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六)A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六册总目录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
  第一节 华严经的部类与集成
  第二节 □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世界海
  第三节 菩萨本业
  第四节 菩萨行位
  第五节 善财南参
  第六节 普贤行愿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
  第一节 华严经的部类与集成
  第一项 汉译的华严经部类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在中国的汉译中,是一部大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华严经』在中国,经古德的宏扬,成立了「华严宗」,在大乘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大经的全部纂集完成,比「般若」、「净土」、「文殊」等法门,要迟一些,但也有比较早的部分。现在以「华严法门」为题,来说明全经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华严经』的传译,全部译出的有二部:一、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所译的六十卷本(起初分为五十卷),分三十四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为「晋译本」。译经的事迹,如『出三藏记集』卷九『华严经(后)记』(大正五五·六一上)说:
  「华严经胡本,凡十万偈。昔道人支法领,从于阗得此三万六千偈。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于杨州司空谢石所立道场寺,请天竺禅师佛度跋陀罗,手执梵文,译胡为晋,沙门释法业亲从笔受。时吴郡内史孟□,右卫将军褚叔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讫。凡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应是「辛酉」)之岁:十二月二十八日□毕。
  『华严经』的梵本,号称十万偈,但「晋译本」的梵本,仅有三万六千偈。这部梵本,是支法领从于阗取回来的,如『高僧传』卷六(大正五0·三五九中)说:
  「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慧)远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皆获梵本」。
  依『高僧传』所说,支法领等去西方取经,是秉承慧远的命令。去的不止一人,弟子们分头去寻访,也各有所得,所以说「皆获梵本」;『华严经』梵本,就是支法领取回来的。僧肇答刘遗民的信,也说到:「领公远举,乃千载之津梁也!于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 。大抵慧远在江东,所以经本也到了江东。恰好禅师佛陀跋陀罗到了江东,就在杨州的道场寺,将『华严经』翻译出来。从义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三月,到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六月,才全部译出。
  二、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所译的,凡八十卷,分三十九品,也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唐译本」。译经的情形,如『开元释教录』卷九(大正五五·五六六上)说:
  「沙门实叉难陀,唐云喜学,于阗国人。……天后明扬佛日,敬重大乘。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实叉与经,同臻帝阙。以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于东都大内遍空寺译华严经。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文。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至圣历二年己亥功毕」。
  「唐译本」的梵本,也是从于阗请来;译主实叉难陀,是于阗人而与梵经同来的。译经的时间,为证圣元年(西元六九五)到圣历二年(西元六九九)。据『华严经疏』说:「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比对两种译本,「晋译本」的『卢舍那佛品』第二,「唐译本」译为『如来出现品』第二,到『□卢遮那品』第六,分为五品。这一部分,「唐译本」要详备些。「唐译本」『十定品』第二十七,「晋译本」缺;二译的重要差别,是晋译缺了这一品。晋译的梵本三万六千颂,唐译为四万五千颂。『华严经探玄记』说:「于阗国所进华严五万颂」,可能是泛举大数而说。在唐代,大慈恩寺有『华严经』梵本,如智俨的『孔目章』说:「依大慈恩寺华严梵本,检有五百四十一纸叶,………四万一千九百八十颂,余十字」。『华严经』虽有十万颂说,但传来中国的『华严经』梵本,都在四万颂左右。
  『华严经』的部分译出,现存的有:一、『兜沙经』,一卷,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译。『出三藏记集』说:「安公云:似支谶出也」。后代的经录,都同意这一论定。『兜沙经』的内容,是「唐译本」『如来名号品』第七的略译,及『光明觉品』第九的序起部分。兜沙,近藤隆晃教授引古译的怛沙竭、兜沙陀、多沙陀,而断定为tatha^gata──如来的音译,这是可以采信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到:「般若波罗蜜、兜沙陀比罗经」。比罗是pit!aka(藏)的音译,『兜沙陀比罗经』就是『如来藏经』。『菩萨处胎经』立「八藏」,在『摩诃衍方等藏」,「十住菩萨藏」以外,又立「佛藏」,可能就是『如来藏经』。这是以如来的果德──佛号、佛功德为主的经典,为『华严经』中部分内容的古称。
  二、『菩萨本业经』,一卷,吴支谦译,这也是道安以来的一致传说。这部经的内容,有三部分:一(缺品名)、与『兜沙经』的内容相当,可说是『兜沙经』的简化与汉化(不用音译),这是符合支谦的译风的。二、『愿行品』第二,与「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相当。三、『十地品』第三,是「唐译本」的『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这部分的译文,非常简略),及『十住品』第十五的异译,但没有『十住品』的偈颂。
  三、『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与「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相当。末后,「是释迦文佛刹」以下,是「唐译本」的『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的序起部分,极为简略。
  四、『菩萨十住行道品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唐译本」的『十住品』第十五相当,也没有偈颂。
  五、『菩萨十住经』,一卷,东晋只多蜜Gi^tamitra译;译文与竺法护的『十住行道品经』,非常接近,但以为经是文殊师利Man~jus/ri^说的。经初说:「佛说菩萨戒十二时竟」。在大乘律部中,有『菩萨内戒经』。佛为文殊说十二时受菩萨戒,然后说:「佛说菩萨戒十二时竟。文殊师利白佛言」。以下的经文,与只多蜜所译的『菩萨十住经』,完全相同(只多蜜译本,缺流通)。『菩萨内戒经』文,在第十二时终了,这样说:「■陀和菩萨………和轮稠菩萨等,合七万二千人,皆大踊跃欢喜,各现光明展转相照。各各起,正衣服,前以头脑着地,为佛作礼(而去)」。这一段,与『菩萨十住经』的流通分,也完全一致。这样,『菩萨十住经』,实在是从『菩萨内戒经』分离出来的。从「宋藏」以来,『菩萨内戒经』的译者,都说是「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在「经录」中,起初都不知『菩萨内戒经』的译者是谁。『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始说:「宋文帝代求那跋摩译,出达摩郁多罗(法上)录」;『开元释教录』也承袭此说,一直误传下来。其实,求那跋摩Gun!avarman译的是『菩萨善戒经』,不是『菩萨内戒经』。『菩萨内戒经』──『菩萨十住经』的母体,应该是只多蜜译的。
  六、『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唐译本」的『十地品』第二十六相当。但在偈颂终了,多结赞流通一大段。
  七、『十住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
  八、『十地经』,九卷,唐尸罗达摩S/i^ladharma译。『十住经』与『十地经』,都是『华严』『十地品』的异译;末后没有结赞流通,与『十地品』一致。
  九、『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唐译本」的『十定品』第二十七相当。「晋译本」没有这一品。
  一0、『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
  一一、『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这两部,都是「唐译本」的『寿量品』第三十一的异译。
  一二、『如来兴显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依经题,是「唐译本」的『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晋译本」作『宝王如来性起品』)的异译。然卷四「尔时,普贤重告之曰」以下,是「唐译本」的『十忍品』第二十九的异译。在次第上,与「唐译本」不合。
  一三、『度世品经』,六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唐译本」的『离世间品』第三十八相当。在偈颂终了,比「唐译本」多普智菩萨问佛一大段。
  一四、『罗摩伽经』,三卷,西秦圣坚译。经初,是「唐译本」的『入法界品』的序起部分。从「尔时,善财童子从东方界,求善知识」以下,所参访的善知识,与「唐译本」从无上胜长者,到普救众生妙德夜神部分相合;这是『入法界品』部分的古译。题作『罗摩伽经』,不知是什么意义!近代虽有所推测,也没有满意的解说。「罗摩伽」,经中也作「□罗摩伽」,都是形容「法门」──「解脱」、「三昧」的。还有,善知识婆沙婆陀,喜目观察众生夜天,都说有咒语,这是「晋译本」、「唐译本」所没有的。
