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新注(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唐思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
  以上是就五蕴与空、空与五蕴非异而论。
  (2)明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就无为空理而言。佛陀为使舍利子彻底明白无为空理不同于有为事相,即重呼其名而告之。
  “是诸法空相”者:“诸法”即指此经所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菩提、涅槃诸法。
  “空相”又名实相、法性、真如、圆成实、无为法等。
  “不生不灭”者:这是指空相是一切有为缘生之法所显示的真实性,它不同于有生、有灭、有造作、有作用的有为法。无为法无生、无灭、无造作、无作用,是故经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何故不生不灭?一者,蕴等诸法上的实我实法恒恒皆空,了不可得。既然是空无所得,怎可说有生灭呢?故说“不生不灭”。二是蕴等缘生诸法,虽生而实无所生,生如梦幻;虽灭而实无所灭,灭无实体。无有实在的生灭,故说“不生不灭”。犹如《中论》所云:“如梦亦如幻,如犍达婆城,所说生灭法,其相亦如是。”三是一切缘生法上的无我法之性,真实不虚,终古不变,并非无我法之性在一切缘生法上有具与不具,亦非无我法之性在时间的前后上有差别变化。故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圆满现成,真实不虚的绝对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哪有生灭可得呢?故说“不生不灭”。诸法的空相既是不生不灭的,当然也就是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了。
  “不垢不净”者:杂染名垢,反之,名净。有人认为世间是垢,出世间是净;凡夫是垢,圣者是净;烦恼是垢,菩提是净;生死是垢,涅槃是净。实则这一切对待法上的法无我性是一味的,平等的,无胜劣,无高下,无大小,无内外。故说“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者:于无执有,名曰增,于有执无,名曰减。认为有实生,名曰增,有实灭,名曰减。认为有实垢而舍离,名曰减;有实净而求证,名曰增。实则法无我性之理,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是如如不动,恒恒安立安住的。故说“不增不减”。
  总之,诸法空相既无有生灭之分,当然亦无有垢净增减之别。但凡夫不达此理,对诸法实相迷执不悟,而认为有实生灭,取相分别,横加计度,作茧自缚,长夜沦迷,不得出离。二乘愚痴,对世间生死烦恼执为是染,对出世涅槃解脱执为是净,于是舍离世间染法而求趋出世净法,安住寂灭,而被净缚。这样一来凡夫执法有实生,而于法即增;执法有实灭,而于法即减。二乘执世间诸法染垢而舍离,即于法有减;执出世涅槃清净而求证,即于法有增。有减有增,是为不达实相之愚者。殊不知,实相空理,无为真如,是无相离言,如如不动,不可以言说分别的,怎能以生灭,垢净,增减而加以计度呢?因此,佛陀为了破除凡愚的如是执著,故说诸法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不生不灭”多破凡夫执,“不垢不净”多破二乘执,“不增不减”双破凡夫、二乘执。
  《大般若经》卷四说: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五蕴自性,“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著。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著。”
  以下所谓,于空中无三科、缘起、四谛、菩提、涅槃,就是从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法,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著而说的,因为慧眼无见故。
  3、行
  (1)明五蕴空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故”二字是承上启下之词。
  “空中”者:虽然一方面是指上段所说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空理之中,但同时也指无分别智现观此空相时,内心清净,无能所,无生灭,无染净,无增减,一切名相分别执著统统扫净的无相真空之中,故名“空中”。既然一切诸法中,内无五蕴和合的真我,外无五蕴聚积的实法,无我无法,岂有实体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哉?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然复当知,一切诸法不但缘生无体,而且无名,不可言有,不可言无,无可言亦有亦无,更不可言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远离言说分别,故禅家常言:“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转有经》云:“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意显以无分别智实证五蕴离言法性时,不见有五蕴相,不见有五蕴性,不见有五蕴名,一切无所见,由无见故,是故说言,空中无色受想行识。
  (2)明十二处空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者: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从十二处言,又称内六处,或内六入。根谓根门,诸识出入的门户通道义;处谓诸识生长之处所,即眼等六识皆依十二处而得生起;入是互相摄入义,指根尘互相摄入。1、眼根(视神经),2、耳根(听神经),3、鼻根(嗅觉神经),4、舌根(味觉神经),5、身根(触觉神经),6、意根(第六意识所依之根,即是指第七末那识)。如是六根中前五根是精微物质所形成,名“净色根”,后一意根是精神性的属第七末那识。眼等六识各依六根而发出,如电光从电泡中发出一样,但电光决不是由电灯泡直接产生的,电灯泡只不过是电力放射出来所借助的一个门户通道而已。是故电灯泡对电力发光仅作增上缘,而不作亲因缘,光的亲因缘是电力。根与识的关系亦复如是,根对识生只作增上缘,而识绝不是由根派生的。智者应知。另外,根之外常有粗大的外围组织,保护着净色根,此外围组织名“扶根尘”;扶根尘与根,合称根身。严格说来,根身应属前色蕴的范畴。
