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常谈十一、密教经典
相对于小乘、大乘、有第三种立场,即密教。
但是,密教只是更深化大乘的方法而已,
两者间的差异很微妙。
密教更强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同一性,
重视冥想的意义。
何谓密教
第一、传统出家僧众们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中,编辑、扩充所谓的「小乘」经典。其思想是将世间的现实状态看作不圆满,人们必须超越、脱离此现实状态,才能到达理想的状态(涅槃)。因此,须压抑现世的欲望,以超世俗的出家修行为中心。
第二、包括在家信徒在内、范围广大的教团在各地所展开的运动,名为「大乘」。其思想乃是藉由批判现实,正确地认识其本质以实现理想。其中,批判的精神极强,所以要在「缘起」的根底中见空(般若的智慧)。同时,严格地反省我们所置身的现实领域,不能容许只有自己一个人得到救济;强调要修菩萨行,与众生一起受苦,一起努力,重视救济万物的实际手段(方便)。《维摩经》中所说的「智慧的波罗蜜多是菩萨之母,方便是父」(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就是这个意思。再者,大乘把身为人的佛陀看作是宇宙精神(法身、真如)的化身,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都与此绝对精神相关联,或者毋宁说,我们的本质不外就是那个绝对精神(如来藏)。再者,大乘经典是从冥想禅定的立场来叙述的,因此纵然使用的是日常用语,也常常具有象征的意味;以奇迹(mythos)的真实演出,代替论理(1ogos)的宣说。因此,若只依照文字表面的意思解释,常常难以理解真意。
相对于小乘、大乘,另有第三种立场,即密教。而密教只是更深化大乘的方法而已,两者间的差异很微妙。密教更强调现实与理想之间根本的同一性,重视冥想的意义,因此也就更贯彻象征主义。
从外部来观察密教,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象征主义。例如,礼拜各式各样的佛像——包含女身像,甚至是怪诞、奇形怪状、猥亵的——唱诵不可解的咒文,举行奇妙的咒法。也有人叹息道:清净的小乘修行与高深的大乘哲学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这种象征主义堕入肤浅的——有时是令人鄙视的——迷信的实例,都曾出现在印度、东亚和西藏。
其实,这是一切神秘思想的共通现象。从最崇高到最卑下的一切可能性都包括在其中。
密教在印度,从四世纪初左右(注:旧说主张密教起源于七世纪以后,这是错误的。有关新的研究和文献,参照M.Eliade:roga-lmmortality
and Freedom,New York,1958, pp.200—273,399—414.)开始活动,八世纪时进入兴盛期。接近阿富汗的西北地区
,东方的孟加拉国(Bengal),南方的案达罗是主要据点,中观派与瑜伽派的哲学家们同时也是密教的阿阇梨。
密教并非只是迷信,而是具体表现出「泛佛论」的高层次宗教形态,藉由以下的规定获得确保,亦即密教必须由被称为阿阇梨的有资格者,借着秘仪的传授,直接传给正统的继承者。密教中甚至说离开师徒关系的抽象学习是有害的。不论在印度、东亚或西藏,只有完全修习过一般的佛教哲学(显教)者才被允许修习密教。
然而,密教运动兴起的同时,印度教也兴盛起来(耆那教也兴盛到某种程度),在礼拜佛像、印契(注:印契:仿照佛陀的各种形貌,主要是以十指屈伸交叉成各种形状。)、咒文(注:咒文:也称为真言。以音节的结合象征性地表现佛陀的精神内容。因为是冥想的方法之一,所以不考虑意义,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音声上。)和曼荼罗(注:曼荼罗:象征宇宙的图标,以圆和直线来作区分,以大日如来为中心,再配置各种尊像。描绘在画布上所谓的「现图曼荼罗」,由金刚界和胎藏界二部分构成。)等形式上,有很多共通点。但是,佛教的密教其特质在于主张外表与精神的一致,强调教理与仪式的内在关连性。只看到形貌却不知道意义,或者只重视教义却无视于仪式,都不是密教所允许的。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八卷起的四卷是「密教部」,其分量大致如之前所介绍的「般若部」。西藏大藏经中有关密教的部分,远比其它经典要多得多。从尼泊尔和西藏也发现许多梵语原典,并有出版。
《大日经》
在全部的密教经典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大日经》,全名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汉译是由印度人善无畏(Subhakara-simha)及其助手一行,于725年译出。据说其底本是从中国到印度那烂陀留学、客死异乡的无行的手写本。原典现已不存。虽然有藏译,但是与汉译本有些不同。
在汉译中,到第六卷第三十一章大体上是结束了,第七卷的五章是补充的。藏译分为三十六章,没有相当于汉译第七卷的部分,但是另外加入有关护摩等诸章。第一章<住心品>,述说有关教理的部分,第二章以下,则是叙述以曼荼罗为首,咒文(真言)、印契等仪式的部分。就密教的立场而言,两者不可分离,但是在此为了方便,只看一下前者。
