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四大綱領
一、前言
佛陀在雜阿含經四諦相應品說過:「再熱的地獄,也熱不過生老病死愛悲惱苦的大熱;再闇的地獄,也闇不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闇。此種種大熾熱、大迷闇的因緣,皆是對學佛四大綱領(即四聖諦)不如實知所致。」四聖諦就是觀察苦(苦諦)、分析苦的根源(集諦)、確定滅苦的中道(滅諦)、依中道老老實實地修證(道諦)。
這四聖諦好比良醫治病,苦諦是善知病,集諦是善知病源,滅諦是知病對治,道諦是根治,即標本兼治、永無後患。雜阿含經三八九卷指出:「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要根治疾病,頗不簡單,漢醫有所謂「汗吐下和清溫消補」八種對治方法,但有的症狀更趨複雜,就需要這八種對治方法的互用,同時還得考慮患者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依病因病機(風寒暑濕燥熱)和病情發展,一併對症下藥。「佛法不離世間法」,依同樣的道理,佛陀提出治療人類心病的四大綱領(四聖諦),這四大綱領能使人類的憂悲苦惱,連根拔除,只要我們肯努力、有決心,則徹底解脫、指日可期。雜阿含三八三卷說:「於苦諦已知已解,於集諦已知已斷,於滅諦已知已證,於道諦已知已修,如是則斷愛欲(指斷貪瞋)、轉去諸結(指斷種種煩惱糾結)、於慢無間等(指斷種種習氣),究竟苦邊(指徹底解脫)。」
二、苦諦當知當解
苦可以從三個層次來觀察:一、表層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喜歡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歡的人偏偏在一起)、求不得苦。二、世間無常苦:好花不常開,人的境遇,總是不斷改變,對自己的未來,我們有太多不確定,卻又想確定,於是抽籤的抽籤、找算命的找算命,求神問卜無非是想更精確地把握無常力隨時左右的未來。三、五蘊無常苦:五蘊指的是無常的色身、無常的六根觸受、無常的六根識別、無常的身口意行為、無常的意識察覺能力,這無常五蘊形成人的身心因緣,由於無常因緣,人不能隨意自在;因為做不了主,所以有不能自在、不能自主的苦,人常想要一切美好如意,可是總難免事與願違,於是把自己的感情世界縮小,對其他人的苦難不聞不問,以便在自己建立的小小世界,不受干擾而自得清淨自在,享受如幻如夢的隨心所欲境界。凡此種種,皆係不能正視無常五蘊的因緣所致。
以上三個層次的觀察,一層比一層深,表層苦人人能觀察、人人能感受、人人能經驗。第二層的世間無常苦,就不一定是人人能體會,因為人們很容易合理化無常的現象,而說「剎那即是永恆」、而主張及時行樂、而變得更加自我中心,而不以為苦;一旦不以為苦,苦就無法變成修行的助緣,反而會成為習慣性的苦中作樂或習氣更強的趨樂避苦行為,人類社會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麼一比,無常力下的生生滅滅就很難有具體的啟示。觀察世間的生滅無常,目的在讓我們體會「無常,所以不能自主;不能自主,所以苦」,因為苦,所以要離開那主宰欲常相左右的自我中心,有這層體會,我們才能進行第三層的五蘊觀察。
觀察五蘊無常苦,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我們日常生活裡所執意保護的色身(色蘊)、所執意堅持的意識覺察(識蘊)、六根觸受(受蘊)、六根識別(想蘊),乃至一切身口意的行為(行蘊),都不是能由自己完全做主的,為什麼?因為無常力常相左右,如果不能正視這層真意,我們就會刻意執著自他五蘊的不變性,結果總是變得排斥心(瞋厭)和貪愛心更加熾盛。由於貪瞋,我們就無法正視周遭因緣與一切生命和生活的條件,我們就很容易依主觀好惡來取捨自他共存的條件,一旦形成太多「順我,則貪;逆我,則瞋」的習氣態度,我們就會扭曲因緣而無法培養奠基於無常苦的正確觀察和知解。
三、集諦當知當斷