  如是六根,仍属缘起有为法,一者无实体性,二者本性离名,三者智慧起用不住在任何一法上,所谓内不见有根身相。总此三点,故说“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者: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从十二处言,又称外六处,或外六入。所谓外者,相对于根而言,名为外;或从所缘上言,名为外,不是心识之外的绝对之外。因为从前六识的所缘境上讲,有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两个方面。亲所缘缘是前六识直接所变所缘之境,是前六识之内境;疏所缘缘是前六识生现行时所仗的本质境,是间接所缘之境,但它是阿赖耶识所变的内境,对阿赖耶识而言,仍然是内,而不是外。依此道理,可以说疏所缘缘是前六识的相对外境。“尘”谓尘境,此有六种:1、色尘:即眼根所对,眼识所缘之境,此有青、黄、赤、白的显色,长短方圆的型色,手足屈伸,、口唇摇动的表色三类。2、声尘:即耳根所对,耳识所缘之境,此有阿赖耶识执受有情根身所发出的因执受大种声,及不由阿赖耶识执受,而由自然界所发出的因不执受大种声,更有有情器物和合所发出的俱大种声三类。3、香尘:即鼻根所对,鼻识所缘之境,此有嗅其气有舒适感的好香,嗅其气有不舒适感的恶香,嗅其气无有舒适、不舒适感的平等香三类。4、味尘:即舌根所对,舌识所缘之境,此有苦、酸、辛、甘、咸、淡六味的差别。5、触尘:即身根所对,身识所缘之境,此有冷、暖、滑、涩、轻、重等的感觉。6、法尘:即意根所对,意识所缘之境,此有有为、无为、若色、非色等一切诸法,此等诸法皆是意识之所缘虑。不过意识所缘,除有一分是性境外,其余大部分所缘都是概念语言。所谓一切有为无为诸法皆为其所缘者,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以概念语言进行推比而知,根本没有直接缘到诸法的真实相。所以法尘理应多为语言概念。
  如上六尘,也如六根一样,仍属缘起有为法,有相无体,亦无有名。无体者,故不可分别;无名者,故不可言说。无分别,无言说,禅家称为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明白此中道理,智慧起用时,自然不见外有六尘相可得。故说“无色声香味触法”。
  如上六根、六尘,合称名为十二处。
  (3)明十八界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这是指十八界空。“眼界”即眼根界,“乃至”是超越之词,中间理应还包括“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的十六界。此十六界加前眼界及最后意识界,共成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是也。“界”是何义?一者界是因义,即种子义:谓十八界法各从自种生,非由彼此互相派生。二者界是自相义:谓十八界法各守自相,而不混淆。三者界是差别义,即根尘识三,彼此有别;就是各同类法中,亦有差别。四者界是法界义:谓十八界法能摄一切诸法尽。具上四点,是为界义。此十八界中,六根六尘已如上述,六识界如何?下当略说。1、眼识界:谓依眼识自种为因缘,依眼根为增上缘,依色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眼识界。2、耳识界:谓依耳识自种为因缘,依耳根为增上缘,依声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耳识界。3、鼻识界:谓依鼻识自种为因缘,依鼻根为增上缘,依香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鼻识界。4、舌识界:谓依舌识自种为因缘,依舌根为增上缘,依味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舌识界。5、身识界:谓依身识自种为因缘,依身根为增上缘,依触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身识界。6、意识界:谓依意识自种为因缘,依意根为增上缘,依法境为所缘缘的认识能力,名为意识界。此五识界中,前五识是感性认识,第六意识是理性认识,前五识在缘境上只有自性分别,而第六意识不但有自性分别,同时还有随念分别和差别分别。六识之中,依名取相,分别执著,造善恶业,招生死果者,则主要在第六意识上。
  十八界中除上面已说十二处是缘生性空之外,眼等六识亦是缘生性空,无有实体。《八识规矩颂》云:“九缘八七好相邻”。眼识之生必具九缘,耳识之生必具八缘,鼻、舌、身三识之生必具七缘,意识之生必具六缘。诸识既是缘生,凡缘生之法必如梦幻,缘生之法定无实体,故于缘生法上不应执此是有是无。《大乘密严经》卷三云:“如是眼识生,如幻亦如焰,是识无来处,去亦无处所;诸识性如是,不应著有无。”故经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名为三科。佛说三科的目的,是使有情彻底破除三种我执。说五蕴法为除有情的自性我执,说十二处法为除有情的受者我执,说十八界法为除有情的作者我执。此三科是佛陀为使有情彻底破除执著而方便施设的,属“有体施设假”,故不可定执为实有其法。
  (4)明缘起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从缘起的角度来说明流转和还灭的空无所得。此中的“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是空流转门。“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是空还灭门。“乃至”是超越之词,中间理应还包括“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的十法。现将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两门,略述如下:
  一、流转门。流转门是以无明为始、为本,最终将会引起生和老死,即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此中“缘”是条件义,引生义,就是以无明为条件,便能引生行,乃至以生为条件,便能引生老死,次第以前法为条件,相续引起后法生,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者是,而形成一条必然性的、循环无端的世间因果规律。
