就不須要再為眾生發菩提心,修行以成就淨土,攝受眾生了。然而實際上,卻有第二尊佛,攝受眾生。不僅如此,實際上十方三世有無量的諸佛在攝受眾生。所以,佛實在不能夠度一切的眾生。
  由於這種想法,胎生者認為阿彌陀佛的度眾能力有限。為了對治此疑惑,因此經上說佛有大乘廣智。所謂大乘廣智,是說佛任何法都知道,任何煩惱都斷了,任何善都具備,任何眾生都度。
  有十方三世諸佛的理由,有五個:一、要是沒有第二尊佛,及後來無量諸佛的話,佛就無法廣度一切眾生了。因為佛實際能度一切眾生。所以才會有十方無量的諸佛。因為這些無量的諸佛,都是以前的佛所度的眾生。
  二、如果一尊佛把一切的眾生都度盡的話,就不會有以後的佛了。為什麼呢?因為被覺悟的眾生,就沒有辦法再去覺悟其他的眾生了。這樣一來,怎能說有三世諸佛呢?因此,就佛具有覺悟他人的條件來說,每一尊佛,都是能度一切眾生的。
  三、後來的佛能夠度眾生,是由於以前的佛的能力之緣故。因為有以前的佛,才會有後來的佛。譬如前朝帝王的盔甲,可以讓後來的帝王繼承擁有,這都是由於前王的功勞。
  四、佛陀的力量,雖然足以度脫一切眾生,但也必須要有因緣才行。若是眾生和以前的佛沒有因緣,這就須要以後的佛來度才行。這些沒有緣的眾生,雖然歷經了百千萬的佛,但是他們都見不到,也沒聽說過,這並不是佛的力量拙劣。
  譬如太陽和月亮,周遍運行四天下,破除黑暗。但是瞎眼的人看不到,這並不表示太陽不放光明。雖然雷聲震耳,然而耳聾的人聽不見,並不表示雷聲不夠大。
  覺悟一切因緣道理的,就叫做佛。而一般的凡夫情見,硬是要違背因緣的道理,所以不能成為正確覺悟的佛。因此眾生無量,佛也無量。如果不問有緣無緣,硬是要佛一定要度盡一切眾生,這是不合理的說法。
  五、若是度盡眾生的話,這世界就成為有限量了,這是不對的。因此,才會有無量的佛,度一切的眾生。
  問曰:若眾生不可盡,世間復須墮無邊。無邊故,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
  答曰: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譬如夢渡大海,值波濤諸難。其人畏怖,叫聲徹外。外人喚覺,坦然無憂。但為渡夢,不為渡河。
  問:若是眾生不可盡的話,這世界不是就成為無限量了嗎?由於無限量之故,佛實際上不能度盡一切的眾生。
  答:世界並非有限量,也並非無限量。佛陀要讓眾生不執著這四句話,這才叫做度。事實上是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的。
  譬如有人在夢中渡大海,遇到波浪洶湧的種種災難,他覺得驚畏恐怖,不覺失聲大叫。叫喚之聲通徹屋外,屋外之人就把他喚醒。此人醒來之後,發現是夢,因此坦然無憂。所以眾生的所謂得渡,是從夢中醒過來,而不是去渡夢裡的大海。
  問曰:言渡與不渡,皆墮邊見,何以但說渡一切眾生為大乘廣智,不說不渡眾生為大乘廣智?
  答曰:眾生莫不厭苦求樂,畏縛求解。聞渡則歸向,聞不渡,不知所以不渡,便謂佛無大慈悲,則不歸向。不歸向故,長寢久夢,無由可息。為是人故,多說渡,不說不渡。
  復次諸法無行,經亦言,佛不得佛道,亦不渡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渡眾生。言度眾生,是對治悉檀。言不度眾生,是第一義悉檀。二言各有所以,不相違背。
  問:說渡眾或不渡眾,都墮入邊見之中。那麼,為什麼只說渡一切眾生是大乘廣智,而不說不渡一切眾生是大乘廣智呢﹖
  答:眾生沒有人是不厭離痛苦,希求快樂,畏懼束縛,尋求解脫的。所以聽到可以得渡,就會歸向佛法。要是聽說無所謂得渡,而不知道不渡的所以然時。就會說佛沒有大慈悲心,就不會歸向佛陀。如果不歸依三寶的話,眾生就會在睡眠中夢個不停,沒完沒了。因此為了這一類的人,所以就說渡,而不說不渡。
  其實一切諸法,那裡有什麼運行遷流呢?經典上亦說,佛沒有成佛,也沒有渡眾。
  然而凡夫硬是要分別說,佛是渡眾生的。說佛度眾生,是針對眾生的根器,而說的對治法門。說佛不度眾生,是講的第一義諦。這兩種說法,都各有原因,並不自相矛盾。
  問曰:如夢得息,豈不是度耶?若一切眾生,所夢皆息,世間豈不盡乎?