能正確觀察苦諦就是「善知病」,其次要「善知病源」,集諦就是正確掌握苦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標本兼治。苦的根源,主要表現為貪求而不饜足,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1.對欲樂、財富、權勢的貪求與戀棧,執著邪因邪緣或無因無緣而成的偏見;2.個體與種族生存的延續欲;3.對眾生或苦難缺乏同情,對自己或他人不能關切、不能容忍,乃至排斥、打擊而有「除之而後快」的心理欲求。這三種求生存、求再生的意志,構成生命延續、善惡業力生起的根本。只要這種意志力量存在一天,生死就不斷。此種貪瞋交互影響的意志力量,又可在空間上分為自體愛和境界愛(簡稱為「我與我所」(,在時間上分為對過去的顧戀、對現在的染著、對未來的欣求(簡稱為「三世愛染」(,不論是「三世愛染」或執著「我與我所」,關鍵都在違反中道而貪愛佔有或排斥厭離,所以雜阿含二五○卷說:「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根)繫法(塵),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說明了貪欲及其常相對應的瞋欲(有欣此就有厭彼),不是煩惱繫縛的主因。
世間良醫能治人的生理病苦,佛法則專治人的心理病苦,身苦的根源,主要導因於人身失去節制和平衡,所謂四大不調、內外六淫(風寒暑濕燥熱),淫就是離開中道,一犯淫,人身就得病,人的心苦也可以依同樣原理分析。長久以來,人心一直馳騁不停,由於無常,一切事情不斷變化,我們的心念也不斷生滅,為了應付周遭環境變化,不得不隨時做因果判斷,惟因懶惰懈怠與時間有限,我們很容易投機取巧而忽視因緣的整體性,很容易以主觀好惡去分別抉擇事理的因果,很容易任由貪愛與排斥,主宰自己的情緒、思維乃至整個因果分析,於是好像瞎子摸象般,執著自己極有限的觸受而恣意武斷.這種對整體因緣的偏執,使我們以偏概全或倒果為因,甚至「非因計因」而執取邪因邪緣,乃至復發為邪見和種種根深蒂固的偏見,這就難免苦上加鎖,不得解脫。雜阿含二六六卷提到有情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正是此意。
無明就是不明事理的因果,就是對一切事情,不肯依據因果法則冷靜且深刻地觀察分析,卻寧可憑恃貪瞋習氣和素來偏見主宰自己判斷,只要這樣的無明常相左右,人的貪瞋繫縛就會如影隨形,只有除去無明,不能斷盡貪瞋。要除去無明,就得常做因果分析,尤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分析一切日常遭遇的事情,直到對因果關係的必然性能深知深信,不再「非因計因」。只有深知因果,才能使富生的生,富滅的滅,富做的做,富斷的斷,中論觀涅槃品說得好:「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四、滅諦當知當證
佛教以涅槃來代表真理,涅槃就是滅諦的主題,是能治一切苦迫惱的根治藥。這服根治藥必須你自己去品嘗,從行為、語言、思維中去相應,不是離開行為、語言和思維而有所謂涅槃。佛陀大弟子舍利弗在雜阿含經說過:「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一旦離開思維、語言和行為,就無涅槃可言;只有在日常身心行為中,才有所謂貪瞋癡斷盡的問題。涅槃是不離日常生活的心解脫(心苦的盡滅),是可以在現世經驗的,如雜阿含四九三卷舍利弗說:「作是思維:我內心中為離欲(染)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即故意想自己的身體、感情、事業、見解受到嚴重破壞或排斥等),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指確見自己能正觀因緣,不再有我執等煩惱繫縛)。」
佛教是講因緣的,不是離開因緣而談斷滅煩惱,反而是「受諸善法因緣」和「不受諸善法因緣」的因果抉擇,這種因果抉擇須以欲貪的調伏為手段,所以雜阿含一○八卷舍利弗指出:「大師唯說調伏欲貪,於彼色(身)陰調伏欲貪,於觸受、識別、身語意諸行和覺察意識上調伏欲貪。若於色欲不斷、貪不斷、愛不斷、念不斷、渴不斷者,彼色若變、若異,則生憂悲惱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調伏欲貪,才能使身心吻合中道,才能拿得起(不捨)、也放得下(不取),更進一步,才能如實地見到因緣果的真相(簡稱為「如實知見」或「正見」),有這樣的正見,才能停止激情地製造邪因邪緣和偏見,才能迷惑與業苦一起斷盡,才能親證涅槃。只有親證涅槃,才是真正解脫。要證涅槃,先要培養對因果的正見,有正見,才能實實在在地在中道上努力。