  一五、『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Diva^kara译。这部经的内容与译出。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下──五二四上)说:
  「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
  晋译的六十卷本,是有所脱落的。日照三藏有这部分的梵文,所以奉敕译出,补足了晋译的缺失。补译的第一段,现在编入「晋译本」第五十七卷。第二段,编入「晋译本」第六十卷。现存日照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却仅是前一段。
  一六、『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唐般若Prajn~a^译,简称为「四十卷本」。这部经,虽题『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通称,而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实只是「唐译本」的『入法界品』第三十九的异译。这部经的梵本,是乌荼Ud!ra国王奉献给唐帝的(尼泊尔现保有这部分的梵本),那是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次年六月,在长安崇福寺翻译,到贞元十四年(西元七九八)译成。译出的时代迟些,也就多了些内容,如八识说;病理与生理学;理想的国王生活;最后身菩萨能利自他的三种因果;女人多过患颂;十法能证无垢智光明解脱;十地十身;圆满头陀功德;文殊为善财说法。而最重要的,是第四十卷,一般称为『普贤行愿品』而别行的,也是作为『华严经』流通分的那一卷。
  一七、『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一八、『普贤菩萨行愿赞』,一卷,唐不空Aorghavajra译。这二部,都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末后一卷的偈颂部分相当。
  『华严经』的部分别译而现存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几部。此外,被看作『华严经』眷属的,也还有好几部。其中,『庄严菩提心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元魏吉迦夜Kim!ka^rya译。这二部是同本异译,佛说发菩提心与十地所有的功德。与二经相近,且同有论义色彩的,有『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及同本异译的,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所译的『伽耶山顶经』,隋□尼多流支Vini^taruci所译的『象头精舍经』,唐菩提流志Bodhiruci所译的『大乘伽耶山顶经』。又,『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卷一与卷二的偈颂,与「唐译本」的『十住品』,大体相合。从卷三「佛子谛听贤吉祥」起,到卷五「一一面前经劫住,最胜福报未为难」止,与「唐译本」的『贤首品』第十二相合。这是取『十住品』、『贤首品』为主,加入「宝光明总持陀罗尼」──咒等,重为纂集而成的别部。这是「秘密大乘佛法」时代所纂集的,表示了「华严法门」的蜕化。
  『肇论』(大正四五·一五五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四上)。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三上)。
  『华严孔目章』卷四(续一0二·五0七上)。
  『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以下)。
  『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见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五八──五九)。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菩萨处胎经』卷七(大正一二·一0五八中)。
  『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六中以下)。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大正一0·四五一上以下)。
  『菩萨十住行道品』(大正一0·四五四中以下)。
  『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六下以下)。
  『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六下)。
  『菩萨内戒经』(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菩萨内戒经』(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八上)。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大正五五·四0四中)。
  『渐备一切智德经』(大正一0·四五八上以下)。
  『十住经』(大正一0·四九七下以下)。
  『十地经』(大正一0·五三五上以下)。
  『等目菩萨所问经』(大正一0·五七四下以下)。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大正一0·五九一下以下)。
  『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大正一0·五九二上以下)。
  『如来兴显经』(大正一0·五九二下以下)。
  『如来兴显经』卷四(大正一0·六一四中)。
  『度世品经』(大正一0·六一七中以下)。
  『度世品经』卷六(大正一0·六五八下)。
  『罗摩伽经』卷上(大正一0·八五三上)。
  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九二──九三)。
  『罗摩伽经』卷中(大正一0·八六三上──中、八六五上)。
  『罗摩伽经』卷下(大正一0·八七五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七(大正九·七六五上──七六七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0(大正九·七八三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大正一0·八七八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后记(大正一0·八四八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大正一0·六八八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一(大正一0·七一0下──七一一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一·一二(大正一0·七一二下──七一八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六(大正一0·七八一下──七八二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八(大正一0·七八九下──七九一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六中──八0七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八上──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三(大正一0·八一四中──八一六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大正一0·八三七上──八三八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四中──八四八下)。
  『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八七八下以下)。
  『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0上以下)。
  『庄严菩提心经』(大正一0·九六一中以下)。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大正一0·九六三中以下)。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大正一四·四八一中以下)。
  『伽耶山顶经』(大正一四·四八三下以下)。
  『象头精舍经』(大正一四·四八七上以下)。
  『大乘伽耶山顶经』(大正一四·四八九下以下)。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大正一0·八八四中以下)。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三──五(大正一0·八九六上──九0四下)。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二(大正一0·八九二中──下)。
  第二项 华严经的编集
  『华严经』的大部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类,早已存在流行,在阐明佛菩萨行果的大方针下,将相关的编集起来。古人称为「随类收经」,的确是很有意义的!现存『华严经』的部分内容,古代是单独流行的,如『入法界品』,龙树Na^ga^rjuna在『大智度论』中,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或简称『不思议经』。『不可思议解脱经』的单独流行,到唐代也还是这样,如乌荼Ud!ra国进呈的,译成四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只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经』──『普贤行愿品』。『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地经』、『渐备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大乘密严经』说:「十地华严等……皆从此经出」,「十地」也还是独立于『华严』以外的。在大部『华严经』中,『十地品』名「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集一切智功德法门」。『如来出现品』名「示现如来种性」等,「如来出现不思议法」;『离世间品』名「一切菩萨功德行处……离世间法门」。『入法界品』名「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几部,不但各有法门的名称,而且是序、正、流通,都完备一部经的组织形式。这都是大部『华严经』以前就存在的经典,其后才综合编集到大部中的。
