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沼大师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五)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四、譬喻赞叹门
  譬喻,是一种简易又巧妙的描述手法,同时也是各种文体常用的修辞方法,几乎无人不用,无文不有。无论是记叙文、抒情文、论说文或诗、词等文体,都经常运用譬喻来增强文章感人的效果。所以譬喻不但能使陌生的事物,呈现熟悉的形象,使人容易理解,而且能使难以抒发的情怀,变为鲜活生动的印象,引起共鸣。此外,也能使抽象难知的道理,成为具体易懂的事理,令人信服。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 B.C.),在《修辞学》中,清楚的揭示修辞的三大原则:善用比喻,善用对比,要求生动1。他有关譬喻的名言,千古传诵,举世皆知:“诗与文之中,比喻之用大矣哉!世间唯比喻最不易得;诸事皆可学,独作比喻之事不可学,盖此乃天才之标志也。”2此说明“比喻”之大用,及作比喻之事,犹如天才般的难能可贵,更是世间难得之事。
  因此,二十世纪的中国修辞学家秦牧(1919~1992),在〈譬喻之花〉一文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妙喻,他说:“精警的譬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3可知“譬喻”不但能使道理化繁为简,更能使内容生动。佛经中也常常有:“智者因喻而得解”4之说。可见“譬喻”是佛陀说法常用的方式之一5。
  台湾研究佛教譬喻文学的学者丁敏教授又说:“藉由‘譬喻’,文学与宗教得以遇合,以丰沛的想像力,精心运用多回响、多丰韵的修饰语言,注入宗教的奥义中;使文字媒介和讯息深刻互动,映显出直觉的形象,而开掘出内蕴的意旨。汇聚成瑰丽壮观繁复多样的佛教譬喻文学,直接触动人的宗教情怀。因此,佛教的譬喻文学,是让人能以欣赏故事的闲适心情来感受佛理的奥义,感受圣界与俗世间的连系,它是进入佛理奥义的方便法门。譬喻文学,有如佛教森林里最美丽的花丛,当人著迷于涔紫嫣红的缤纷时,已不自觉地走入更深的林中。”6足见“譬喻”在佛典中极为重要,藉由故事性的叙述,可使深奥的“隐义”、“本义”皆能明净易解,进而领悟佛典的奥义。
  本门主要以譬喻的方式,先引《大乘庄严经论》二十二个譬喻,再以《无尽意经》三十二个譬喻,来赞叹菩萨发心的殊胜功德。接著,诃责不发心菩萨之过错,并赞叹发心菩萨得善护及发心之种种功德。其内容分别引用、增删自:
  1.《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发心品第五〉、〈二利品第六〉。
  2.《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七〈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3.《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劝发品第一〉。
  (一)以譬喻显扬发心之殊胜
  1.《大乘庄严经论》二十二喻
  发心喻。偈云:
  如地如净金、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如王如库仓、
  如道如车乘、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发心譬如是。
  此藉由博喻所组成的二十二个譬喻,来彰显、赞叹菩萨发心的殊胜。“发心喻”中,喻体只有“发心”,喻依却有“地”、“净金”、“新月”、“增火”、“大藏”、“宝箧”、“大海”、“金刚”、“山王”、“药王”、“善友”、“如意珠”、“盛日”、“美乐”、“国王”、“仓库”、“道路”、“车乘”、“涌泉”、“喜声”、“河流”、“大云”等二十二个天然生成的山河及世间特殊的人、物。发心当然不是上述二十二个喻依;但是,不如此形容,似乎不足以表现菩萨发心的种种殊胜。以上二十二种喻依与喻体“发心”,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其间具有微妙相似之处,再藉由喻词(如、譬如),把喻体(发心)和二十二种喻依联接起来,自然道理鲜明、形象生动。