  答曰:說夢為世間,若夢息則無夢者。若無夢者,亦不說度者。如是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雖度無量眾,則不墮顛倒。
  問:停止了做夢,豈不是就得度了嗎﹖若是一切眾生,都停止做夢了,世界不是就沒有了嗎?
  答:我們把夢,比喻為世間。說若是不做夢的話,就沒有那些夢境。而即使沒有了那些夢境,我們也不說得到了度脫。懂得這個道理的話,就能夠知道世間就是出世間。雖然度脫了無量的眾生,也能夠不墮入顛倒知見中。
  四者、疑佛不得一切種智。何以故?若能遍知諸法,諸法墮有邊故。若不能遍知,則非一切種智故。
  對治此疑故,言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凡夫智虛妄,佛智如實。虛實玄殊,理無得等,故言無等。
  聲聞辟支佛欲有所知,入定方知,出定不知,又知亦有限。佛得如實三昧,常在深定,而遍知照萬法。二與無二,深法非倫,故言無倫。
  八地已上菩薩,雖得報生三昧,用無出入,而習氣微熏,三昧不極明淨。形待佛智,猶為有上。佛智斷具足,如法而照。法無量故,照亦無量。譬如函大蓋亦大,故言最上。
  此三句亦可展轉相成,以佛智無與等者故,所以無倫,以無倫故最上勝。亦可最上勝故無等,無等故無倫。
  但言無等便足,復何以須下二句者?如須陀洹智,不與阿羅漢等,而是其類。初地至十地亦如是,智雖不等,非不其倫。何以故?非最上故。
  汝以知有邊為難,疑佛非一切智者,是事不然。
  第四個疑惑是,認為佛並沒有得到一切種智,因為如果說遍知一切法的話,那就等於墮入有的邊見裡了。如果不能遍知一切法的話,那就不是一切種智了。
  為了要對治這種想法,所以說佛有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凡夫的智慧是虛妄的,佛的智慧是真實的。真實和虛妄相差懸殊,在道理上講是不相等的,所以叫做無等。
  聲聞和辟支佛想要有所知的話,必須要入定才能知道,出定之後就不知道了,且他們的所知也很有限。而佛得的是如實三昧,經常在甚深的禪定之中,能夠普遍照知萬法,知道萬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如此甚深之法,沒有人能比得上,所以叫做無倫。
  通教八地已上的菩薩,雖然得了報生三昧,神通力用無所謂出入。但是由於習氣的微薄熏染,使得三昧無法達到最光明清淨的地步,比起佛來,還略遜一籌。而佛的智慧和斷惑,均已具備滿足,能夠如法而觀照。由於諸法無量,所以照明也無量。譬如匣子大,蓋子也大,所以叫做無上,無在其上之意。
  這三句也可以展轉相成,譬如說,由於佛的智慧無人能與之相等,所以叫無倫,由於無倫,所以是最上的勝智。也可以說,由於佛智是最上的勝智,所以無人能與之相等,由於不相等,所以叫做無倫。
  有人或許會說,佛智無等就夠了,何必再說下面二句呢?譬如初果的智慧,和阿羅漢不相等。初地到十地,智慧也不相等。然而他們的智慧雖然不相等,但卻不能說不是同一次第的,因為他們都不是最上的。
  所以胎生人以有邊際之見來問難,懷疑佛並非知道一切的智者,這是不對的。
  問曰:下輩生中,云十念相續,便得往生。云何名為十念相續?