  “无明”是愚痴,不明人生宇宙的实相真理和世出世间的染净因果,是谓“无明”。有了无明自会执实我实法,颠倒妄作,造善恶业,是谓“无明缘行”。有了善恶业自会熏习本识,形成业种,在本识中长期变异成熟;同时赖耶识中所藏的心、心所、色等诸法也会发生深刻变化,而形成变生异熟果的亲因缘;赖耶识也就成了异熟果的体现者,而名异熟果,是谓“行缘识”。异熟识既有了心、心所、色种为因缘,自会以业种为增上缘,而随缘现行,变生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中受想行识属名色中的“名”,色蕴属名色中的“色”,这就是“识缘名色”。有了五蕴的名色,异熟识自会变现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根,六根即六入,即所谓“名色缘六入”。同时异熟识内变六根,也自会依造色种外变色等六尘,有了根尘相触,自会有依眼根缘色境生起的眼识,乃至依意根缘法境生起的意识,根、境、识三和合接触,即是此中的“六入缘触”。有了根、境、识的接触,自会在现实生活的境界上,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是谓“触缘受”,有了苦乐舍的感受,自会于内身外器执为实有,而贪爱不舍,于中求生取乐,是谓“受缘爱”,有了对境的贪爱,自必依内身外器,依名取相,执有我及我所,是谓“爱缘取”。有了执取,自必造有漏业,熏习本识,而成为感来生异熟果的业因,是谓“取缘有”。有了感来生果报的业因,自必有随业变果的异熟识,而有来生的生命体出现,是谓“有缘生”。既有生命体的根身,自必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不断变异衰老,直至死亡,是谓“生缘老死”。
  此十二缘起可用下列几种形式来加以概括说明:
  1、三世说:“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八支是现在世,“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
  2、二重因果说:“无明、行”二支是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果,“爱、取、有”三支是因,“生、老死”二支是果。
  3、三杂染说:“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杂染,“行、有”二支是业杂染,“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是生杂染。
  4、四支说:“无明、行”二支能引发“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果,故名能引支;“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以“无明、行”二支为因所引生,故名所引支;“受、取、有”三支能生“生、老死”二支果,故名能生支;“生、老死”二支由“爱、取、有”三支为因所生,故名所生支。
  从流转看,十二缘起能逼恼世间,令不安隐。如《辩中边论》中所说:由无明覆如实理,障真见故;由诸行植本识中,业熏习故,谓名色摄有情自体故;六内处令诸有情体具足故;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由受支领纳顺、违、非诸境故;由爱力令先业所引,后有得起故;取能使识缘顺欲等连缚生故;由有力令已作业取与后有诸异熟果,得现前故;生与老死,苦果所摄,性有逼恼,酬前因故。是故所说十二有支逼恼世间,令不安隐。
  如上所说统为流转门,是世间杂染因果。
  二、还灭门。“还”带有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或还归实相义;“灭”带有灭除烦恼、出离解脱义。
  从大乘的还灭角度讲,用照见诸法实相真理的根本智,来对治迷理的无明;用照见诸法因果事相的后得智,来对治迷事的无明。成就两种无分别智慧,自然便能除遣迷惑理事的无明。由于用智慧灭除了无明,在行为上自然如理称量,善巧正行,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这就是大乘所说的六度万行。智慧的生起和成就,便能集积智慧资粮;正行的生起和成就,便能集积福德资粮。两种资粮集积圆满,便能空异熟识,而转成大圆镜智和无垢识。由于有大圆镜智和无垢识,自然能变现佛的无漏清净五蕴(名色)的佛身(正报)和清净无漏色蕴所成的佛土。有身就有根,根发无漏净识,而能成办一切利生所作,但又恒自受用清净寂灭的广大法乐。这就是真正所谓的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异熟识灭,异熟识灭则有漏诸根灭,诸根灭则杂染触灭,杂染触灭,则苦、乐、忧、喜诸受灭;由于无有无明、行等,爱、取、有、生、死的世间因果自然亦灭,而成就正智、正行、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及清净根、触、受的出世间因果。
  如上所说,是为大乘的还灭门,也就是出世间的清净因果。
  上说流转、还灭二门,各有逆、顺两个方面。在流转门中,若从果到因的观察,称为“杂染逆观”,即所谓观察老死的形成,是因有生为因而形成,乃至行的形成,是因有无明为因而形成。若从因到果的观察,称为“杂染顺观”,即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在还灭门中,若从果到因的观察,称为“清净逆观”,即所谓欲无老死,当先无生,乃至欲无行,当先无无明。若从因到果的观察,称为“清净顺观”,即所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而本经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都是从杂染、清净的顺观上而说的。
  “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此空流转门,即空生死。“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尽”即是灭,此空还灭门,即空涅槃。因为生死流转,如幻无体不可断;涅槃还灭,性空无体不可求。故菩萨以无分别智照见流转还灭二门平等性空,而不见有杂染清净之相,故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5)明四谛空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称为四谛。“谛”谓谛理,也就是这四种法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故名“四谛”;又因为是圣人无漏智慧的亲证亲知,所以又名“四圣谛”。
