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与实证的结合
从佛教的历史来看,以前的祖师大德都是解行并重、福慧双修。但今日的社会分工很细,佛学研究主要在大学、研究所,修行则归寺庙、道场;再加上一些因缘,便不太容易发扬以前的优良传统──研究教理的同时也是实践者;而实践者本身也是理论的创造者──这是我一直觉得很可惜的一点。
过去,新的理论背后往往有修行经验在支持;另一方面,累积了一些修行经验之后,往往也会有新的理论出现。如此不断地,佛法本身就会有适应整个时空潮流的发展。所以,只有师法过去的优良传统,将理论与修行结合,佛教才会“活”起来,才能不断地创新与进步。像我熟悉的“瑜伽行派”也是在这样的因缘之下所产生的。
解行并重,融合古今
一般谈到瑜伽行派的产生,多会从其思想源流谈起。其中有一说,指出早期僧团中有各种不同根性的人,有精研律藏的律师、有喜好禅坐的禅师等。部派佛教时代,在西北印度地区就有禅法的流行,有修禅的传统,也有如《达磨多罗禅经》等禅经的流传。除此之外,还有弥勒菩萨的“慈心三昧法门”;有一些瑜伽师本身就有深厚的阿毗达磨的基础,故也是论师。
因此,我推测《瑜伽师地论》这么大部经典的出现,就是透过这些禅师,将他们的修行经验与深厚的学理基础二者结合起来,相互展开经验的交流、整理所形成的,也因此开展出大乘佛教的新局面。
但是,现代就看不到这种情形。我们光是想办法把古大德的论著弄清楚,就已难消化了,很难再谈什么开创。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在研究与实践的学习上是分离。譬如研究瑜伽行派的专家所关心的话题,不一定是依于修行上、度化上或对社会关怀的需求而产生的。
若要将研究与实践的学习结合,就要先回归到佛教解行并重的传统,融合古今中外的学问,建构起对佛教或对个人有意义的理论与修行,这应该是比较正面的态度。不然的话,修行与理论分得太清楚了,俨然河水不犯井水一般,其实并不是个好现象。因为佛教教理真正能再发展下去的背景条件,一定是要能跟实践面相结合。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瑜伽行派的义理很感兴趣。而早期因为家师智谕老和尚常讲《般若经》方面的法义,也使我对于中观的义理较熟而颇感兴趣,所以,我在中华佛研所的毕业论文,就打算要写《中论》的月称注疏,也就是梵本的《净明句论》。那时候,我还很有福报地请印顺导师当指导老师,导师很慈悲地答应了,不过他说:“梵文我不懂,这部分就要靠你自己了。”但当时国内的梵文学习环境还不是很理想,自己的能力也不足,还没写完,我就去日本了。
本来想到了日本再继续研究,然后完成它;不过到日本后,发现要作《净明句论》实在比不过日本人,因为自己在中观学领域的学养不足,再怎么研究都很难超越他们。所以,我后来就选了《瑜伽师地论》,改作瑜伽行派的研究。一方面觉得,中观在慧学方面有很强的荡情遣执的力量,能扫荡凡情、遣除执著。另一方面,我发觉自己有很多基础不足,例如戒学、定学方面,而这些在《瑜伽师地论》里都有很详尽的说明。
我要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心想:写什么题目比较好?后来决定从《瑜伽师地论》里有关声闻地的禅定对象─“所缘”下手,然后讨论到“转依”的问题。唯识的转依,有两层意义:一个是所缘的转,一个是所依的转,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所缘是禅定的对象,所依是自己的身心,因此瑜伽行派的转依,其实是承袭阿毗达磨的传统。“依”在瑜伽师的用法,是在讲修行禅定“所依”的身心,禅定之后,身心就会轻安、转换。
避免独断性思考
其实,不论瑜伽行派、中观学派,还是中国禅法,都属于大乘佛法。我们虽可方便将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区分成如印顺导师所判的三系,但它们的思想源流与发展弘化的过程,并非壁垒分明,如切西瓜那般可以一剖分两半的;而是彼此间相互交涉、彼此牵系的。这三系的理论有其共通处,只是在诠释表达上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二者常融合在一起,中观与其他思想也常有交涉。
对于各宗派的思想研究,虽能方便凸显其特色;但实际上运用起来,不见得会有明显的差别。中国禅法有很多类,乃至于禅宗祖师们也有个人的风格,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像台湾几个道场,就各有其特色。所以,佛法在理论研究上是有区分与分析的必要;但实际运用时,不见得要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善用彼此的优点。
就我个人的学习过程来说,中观对我而言,有其荡情遣执的力量;至于瑜伽行派的学说,则可作为定学的指南;而《南山律》则使我更深入了解戒学的精神。
所以,我在学习方面所走的路线是多看多学,多学优点、避免缺点。像西莲净苑是净土法门道场,我就会思考:净土法门的特色在哪里?它可以发挥的优点又在哪里?另一方面,第一义的佛法在世间流传时,都有其适应的因缘条件。既然是因缘条件所成的法门(有为法),往往有利弊、长短相伴;有所强调,就会有所忽略。所以,也必须同时清楚各个法门的优缺点。
如此的思考态度,可以避免独断地认为只有“这样”才对、“不是这样”就一定不对。像现在有人一学什么法门,常常会主观地认为就只有这个法门才对,其他法门都不对。其实就佛教史的角度来看,任何法门、学理,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本文刊于《人生》杂志225期,2002年6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