  答曰:譬如有人,空曠迴處,值遇怨賊,拔刃奮勇,直來欲殺。其人逕走,視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領可全。
  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納,恐不得過。若脫衣納,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緣,一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雜心,名為十念相續。
  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如彼念渡,逕于十念,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
  一往言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不暫停息。宜至信心,預自剋念,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如佛告頻婆娑羅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必倒隨曲。”
  若便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前不在,懷念何可辨?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
  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也?
  問:下輩生的人,只要十念相續,就能往生。請問什麼叫十念相續?
  答:譬如有人,在空曠的地方,遇到凶惡的強盜。這強盜拿了刀子,奮勇衝過來要殺他。這人沒命的奔逃,見到有一條河。他知道只要渡河到彼岸,小命就可保了。
  這時他心裡,只想到該如何渡河,是穿衣渡呢,還是脫衣度?若是穿衣渡的話,恐怕衣物沈重過不了河。要是脫衣物渡的話,又怕來不及。他的心裡,只有這個念頭,再也沒有其他的念頭。就是這渡河的一念,再也沒有其他的雜念,就叫做十念相續。
  淨土行人也一樣,心頭念著阿彌陀佛,和那人只念渡河一樣。這樣的十念,可以是念佛的名字,念佛的三十二相好,念佛的光明,念佛的神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智慧,或是念佛的本誓願。只要沒有其他的雜念,每個心念都如此,乃至連續十個念頭都不間斷,這就叫十念相續。
  如此看來,十念相續似乎不難。然而凡夫的心念,猶如狂奔的野馬。意識的波動,猶如停不住的猿猴。由於凡夫的心念,馳騁在六塵裡,從來沒有停止過。因此平常就要用至誠的信心,時常念佛,來預習剋制狂奔的心念。這樣積習久了之後,就成為習性。念佛的善根,也就能堅固了。
  好比佛陀告訴頻婆娑羅王說:“人平常要日積月累的修善行,這樣死的時候,才不會有惡的念頭產生。有如向西傾斜的樹,倒下來時,一定向彎曲的方向倒。”
  因此,當臨終時,刀風來割身體,各種苦楚齊聚一身之際。若是沒有以前修行的習性的話,如何能記得起修行而念佛呢﹖同時最好要和三、五位同修道友,互相約定臨命終時,要彼此提醒願求往生,要助念阿彌陀佛名號。要使佛號聲聲不斷,以達成十念相續的目標。
  譬如蠟印印泥,印雖然壞了,而文字卻已印出來了。也猶如斷命之際,正是往生安樂國之時。一生到那兒,絕對能證悟佛果,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
    西方發願文    淨業弟子袾宏?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隬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
  阿隬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
  花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
  得授記已三身四智革握輒q,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普報三有均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西方發願文註敘    (清)實?
  或有問於余曰:“諸經所載淨土文,總有三篇,其文詞致咸可宗尚。而師獨於雲棲所作,極口讚歎,又其文義不為難解,雲棲略注已自顯然,而師復為之註釋者,何也?”
  余曰,餘文雖可宗尚,而詞義未周,獨此願文義周詞備,請申言之。此一願文大章有六,一曰發菩提心,二曰懺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淨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總申回向。
  如此六章始終備足,何者?蓋念佛法門菩提最要,大心不發淨土難期,故首之以發菩提心。心志雖立惑業尚纏,果報一來何從得免,故繼之以懺悔三障。煩惑既淨業累都蠲,宏誓不堅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願。
  心願並發惑業雙消,則三昧可成九蓮易往,故要之以求生淨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願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圓,故以總申回向終焉。