  这样的发心与诸譬喻之间,有什么相似的意义?兹分述如下:
  譬如:地者,最初发心亦复如是,一切佛法能生持故。
  譬如:大地是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菩萨的最初发心也是像大地一样,能生长一切功德。因为一切佛法能依菩萨的最初发心而生长,进而让菩萨一生乃至多生受持诸佛所说无量无尽的教法,而具足大威德力。
  如《宝云经》中说:世间“地”,有十义:“一者、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生众药;九、风不动;十、师子吼亦不能惊。菩萨亦尔。”7
  一、广大义:即遍一切时、处。比喻菩萨长劫度生、善巧方便、法门无量,广大而无有边际。
  二、众生依:因为有情无情皆依大地而安住。比喻菩萨堪为一切众生所依怙。
  三、无好恶:由于大地具平等性,无好恶之区别,对于净既不会耽著欢喜,对于污秽也不会嗔恚。比喻菩萨没有特别喜欢的人事物,也没有特别讨厌的人事物。
  四、受大雨:天降大雨,所有的器皿皆有充满之时,唯独大地能容纳贮存无量大雨。比喻菩萨堪能受持佛陀之大法雨。
  五、生草木:一切草木皆从大地生长。比喻世间的一切功德皆依菩萨而有。
  六、种子依:一切种子皆依大地而得生长。比喻一切众生皆依菩萨播种菩提种籽,发芽而渐至茁壮、开花、结果。
  七、生众宝:大地蕴藏无量宝藏;犹如菩萨能以一切功德法财(即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无有穷尽。
  八、生众药:一切药材,无不从大地而生长;比喻菩萨能以种种法药,善巧方便地普治众生之贪、嗔、痴等烦恼病。
  九、风不动:飓风能摧毁破坏众物,唯独不能毁坏大地。比喻菩萨不为世间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四违与四顺的八种能煽动人心之事8所撼动。
  十、吼不惊:狮子一吼,众兽闻之皆怖畏。比喻佛说法,诸魔恐怖,唯独菩萨,不惊不怖。
  譬如:净金者,依相应。发心亦如是,利益安乐不退坏故。
  譬如:经过冶炼后的纯净金属,能应众生之各种需求,打造成各式各样的饰品,而与依从相契合。菩萨发心也如同净金依从众生所需一般,因为菩萨为利益安乐众生,必须依众生各种根机的需求,运用各种善巧方便来引导众生,且永远不会退坏菩提心。
  义净大师在《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二(末)〈分别三身品〉对“净金”一词作如下的说明:“以真如理与本无漏种,合喻金矿。得净金者,合喻果德。随意回转作诸严具。喻性相功德,皆依如理。”9慧沼大师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三(本)(三身品末)解释为:“为烧练,喻不退地心、一生补处心、金刚心。得净金,喻如来地心,士用果。经随意回转作诸镮、钏种种严具,虽有诸用,金性不改。赞曰:望得涅槃为离系果;得常、乐、我、净,如作镮、钏等,然不失真如性。若望菩提总士用果;诸镮、钏等,即定智生一切功德,能不失定慧,性并如金不改。”10此藉由烧练而冶炼出来的纯金,不论加以打造成各式各样众生所需的装饰品,其本质仍为纯金,来比喻由士夫(人)造作之力,成办种种事业,达成预期目的果体,称为士用果。用以譬喻历经千锤百炼的菩萨,因为福慧具足,而能以各种善巧方便之法来化育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纵使面对各种险阻,菩萨的发心也永远不会退坏。
  譬如:新月,勤相应。发心如是,一切善法渐渐增故。
  譬如:月亮,从新月至满月的渐渐增长,能与勤勇无间相契合。菩萨发心也犹如新月,经由勤勇无间地广行众善,止息诸恶,调御身心,修学一切善法,以进趣涅槃境界,因此一切善法得以渐渐增长。
  譬如:增火,极依相应。发心如是,益薪火炽,积行依极故。
  譬如:添增薪柴以助长火势,能依之而达到最旺盛,而与极依相契合。菩萨发心也犹如添加薪柴以让火势更加旺盛炽然,这是由于菩萨长久积极实践六度四摄,从事自利利他之事,而使菩萨行的果德依之达到最究竟的如来境界。
  譬如:火11藏,檀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以财周给亦无尽故。
  譬如:大宝藏能提供众生所需的物品,而与财施、法施、无畏施相契合。菩萨发心犹如大宝藏,不但能无有断尽地运用财物赒济救助众生,更能透过说法教化,使众生远离怖畏,皆能离苦得乐。