五、道諦當知當修
道諦就是中道,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佛教裡,中道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中道是不離世間而斷自我中心,不離身心需要的滿足而斷煩惱,不離語言行為而證無染(著)解脫。中道不是厭離人世、不是厭離社會,而是厭離自我中心的貪瞋然後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實踐八條正道(簡稱「八正道」)。
八正道以正見為主導,正見就是確信因果關係的必然性;其次是正思,指的是依正見而做正確的因果思維;第三是正語,包括不妄語、不誹謗、不惡意攻擊、不做無意義的空談或爭辯;第四是正業,包括有節制的飲食、睡眠、性生活和適量的運動,同時要遠離殺生、偷盜和不守信用的交易;第五是正命,指的是利己利人的謀生職業,不從事害己害人或污染環境、殘害眾生的職業;第六是正勤,又稱為「四正斷」:一、已生之惡令斷,二、未生之惡令不生,三、未生之善令起,四、已生之善令推廣;第七是正念,又稱「四念處」:一、觀察色身無常,修呼吸念,二、觀察觸受執著是苦,三、觀察心念生滅無常,四、觀察一切煩惱、觀念、見解,都是生生滅滅,都係受種種因緣形塑,不是本來就有;第八是正定,透過與正見(吻合因果法則的如實知見)相應的禪定,我們能對事情做不受情緒、疲勞(惱患)影響的覺察和分析。
這八正道又可歸結為三學:戒、定、慧,這三學也是以慧為首,也就是說,戒和定要能與慧相應,否則儘做些「非因計因」的守戒、苦修和禪定,也是很冤枉。戒的本意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大智度論卷一三),依八正道來講,就包括正語、正業、正
命和正勤:定是繫心一境,堅固攝持,包括正念和正定,依戒能起定、能斷瞋,依定能斷貪、能發慧;慧包括正見和正思,對因果
有正確見解,才能對因果有正確思維,正見是學佛的第一步,有正見才能正思維,才能身語意清淨,才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
就是中道。雜阿含七八三卷有一段對話說,婆羅門問阿難:「有道、有跡,能斷貪欲、瞋恚、愚癡耶?」阿難回答:「有,謂八聖
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六、總 結
雜阿含三八七卷世尊告訴諸比丘:「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己解,於苦集聖諦(簡稱「集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簡稱「滅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簡稱「道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關鍵;平治城塹,度諸嶮難,解脫結縛,是名為賢聖立聖幢。」什麼是無有關鍵?「謂五下分結已斷、已知」,五下分結指我見、戒禁取、疑三寶四諦(疑佛、法、僧,疑四聖諦)、貪愛、瞋厭。我見指自以為本來就有這個我存在,同時認為這個「我」與自然、社會無關,不但如此,「我」還可以離開五蘊(色、受、想、行、識)而獨立存在;戒禁取指的是「非因計因」的宗教戒律、苦行和種種不符中道的修行方法。什麼是平治城塹?「無明謂之深塹,彼得斷、知,是名平治城塹」。什麼是度諸嶮難?「謂無際生死,究竟苦邊(指眾苦滅盡)」。什麼是解脫結縛?「謂愛(貪瞋)已斷、已知」。什麼是建立聖幢?「謂我慢已斷、已知」,此類「我慢」是宿習所成,雖斷我見、貪、瞋,對三寶、四諦也有正見、正信,但仍有「獨行俠」的特立獨行習氣,對群策群力、住持佛法,仍不能完全發揮。
對苦的觀察、分析,能解、能斷、能證、能修,這四「能」就是學佛四大綱領,也是正覺解脫的四大正軌,在家人要這樣修,出家人也要這樣修,男人要依八正道行,女人也要依八道行,通過八正道的實踐,就可以由煩惱的此岸跨越解脫的彼岸,雜阿含七七一卷有偈為證:「斯等能度彼,生死難度岸。」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