  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則為人天小果,缺二則受三途惡報,缺三則懈怠易生,缺四則輪迴難免,缺五則聲聞獨善,缺六則因果非圓。
  餘淨土文,但有求生之願,而無回入之文。發心立誓既未彰明,懺悔回向亦無陳述,故言詞義未周也。然此願文雲棲雖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則蘊而未發。初心鈍根尚難開解,是以不憚繁文復為註釋。
  蓋此法門屬於圓教,不明圓理豈是圓人?苟非圓人則安發圓願安修圓行邪?故此注文,言四宏則必歸無作,言回向則舉必具三,無事而非即理,有願皆從稱性。
  又恐末世行人少諳教義,故諸名相不敢備述。但取其意變換其文,祇逗初機敢聞宿學。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義,然後而求大乘經典諸祖著述。方知菩薩修行法門,諸佛成道因果,無不在是。又豈別有一法出於願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讚歎而註釋者以此。
  問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為之敘。雍正四年歲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 東吳虞山沙彌實賢書於海南蛟門之海雲精舍
  有人問我說,佛經典籍上所記載的淨土文,總共有三篇,文章辭義都值得推崇,而法師卻獨獨對雲棲的著作極口讚歎。雲棲的西方發願文,文詞義理都不難懂,而且雲棲也都略加注釋了,法師為何又再註釋呢﹖
  我回答說,其他的發願文雖然值得推崇,但是詞句義理不夠周詳完備,只有這篇願文義理周詳,詞意完備。請聽我解釋,此篇願文有六大綱要,第一是發菩提心,第二要懺三障,第三要立四宏誓願,第四要求生淨土,第五要回入娑婆,第六又總申回向。
  這六大要從頭到尾完備具足,因為念佛法門首要在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是很難往生淨土的,所以此願文一開始就發菩提心。雖然立定了心志,可是煩惱業力尚纏身,萬一果報到來,如何能脫免呢?於是接著要懺悔三種障礙。煩惱業力都清淨捐棄之後,如果誓願不夠堅固的話,修行容易退惰,因此要發四宏誓願。
  現在心願都發了,惑業也都消了,那麼三昧就容易修成,九品蓮花的佛國也就容易往生了,於是要求生淨生。如果只希望對自己有利,這叫做小乘。必須要普願利益他人,才能叫做菩薩大士,因此接下來要發願回到娑婆世界度眾。自利利他故因果事理統統圓滿,最後來個總回向。
  這六法缺一不可。如果缺了第一項,那就只能修成人間天上的小果報。缺了第二項,就會到三惡道裡受報。缺了第三項,就容易滋生懈怠。缺了第四項,則難免又在六道裡輪迴。缺了第五項,最多就像獨善其身的聲聞羅漢。缺了第六項,則因果不夠圓滿。
  其他的淨土文,只有求往生的發願,而沒有提到要回娑婆度眾。也沒有講明要發菩提心,也沒有懺悔回向的陳述,所以文詞義理不夠周詳。雖然雲棲有解釋這篇願文,但也只是講大意而已。其中最精微的道理,並未明講。剛開始學佛的人及根器鈍劣者,實在是很難懂的。因此我才會不怕麻煩,長篇大論的再加以解釋。
  因為淨土法門是圓教,如果不懂圓教的道理,怎能算是圓教的修行人呢?如果不是圓教的修行人,則怎麼能夠發圓滿的願?修圓滿的行呢?所以我注釋此願文,談到四宏誓願時,一定要歸向於無作。講回向時一定提自他、因果、事理三事。每一件事相,無非都是理體。凡有所發願,皆為圓滿自性而已。
  我又怕末世的修行人,不熟悉佛教的義理,所以名相都不敢講太多,只取大意而用易懂的文詞表達。這全都是為了方便初學佛者,實在不敢在宿學前賣弄。如果有人因為讀了我的這點東西,稍微通了點佛理,然後再研讀大乘經典及諸祖師的著述之後。才會知道菩薩修行的法門,及諸佛成佛的因果,全都包含在這篇願文中了,那裡還有另外的法門,是超出這篇願文之外的呢?這也就是我讚歎、註釋此願文的原因。
  問話者稱是而退,我就把前面這一番話整理出來,作為西方願文註的序言。
  西方發願文註     雲棲蓮池大師作
             後學沙彌實賢註
  釋此願文大分為二,初題目,二入文。題目五字有通有別,西方發願是別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別名中,西方二字是所發,願之一字為能發,發字具兼能所。
  又西方是所願之處,願是能發之心。言西方則該依報正報,言發願則攝自利利他。依報則七寶莊嚴,圓融四土。正報則彌陀聖眾,一體三身。
  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應有勝劣,勝則巍巍堂堂,劣則丈六八尺。
  註釋西方發願文分兩大部分,先解釋題目,其次講內文。題目五個字裡,有通題有別題。西方發願是特別的名稱,文這個字是普通一般的名稱。在別名之中,西方兩個字是所發願的客體,願這個字是能發願的主體,發這個字,兼具了能發及所發兩種功能。
  也可以說西方是所發願的目的地,願是能發願的心。西方包括了依報及正報,發願則含攝了自利及利他之心。依報指的是用七種寶物莊嚴,圓融無礙的四種淨土。正報指的是阿隬陀佛極樂國土上居住之聖賢眾生,及佛陀的一體三身。
  四種淨土指的是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一體三身的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及應化身。應化身又分殊勝的及拙劣的,殊勝應身相貌巍巍堂堂,拙劣應身相貌則看來是丈六八尺之軀。
  問:祇一西方何分四土?又祇是一佛,何有三身?得無割裂分張邪?