  譬如:宝箧,尸罗相应。发心亦如是,功德法宝从彼生故。
  譬如:从百宝箱可得各种宝物,能与依戒修行而得各种果报相契合。菩萨发心就如同广纳众宝的百宝箱,因为一切功德法宝皆从持戒而产生。
  譬如:大海,忍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诸来违逆,心不动故。
  譬如:大海能容纳百川,而与最高度的容忍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面对一切违背忤逆之事,内心皆能不受到动摇。阐明具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的宽容、平等胸襟者,才能够成就菩提大业。
  譬如:金刚,进相应。发心亦如是,勇猛坚牢不可坏故。
  譬如:不为万物所破坏,但能摧破一切的金刚,能与依佛法修善断恶努力不懈的精进功能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犹如勇猛坚固牢不可坏的金刚,不能被破坏,且能进修一切善法,断除一切恶法。
  譬如:山王,禅波罗蜜相应。发心亦如是,物无能动,以不乱故。
  譬如:高出一切小山的山王,不为飓风所撼动,与最高的静虑功用相应。菩萨发心修学,专注不乱,同入如来智海,定慧均等,超越一切二乘诸行,离染清净,所以不为万物所扰乱。
  譬如:药王,般若相应。发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
  譬如:药王能以智慧辨别众生身心之病苦,而施与良药救治众生,恰如智慧能破一切烦恼的义利相契合。菩萨发心也是如此,能藉由智慧善巧方便地随机说法,令众生体解正法,而破除众生的解脱障及智障等烦恼。也就是菩萨发心广行六度时,一一皆能对众生产生利益,并教导众生永离一切解脱障及智障,犹如药王能以大智慧(无分别智)善知众生之根性,而随顺调伏,让众生皆能趣向菩提。
  譬如:善友,无量相应。发心亦如是,一切时中,不舍众生故。
  譬如:善士能以无限慈爱之心诱导学友,止恶行善,无时或忘,与无量心相应契合。菩萨发心也如同善友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利益众生,在一切时中,不舍弃一切众生。
  譬如:如意,神通相应。发心亦如是,随所欲现,能成就故。
  譬如:随欲所现的如意宝珠,与四如意足的神通功用相契合。菩萨发心也是如此,能随顺众生之所需,进而使之一一实现,以成就众生的种种心愿。
  譬如:盛日,摄相应。发心亦如是,如日熟谷,成熟众生故。
  譬如:太阳的化育万物,其义与摄受成熟相契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犹如太阳成熟稻谷,来摄受化导成熟众生。
  譬如:美乐,辨12相应。发心亦如是,说法教化,摄众生故。
  譬如:传达思想感情的各种优美乐音,能够让听众一一纾解压力、调适心理,进而心旷神怡、身心安顿,其义与分辨根性而施四无碍智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藉由辨别众生根器,契理契机地以四无碍智,应机说法教化,摄受化导众生,成熟利根而趣入正道。
  譬如:国王,量相应。发心亦如是,能为正道,不坏因故。
  譬如:国王能颁布各种法律和制度,作为人民的生活准则,而与作为依循的法则度量相契合。菩萨发心也是如此,能为众生指引正确的修学方法与途径,以不破坏成就菩提大业的原因。
  譬如:仓库,聚相应。发心亦如是,福智法财之所聚故。
  譬如:仓库,能与聚集屯积之义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能努力广学多闻、自利利人,以聚集广大的福智法财。
  譬如:道路,觉分相应。发心亦如是,大圣先行,余随行故。
  譬如:光明的道路,能与迈向正觉之义相契合。菩萨发心也是如此,大圣(佛)先发菩提心、动大悲心、与无我空慧相应而行六度、四摄,广度众生,菩萨行者跟随其后而行之。
  譬如:车乘,止观相应。发心亦如是,二轮具足,安乐去故。
  譬如:车乘具足双轮能运载人或物品,到达目的地,其义与菩萨发心透过定慧迈向佛的境界相吻合。菩萨发心也是如此,定、慧二轮具足,才能安乐地前进,以迈向佛果的无上菩提。
  譬如:涌泉,总持相应。发心亦如是,闻者虽多,法无尽故。