《大日经》的主角是一名为大毗卢遮那的佛陀。此名称与《华严经》的主角一样,是法身。在《华严经》中,因为法身是绝对者,所以自己不开口,只是令菩萨代为发言。但是密教主张:就因为法身是绝对者,所以才进而说法。在此,绝对者可自由活动,而现实的活动本身不外就是绝对者。只不过,绝对者的话语大多是象征。
大毗卢遮那佛陀居于「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中。聚集在彼处的「持金刚者」(注:「持金刚者」和大乘经典中的菩萨一样,侍奉佛陀,与佛陀对答,代替佛陀说法。手握象征真理的「金刚杵」(具武器形状的法器)。)之一的执金刚秘密主,询问佛陀的「一切智(者的)智」。所谓「一切智者」就是佛陀,其「智」就是佛陀觉悟的内容。这就是整部《大日经》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以菩提心为因,以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
如上述,以佛陀的觉悟为理想而努力的决心称作「菩提心」;「悲」是悲悯、救济一切众生的心;将此悲心付诸实行的方法称为「方便」。这三点是《大日经》的骨干,在这个范围内,与其它的大乘经典并无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特色在「以方便为究竟」(注:上述一文为《修习次第》(Bhāvanākrama)此一论书所引用,有梵语原文。据此,「究竟」的原文是「paryavasāna」,亦即「最顶点」、「绝顶」、「穷极」之意。)这一点。一般而言,方便只是个手段,因此很容易被认为是权便。但是,密教的立场则认为方便才具有最高的意义。
接着,说明所谓「菩提心」即「如实地知道自心」(如实知自心)。之后,继续就两方面来解释何谓「心」,首先,从如动物般为本能驱使,盲目地追求满足欲望的阶段说起;以由种子长出芽,来譬喻心志向于善行,渐次叙述心朝向宗教的过程。另一方面,列举善心、恶心等种种相貌,借由观其为空,以悟得心是本性清净的。
以上是《大日经》第一章<住心品>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在第二章以后,解说密教实践层次上的仪式。
在印度写就的二种《大日经》的注释,现存有藏译本。在中国,有承汉译者善无畏之意,由一行所记的《大日经疏》(《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及其修正版《大日经义释》十四卷,日本的真言宗依据前者,天台宗则依用后者。《大日经》在奈良时期已传入日本,空海就是在阅读此经后,立志到中国留学;而真言宗最重视此经。
《理趣经》
只凭外观是无法分辨密教经典的。广义而言,甚至可以说任何经典都可用密教的(esoteric)方式去理解。其中,《般若经》在思想上也与密教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属于《般若经》的经典当中,当然可以发现典型的密教经典。
不空在763~771年间所译出的《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中,有《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分》这样的副标题,通称《理趣经》;和玄奘译《大般若》第十部<般若理趣分>是同类的本子,但仍有许多不同。其它还有四种汉译,虽然都很类似,但并非同本。在中亚曾发现一本梵语原典的写本,但没有标题。虽然此写本主要的部分是梵语,但是叙述这部经典之功德部分的七节则被译为于阗语。或许在那个地方是如此读诵的。再者,藏译的经名为《圣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百五十颂》,比汉译更接近梵语本。无论任何,有好几种类似的经典在流传,而汉译《理趣经》在某种意义下可以说是独特的。
最后,称赞菩萨的利他活动,结束本经。具诗的形式的「百字偈」,可以说归纳了《理趣经》的大意。
菩萨胜慧者 乃至尽生死
恒作众生利 而不趣涅槃
(殊胜的菩萨众只要停驻在生死世界,就会为谋众生的利益,而不入灭。)
般若及方便 智度悉加持
诸法及诸有 一切皆清净
(依于智、方便与般若波罗蜜的力量而成立,所以一切存在都是清净的。)
欲等调世间 令得净除故
有顶及恶趣 调伏尽诸有
(调制驾御欲望等者,带给世间清净,能随心所欲地调伏所有徘徊于生死轮回间的众生。)
如莲体本染 不为垢所染
诸欲性亦然 不染利群生
(红莲花从一开始,即带有颜色,并不是被染污而变成如此的。同样地,在生死轮回间,并不是为爱欲等所染污,所以就其原来的样子,就可于世有益。)
大欲得清静 大安乐富饶
三界得自在 能作坚固利
(借着大欲望而清净,借着大安乐而富饶,在一切世界中都自由自在,能确实达成目的。)
之后,一切佛陀和菩萨们聚集在一起,大毗卢遮那赞赏听闻《理趣经》的金刚手菩萨「善哉、善哉」,并在此结束本经。
如果就《理趣经》有许多类似的本子这点来看,其分布范围必定很广。本经在中亚的于阗地方也广为阅读,这点可以从梵语与于阗语交杂的写本中推测得知。日本的最澄和空海都有传入不空的译本,真言宗平常在大法会时也读诵此经。从本经的内容肯定现实这点来看,会被理解为是承认欲望等;特别是用性行为来作比喻这一点等,有时也会被不熟悉者误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经典明确地点出了密教的本旨「即身成佛」的思想——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理想的状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