  答:如祇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祇是一鏡,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張鏡像邪?法身如月,報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鏡體,實報如鏡光,方便同居如鏡影像。
  在佛則唯一法性身、寂光土,為眾生故現起二身,應下三土。為十地三十心菩薩(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現圓滿報身,居實報土。為聲聞菩薩現勝劣二身,居方便土。為凡夫初發心菩薩現劣應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機,祇約圓教一往而論。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煩不引)。
  問:就那麼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分成四種淨土呢?只不過一尊阿隬陀佛,又分什麼三身呢?何必如此割裂分張呢﹖
  答:就只有一個月亮,卻有月光及月影的不同。就只一面鏡子,而有鏡像與鏡光的不同。然而光影及鏡像,何曾有割裂分張呢?法身好比月亮,報身好比月光,化身好比月影。寂光土好比鏡子,實報土好比鏡光,方便土及同居土好比鏡中的影像。
  就佛的本身而言,他只有一個法性身,只居寂光土。為了化度眾生,才示現報身及應身,示現居住於實報土、方便土及同居土。為了已證得十地及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菩薩,示現圓滿的報身,居住於實報土。為了證得羅漢果之聲聞及十信位之菩薩,示現勝應身及劣應身,示現居住於方便土。為了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示現劣應身,居住於同居土。這裡所說的報應身、三土及眾生,只是以圓教的根機而論。如果要把四種教都講的話,相貌千差萬別,恐怕讀者不耐煩,因此不引用。
  問:此之四土,為同一處?為各異邪?
  答:亦同亦異,同則譬如一水,天人魚鬼四見差別。異則各各境界,所處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應化亦爾。菩薩能應同居方便,聲聞能應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詣上,故云亦爾。
  彌陀究竟三身,聖眾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無事用。此之身土,但約機見差別,故有不同。實則依正不二,體用無差,故曰圓融一體也。
  問:這四種淨土,是在同一個地方?還是在不同的地方﹖
  答:是同一個地方,也是不同的地方。所謂同一個地方,譬如同樣是水。所謂地方不同,好比諸天、人類、魚類及餓鬼,所見到的水全都不同。因為不同種類的眾生,各有各的境界之故。雖然所居之處看來不同,不過境界高的能知道境界低的,而境界低的,不能知道境界高的國土。應化身也一樣,譬如法身大士能在同居土及方便土示現化身,羅漢能在同居土示現意生身,凡夫則只能在同居土,而不能達到其他上土的境界。
  阿彌陀佛證得究竟的三身,登地以上的聖眾,部分證得三身,而凡夫只在理論上具備三身,而毫無三身事相上的功用。這裡講的三身四土,是就根機而言。由於根機的不同,所以見到的境界有差別。如果就實際理體而言,依報與正報完全是一樣的,本體與作用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叫做圓融一體。
  自利則現生斷惑,後世往生,利他亦爾,
  又言發者,以激動為義。願者,以希求為義。激動則如箭離弦,勢不中止。希求則如好美色,如謀重利。乃有始焉發願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發也。又有口談淨土,心戀娑婆者,亦非願也。
  又願之一字,具該信行。信則自他因果,事理不虛。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為因,往生作佛為果實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實故云不虛。
  行則專事持名,不雜不散。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無願者有矣,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也。
  所謂自己利益自己,就是這輩子能修到把見惑跟思惑都斷掉,下輩子則已生在淨土。利益眾生也一樣,就是教他們這輩子斷惑,臨終往生極樂世界。
  所謂發,是指激發策動。願是指希望尋求之意。激動就好比離了弦的弓箭,勢必無法中途停止。希求好比愛好美色,好比謀求重利。有人剛開始時發願往生淨土,不久之後又懶惰退心,這種人就不能稱之為發心者。又有的人嘴裡雖然稱談淨土,而內心實是貪戀娑婆世界的,這種人就不能稱之為有願心者。
  願這個字,還包括了信心跟修行的意思。信是說相信自己和別人、因緣及果報、事相及理體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別人的心也是佛。信念佛是因緣,往生之後成佛是果報。信西方是事相,唯心的本性是理體。相信這些全都是真實的,不是虛妄不實的。
  行是指專門念佛的名號,不雜修其他法門,心不雜其他念頭,也不散亂。願是指心心念念都希求往生淨土,心心念念都愛好喜樂往生淨土。信願行這三事,缺一樣都不可以。對佛法有信心,也肯修行,但卻不發願往生,這種人是有的。但卻絕對沒有發願往生,而卻對佛法沒有信心,也不修行的人。