  譬如:涌泉不断而滋润群生,与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相契合。菩萨发心也如同涌泉的源源不绝,因总摄忆持佛法,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的自信,进而由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契合的说法,使众多的听闻者法喜充满,是因为菩萨广学多闻,悲智双运,能总摄一切法,持受无尽法义的缘故。
  譬如:喜声,法印相应。发心亦如是,求解脱者,所乐闻故。
  譬如:令人欢喜的微妙声音,能使人乐而忘忧,与三法印(或一实相印)能令行者离苦得乐趣向解脱之义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由于慧心明彻,并能以大悲心、柔软音声来为求解脱者,广说正法,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错谬,能令听闻者因声会理,体解正法,各获正见,心生喜悦,而喜好听闻。
  譬如:河流,自性相应。发心亦如是,无生忍道自然而流,不作意故。
  譬如:河水因空无定性,自然随著各种河道而流,其义与法尔如是的自性空寂相应。菩萨发心犹如河流,使无生忍道自然流露,是由“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的不作意所产生。
  “无生忍”又称“无生法忍”,系指对无生之法理(一切法不生不灭)的认知,能够确切掌握,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即能够透彻地了解事物无生无灭之理,进而体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即为“无生法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正25.295b):“众生有二种:一者、著世间;二者、求出世间。求出世间有上中下。上者、利根,大心求佛道。中者、中根求辟支佛道。下者、钝根求声闻道。为求佛道者,说六波罗蜜及法空。为求辟支佛者,说十二因缘及独行法。为求声闻者,说众生空及四真谛法。”此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因菩萨观诸法性空,而了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是为无生法忍。
  譬如:大云,能成世间方便相应。发心亦如是,示现八相成道化众生故。
  譬如:大云普覆一切,能与菩萨发心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诸法实相,以种种善巧方便成熟众生相契合,而能成就世间的方便相应。菩萨发心也是如此,犹如佛陀示现从兜率陀天下降人间、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13等八种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迹,以智来方便演说佛法,滋润、化导一切众生,众生随其根性,所受不同,而各得大小道果。
  2.《无尽意经》三十二喻
  如:《无尽意经》,有三十二喻。
  如:《无尽意经》中所说,有三十二个譬喻。由于《无尽意经》现已编入《大集经》第十二分,今依《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14所说,语译如下:
  舍利弗请教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希望能慈悲为我阐明无尽法门。”无尽意菩萨于是对舍利弗说:“舍利弗!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就已经是无尽了。为什么呢?