  『华严经』集成的史的过程,似乎可以从经文而得到线索。与「唐译本」的『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相当的『兜沙经』,是译出最早的『华严经』的一部分。在这部经中,「诸菩萨辈议如是:佛爱我曹等辈」以下,是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法门。今依『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如来名号品』),列举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法门如下(大正一0·五八上):
  一、佛刹,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所说法,佛刹体性,佛威德,佛刹成就,佛大菩提。
  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
  三、如来地,如来境界,如来神力,如来所行,如来力,如来无畏,如来三昧,如来神通,如来自在,如来无碍,如来眼,如来耳,如来鼻,如来舌,如来身,如来意,如来辩才,如来智慧,如来最胜。
  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分为三大类:一是佛与佛刹:佛出现世间,一定有国土,时劫,说法等事项;二是菩萨所行的法门;三是佛的果德。菩萨们所要知道的,『如来名号品』以下,现存的大部圣典,虽次第不一定相同,也没有完备的解说这些,但可以这样说,在『华严经』初编(编集是不止一次的)时,是包含了这些,菩萨们所要知道的内容。先从第二类的菩萨行来说:「唐译本」与「晋译本」,是九类十法,但古译的『兜沙经』,『菩萨本业经』,却是十类。依「华严法门」的体例,十类是极为可能的。各本的译语有出入,今对比如下:
  『兜沙经』 │『菩萨本业经』│ 『晋译本』 │『唐译本』
  ───────┼───────┼──────┼─────
  1.十法住 │ 2.十智 │ 1.十住 │1.十住
  2.十法所行 │ 3.十行 │ 2.十行 │2.十行
  3.十法悔过 │ 4.十投 │ 3.十回向 │3.十回向
  4.十道地 │ 1.十地 │ 5.十地 │5.十地
  5.十镇 │ 5.十藏 │ 4.十藏 │4.十藏
  6.十居处所愿 │ 6.十愿 │ 6.十愿 │6.十愿
  7.十黠 │ 7.十明 │ │
  8.十三昧 │ 8.十定 │ 7.十定 │7.十定
  9.十飞法 │ 9.十现 │ 8.十自在 │8.十通
  10十印 │ 10十印 │ 9.十顶 │9.十顶
  比对四译,支谦所译的『菩萨本业经』,差别大一些。『本业经』以十地为第一,这可能是当时的十地说风行,十地是菩萨修行的整个过程,所以提在最先吧!十智,可能是十住的误写。十投的投,是投向,也就是回向。『兜沙经』译回向为悔过,可能由于忏悔一向与回向相关联的关系。总之,次第虽略有出入,大致可说是一致的,不过「唐译本」与「晋译本」,少十黠(或译十明)而已。这一菩萨行法,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无尽)藏、十定、十通──七类,都自成一品而编在『华严经』中。十愿,『十地品』有无尽的十大愿。与古译十印相当的十顶,不知是否『离世间品』的十种印。古译多十黠一类,「唐译本」『菩萨问明品』(晋译作『菩萨明难品』),文殊师利Man~jus/ri^问众菩萨,众菩萨问文殊,一共有十问,所问的称为明。十黠或十明,可能是『菩萨问明品』的内容。这些菩萨行法,在「唐译本」中,是『十住品』第十五,『十行品』第二十一,『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十大愿,在『十地品』中),『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次第方面,多数是相同的,不过每品的内容,不一定与现存的完全一致。如『十住品』的初期译本,都是没有重颂的。以重颂来说,颂初住的特别多。从「随诸众生所安立,种种谈论语言道」,到「了知三世皆空寂,菩萨以此初发心」,共二十二偈,是长行所没有的。以重颂的体例来说,这是后来增补的。又如『十地品』,依『十住□婆沙论』,所解说的是偈颂,也不一定是「十」数。所以初编的菩萨行部分,大体上与现存的相近,却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类是佛的果德:在大部『华严经』中,长行的『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说佛的三十二法。其中,5.不思议境界;6.智;16最胜;19自在;26大(那罗延幢勇健)力;31三昧;32无碍解脱:是『如来名号品』所问果德的一分。『离世间品』第三十八,答菩萨的二百问。如十GE 1015>种行;十种辩才,十种自在;十种神通;十种无碍(用);十种境界,十种力,十种无畏;十种眼,十种耳,十种鼻,十种舌,十种身,十种意。名目与『如来名号品』所问的相同,不过是菩萨法而不是佛功德。『离世间品』在眼、耳等以前,还说到十种首,以及十手、十足、十腹、十胎(藏)、十心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0(『如来出现品』)(大正一0·二六六下)曾这样说:
  「菩萨等见此光明,一时皆得如来境界:十头,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
  如来的十眼、十耳等功德,在初编的时代,佛教界一定有所传诵,只是现存的『华严经』,没有见到详备的说明。
  再说第一类的佛与佛刹:在『世界成就品』第四中,说世界海十事。其中,世界海起具因缘,世界海体性,世界海庄严,世界海(方便)清净──四事,与『如来名号品』中,有关佛刹的佛刹成就、佛刹体性、佛刹庄严、佛刹清净,内容是相合的。
  依上来所说,佛与佛刹、菩萨行、佛功德──三类,特别是菩萨行,与『华严经』的组织次第,有相当的近似性。以现存的大部『华严经』而论,惟有『入法界品』,在三类次第中,看不出相关的迹象。所以『华严经』的初编,可推定为还没有『入法界品』(没有编入,不一定没有存在)。将不同的部类,编成佛与佛刹、菩萨行、佛功德的次第,成为『华严经』的早期形态。叙述这三类次第,众菩萨所要知道的,『兜沙经』的译出最早。『兜沙经』是支娄迦谶Lokaraks!a所译的;依『高僧传』说,支谶是光和、中平间(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译经的,所以『兜沙经』的集成,不能迟于西元一五0年。那时的『兜沙经』,已叙述三类次第,可以大略看出『华严经』的轮廓。支谦是支谶的再传,他所译的『菩萨本业经』,内容与『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上二品与『兜沙经』相同)、『净行品』、『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住品』相当,次第与大部『华严经』相合。虽然中间缺少一品、二品,这是译者的简略,或当时还没有编入,然当时已有『华严经』的编集成部,与现存的相近,这是不容怀疑的!支谦译经,在吴黄武初(西元二二三──二二八),与建兴年间(西元二五二──二五三)。支谦所译的『明度经』、『首楞严经』、『孛本经』、『菩萨本业经』(前分),都是支谶所译而重译的。从支谦『菩萨本业经』的组织次第,似乎可以推想为,支谶那时已经如此了。
  『入法界品』的成立,要迟一些,与『华严经』前六品──『世主妙严品』……『□卢遮那品』的集成,可说是同时代的。理由是:『华藏世界品』(第五)所叙述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一特殊的世界结构,为其他经典所不曾说过的。依『华藏世界品』说:华藏庄严世界海中,有(一)佛刹微尘数的香水海。中央的香水海,有名为「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的世界种。这一世界种(或译为「性」)最下的世界,名「最胜光遍照」,有(一)佛刹微尘数的世界围绕着。离最下的世界极远,有第二世界;这样安立的世界,共有二十层。最高层名「妙宝焰」世界,有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层,就是释迦牟尼,或名□卢遮那的佛刹。以「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为中心,十方都有一世界种;每一世界种,也是二十层,也是有(一)佛刹微尘数世界,到二十佛刹微尘数佛刹围绕:这就共有十一世界种。十方的十世界种,又各有十世界种,分布于十方。这样安立的一百十一世界种,称为华藏庄严世界海,或简称华藏世界。依『华严经』说:「如于此华藏世界海,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可见一切世界海,真是多得不可思量!这一世界结构,『入法界品』也明确的说到,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一(大正一0·三八六下)说:
  「命终生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娑婆世界」。
  「一切世界海,一切世界种」。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一百十一世界种组成的。一百十一(除当前中心,就是一百一十)──这个数目,『入法界品』也一再说到,如说:
  「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弥勒)所」。
  「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
  一百一十由旬,一百一十善知识,一百一十余城,这一数目,与华藏庄严世界海所有的一百十一世界种,恰好相合,这不会是偶然的。善财Sudhana参访的善知识,那里只是这几位!叙述的善知识,也只是代表而已。一百一十(一)善知识,等于参访了(这个华藏世界)一切世界的一切善知识。这可以说明,『华严经』的前六品,与『入法界品』是同时代集出的。龙树论一再引用『不思议解脱经』──『入法界品』,前六品也可能知道的,如『大智度论』卷一0(大正二五·一三四中)说:
  「是遍吉[普贤]菩萨,一一毛孔常出诸佛世界及诸佛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适住处。……遍吉菩萨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若住,应在一切世界中住」。