  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樂,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樂不希求,定非好樂。希求不念佛,豈是希求?好樂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問:有人聽說了有西方極樂世界,心裡很喜歡,但是不想念佛。這樣的話,可以往生嗎﹖
  答:如果心裡喜歡極樂世界,一定會想去。如果想去,一定就會念佛。如果心裡喜歡,卻不想去,那一定不是真的好樂極樂世界。既然想去極樂世界,卻不念佛,怎能算是想去?如果真是喜歡、想去又念佛而不能往生的話,是不可能的。
  問: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得往生否?
  答: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如捨銀取金,捨魚取熊掌,則亦何難之有?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問:有的人心裡喜愛極樂世界,也想去,也念佛。但是世間的心很重,貪戀紅塵。這樣的人,能往生嗎?
  答:只要兵將勇猛,那怕賊寇頑強。如果希求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念很懇切,繫念佛號的心很專。那麼起初就算對人間的貪戀心很重,以後自然會漸漸減輕變微,這樣的話也是可以往生的。就好比捨棄銀子而選取金子,捨棄鮮魚而選取熊掌,這有什麼困難呢?就怕願往生的心力,敵不過貪愛塵世之心力。想成佛的念頭,勝不了欲望的念頭。終生在這種悠悠忽忽,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度過,這我也對這種人莫可奈何了也。
  又問: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邪?
  答: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策,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御,故必以發願為要也。
  又問:做善事的人,自然得生天。造惡業的人,自然墮入地獄。他們本來也都沒有發願呀,念佛往生也應該這樣呀。何必一定要發願,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六道輪迴的因果,是隨眾生的業力所感應的結果,本來就不須要發願才能成就的。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脫離三界生死束縛的正因,如果不立大願以期達到目標的話,就算念佛,也是決不會成就的。譬如牛走牠熟悉的路,雖然沒有帶領者,也自己知道回家。如果要牛走牠從未走過的路,那牠是決無辦法的。一定要駕御者手裡拿著繩頭,還要加以鞭策,然後牛才知道該如何行。眾生的心性好比牛,三界好比是熟路,西方淨土好比是生路。發願往生之心好比駕御者,信佛之心好比御者之手,念佛之心好比繩頭。誓願好比鞭策,往生好比走路。不發願往生是不可能往生的,比如牛沒有駕御者一樣。所以發願往生之心是最重要的。
  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深有因緣,諸佛不爾,是以專求彼國不願餘方。又彼土中依報正報,超過十方,諸佛所讚。不唯凡夫願往,菩薩亦然。不唯此方願往,餘方皆然。既無八難三途,亦無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大士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彌陀經中,釋迦如來苦口丁寧:“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
  問:往生的三要件信願行,已聽聞知宗旨了。但是十方世界也都有佛的國土,為什麼單單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因為那兒的阿彌陀佛,跟我們這兒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其他國土的佛則不如是,所以我們專門求往生極樂國,而不求生其他佛國。而且那兒的依報及正報,超過十方世界佛國,這是諸佛所共同稱讚的。不僅凡夫想往生,菩薩也一樣。不僅娑婆世界的眾生想往生,他方世界的眾生也想往生。那兒沒有三惡道,也沒有八種見佛聞法的障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北俱盧州,五、長壽天,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彿後)。沒有貪瞋痴的三毒,也沒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及五陰熾盛之八苦。飲食衣服自然而有,壽命無限量,流水眾鳥樹林都能說法,羅漢及法身大士多得不得了,最有善根的人都聚在那兒。所以彌陀經裡,釋迦如來苦口婆心的叮嚀說:“你們統統都要發願往生,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又問:祖師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由是而言,則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參禪。若概勸往生,恐違祖意,非通論也。
  答:若言往生是愚,則從上諸祖,蓮社高賢,乃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當知盡理而言,唯佛一人稱為智者,餘皆是愚。若就事論,乃有千差,談何容易。嗚呼,祖師破人執有,故發此言。今汝執空,因藥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難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誰?