因为发菩提心,必须不离烦恼;而发心相续,是因为不希望堕入大乘以外的其余诸乘;发心坚固,就不会依外道诸论修学;发心不坏,为诸魔所不能破坏;发心恒顺,善根得以增长;发心至常,因有为法无常;发心不动,因可获得一切诸佛的安慰护助;发心胜妙,可远离衰损;发心安止,是不作无法增长善法的戏论言说;发心金刚,是不坏诸法;发心无尽,无量功德皆得成就;发心平等,可以普利众生;发心普覆,无别异故;发心鲜明,性常清净的缘故;发心无垢,是由于智慧明了;发心善解,是不离毕竟的缘故;发心广快,慈悲犹如虚空;发心旷大,悉能容受诸众生;发心无碍,是由于智慧通达;发心遍至,是因大悲不断;发心不断,是源自善解立愿;发心为归依处,是诸佛所赞叹;发心殊胜,声闻、缘觉二乘皆敬仰;发心的深远,是一切众生所无法知晓的;发心不败,是能不破坏佛法;发心安隐(稳),善能给与众生一切快乐;发心庄严,能增进一切功德悉成就;发心善察,智慧成就;发心增长,随意施与;发心如愿,戒清净的缘故;发菩提心,普及怨亲具足忍辱;发心难坏,具精进的缘故;发心寂灭,具禅定的缘故;发心无毁,是由于具足智慧;发心无愿,是由于增长大慈心的缘故;发菩提心,是由住根坚牢增长大悲的缘故;发心和悦,是增长大喜的缘故;发心不动,是由于增长大舍的缘故;发心任重,是为诸佛所摄受的缘故;发心不绝,是因三宝不断的缘故。舍利弗!菩萨如是为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发菩提心,岂有断尽之时?”舍利弗感谢地说:“善男子!譬如虚空的不可穷尽,为学佛而发菩提心,也是不可断尽。”
  (二)诃不发心之过
  菩萨有四乐:
  一、思利乐:谓思惟于利他时。
  二、得方便乐:谓至得巧方便时。
  三、解义乐:谓解了大乘意15时。
  四、证实乐:谓证入法无我时。
  若人弃舍众生,趣向寂灭,应知是人不得菩萨如是四乐。(此说不发心菩萨过。)
  已说发心的譬喻,接著说不发心的过错。
  此先阐明菩萨有四种愉悦欢乐:
  一、思利乐:是指菩萨思惟利益众生时,所产生饶益有情的快乐。
  二、得方便乐:是指菩萨努力修学,以至获得善巧方便时的快乐。
  三、解义乐:是指菩萨能解悟明了大乘空义时的快乐。
  四、证实乐:是指菩萨证入法无我时的快乐。
  接著指责:若有人为趣向解脱而弃舍众生,应知此人将无法获得菩萨这样的四种快乐。(此用以说明不发心菩萨的过错。)
  (三)赞叹菩萨发心的功德
  次说,叹发心者:
  若菩萨初发大菩提心,尔时依无边众生,即得善护,不作诸恶,为此故,是人远离退堕恶道畏。复次,由有善及增故,于乐常喜;由有悲及增故,于苦常喜。为此故,是人远离退失善道畏。
  前面已斥责不发心的过错,现在应赞叹菩萨发心的功德。
  若菩萨初发大菩提心,那个时候,以利益无边众生为所依,即得善护诸根门,而不造作一切恶业;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可远离退堕恶道的畏惧。又,由菩萨具有善念增长,见众生离苦得乐,经常感到欢喜;由于悲心增长,即使面临种种难以忍受的困苦情境,为帮助众生,也会感到欢喜。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远离退失善道的畏惧。
  1.发心得不作诸恶
  因此发心得不作护(谓能善护,不作诸恶)。偈云:
  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岂作不善业?
  菩萨爱他过于自爱,由此故,忘自身命而利于他。不为自利而损于他,由此故能于诸众生,绝诸恶业得不退。
  已赞叹菩萨发心,接著说明因此发心得不作诸恶的善护(意指能善护诸根,不作一切恶业)。如偈颂所说,意即菩萨爱护众生,胜过于对自己的爱护;因此,为利益众生,即使忘却自身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且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或憎恨众生,由这样的缘故,所以能依于一切众生,而绝诸恶业,得不退转。
  2.发心得不退心
  菩萨以自功德,而为自严;以利怀喜,而为自食;以作意生处,而为园地;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如是四事,唯菩萨有,二乘人无。既有如是四事,云何当退?
  已说得不作诸恶之善护,次说得不退心。
  菩萨以自己所造作的功德,来庄严自己;以利益众生而内心常怀抱著喜悦,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以起心动念等各种使心警觉以引起活动的精神作用(如: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初对色、声、香、味、触的五境等,便能觉察,引领趣境,使第六识即起分别善恶之念等)的作意生处,作为自己耕耘的园地;把神通变化──降伏魔军、度化众生,视为游戏玩耍。如此四种事,只有菩萨可以具备,声闻、缘觉二乘人皆没有。菩萨既有这样的四种生活态度,又有什么因缘可以让菩萨退失菩提心的呢?