  1、苦谛:苦是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世间有漏之法,莫不皆以苦性所摄,所谓“有漏皆苦故”。苦有一苦、二苦,乃至八苦、九苦之说,此之诸苦,在前“度一切苦厄”时已说,不再复述。苦谛有四行相,谓无常、苦、空、无我。正观苦谛生灭法性,是名“无常行相”;正观苦谛以生灭法性为依,于苦苦、行苦、坏苦,随逐法性,也就是由无常所逼名苦,是名“苦行相”;正观苦谛,实体无有,是名“空行相”;正观苦谛,非我相性,是名“无我行相”。《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云:“苦谛中有四行相,云何初名无常行相?谓于苦谛生灭法性,正观行相;云何第二名苦行相?谓于苦谛即以生灭法性为依,于三种苦,随逐法性,正观行相;云何第三名空行相?谓于苦谛,离实我性,正观行相;云何第四无我行相?谓于苦谛非我相性,正观行相。”
  2、集谛:集谛是集聚世间有漏烦恼和善、恶、不动诸业,以此烦恼和业为因,便能招引后世的有漏苦果,是名集谛。《集论》卷四云:“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集谛有四行相,谓因相、集相、生相、缘相。谓一切烦恼和业,是能引发后有的习气因,是名“因相”;一切有情所集积的惑业习气,在人天等有情类中,能为相似形貌种类的平等现起因,是名“集相”;由业和烦恼的力量,能使各别有情内身相续,而生起无量的品类差别,是名“生相”;又一切有情界趣等的差别,皆以业烦恼为助缘而形成,是名“缘相”。《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云:“集谛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子法,故名为因;能等出现,故名为集;令有续起,故名为生;能有成办,故名为缘。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引发诸有,故名为因;令有等现,故名为集;能有滋产,故名为生;有所造作,故名为缘。”《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云:“复言,世尊!于集谛中有四行相,云何第一名因行相?谓于能植众苦种子因缘爱中,正观行相。云何第二名集行相?谓于续起因缘爱中,正观行相。云何第三名生行相?谓于五趣差别生起因缘爱中,正观行相。云何第四名缘行相?谓于能作余缘引发因缘爱中,正观行相。”
  3、灭谛:“灭”是灭尽义,由无漏无分别智的拣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得净妙安稳的寂灭果。《瑜伽师地论》说:“问:何等法灭故名滅諦耶?答:略有二种:一烦恼灭故,二依灭故;烦恼灭故得有余依灭谛,依灭故得无余依灭谛。”《集论》以十二门分别灭谛。谓相、甚深、世俗、胜义、不圆满、圆满、无庄严、有庄严、有余、无余、最胜、差别。谓所依真如彰显、能灭圣道究竟、所灭烦恼永灭,是为“灭相”。不灭诸行,而证寂灭,是为甚深。以世间道催伏种子所得灭,而世尊方便说为涅槃,名为“世俗”。以无漏智慧永拔一切杂染种子所得灭,名为“胜义”。三乘有学所证涅槃,名为“不圆满”。三乘无学所证涅槃,名为“圆满”。二乘一分解脱所证涅槃,没有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名“无庄严”。二乘及诸大乘具分解脱所证涅槃,此有三明、六通等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名“有庄严”。烦恼及业灭尽所证的有余依涅槃,名为“有余”。依灭所证的无余依涅槃,名为“无余”。诸佛菩萨大智大悲平等运用所证得的无住大涅槃,名为“最胜”。无余依涅槃界中永断、永出、永吐、永尽、永灭、永没一切烦恼、宿业、有漏五蕴等世间杂染诸法,名为“差别”。灭谛有四行相,谓灭相、静相、妙相、离相。一切烦恼永断,名为“灭相”;一切众苦永离,名为“静相”;乐寂静事,名为“妙相”;常利益事,名为“离相”。《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云:“复言,世尊!于灭谛中有四行相,云何第一名灭行相?谓于永断烦恼灭中,正观行相。云何第二名静行相?谓于永断众苦静中,正观行相。云何第三名妙行相?谓于永断无罪清净安乐性中,正观行相。云何第四名离行相?谓于永断常住性中,正观行相。”
  4、道谛:“道”者,因果真理名道,由此到彼、三乘圣者共同游旅的解脱之道名道。道谛有三十七法,修此三十七道法,能使有情生起无漏智慧,断除烦恼、惑业,从而证得出世解脱的菩提和涅槃,故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1)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2)四正勤:已生恶令其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其生。(3)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4)五根:信、勤、念、定、慧。(5)五力:信、勤、念、定、慧。(6)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择法、精进、喜、舍、安、定、念。(7)八道支,又名八圣道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而道谛主要是指八圣道支。道谛有四行相,谓道、如、行、出。《杂集论》卷十云:“何故名道相?因此寻求真实义故;所以者何?由此圣道是诸圣者证真义故,是故名道。何故名如相?以能对治诸烦恼故;所以者何?一切烦恼皆不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何故名行相?善能成办心,令不颠倒故;所以者何?心不觉悟真实道理,于无常等法,起常等颠倒,善能修治此颠倒心,令离颠倒,觉真实义,是故名行。何故名出相?趣真常寂故;所以者何?由此圣道,能趣出离究竟常寂,是故名出。”
  此四谛中,苦、集二谛为世间因果,其中苦为果,集为因;灭道二谛为出世间因果,其中灭为果,道为因。故四谛法说明了世出世间的染净因果规律。四谛法也如上面所说的十二缘起法一样,染净性空,世出世间如幻,菩萨以无分别智照见其平等性空,而不见有杂染清净之相,故言“无苦集灭道”。
  (6)明智得空
  无智亦无得。