  問:祖師說,有智慧的人知道心就是佛,愚蠢的人樂於往生西方淨土。照這樣說的話,那麼愚蠢的人就只好念佛求生西方,有智慧的人應該以參禪為宜囉?因此,若是一概勸人往生的話,恐怕與祖師的意思相違背,而非通達的理論。
  答:如果說求往生是愚人,那麼難道以前的祖師,蓮社的高僧大德十八賢,甚至馬鳴、龍樹、文殊及普賢諸菩薩,也都是愚人,也都不知是心是佛的道理嗎?要知道就最究竟的理性而言,就只有佛一個人可以被稱為是智者,其他的人通通都是愚者。如果就事相上而言,眾生的智愚程度,則是千差萬別,真是談何容易呀。唉,祖師是為了要破人執著於有,所以才這麼說的。現在你反而執著於空,這是吃了藥反而生病了。你不知道執著有這種病容易排遣,執著空這種病就比較難去除了。天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還會是誰呢?
  又問:古有發願來生,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復云何?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師易得,入道非難。縱現世未明,來生可望,故發此願也。今則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鈍。邪多正少,退易進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明師善友,希世難逢。但見出家滿地,未聞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寧致?青公老,敗轍昭然。大集懸記,可為誠證(大集經云:“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發此願者,過矣。
  且言中國,則孰如安養?言明師,則孰愈彌陀?言出家,則孰若橫超三界?言入道,則孰若華開見佛,悟無生忍?不是之願而願娑婆,我信是人誠為愚執。
  又問:古人有發願來生要生在佛法興盛之國,要遇見高明的老師,對佛法有正確的信仰而出家,證入童真第八住。這種說法您認為如何﹖
  答:以前像法還興盛時,人的根器還算利,高明的老師很容易遇到,要證位不退不難。就算這輩子沒證到,下輩子也還有希望,所以才會發這種願。現今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佛法愈來愈衰敗,人的根器愈來愈鈍,邪知見的人多,正知見的人少,退步容易進步很難。本身條件及外在環境的障礙和魔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高明的老師及切磋琢磨的益友,希世難逢。只見到出家人滿地都是,卻從未聽說有誰得道了。無始劫至今都修不成,下輩子又怎可能修成呢?草堂青及真如即生已開悟,而下輩子卻只做了在家眾,他們失敗的例子十分明顯。大集經裡早已說過,實在是很好的證明(大集經裡說,像法時期後五百年起,億億人修行,沒有一個人可以得道,除了修念佛法門,才可以得度生死)。現在還有人不知利害,很狂妄的想要效法古人,而發這種願,實在錯了。
  而且,發願生在佛法興盛之國,比得上生在極樂世界嗎?要求高明的老師,比得上阿隬陀佛嗎?想要出家,比得上往生淨土,一下子就能橫超三界嗎?想要證不退位,比得上淨土花開見佛,聞法悟道,證無生法忍嗎?不發往生淨土的願,而願生在娑婆世界,我相信這種人實在是既愚蠢又固執。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答: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賴彌陀願力。自力難,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況十善凡夫,一生發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何慮福輕。但辦信心,決不相賺。
  問:我固然很願意求生西方,但我只是一個低下卑劣的凡夫俗子,罪過跟業障都很深重,福報和善根都很輕微。如何能夠很容易就往生極樂世界呢﹖
  答:其他法門學佛想要有成就,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力量達成。而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則完全仰賴阿彌陀佛的悲願之力。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所以累劫都修不成。靠別人的力量容易,所以一輩子就能達到。因此有的人念佛一天或七天,就得以往生。有的人念一口氣或十口氣佛號,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算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佛都不會捨棄。何況是修十善的凡夫,一輩子都發願念佛,而會不能往生嗎?而且只要念一句佛號,就能滅除八十億劫的罪過,因此何必擔心業障深重呢。就算暫時念佛號,也都勝過布施一百年,所以何必憂慮福善輕微呢。只要下定決心求住生,絕對不會受騙的。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又有補處菩薩於中說法,亦可上昇,親近大士。何須近越此方,遠超他土?