  3.无因怖畏而退心
  次遮思苦心。
  菩萨既以大悲为体,是故极勤利他,虽入阿毗地狱,如游乐处。菩萨如是于余苦中,岂生怖畏?因此怖故而退心耶?
  已说得不退心,接著说明菩萨没有因怖畏而退心。
  此阐明菩萨以发大悲心为体,空无我慧为用,所以积极勤作利他之事,即使暂随夙业而堕入阿毗地狱,也仿如至游乐处游玩一般地欢喜承受。菩萨对于地狱极苦,既能体观如幻如化而甘之如饴,何况对于其他小苦,岂会生起怖畏之心?或因此怖畏而退失菩提心呢?
  此处所说“阿毗地狱”又称“无间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此地狱是八热地狱中苦恼最甚者,若犯五逆罪及谤法者,即堕此极苦最恶的大地狱。此外,于句尾连续用激问法,不但点明菩萨不畏艰苦,也不因怖畏而退心的题旨,更加强文章的气势。
  4.菩萨自然应作
  诸菩萨以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应作。若待善友劝发,深生极重惭羞。
  诸菩萨以大悲正行为亲教师,常系念在心,若见众生受种种苦迫,即犹如自己的痛苦一般。由此“同体大悲”的原动力,自然会激发“无缘大慈”作所应该作的利乐众生事行。若等待善友劝发,则会深切的生起极为深重的惭愧和耻辱。
  5.荷负众生担
  偈云:
  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
  为欲解他缚,精进应百倍。
  菩萨发心,以荷负众生重担,若去赊缓,此是丑事,非为第一端政众生。菩萨应思:若自、若他,种种急缚,谓惑业生。为解此缚,应须精进百倍过彼声闻、独觉,作所应作。
  文中先以偈颂表明,再以长行说明,其意为:菩萨发心,以荷负化导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众生久处水深火热的苦迫中,亟待救援!若行动缓慢而不积极,将视之为懈怠、惭愧事,就不可算是第一端正精进的菩萨行者。菩萨应思惟:若自己、若他人,有种种急切的系缚,如种种无明迷惑之业习生起。为解此系缚烦恼,应当必须百倍精进胜过声闻、缘觉,进一步作自己所应作的事。
  (四)随顺修行、自他利行
  1.六种殊胜的随顺行
  次说,随顺行、自他利行。(有六大):
  大依者:依止大菩提,而发心故。
  大行者:为利自他,而发行故。
  大果者:今16得无上大菩提故。
  大取者:初发心时,摄一切众生故。
  大忍者:发行时,忍一切大苦故。
  大义者:得果时,广利一切众生业成就故。
  已说菩萨发心,接著说依此发心,随顺修行、自他利行所得的六种殊胜:
  大依者:因其依止无上大菩提,而发菩提心,故名“大依”。
  大行者:为自利利他,而发动六度万行,说为“大行”。
  大果者:令得无上大菩提果,次第修学,而证“大果”。
  大取者:以初发心时,即能摄受一切众生的缘故,名为“大取”。
  大忍者:于发动力行时,能忍一切大苦的缘故,遂名“大忍”。
  大义者:在得果时,能广说法义利益一切众生,使其善业成就,故称作“大义”。
  2.四种随顺殊胜
  复有四大:
  一、胜出大:于三有五趣中而胜出故。
  二、寂静大:随向无住处涅槃故。
  三、功德大:福智二聚增长故。
  四者、利物大:常依大悲,不舍众生故。
  次显扬随顺殊胜。又,一切菩萨有四种随顺殊胜超越于凡夫、外道、二乘:
  一者、胜出殊胜:所谓胜出是指发心菩萨于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中殊胜特出的缘故。
  二者、寂静殊胜:即指随顺趣向菩萨惑灭的无住处涅槃,迥异于二乘的有住处涅槃。
  三者、功德殊胜:因福德智慧二聚皆增长,故殊胜于偏重智慧的二乘行者。
  四者、利物殊胜:由于菩萨常依大悲,而不舍弃众生的缘故,超胜于重智轻悲的自了汉。
  (五)赞劝发心种种功德
  依《发菩提心论》初意,赞劝发心,说诸功德所修胜行,能有对治利益,赞佛、菩萨及以法、僧种种功德,令其发心云:“诸佛子!若佛弟子受持佛语,能为众生演说法者,应先称扬佛之功德。众生闻已,乃能发心求佛智慧,以发心故,佛种不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念佛、念法,又念如来行菩萨道时,为求法故,阿僧祇劫受诸勤苦。此意应念佛恩,勤苦求法,为我等故,今应如是。为报佛恩,适为他说,令其发心,修菩萨行。”以如是念,为菩萨说法,乃至一偈。菩萨得闻是法,示教利喜,当种善根,修习佛法,得无上菩提。为断无量众生无始生死诸苦恼故,欲成无量,身心精进,深发大愿,行大方便,起大慈悲,求大智慧,乃至如来无见顶相,求如是等诸佛大法,当知法无量故,福德果报亦无量。