  “智”谓能证的无分别智,“得”谓所证的无分别理。能证的智圆满,名为菩提;所证的理圆满,名为涅槃。菩提涅槃代表离系果,离系果亦空,名“无智亦无得”。菩萨见道时,心境俱空,能所双亡,不但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了不可得,就是能证的智与所证的理(真如)亦皆空无所得。如说智空无所得者,首先《唯识三十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八十二亦云:“善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自性不可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自性不可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空无自性不可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空亦无自性不可得。”说涅槃空无所得者,如《大宝积经》卷三十一云:“观生死无我,亦达常无常,及了涅槃空,何缘现微笑。”生死上实无我法性,故生死不可得,涅槃上亦实无我法性,故涅槃不可得。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为除此执著,故说二皆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五十五亦云:“见生死者三有,著涅槃者二乘。是故知生死空,斯出三界矣;知涅槃空,斯过二乘矣。”本经同样是为了破除二乘人认为有智有得的执著,故说智得皆无。《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问曰:若涅槃空无相,云何圣人乘三种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为涅槃故说,譬如众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宝无上法,是有二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者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不得言涅槃无,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著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著,故说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间;若著无,则著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所以教法是对迷而不觉的凡夫和二乘而施设的,而本经所说的一切诸法皆无,也是为了破一切执著而方便说的。如说“无智”,就是空能取执,“无得”就是空所取执;为了远离对果位上的能所执著,故言“无智亦无得”。
  (7)总结
  以无所得故。
  回顾上文,总说有三方面的空无所得:①世间空无所得。世间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个方面。而世间又不外是三科所形成,但三科上的我我所性是了不可得的,为了遣除对三科诸法的分别执著,故说无五蕴、无十二处、无十八界。②修行的理法空无所得。修行所应明白的道理和所应掌握的方法,不外是四谛、十二缘起和六度等。由于本经主要是为令二乘舍小转大故,不是对现有菩萨而说法,所以只言缘起、四谛空无所有,而不言六度、四摄空无所有,实则六度、四摄亦在大乘修行的理法之中。缘起、四谛上的我我所性了不可得,不可执著,而六度、四摄上的我我所性同样是了不可得,不可执著的。为了遣除修观行者对理法的分别执著,故说无缘起、四谛之法。③出世果法空无所得。果法不外有二,一是正智圆满的菩提果,一是正理圆满的涅槃果,二乘人贪著二果,心生分别,为了除遣此种分别执著,故说无智亦无得。总之,无世间,无出世间,亦无由世间而到出世间所观的理、所修的行,一切法皆无,故最后总以“无所得故”而作结。
  从“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智亦无得”一段,可从三个方面来体会“无”字的意义。1、世出世间染净一切诸法上实我实法是空无所有的,从我我所性空无所有而言,故无三科、缘起、四谛、菩提、涅槃。2、世出世间染净一切诸法皆无有名,从诸法本自无名上而言,故无三科、缘起、四谛、菩提、涅槃。3、从远离对一切诸法的执著及言说而言,故无三科、缘起、四谛、菩提、涅槃。因为无实我实法,故不可执著;自性无名,故不可言说。无执著者,心行处灭;无言说者,言语道断。所以一连串的无字,一者无我法之自性,二者无诸法之名言,三者无内心之执著。依此三义通达,才是正确理解“无”字之义。而绝不能认为,无三科等法,就是什么也无有的断灭顽空。若作是解者,便会堕在拨无因果的损减断灭见中,非是正见,为圣者所呵斥。《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云:“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中论》卷二也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所以学人对空无之义,一定要正确理解。
  以上所说一切皆无一段,相当于中观所说的“毕竟空”理。但毕竟空是对胜义有而言的,也就是真空之后必有妙有。因为能悟真空之智,是为般若,圆满则称菩提;被智慧所悟的真空(包括智亦空)称为涅槃。菩提涅槃是在真空之中,真空是在菩提涅槃之内。从真空而看菩提涅槃,名空而不空;从菩提涅槃而看真空,名不空而空。不空而空者,有不异空,有即是空;空而不空者,空不异有,空即是有。有空俱显,有空俱遣,两边不住,中亦不著,方可称为善取空的菩提萨埵。
  4、果
  (1)涅槃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者:菩提是觉义,萨埵名有情;菩提萨埵,汉译为觉有情。简称为悲智等运,自觉觉他的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依”就是前面所说的行,也就是于诸圣教,起闻、思、修三慧,见法实相,成就现观,名“依般若波罗蜜多”。