  『华严经』『普贤三昧品』第三说:「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这正是普贤「无适住处」的说明。龙树知道普贤「无适住处」,也知道世界海、世界种、世界──华藏世界的组织层次,但没有说到大部的『华严经』。现存大部『华严经』,是在『入法界品』等集成以后。编集者将初编部分,作一番整编,与『入法界品』合成一部;再加些新的部类,如『如来出现品』等,成为现存『华严』的形态,那是龙树以后的事。
  依早期传译的『兜沙经』,『菩萨本业经』,『诸菩萨求佛本业经』,虽译文过于简略,而初编集时的次第,如『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净行品』,『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住品』,与现存的大部『华严经』,编次相近。在说十住法门以前,有上升须弥山顶,及说偈赞叹;现存『华严经』的十行法门,十回向法门以前,也有上升与偈赞,这大概是初编的一贯形式。十地法门也是上升他化自在天说的,却没有上升与偈赞部分,多少有点不统一!可能是『十地经』传诵在人间,序起部分,为佛教界所熟悉,所以不便改写,使与十住、十行、十回向统一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行的编集次第,即使不合每品的本义,而在初编集者的心目中,显然有着浅深、高下的意义,如:
  说法处 │佛放光处 │ 所说法门
  ─────┼─────┼─────
  普光法堂 │两足轮 │ (十)信
  须弥山顶 │两足指 │ 十住
  夜摩天 │两足上指 │ 十行
  兜率天 │两膝轮 │ 十回向
  他化自在天│眉间 │ 十地
  说法的地点,一次一次的向上升高。说法以前,佛一定放光,放光的处所,也从足轮而高达眉间。象徵法门的由浅而深,是『华严』初编者应有的意图。经补充再编而成的大部『华严经』,在组织次第上,一部分似乎只是综集起来而已。举例来说,从『十定品』第二十七,到『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十一品,都是在「阿兰若法菩提场」说。然十一品的文义,极不一致。有的是长行,有的是长行以后有偈颂,这是文体的不一致。有的说佛功德,有的说菩萨行,这是性质的不一致。说者也不一致。这一次第编集,古德虽有次第意义的解说,其实是杂乱的集合。『华严经』的前六品,说明佛刹与□卢遮那佛的本生(本生也不全),对有关佛的──佛住、佛法性、佛所说法、佛威德、佛大菩提,在前六品中,也没有着落。再编者的组织意义,与初编者略有不同了!现在的大部『华严经』,可概分为四部分:一、前六品明佛刹与佛。二、从『如来名号品』到『十忍品』,明菩萨行:略举佛与所说法,然后劝信令行,次第深入。三、从『寿量品』到『离世间品』,明如来果德,但参杂有与菩萨行有关的『诸菩萨住处品』、『普贤行品』、『离世间品』。这三部分,大抵依『如来名号品』所列举的,众菩萨所要知道的三大类。四、『入法界品』,是善财童子的参学历程,用作大心菩萨一生取办的模范。约用意说,与『般若经』常啼Sada^prarudita菩萨的求法故事一样,举修学佛法的典型,以劝学流通的。
  『华严经』是不同部类的综集。集出的时间,应大分为三期:一、初编,如『兜沙经』,『菩萨本业经』等所表示的,在西元一五0年时,一定已经集成。二、『入法界品』与『世界成就品』等,『大智度论』已加以引用,推定为龙树以前,西元一五0──二00年间所集成。三、集成现存『华严经』那样的大部,近代学者作出不同的推论,依个人的意见,赞同西元三世纪中说。当然,在大部集成以后,补充几段,或补入一品,都是有可能的。
  古代华严学者,传说的华严经本很多,但多数是不属于人间的。存在于人间而传下来的,传说为十万颂本,三十八(或九)品。唐玄奘译『摄大乘论世亲释』说:「如菩萨藏百千颂经序品中说清净佛土」,梁译即明白说:「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百千偈,就是十万颂。十万颂经的传说,在西域极为普遍,如隋□那崛多Jn~a^nagupta所传,『历代三宝纪』卷一二(大正四九·一0三上)说:
  「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国。……王宫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大经,并十万偈,王躬受持。……此国东南二十余里,有山甚□,其内安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陀罗尼、华聚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皆十万偈」。
  遮拘迦──斫句迦国的大乘经,玄奘也传说为:「此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十数」。玄奘所说,大抵是承袭□那崛多的传说。十万偈经的传说,最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六上──中)说:
  「大般若品有十万偈。……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诸佛本起经,……法云经,各各十万偈」。
  十万颂的传说,龙树Na^ga^rjuna时代已相当流行了。「上品般若」,确有十万颂的事实。『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入法界品』的本名,不可能是十万颂的;其他的都是传说。十万颂的传说,应该与当时的学风有关。印度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十八篇,十万颂。以古代的战争(十八日)为基础,故事是古老的。经长期的传说,包括了更多的神话、道德、哲学、习俗等在内,成为庞大的史诗。这部史诗,渐渐的扩大;到西元四世纪,完成现存的形态,而二、三世纪间,已发展得非常大了。大乘经十万颂,正是那个时代的特色。适应这好大的学风,大乘经编集而数量相当大的,也纷纷的传说为十万颂。『华严经』传来中国的,六十卷本是三万六千颂;大慈恩寺梵本,为四万一千九百八十颂余十字;八十卷本是四万五千颂;西藏所传的『华严经』,四十五品,第十一品与三十二品,是藏译本所特有的,也不会超出六万颂。就事论事,『华严经』虽随时代而渐渐增多,是不会有十万颂的。十万颂,是适应当时学风的传说。龙树论没有说到大部『华严经』,所以『华严经』的完成现有的组织,比龙树迟一些,约在西元三世纪中。
  说到『华严经』的编集地点,『华严教学成立史』推想为斫句迦,即现在新疆的Karghalik。这里传说有十万颂的大经;传来中国的『华严经』梵本,都是斫句迦旁于阗传来的,所以这一推想,似乎有点近情。『华严经』是佛始成佛道,及二七日所说。依经文说:佛显现自身,使来会者体会到佛的真相。佛加持菩萨,说菩萨行与佛功德。佛自身没有说,保存了佛成道后,多少七日不说法的传统。这是初成佛道,所以来参加法会的,没有人间出家与在家弟子;来会的是无量数的他方大菩萨,天、龙、夜叉、犍闼婆等(天龙八部),主山神、主地神、主昼神、主夜神、主谷神……等。所以「华严法门」,尽虚空、遍法界的事事无碍,缺少些现实的人间感,无法从经典自身去推定编集的地点。例外的,也可说在『华严经』中不太调和的,编入了『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诸菩萨住处品』,首先说八方及海中的菩萨住处;摩度(偷)罗Mathura^以下四处,是印度中部(或南、西)的;甘菩遮Kamboja以下,是印度北部及印度境外的,如:
  甘菩遮国 出生慈(菩萨住处)
  震旦国 那罗延窟
  疏勒国 牛头山
  迦湿弥罗国 次第
  增长欢喜城 尊者窟
  庵浮梨摩国 见亿藏光明
  乾陀罗国 苫婆罗窟
  有菩萨住处的国家,震旦──中国也在内,这都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地方。牛头Gos/i^rs!a山在于阗南境,并不在疏勒。经中也没有说到斫句迦,所以推定『华严经』在斫句迦集成,也不容易使人接受。不过,叙述这么多有菩萨住处的北方国家,不能说是无关系的。泛说在印度北方集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大智度论』卷七三(大正二五·五七六下)。又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四中)。
  『大智度论』卷四九(大正二五·四一一上──中)。
  『大智度论』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二上)。
  『大乘密严经』卷上(大正一六·七二九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九中、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二(大正一0·二七七中、二七八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九(大正一0·三一三下)。
  『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
  『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六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大正九·四一八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一下──一八二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八上──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六上──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六·四七(大正一0·二四二上──二五一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0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三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六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三下──二九五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五中──二九六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七(大正一0·三0二下──三0三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五上── 三七下)。
  『高僧传』卷一(大正五0·三二四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大正一0·二六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八(大正一0·四二八下)。又卷八0(大正一0·四三九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一五二──一五三)。