  依《发菩提心经论》最初的意思,赞叹劝发菩提心,说一切功德所修的殊胜行为,能具有对治的利益,并赞叹佛、菩萨及以法、僧等种种功德,令众生发心说:“一切佛子!若佛弟子受持佛陀的教法,能为众生广演说法的人,应先称扬佛的种种功德。众生听闻之后,才能发心希求达到佛陀的智慧,以此发心的缘故,让佛法的种籽不会断绝。若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居士、在家女居士,明记不忘佛陀的功德及一切法义,又明记不忘如来力行菩萨道时,为求佛法,历经无量劫长久忍受众多的辛勤劳苦。也就是我们应忆念佛陀的恩德,辛勤不畏劳苦地求法,为了自己及众生,现在就应该发心。为报答佛陀教法的恩惠,应该适当地为众生传达这样的观念,让众生皆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这样不畏众苦的心念,为菩萨说法,乃至一句偈语。菩萨得听闻此法,并依佛陀说法教化的四种次第──示、教、利、喜,当广为众生种植善根,让众生修习佛法,进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此外,为了断除无量众生无始生死诸苦恼的缘故,菩萨欲成就无量众生,皆应身心勤修精进,并深切发起大誓愿,力行大方便,生起大慈悲心,志求大智慧,乃至如来的无见顶相(常人所无法见及之殊胜相,而此无见顶相是尊重赞叹供养贤圣、师长、父母之报),我们能求如是等诸佛大法,当知应是法无量无边,而福德果也是无量无边的缘故。
  注释:
  1.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修辞学.三卷十章》(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10月),页176~181。
  2.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修辞学.三卷十章》(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10月),页176。
  3.秦牧著,《艺海拾贝》(北京:作家,1996年11月),页158。
  4.唐.复礼撰,《十门辩惑论》卷中(大正52.554b)。
  5.丁敏著,《佛教譬喻文学研究.绪论》(台北:东初,民85年3月),页1。
  6.同上,页1~2。
  7.《大正藏》第34册,页957c。
  8.《佛地经论》卷五(大正26.315b):“世间诸法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如是八种总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
  9.大正藏》第39册,页209a。
  10.《大正藏》第39册,页226c。
  11.大正藏》校勘栏:火=大。
  12.辨、辩二字,形近易混,古书互通。但辨中娠刀,有“分别”义;辩中娠言,有“辩论”义。今依《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发心品第五〉(大正31.596c10)所载为“辩”,故此处之“辨”字另有“辩”之意涵。
  13.《四教义》卷七(大正38.536c)。
  14.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民83年7月),页26:“《无尽意经》,《阿差末经》,《无尽意菩萨问》:与竺法护译的《阿差末菩萨经》同本。《论》上说:‘宝顶经中和合佛法品中,无尽意菩萨于佛前,说六十五种尸罗波罗蜜分’,可见这部经在古代,是属于《宝积经》的部类。宋智严共宝云所译《无尽意菩萨经》,现编入《大集经》第十二分。”
  15.《大正藏》校勘栏:意=空。
  16.据《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二利品第六〉(大正31.597b23)所载为“令”字。“今”应作“令”。
  《妙心法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