  “心无挂碍、无恐怖”者:挂者障,碍者拘,恐者畏,怖者惧。凡夫迷惑,不见法性真如,处处挂碍,起我法执著,造业感果,流转生死,舍离涅槃,而不得出世解脱。二乘愚痴,亦无有真正的大智慧,所谓执世间是染,生死是苦;执出世间是净,涅槃是乐。于是怖畏生死,舍离生死,贪求涅槃,而最终安住于涅槃中。菩萨真俗圆融,以根本智实证空理,而不碍有;以后得智善达幻相,而不碍空。不有不空,不增不减,通用无滞,无住而住,内心清净,自在解脱。故名“无挂碍,无恐怖”。“恐怖”者,即五恐怖,或又名五怖畏。1、不活恐怖:谓初学之人,虽行布施,却恐不活,而常积资财,不能尽己所有行施。2、恶名恐怖:谓初学之人,为化众生,而同入酒肆,却无法安行自若,怖畏他人讥谤。3、死恐怖:初学之人,虽发广大之心,所谓“愿将身心奉尘刹”,但仍贪生怕死,不能舍身亡命。4、恶趣恐怖:谓初学之人,怕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5、众中恐怖,又名大众威德畏:谓初学之人,在众多人前,或威德人前,内心惧畏,不能随意作师子吼。《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云:“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五?谓不活恐怖、恶名恐怖、众中恐怖、死恐怖、恶趣恐怖,是名五恐怖。”八十《华严经》卷三十四云:“此菩萨得欢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离。”如何才能远离五种怖畏?《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云:“由善修习无我妙智,分别我想尚不复转,况当得有分别我爱或资生爱?由是因缘,无不活畏。由于他所,无所希望,常自发起如是欲乐,我当饶益一切有情,非于有情有所求觅;由是因缘,无恶名畏。由离我见,于我无有失坏想转,故无死畏。自知死后于当来世决定值遇诸佛菩萨,由此决定无恶趣畏。由意乐见,一切世间,尚无有一与我齐等,何况殊胜?是故无有处众怯畏。”总之,挂碍、恐怖皆因我法执起,菩萨以无分别智照见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内心清净,无有执著,是名“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者:“颠倒”有四颠倒和七颠倒的不同。四颠倒者:于世间生死而执为常、乐、我、净,是凡夫的四种颠倒。于出世涅槃而执为常、乐、我、净,是为二乘的四种颠倒。远离凡夫四倒,即为二乘;远离二乘四倒,即为菩萨。七颠倒者:1、想倒,2、见倒,3、心倒,4、于无常、常倒,5、于苦、乐倒,6、于不净、净倒,7、于无我、我倒。于前说四颠倒中起妄想分别,名为想倒;于彼妄想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著,名为见倒;于此执著见倒之中,所有贪等烦恼,名为心倒;后四倒与前说四倒相同。名为七倒。《瑜伽师地论》卷第八云:“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倒。想倒者:谓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我净妄想分别。见倒者:谓即于彼妄想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著。心倒者:谓即于彼所执著中,贪等烦恼。当知烦恼略有三种,或有烦恼是倒根本,或有烦恼是颠倒体,或有烦恼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谓无明。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一分、见取、戒禁取及贪。倒等流者:谓邪见、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疑。此中萨迦耶见,是无我我倒。边执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戒禁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谓不净净倒及于苦乐倒。”“梦想”者:未得真智觉悟时,恒处在生死长夜的梦中,把自心所现、有而非真的影象,执为真实,故称为梦。梦由想起,故名“梦想”。又前说七倒皆由妄想生,处梦而行,故名梦想。或前说七倒都是生死之因,今此梦想,即生死果。因果同说,故称“颠倒梦想”;超越了世间因果,称为“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者:挂碍恐怖,颠倒梦想,到此全无,故言“究竟涅槃”。二乘求趣涅槃,最终安住在寂灭涅槃之中,故所证涅槃,非究竟涅槃;超越二乘所证的涅槃,也就是于涅槃亦不住,名“究竟涅槃”。简单说,究竟涅槃者,无住涅槃也。梵语“涅槃”,汉译寂静、灭寂和圆寂,此有四种:1、自性涅槃:自性者,本性也,意显一切诸法本性就是涅槃。何以故?三世十方一切诸法上的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此理佛陀出世如是,佛陀不出世亦复如是,故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圆满现成,真实不虚的绝对真理,是名“自性涅槃”。《解深密经》卷二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以自性涅槃多依寂静义建立。2、有余依涅槃:“余依”指根身和器界。三乘圣者以无分别智简择诸法性相,断灭烦恼业障,但前业所感最后有漏之身尚存,是名有余依涅槃。3、无余依涅槃:由无分别智断烦恼生死苦因,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而最后一生的有漏之身亦不存在。是名无余依涅槃。有余依和无余依二涅槃的差别是,灭世间苦因,证有余依涅槃;灭世间苦果,证无余依涅槃。4、无住涅槃:菩萨由大智大悲二力,既断灭烦恼所知二障,出离世间,但又不舍世间,常时化度无量众生;既证涅槃,但又不舍涅槃;悲智等运,无住而住,故名无住大涅槃。而此处的究竟涅槃,理应属于四涅槃中的最后一种无住大涅槃。
  如上四种涅槃,一切有情有初一自性涅槃,出世二乘有前(自性、有余依、无余依)三涅槃,有学菩萨有自性、无住二涅槃,但无住涅槃不圆满,八地以上的菩萨有有余依涅槃,唯我世尊四种涅槃圆满具有。
  (2)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者: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无量满觉者,称为“诸佛”。“佛”全称佛陀,此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义。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满者简于菩萨,三觉圆满者,名为佛陀。’《佛地经论》卷一云:“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三世诸佛,代表无量诸佛。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获证、成就是“得”义。“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译为正,“藐”译为等,“三”又译为正,“菩提”译为觉。无法可过,故名无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离妄照真,故名正觉。