  『华严经内章门离孔目章』(大正四五·五0六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二上──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上)。
  『摄大乘论释』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六下)。『摄大乘论释』卷一五(大正三一·二六三上)。
  『大唐西域记』卷一二(大正五一·九四三上)。
  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五六)。
  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一五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九(大正九·五九0上──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五(大正一0·二四一下)。
  『大方等大集经』卷四五(大正一三·二九四中)。『大唐西域记』卷一二(大正五一·九四三下)。
  第二节 □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世界海
  □卢遮那Vairocana与华藏庄严世界海Kusumatala-garbha-vyu^ha$lam!ka^ra-lokadha^tu-samudra,可说代表了「华严法门」的特色。圆满的、最清净的佛与佛土,作为学佛者仰望的理想;然后发心,修菩萨行;成就不思议的佛功德。这是以佛与佛土为前提的,与「般若法门」、「文殊法门」的着重菩萨行不同。「净土法门」也是以佛与佛土为前提的,但『阿弥陀经』重在念佛往生,『阿■佛国经』是以阿■Aks!obhya菩萨的愿行为典范的。所以标举佛与佛土,开示菩萨行的,成为「华严法门」的特色。着重佛与佛土的思想,应该是与大乘法门同时展开的,但成为「华严法门」那样,就不能不说是,要在「般若法门」、「净土法门」、「文殊法门」的兴盛中,才能完成而出现于佛教界。
  释迦佛的教化,「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重在离染解脱的实践。偶然提到些世界情况,也是当时印度的一般传说。『大本经』说七佛因缘,说到了佛世的时劫与寿命。『转轮圣王修行经』,说弥勒Maitreya未来成佛,国土非常清净,寿长八万岁。『说本经』为弥勒授记,国土清净。『阿含经』的传说,佛与佛土相关联,及佛净土说,表示了佛弟子的不满现实,注意国土,有了清净国土的理想。现前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界公认的世界结构。世界单位,是以须弥Sumeru山为中心的。须弥山外的大海中,有四大洲;我们所住的,是山南的阎浮提洲Jambudvi^pa。须弥山腰有日与月;以上是天界;大力鬼神,大抵依须弥山(或山下海中)而住。这样的「一(个)四天下」──四洲等,是世界单位。一千个四天下、日月等,名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或称「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百俱胝kot!i四天下、日月等。或译为「百亿」、「万亿」,其实是一、000、000、000个四天下。我们这个大千世界,叫娑婆Saha^世界,是释迦佛教化的佛土。原始佛教大概没有发现问题,但问题却紧迫而来。
  释迦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的阎浮提洲成佛,既以三千大千世界为教化区,那其余世界的南洲,有没有佛出世呢?如『摄大乘论(世亲)释』说:「若诸异部作如是执:佛唯一处真证等觉,余方现化施作佛事」。一般部派,大抵以为:释迦佛在这个世界成佛,是真的现证正觉,其他的四天下,是以化身示现成佛的。这是不能使人满意的!这是自我中心的看法,在其他四天下,难道不能说,只有自己这里,才是真实成佛吗?总不能说都是真实的;如都是示现的,那谁是真佛呢!这是从佛出现于这个世界的南洲,又说是娑婆教主所引起的问题。同时,释迦佛历劫修行,怎么会寿长八十,有病,食马麦,有人诽毁破坏呢?或解说为宿业的罪报,也不能满足一般佛弟子的信仰情操。于是或说「佛身无漏」,也解说为佛的示现。还有,如『长阿含』『大本经』说:「诸佛常法」:佛从右胁诞生,「地为震动,光明普照」。生下来就自行七步,遍观四方,说「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这种希有事,不是人间所能有的。这就是佛传的一部分;部派传诵集出的「佛本行」(佛传),有更多的希有事,增加了佛的神秘与超越感。这几项思想汇集起来,迈向于理想的佛陀观,主要是大众部Maha^sa^m!ghika系,如『异部宗轮论』(大正四九·一五中──下)说:
  「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一刹那心了一切法」。
  大众部本末四宗(应是后期的思想)所说的如来,是无限的圆满,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就表示了释迦佛的人间局限性,是佛的示现。如大众部系的东山住部Pu^rvas/aila, 所作的『随顺颂』说:
  「若世间导师,不顺世间转,佛及佛法性,谁亦不能知」!
  『随顺颂』说:佛、法、有情、时劫、涅盘,一切都是随顺世间的。说到佛,是超越的,谁也不能知道佛是怎样的。佛为文殊Man~jus/ri^所说的『内藏百宝经』说:「佛所行无所着,独佛佛能相知」。众生所知道的,都是「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与『随顺颂』的见解相合。被称为方广部Vetulyaka的说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以为佛是兜率天成佛的,没有来人间,也没有说法,不过是示现色相。人间佛是示现,佛实在兜率天成佛;「天上成佛」,对大乘『十地』所说色究竟天成佛说,是一项有力的启发。
  进入「大乘佛法」时代,对佛与佛土,渐表示出不同从来的境界。「下品般若」,与从来所说相同。「中品般若」,在释迦「常身」以外,显现了「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的尊特身。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释迦佛以十方如恒河沙国土为化土;恒沙国土以外的十方菩萨来会,代十方佛问候起居,那是外来的影响众了。大乘经广说他方国土的佛菩萨,然关于佛的化境,少有明确的叙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六四0下)说:
  「诸菩萨大弟子咸作是念:释迦牟尼佛但能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是神力,于余世界亦有是力」!
  「于是世界上,过六十恒河沙土,……一灯明(国)土,示一切功德自在光明王佛,则是我身。……是我宿世所修净土。文殊师利!汝今当知我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土,尽有神力」。
  大众的疑念,正是大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经说,释迦佛也有净土,所化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国土。当然,在其他佛土,是以不同名字而示现的。关于佛的寿命,也有同样的解说:在东方三万二千佛土外,庄严世界的明照庄严自在王如来,寿长七百阿僧只劫。其实,这是释迦「世尊于彼庄严世界,以异名字利益众生」。释迦所化的佛土,示现的佛身,真是多极了!到底那一位是真实的呢?『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六三0下──六三一上)说:
  「一切诸法皆空如幻,……随意而出,是诸如来皆是真实。云何为实?是诸如来本自不生,是故为实。……是诸如来,以过去世如故等,以未来世如故等,以现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无所有法故等,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故等,是故如来名为平等。……如来得是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现众生」。
  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皆如。如来是如的证觉,是如,所以如来是平等平等。说不生灭,那一切是不生灭;说示现色相,那一切是如幻示现。即幻即空,即现即实,能体解佛的如义,那就一切是实,一切平等了。
  「华严法门」的□卢遮那佛与华藏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表现。经初说:「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在摩竭提Magadha的菩提场成佛,是释尊的初成正觉。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普照十方宝光明世界种第十三层,「至此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卢遮那如来」。□卢遮那是娑婆世界的佛,「此娑婆」,「其佛即是」,当然指摩竭提国始成正觉的佛。依『如来名号品』说:「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即悉达多),……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释迦牟尼是□卢遮那的别名,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并没有严格的分别意义,所以经中或说□卢遮那,或说释迦尊。如『入法界品』中,善财Sudhana参访的善知识,有岚□尼Lumbini^林神,释种女瞿波Gopa^,佛母摩耶Ma^ya^,都与释尊的诞生有关。如释女瞿波说:「今释迦牟尼佛是也」,「晋译本」与「唐译本」相同,而四十卷本,即译为「今世尊□卢遮那如来是也」。古人或定说释迦为化身,□卢遮那为法身(或报身),倒不如说:「舍那释迦,释迦舍那」,还来得合适些。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住于华台上的,与印度的神话有关。如『大智度论』卷八(大正二五·一一六上)说:
  「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
