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认识死亡 了悟人生——读《西藏生死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 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曾不只一次地经历过死亡的威胁,也曾对死亡产生过无比的恐惧;像大多数现代人一样,我拒绝正视死亡,以为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一位小师妹借给我一本索甲仁波切著的《西藏生死书》,读后颇有感触,对这本蕴藏有深奥的佛学智慧的巨著给我带来的启示,禁不住想写点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害怕死亡,但又不得不面对死亡。万事万物有生必有死,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死亡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我们,但是大多数现代人对死亡缺乏真正的认识,人们害怕死亡,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准备死亡。一位我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老师前不久突然病重住院,当我到医院看望他时,发现这位病重的老人不但对许多事情仍旧放不下,而且对死亡产生着强烈的恐惧,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心里一阵难过。现代人恐惧死亡的最大理由是他们大多数不相信有来生,认为人只有一世,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未来在他们心中捉摸不定,从而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由于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且不深信今世之后还有来世,把人生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上,于是尽情享受今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合理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便成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因而人们拼命追求享受,希望拥有更多的财物,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生活变得匆忙而琐碎,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反省一下自己,更没有时间来想到死亡,往往要到临死那一刻才来珍惜生命,这是多么的可悲啊!也正因为人们不相信有来生,也不相信有因果报应,于是,人们整日忙忙碌碌,且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多加考虑,这必然会创造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被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私心理的价值取向所左右,几乎完全倾力在颂扬自我,对于个人成功和权力抱着种种令人伤心的幻想,此外,还颂扬那些正在毁灭地球的贪婪的愚痴力量。目前我们不是已经对地球的资源进行无情地掠夺,不是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暴力与不安的世界了吗?我们需要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了悟生与死的本质,真正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真如本性。
  西藏佛教的古老教义认为生和死是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只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对死亡毫无准备。佛教认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别处,这种教法至今仍具有革命性的佛教智慧。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而不必等到死时的那一刻才知道要珍惜生命。了悟无常,了悟生死,感受一切事物的空性,寻找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不再以无聊与琐碎的喧闹来填满生命的每一个时刻。
  索甲仁波切告诉我们,地球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变化无常的,无常是事物的本性。比如一棵树,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不变的实体,但若离开了空气、水、土壤、风、阳光乃至整个大自然,它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它的结构性质无时无刻也都在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既不能独立存在,性质又在不断改变,我们眼中的树不就是一个虚幻的假象吗?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能独立存在且变化无常,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实相不都是虚幻的吗?无常道出了一切事物皆不真实,皆不持久,都具有空性。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从未考虑过的,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空,那真正属于我们的是什么呢?
  一切轮回的苦恼,一切愚痴的根源都来自于心的散乱的习气。结束了心的散乱,就结束了苦难生死的轮回。我们需要找回被贪婪和愚痴蒙蔽的真如本性,即佛性。它犹如充满阳光、没有一丝云的蔚蓝的天空,它宽容、开放,光明、无限慈悲,这就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禅修是西藏佛教的修心的重要法门,幸运的是,目前禅修已被许多人认可,它已超越了文化和宗教的藩篱。根据西藏佛教的教法,禅修的要义在于“把心带回家,放下,放松”。禅坐把我们带到无牵无挂,没有竞争,没有紧张的争斗,没有成就的渴望,既不接受也不拒绝,既不希望也不害怕的境界,把我们的心安放在自然、轻松和旷达的喜悦的情绪中。我们每一个人的真性都是佛,但从无始以来,它就被无明和迷惑的乌云所遮蔽。不过,这种真性或佛性却从来未曾向无明完全屈服过。透过禅修,把我们散乱的心带回家,带回它的真实本性,就能把握生死,从而勇敢面对死亡。按照《西藏生死书》中的有关禅修的教法,我采用先静静坐下,然后呼气,告诉自己放下一切,最后放松,自然吸气。这样反复一会儿,心里十分轻松。对于个人的真实体验,这种修心对身体健康确有十分益处。
  生活原本很简单,是我们太多的奢望和贪欲使我们的生活复杂化,从而莫名地增加了许多烦恼。在漫长生命旅程中,我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不必在这些虚幻、琐碎的事物上过于苛求,更没有必要把大量精力用于物质的追求上,够吃够住就行,诚如一位匆匆过客不必为他所住的旅馆装修房间一样。让我们真正认识自我,了悟人生,时刻准备接受生死,才能正确面对生死,把握生死。让我们生活得单纯,让我们的生活简单化,不再相互渔肉,相互争夺,多一些关爱,一切将变得更美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能真正得到安宁和和平,才能真正地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以吉梅·林巴的话,也是我们祈请佛菩萨的祷词来作为本文的结束:慈悲的佛啊!从我的内心中央,盛开的莲花中升起,我惟一的皈依!我被过去的行为和烦恼所折磨,我祈求你,在我的不幸遭遇中保护我,永远做我头上的宝饰,大喜悦的曼达拉,引生我的一切正念和觉察。
  摘自《彩云法雨》2005年第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