简别异生邪智,名正;简别二乘偏智,名等;简别菩萨智断未圆,名无上。唯佛圆证,独得全名。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此义。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无上菩提者:那是因为般若为诸佛之母,能生三世一切诸佛,若离般若,则无菩提可言。《维摩诘经》卷二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坛经》亦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般若有二,一是方便般若,二是实相般若。方便般若能下化无量众生,实相般若能上成圆满佛道。下化众生者是觉他,上成佛道者是自觉,二者觉行圆满,便是圆满的佛果。又大悲度生的方便般若能积福德,大智照见真如的实相般若能积智慧,福慧圆满,便成两足尊的佛果。这就是诸佛依般若而出生的所以然之理。所以经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三藐三菩提,简称无上大菩提,也就是四智相应心品。1、由第八阿赖耶识所转得的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此圆镜心品,离我我所执及一切能取所取分别,能缘行相,所缘内境,微细难知。于一切法,不妄不愚,性相清净,离诸杂染,为一切纯净圆满色心现行功德所依,又能任持无漏功德净种,更能现生佛果依正二报,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佛地经》云:“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 2、由第七末那识所转得的平等性智相应心品。在有漏位,末那识恒执赖耶见分为自我,故有人法之执,能所分别,而不平等。转识成智之后,无我我所执,能观一切染净诸法平等及自他凡圣平等,又能变现他受用身土,教化十地菩萨。《成唯识论》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3、由第六意识所转的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此智心品,善观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善观一切有情诸根胜劣,摄诸法门,无碍而转,又能发生六度、十力等无量功德财宝,于大众会,起无边神通,说法利导,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使诸有情,获大利乐。《成唯识论》卷十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4、由前五识所转得的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此智心品,变现化身,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利乐人天二乘及地前菩萨,更能随本愿力,入三途中度化众生,成就一切所应作的佛事。《成唯识论》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一切诸有情故,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心品对心所而言,与心王相应的名为心所;与四智相应的,名为心品。前者心所是杂染的,有漏的;后者心品是清净的,无漏的。前者心所不但有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与心王相应,同时还有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和四不定心所,共五十一法与心王相应;后者心品只有清净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及各自净识,共二十二法与四智相应,当然烦恼和不定心所、转依之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根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菩萨地〉及《摄大乘论?彼果智分》所说,“二断、二智名为菩提”。二断者:1、烦恼障断;2、所知障断。二智者:1、烦恼障断,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2、所知障断,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或说成就“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名为菩提。断尽所有烦恼并诸习气,名清净智。于一切界(世界、有情界),一切事(有为、无为),一切品(有为无为二事无量品别),一切时(三世),智无碍转,名一切智(于界、事、品、时如实知,名一切智)。暂作意时,遍能速疾无碍了知诸法,名无滞智。或说成就无量功德佛法,名为无上正等菩提。无量功德佛法者:谓最清净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无量功德。
  如上二果,为什么说菩萨证涅槃,诸佛证菩提呢?原因是,涅槃是从所缘境的法性上说的,也就是从自性涅槃上说的,学人只要有一定的般若智慧,当下便能证得受用。这种当下证得受用的涅槃,是为法法不住的无住大涅槃,也就是本经所说的究竟涅槃(连涅槃也不住的涅槃,名究竟涅槃)。但是另一果的菩提,是从能证的般若智慧圆满上说的。菩提不圆满时,名般若,此在菩萨的因位中;般若圆满时名菩提,此在佛陀的果位中。既然从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菩提果上而说,当然就不是菩萨因位可以获得的了,而必须是在圆满的佛果位上方能获得,所以说三世诸佛得无上菩提,不说菩萨得菩提,就是这个道理。
  5、结赞般若胜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者:此是承上启下之词。从《般若心经》所说的“总纲、境、行、果”四大部分,可以总结赞叹而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指不能用言语说明的、但具有特殊灵验威力的秘密语言。根据《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及卷十四《梵动经》,说有“水火咒、鬼咒、刹利咒、安宅符咒”等咒名。《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诵律》卷四十六等亦说有“治腹内虫病咒、治宿食不消咒、世俗降伏外道咒、治毒咒、治齿咒”等咒名。咒可分为善咒、恶咒两类。善咒者,如为人治病,或用于护身之咒;恶咒者,如咒诅他人,使之遭受灾害之咒。而作为世尊来说,一般是不允许弟子修习咒术、或以咒术谋生的。咒是陀罗尼,总持之义。根据《瑜伽师地论》说,陀罗尼有“法、义、忍、咒”四种。以略教含广教,经无量时,总持不忘,是法陀罗尼。以略义含广义,经无量时,总持不忘,是义陀罗尼。菩萨于诸法性,了了现见,得无生法忍,名忍陀罗尼。从三昧中所发秘密之语言,以除众生灾疾等苦,名咒陀罗尼。