  『外道小乘涅盘论』说:「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这是同一传说,是印度教的创造神话。人类之祖大梵天王Maha^brahman,是坐在莲华上的,佛法适应世俗的信仰,也说佛菩萨坐莲华上。『须摩提菩萨经』说:「云何不在母人腹中,常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王前」?不从胎生而得莲华化生,就不再在生死流转中。如『大宝积经』的『阿□世王子会』,『净信童女会』,『离垢施女经』等,都提出这同样问题。阿弥陀佛Amita^bha与往生者,都是在莲华中的。莲华化生,成为大乘佛教的一般信仰。梵天王坐在莲华中,是创造神话,世界依梵天而成立。华藏世界,就是适应这世俗信仰而形成的。
  华藏庄严世界海,如上面所说,是百十一世界种的总名,所有世界的数量,是无限众多广大的。然与旧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也有类似处。如娑婆世界,是以一四天下为单位,经小千、中千、大千,而成三千大千世界。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以娑婆世界那样的世界为单位,经一世界种,十世界种,百世界种,也经三番的组合而成,如下图:
  ┌─────────────┐
  │ 千 │
  │ +--------------------+ │
  │ | 千 | │
  娑 │ | +--------------+ | │
  │ | | 千 | | │
  婆 │ | | +--------+ | | │
  │大|中|小|一四天下|世|世|世│
  世 │ | | +--------+ | | │
  │ | | 界 | | │
  界 │ | +--------------+ | │
  │ | 界 | │
  │ +--------------------+ │
  │ 界 │
  └─────────────┘
  ┌────────────────┐
  │ 世 │
  │ ┌────────────┐ │
  │ │ 世 │ │
  华 │ │ ┌────────┐ │ │
  │ │ │ 世 │ │ │
  藏 │ │ │ +--------+ │ │ │
  │百│十│一 |娑婆世界| 界│界│界│
  世 │ │ │ +--------+ │ │ │
  │ │ │ 种 │ │ │
  界 │ │ └────────┘ │ │
  │ │ 种 │ │
  │ └────────────┘ │
  │ 种 │
  └────────────────┘
  约佛所化的世界来说,也有同样的意义。一向说,释迦佛是在一四天下的南洲成佛,而以三千大千世界为化土,这才引起谁真谁化的疑问。大乘经扩展了释尊的化区,『首楞严三昧经』说:释尊的神力教化,是「无量无边百干万亿那由他土」。这三层次的佛化,表示即现即实的佛陀观。现在说:与释迦佛异名同实的□卢遮那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化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大正一0·三九上)说:
  「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卢遮那历劫修行所庄严的,所以华藏庄严世界海,是□卢遮那的化土。其实,一切世界海的一切国土,也都是□卢遮那历劫修行所严净的,如经上说:
  「所说无边众刹海,□卢遮那悉严净。……等虚空界现神通,悉诣道场诸佛所。莲华座上示众相,一一身包一切刹,一念普现于三世,一切刹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卢所严净」。
  「□卢遮那佛,能转正法轮,法界诸国土,如云悉周遍。十方中所有,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处处转法轮」。
  佛是遍一切处现成正觉,转法轮的。从娑婆世界,华藏世界,到遍法界的一切土,也是三个层次。约实义说,佛是不能说在此在彼的。「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何况乎究竟圆满的佛?但为众生说法,劝众生发心、修行、成就,总要说个成佛的处所。佛,都是遍一切处,佛与佛当然是平等不二。「文殊法门」曾一再说:「一切诸佛皆为一佛,一切诸刹皆为一刹,一切众生悉为一神,一切诸法悉为一法」。 「一」是平等的意思。表示这一意义,「华严法门」是互相涉入,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七(大正一0·四二三中)说: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一切刹入一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
  『华严经』从劫、刹、法、众生、佛──五事,论一与多的相入,比「文殊法门」,多一「劫」,劫kalpa是时节。这五事,「一即是多多即一」,互相涉入,平等平等,而又不失是一是多的差别。「般若法门」、「文殊法门」,重于菩萨行的向上悟入平等。「华严法门」重于佛德,所以表现为平等不二中,一切的相即相入。这到底是随机所见的施设,而佛与佛土的真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三(大正一0,六八下)说: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佛刹、佛身、众会、言说,众生是不能知的;与「文殊法门」的四平等相合,也与东山住部的『随顺颂』相同。大众部系理想的佛陀观,是超越而不可知的,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这一理想,在「华严法门」中,才完满的表达出来。大众部系的思想,现存的是一鳞半爪,不可能有完整的理解。不过我以为,这是从「佛涅盘后对佛陀的永恒怀念」,经传说,推论而存在于信仰中的。但大乘佛法,着重于行者或深或浅的体验。重智证的「文殊法门」,一再说观佛、见佛,是从三昧中深入而达法界一如的。另有重信愿的学流,如『阿弥陀经』的念佛见佛,发展为『般舟三昧经』那样的念佛见佛。适应佛像的流行,观佛身相,三昧成就而见佛,达到见一切佛,如夜晚的明眼人,见满天的繁星一样。由于随心所见,引发了「唯心所现」的思想。菩萨们见他方佛国,佛说法等,在大乘法会中,每有这样的叙述。「华严法门」是综合了而成为最圆满的佛与佛陀观。在华严法会中,佛没有说,而是显现于大众之前。来参加法会的菩萨,天、龙、鬼神──「世主」们,各从自己所体见的佛与佛土等,而发表为赞叹的偈颂(『入法界品』也是这样)。这表示了,大乘的佛陀观,不仅是信仰的,推论的,而也是从体验来的。这不同于大众系,却可说完成了大众部以来的佛与佛国说。
  『成唯识论』卷四。所引契经,出『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九下)。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正一·一下──二上)。
  『长阿含经』卷七『转轮圣王修行经』(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上)。
  『中阿含经』卷一三『说本经』(大正一·五0九下──五一一上)。
  『摄大乘论释』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九上)。
  如『大智度论』卷九说(大正二五·一二一下──一二二中)。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正一·四中、下)。
  『入中论』卷二所引(汉藏教理院刊本三一)。
  『内藏百宝经』(大正一七·七五一中──七五三下)。
  『论事』(南传五八·三三七──三三九)。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下──二一八上)。
  『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六四五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大正一0·一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大正一0·四三上──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九·七五九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五(大正一0·四一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九(大正一0·七九四下)。
  『华严游意』(大正三五·二下)。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盘论』(大正三二·一五七上)。
  『须摩提菩萨经』(大正一二·七六中)。
  『大宝积经』卷一0六『阿□世王子会』(大正一一·五九三上)。又卷一一一『净信童女会』(大正一一·六二五中──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四下──九五上)。
  参阅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一九八以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五中)。又卷六(大正一0·三一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如幻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二·一四二下)。
  第三节 菩萨本业
  第一项 在家与出家菩萨
  「本业」为a^dikarmika的意译;「菩萨本业」,是菩萨初学的行业。支谦所译『菩萨本业经』的『愿行品』,聂道真所译的『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与「晋译本」的『净行品』第七,「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是同本异译。这里,依译出最早的支谦本为主。『华严经』所表达的,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一般是不容易修学的。只有这一品,为初学说,意境虽非常高远,但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人间的(与天、鬼无关)在家与出家生活。在在家与出家的日常生活中,事事物物,都为普利众生而发愿,就是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的生活;在家与出家,都可以修菩萨行的。本品所说的愿,与法藏Dharma^kara菩萨、阿■Aks!obhya菩萨的本愿不同,也与『十地品』中,尽虚空、遍法界的十大愿不同。本品所说的,是平常的生活,见到的人与物,都触类立愿──「当愿众生」,愿众生离苦、离烦恼、离罪恶,修善以向光明的佛道。这是菩萨的「悲愿行」,随时都不离悲念;『般若经』等是菩萨的「智证行」,随事都不离无所得。智慧增上与悲愿增上,为大乘佛法的两大!