  答:西方淨土,是仗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故雖遠而易屆。兜率內院,要賴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雖近而難生。苟無禪定,是無翅欲飛,求昇反墜矣。且彼天欲樂,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為殷鑒。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欲界之內,又有彌勒一生補處菩薩在裡面說法。我們也可以上昇,親近彌勒大士呀。何必捨近取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得以往生西方淨土,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接引我們往生。所以雖然路途遙遠,卻很容易到達目的地。往生兜率內院,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定力,才能夠上昇。所以雖然路途很近,卻不容易得生。如果沒有禪定的功夫,是沒有翅膀而想飛,這好比原本在樹上,想要昇天,結果卻墜到地上一樣。而且兜率天的五欲快樂,連初發菩提心的人都會沈迷的,西域無著,世親及師子覺三兄弟的故事,可以做為殷鑒。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答:藥師一經,主於消災延壽,不專勸往生。其言菩薩示路,是為一類不定善根眾生,欲隨方受生供佛聞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願皆得,故聞藥師佛名,隨念即生彼國。八大菩薩特為示路,指歸其處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國也。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間,為輪王而攝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
  今彌陀佛國,專勸往生。諸經廣談,十方咸往。彌陀聖眾,垂手提攜。釋迦諸佛,讚歎護念。而乃捨通途而行局路,執暫語以廢常談。東西既無定向,持念又復不一。既無福慧,又鮮神通。未得隨生,翻成莽蕩,可弗審歟?
  又問:東方藥師佛的國土,依正莊嚴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同,又有八大菩薩在修行人臨終之際,指示道路,不是也可以往生嗎,為什麼一定要往生西方淨土呢﹖
  答:藥師經主要講消災延壽的法門,並沒有專門勸人往生該國。所謂菩薩示路,是說有一類根性不定的善根眾生,想要任意受生,以便能供養佛陀聽聞佛法。這種人是福德智慧都具備的,所以願望都能實現。因此只要他們聽說藥師佛的名字,而想往生那兒的話,臨終時就能隨著念頭往生藥師國。八大菩薩特別為他指示道路,告訴他方向而已,也並不一定是要往生葯師淨土,所以經典上又說:“有人因此生於天上,或生於人中,做轉輪王,統治四大洲,教人民守十善法。”如果不是福慧具足的人,怎能做到呢?
  而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專門勸人往生的,許多的經典都提到這點,十方眾生全都往生那兒。阿彌陀佛和諸大菩薩都垂手接引,釋迦及諸如來都讚歎護念此法門。現在你卻捨棄這條通途大道,而去別走小路。執著權宜暫時的話,而廢除經常不變的箴言。往東生藥師國或往西生彌陀國,全無個定向,持佛名號的念頭因此無法專一。既不具備福德智慧,又缺少神通變化的能力,搞到最後那兒也往生不了,豈不荒廢功夫嗎?怎可不仔細思慮呀。
  今欲一其志念,專其趣向。不歸安養,將安歸邪?專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發願。文者,能詮章句也。
  又願有通別,通則四宏誓願,別則隨心所發種種誓願。又通則皆名為願,別則菩提名發心,四宏名發誓,求生西方名發願。
  又回向亦名為願,如華嚴十回向文,一一皆云願眾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總攝一切菩提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無有遺餘,故以此題而冠篇首也。
  然此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諸有智者當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幾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初釋題目竟。
  現在應該要把念頭專一,往生的方向也要專一。因此,不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那裡呢?方向專一,所以叫做西方。念頭專一所以叫做發願。文是指詮釋文章言句的主體。這就叫西方發願文。
  願有通說及別說兩種,通途之言是指四宏誓願,別說是指隨各人心意所發的種種誓願。而願也可以說是通說,別說則發菩提心叫發心,發四宏誓願叫發誓,求往生西方叫做發願。
  回向也可以說是願,譬如華嚴經的十回向文,每一回向都說願眾生等。求生西方可以包括全部一切的菩提心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的佛法,而毫無遺漏遺失。所以題目最初二字就是西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