  “是大神咒”者:“神”谓神妙莫测,妙用无方。此显般若神妙莫测,妙用无方,不可思议,是大总持法门,能使有情出生死苦海,故言“是大神咒”。
  “大明咒”者:明谓大智光明。般若智光,遍照十方刹土,能破有情生死长夜,祛除无明痴暗,故言“是大明咒”。
  “无上咒”者:般若大法为诸法中最,能使有情破除二执,断除二障,证得二果,无有一法可越其上,故言“是无上咒”。
  “无等等咒”者:般若大法不但能疗有情种种身病,而且能疗有情三毒、执著之心病;同时般若为诸佛之母,能生一切诸佛,诸法门中无有一法可与般若等同,故言“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者:苦有多种,甚或无量,故称“一切苦”。一般的咒语仅能祛除少分现实之苦,所谓鬼咒伏鬼怪,病咒伏病魔,鼠咒伏鼠患,水咒伏水灾;另外还有安宅咒,降伏外道咒,治毒咒等。而般若波罗蜜多是除遣一切诸苦的总持咒王,无有其它任何一咒可与之等同,更无有其它任何一咒能越其上。因为能使学人破执断障,解脱出离,成就无量功德,证得菩提涅槃,而不是其它任何咒语可以成办的,所以说“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者:如果说其它的咒语也能除包括生死大苦在内的一切诸苦,恐怕佛还不会说是“真实不虚”的。如果说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无量诸苦,佛会肯定地说,这完全是真实的,不虚的。所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故名“真实不虚”。
  6、愿大众依般若得解脱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陀说此经已,最后以秘密的总持咒语作结,希望大众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至涅槃彼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本来咒语是不可解释的,属玄奘立五不翻中的“秘密不翻”。若要解释:“揭谛”,“揭谛”(去啊,去)“波罗揭谛”、“波罗”是到彼岸义(到彼岸去);“波罗僧揭谛”,“僧”即大众(到彼岸大众都去);“菩提萨婆诃”(成就无上大觉)。合称即是“去啊、去!到彼岸去;到彼岸大众都去,成就无上大觉”。也可以说:“揭谛”是度的意思,“揭谛揭谛”者:此云度、度,前一是自度,后一是度他。此显般若能自度度他,或说凡能自度度他者,皆是般若之胜用。“波罗揭谛”者:波罗译为彼岸,意谓彼岸是度之处。“波罗僧揭谛”者:僧是众义,指自他,意谓彼岸是大众所度之处。“菩提萨婆诃”者:萨婆诃译为速疾成就。总前所说,“度、度,彼岸是度之处,彼岸是大众所度之处,速疾成就无上菩提”。这是显示般若妙慧,有胜功用,众生依之,皆能速疾至大觉岸。
  总结全经,不妨可从以下四点加以概括:
  一、本经虽短,仅有二百六十字,但它显示了佛陀谈般若二十二年的主要精神和实质,同时也概括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全部内容。从“观自在菩萨”乃至“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段,此是全经的总纲,它说明了般若的殊胜作用,能照见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性空,依缘起性空而观,能使一切有情彻底得大自在,大解脱,从而永离诸苦。
  二、从“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乃至“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两段,显示了般若之“境”。此境有二:1、空有不异:一切诸法之境非有非空,非有即无为法(空),非空即有为法(色),也就是无为在有为之中,有为在无为之内,依它中有圆成,圆成中有依它。一切诸法,相即是性,相外无性,即相即性;性即是相,性外无相,即性即相。此正显示了有空不二,事理圆融的中道。2、空有不一:它说明了一切诸法虽然性相一如,但又绝不是一,因为相从因缘所生,有生有灭,变化无常,有染有净,有增有减;而诸法空性亦即真如实相,它不从因缘生,无有变化、染净、增减,清净无为,如如不动,而又与相有异。
  三、从“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一段,显示了般若之“行”。此行有二:1、法性离言:一切诸法,既是缘生,变化无常,无有定法;无定法故,则不可言有,不可言无,不可言亦有亦无,也不可言非有非无。名言上的诸法皆不可得,故说无蕴等诸法。2、现观实证:以无分别智,实证无分别理时,言思道断,心行处灭,能所双泯,智如俱空,一切无所见,由不见故,故说无蕴等诸法。问:此处只言根本智(实相智),为何不言后得智(方便智)?答:言根本智则自然包括后得智,因根本智是生起后得智的根本;如言菩提,有时也可包括涅槃一样。
  四、从“菩提萨埵”乃至“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段,显示了般若之“果”。此果有二:1、证大涅槃:涅槃是法无我性的如实彰显。而法无我性,无始本有,圆满现成,只要一有般若智慧,当下便可证受,所以说菩提萨埵能证究竟涅槃。因涅槃是证得而非转得,属解脱中的“相解脱”,故可当下受用。2、得大菩提:菩提是清净智慧的圆满,属无漏有为法,它是转八识成四智而成就的,所以说三世诸佛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菩提是转得而非证得,属解脱中的“粗重解脱”,故必须长劫度生,广积福慧,因圆果满,才能获得无上菩提的大转依。
  般若波罗蜜多有如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最极殊胜的妙用,故菩萨得之,能使自他彻底获得出离;既远离一切颠倒梦想,又彻底解除生死大苦。故学佛者必须抓此以一赅万的总持大法认真受学,力宣弘扬。同时本经也以赞叹其不可思议的伟大功德而作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