  这一法门,由智首Jn~a^nas/i^ras菩萨发问,敬首──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说。菩萨的三业清净,具足菩萨的功德,为一切众生所依怙,要从「以誓自要,念安世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做起。支谦的译本,一三四愿──一三四偈,及结偈(其他的译本缺),共一三五偈。「晋译本」为一四0愿偈。「唐译本」一四一愿偈。聂道真译本,作长行体(与西藏的译本相合),共一三三愿。四本的出入不大。全品的内容,可分三类:一、菩萨的在家生活,一0偈。「孝事父母」、「顺敬妻子」,是家庭的基本要务。「受五欲」、「伎乐」、「璎珞」(庄严具)、「□女」,是在家及富有长者的生活。「楼阁」、「房舍」,是住处。以上是自己受用,还要用来「布施」福田。支谦译本是重戒的,如初愿说:「居家奉戒」,其他译本只说「在家」。偈前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末后说:「是为菩萨戒愿俱行」,都是支谦译本所特有的。菩萨,不论在家与出家,是不可以没有戒行的。本品所说的在家生活,极为简略,没有说奉什么戒,也没有说到职业。在家生活简略,而出家生活极详,表示了本品是继承佛教的传统,重于出家修行的。二、「厌家」以下一六偈,是从在家到出家,完成出家志愿的过程。三、「开门户」以下,共一0九愿,是菩萨的出家生活。其中,1.「开门」以下八偈,是出家生活的概说。或「入室」,或「入众」,常在宴坐、禅观的生活中。2.「早起」以下一三偈,早上起来,衣裳穿好了,就净洁身体。3.「出门」以下,是上午外出乞食的事。如「出门」下七偈,在路上。「风扬尘」下三偈,是遇风雨或休息。「林泽」以下一0偈,见到了山林河海。「汲井」下五偈,见田园等。「丘聚舍」以下七偈,在聚落(城邑)边缘,见到异教的修行者。「城郭」以下,七偈是进了城中,见宫殿与王臣等;十二偈,见到不同的人物。「持锡杖」以下,共二0偈,是整饬自己的威仪,去乞食或应供。受供以后,为施主「讲经说法」、「咒愿达□」,是僧众应供的轨则。4.「入水」以下四偈,是回寺洗浴,大概因水的冷热,而说到天时的盛暑与严寒。「诵读经偈」以下九偈,读经,见佛,礼佛,旋塔,赞佛,是一般下午在寺中的生活。「洗足」以下三偈,是临睡的生活。「卧觉」,又要开始一天的生活了。
  第二段,从在家而向出家的过程,共一六偈,在意义与次第上,各译本不完全一致,所关的问题不小,有分别解说的必要。大概的说,古译的支谦本与聂道真本为一系,新译的「晋译本」与「唐译本」为一系。经文的原义,应该是属于古本的。这部分的偈颂,录『菩萨本业经』说如下:
  若患厌家,当愿众生,疾得解脱,无所拘缀。
  若弃家出,当愿众生,离诸恼罪,从正得安。
  入佛宗庙,当愿众生,近佛行法,无复□碍。
  诣师友所,当愿众生,开达入正,悉得如愿。
  请求舍罪,当愿众生,得成就志,学不中悔。
  脱去白衣,当愿众生,解道修德,无有懈怠。
  受着袈裟,当愿众生,被服法行,心无沾污。
  除剃须发,当愿众生,除捐饰好,无有众劳。
  已作沙门,当愿众生,受行佛意,开导天下。
  受成就戒,当愿众生,得道方便,慧度无极。
  守护道禁,当愿众生,皆奉法律:不犯法教。
  始受和上,当愿众生,令如禅意,思惟解脱。
  受大小师,当愿众生,承佛圣教,所受不忘。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依附圣众,从正得度」。
  第一偈,对家庭的生活,生起厌恶的情绪。「晋译本」与「唐译本」,作「若在厄难」,那是在家生活而遭遇了困厄。在家遭遇困境,常常是引起厌患家庭生活的原因。第二偈,弃家庭而离去。第三偈,到寺院中来。第四偈,「诣师友所」,聂译本作「至师和上所」,晋唐二译作「诣大小师」。这是求得出家的师长,就是和上。出家要有师长,要得到师长的允许,所以「诣师友(和上)所」。依律制,出家时受沙弥戒,要有二师──和上与阿□黎,所以晋、唐二译,写作「大小二师」。其实,这里并没有说受戒,是说求得出家的师长。第五偈,「请求舍罪」,是求师长准予忏悔、出家的意思。第六偈,脱去世俗的白衣。第七偈,穿上袈裟。第八偈,剃除须发。第九偈,「作沙门」。换了服装,剃去须发,有了出家──沙门的形仪,成为形式上的出家人。第一0偈,「受成就戒,当愿众生,得道方便,慧度无极」。与这一偈相当的,聂译本为第八愿,「作大沙门」。唐译移在最后说:「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为支谦译,是以归依三宝为受戒仪式;「具足戒」,应为后来的演变。然支谦所译的「受成就戒」,到底什么意义?如经说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是无学戒等功德具足。「具足」的原语sam!pada^,日译本或译「圆足」。『中阿含』『成就经』,与『增支部』经相当,「成就」的原语为sampanna,日译本作「圆足」 又『中部』『有学经』,所说「戒成就」的内容,与玄奘所译的「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圆满,所行圆满,于微小罪生大怖畏,具诸学处」相合。所以受「成就」戒,与一般的受「具足」戒upasam!pada^,没有太大的差别。如译sam!pada^为「具足」、「圆足」或「成就」,那应译upasam!pada^为「近具足」、「近圆」。先有sam!pada^,后有upasam!pada^:如兄名难陀,弟名优波Upa难陀;父亲名提舍,生儿名优波提舍。佛教先有sam!-pada^戒,后来律制完备,才有upasam!pada^戒。「善来」出家的,律典也名为受「具足」(近圆)戒,那是后起的名词,应用到早期了。相反的,初期大乘经,重在早期的出家生活,所以说受「成就」戒。实质上,早期与后期,出家受戒的都是比丘。如愿文中,早起「着裳」、「中衣」、「上法服」──着三衣。外出分卫,不只乞食,也是僧差应供,所以「饭食已讫」,要「讲经说法」、「咒愿达□」。寺院比丘的集体生活,与律制完全符合。所以出家菩萨的「受成就戒」,「聂译本」作「作大沙门」,「晋」、「唐译本」作「受具足戒」,意义上是没有什么不合的!第一一偈,「守护道禁」,是护持所受的戒法。晋、唐二译,分别为「受持净戒」,「受行道禁」二愿。第一二偈,「受和上」。第一三偈,「受大小师」,是承受和上与二师──(羯磨)戒师与教授师的教诲。这是受比丘戒必备的三师,受戒以后,也要受和上等的教诲。晋、唐二译,以「大小师」为受沙弥戒事,移到前面去,与求出家的师长相合,所以这里只有和上,没有二师了。第一四──一六偈,归依三宝。约佛教的仪制说:在家要受三归依,受沙弥、比丘戒,也要受三归。晋、唐二译,以出家为受沙弥戒,所以将二师与三归,都移到前面去。依古译,三归依在后。在出家,受戒终了而举三归依,似乎表示了,出家者的身心,全部归向于三宝的意思。从上面一六偈看来,菩萨的出家生活,是进入寺院中出家,过着一般比丘的律仪生活。菩萨出家而与一般(声闻)比丘不同的,不在事行方面,而在事事发愿,时时发愿,悲念众生,而归向于佛道。『净行品』所说的出家菩萨,代表了悲愿增上的菩萨行,在传统的僧团内流传起来。
  在初期大乘圣典中,叙述菩萨在家生活,出家生活的,『华严』的『净行品』以外,有『郁伽长者经』,对当时菩萨道的实际情形,可作比对的研究,所以附在这里说。这部经,现存三种译本:一、后汉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安玄译,名『法镜经』,一卷。二、曹魏康僧铠Sam!ghavarman译,名『郁伽长者所问经』,今编入『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依译文,这不可能是曹魏的古译,可能是传为佚失了的,晋白法祖或刘宋昙摩蜜多Dharmamitra所译出。三、晋竺法护译,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本经为郁伽Ugra长者说:菩萨有在家菩萨行,出家菩萨行,在家菩萨而受出家戒行──三类。在家菩萨行,先说归依三宝。在所归僧宝中,初说依声闻、辟支佛,而不求声闻、辟支佛的解脱。次说归依受记的不退转菩萨,不依声闻僧。其次,受持五戒。五戒末后说:不相谗而和合,不□言,不绮语,不疑罔[贪],不败乱而忍[不镇],离邪见而正见:这是五戒而含摄了十善行。在家菩萨,要到寺院去修八关斋;如见比丘而所行不正的,应该尊敬袈娑,对非法比丘生悲悯心。如当时没有佛,没有圣者,没有说法者,那就应该礼十方佛,忏悔、随喜、劝请、回向。要愿度一切众生,以财施、法施利人。对于在家的生活,妻、子、财物,都深深的厌恶。时常到寺院中去,应先礼佛塔,而发居住寺院的意愿。对寺院中的比丘们,要理解他们各人所有的特长,从他们学习。对比丘们的布施,要平等,尽力。出家菩萨行,要下须发,受戒。住四圣种,对于衣服,乞食,树下住或冢间住,医药,都要知足。然后到山林野外,修阿兰若行──远离的,独处的专精修行。在家菩萨而受出家行,是:布施一切而不望报;净梵行;修禅而不证;勤修智慧,慈心一切众生;护法。这是郁伽长者的特行!度人的功德,比出家菩萨还多!
  这部经,在现实的部派佛教中,倾向于理想的菩萨佛教。如菩萨在家的,受三归、五戒、八戒。深厌家庭生活的秽恶,爱慕出家生活;对家庭、妻儿的秽恶,说得非常的强调。当时的寺院,是传统的比丘僧。在家菩萨对出家比丘,恭敬供养,甚至割肉来治他的病。对不如法比丘,也尊重僧相(袈娑),不说他的罪过。在出家比丘中,有少数出家菩萨共住,出家菩萨也是受大戒的。这些,是当时佛教的事实。但法门的精神,是倾向于菩萨乘的。如说归依声闻、辟支佛,又说归依不退转菩萨,不归依声闻。经上说:「居家者,谓为居于一切众劳[烦恼],为居众恶之念,为居众恶之行,不化不自守,下愚凡人者为共居,与不谛人集会,是故谓为家也」。从在家的秽恶,说到身心的秽恶。如阿兰若行,不只是住在空闲,而重在空无我的实践。这都与佛法重实义的精神相合。菩萨(比丘)在一般比丘中,而菩萨的出家,『法镜经』这样(大正一二·二二中)说:
  「众佑[世尊]便使慈氏开士[菩萨],及一切行净开士,听[准许]举彼理家[居士·家主]等……去家修道」。
  在僧团中,特别命菩萨为他们剃发出家,虽也是受大戒的,暗示了菩萨行者有着独立的倾向。郁伽长者,在『阿含经』中,一切都布施了,过着离欲梵行的生活,称赞为得「八未曾有法」。在本经中,代表了在家而修出家法的菩萨。在家而修出家法,比出家菩萨的功德更大。所以,虽在传统的立场,深厌在家的过患,欣慕出家生活,而在菩萨道中,表示了推重在家(而梵行)菩萨的理想。
  在家菩萨到寺院中来,「视一切除馑[比丘]之众所施行」。所见的比丘中,有奉菩萨藏的,有行菩萨道的。出家菩萨也称为比丘,是三本所共同的。『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说:「愿从世尊受法,欲除须发,得为比丘,敬受大戒」;「听我等下须发,受其[具]戒」。『郁伽长者会』说:「哀愍我等,愿得出家,……受出家戒」。『法镜经』说:「可得从众佑[世尊]受去[出]家之戒,就除馑[比丘]之行」。出家菩萨,是比丘,受出家戒,这也是三本所共同的。出家戒的内容,不一定是二百五十戒;只要是菩萨比丘所行的,当然是可以称为比丘戒的,也可以称为受具足戒的。受具足,在受戒的发展史中,有种种方式的。说到比丘戒法,重于生活轨范的,是四圣种,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四圣种的本义,是对于衣服、饮食、住处──三事,随所能得到的而能够满足;第四是「乐断乐修」。后来适应事实的需要,改第四事为,随所得的医药而能满足。衣、食、住、药知足,就是受比丘戒时所受的「四依」,是比丘对资生事物的基本态度。本经三译,都说到医药,然在以十事分别解说时,『法镜经』与『郁伽长者会』,仅有「服法衣」[袈裟],「不(舍)行丐」,「树下坐」或「阿练儿处」,没有说到医药。本经的原始本,大概是没有说到医药的。这是重于生活轨范的比丘戒法。还有重于道德轨范的戒法,如二百五十戒──学处。学处,是随人违犯而渐渐制定的。早期的出家弟子,随佛出家作比丘,还没有制立学处,那时的比丘戒法,是身、语、意、命──四种清净,或摄在八正道中的正见、正语、正业、正命等:这是重于道德轨范的戒法。出家菩萨的戒清净,如『法镜经』(大正一二· 二一下)说:
  「去家开士者,有四净戒事:一曰造圣之典[圣种],二曰慕乐精进[头陀]德,三曰不与家居、去家者从事[独处、远离],四曰不谀谄山泽[阿兰若]居:是为去家开士者四净戒事」。
  「复有四净戒事,何谓四?以守慎身,身无□碍;以守慎言,言无□碍;以守慎心,心无□碍;去离邪疑,造一切敏意[一切智心]:是为去家开士者四净戒事」。
  净戒的初四事,是住四圣种,受头陀行,独处,住阿兰若,属于比丘的生活轨范。次四事,是身、语、意清净而不着,离邪疑(邪见、邪命等)而起一切智心,是属于比丘的道德轨范。这二者,就是出家菩萨的比丘戒法。声闻比丘的初期戒法,也是这样的。菩萨比丘与(初期)声闻比丘,事行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理想不同,志愿不同,智慧方便不同。出家的菩萨比丘,住阿兰若处为主。在阿兰若处所修持的,是心不散乱,总持,大慈大悲,五通,六波罗蜜,不舍一切智心,方便,以法施众生,四摄,八正道,三解脱门,四依(这些道品,与「中品般若」所说相近):这是出家菩萨住沙门法。
  出家菩萨的住处,是阿兰若处,但不是唯一的住处。「上面」曾说到:依住处而分,比丘有阿兰若比丘,近聚落处(住)比丘,聚落(住)比丘──三类。这是部派佛教的比丘住处,出家菩萨的住处,也不外乎这三类。如『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中、二0上)说:
  「若于墟聚言有及庙,若于庙言及墟聚,是以当慎守言行」。
  「修道游于山泽者,若欲修治经,若用诵利经故为入庙」。
  「墟聚」,是聚落(村落、城邑)。在家菩萨,对聚落比丘与寺庙比丘,应平等对待,切勿在这里说那边,引起比丘间的不和,这是第一则的意义。『郁伽长者会』,作「寺庙」与「聚落,与『法镜经』相合。「山泽」,是阿兰若的古译。住阿兰若的比丘,为了学经、问法,到寺庙来,可见本经的「庙」,不在阿兰若处,也不在聚落,一定是近聚落处了。『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作「树下草蓐坐」与「精舍房处」;『十住□婆沙论』引『郁伽经』,作「阿练若」与「塔寺」,都与『法镜经』相合。『郁伽长者会』却作「阿练儿」与「村聚」,「村聚」,应该是「近聚落」的误译了。『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第二则(树下草蓐坐与精舍),虽与『法镜经』相合,而第一则却作「佛寺精舍」与「近聚落行者」,那「佛寺精舍」在聚落中了!本来,「近聚落处」与「聚落」,都可以有寺庙──众多比丘所住的地方,所以『郁伽长者会』,『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所说有出入。不过依本经所说,多数比丘所住的寺庙,应该是近聚落处。菩萨的出家,受戒法,是在寺庙中;在阿兰若处修行。如为了诵经,问法,也要到寺庙中来,因为这里是众多比丘住处,和尚、阿□黎也在这里,受经、问法,到这里才有可能。所以『法镜经』说:「去家修道者,游于山泽。以修治经、诵习经故入众者,以执恭敬,亦谦逊夫师友讲授者,长中少年者,为以尊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