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六)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六)
五、劝发胜劣重广门(上)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提要
本门主要说明发心的优劣。首先,以最不殊胜的下劣一念发心来凸显一日一月一年的任何发心之殊胜;并举“大海生珠宝”、“三千大千世界荷负二十五有”两个譬喻,来显扬菩萨发心的殊胜。
其次,说明菩提心以大慈悲心为根本,而具有无穷尽的发心义相。之后,分别说明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修集无上菩提的四种因缘:先总说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再择释发心的第一因缘──亲近善友之八义、六种差别及最殊胜的亲近;接著,再阐述发心修无上菩提之四缘各有五种。
最后,总结菩萨见一切众生因无明而广造恶业,导致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而发大慈悲心,志求无上菩提,如救头然般殷切地救度众生出离险境。
本门内容分别引用、增删自下列论典:
1.《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劝发品第一〉、〈发心品第二〉。
2.《大乘庄严经论》卷九〈亲近品第十九〉。
壹、菩萨发心之胜劣
一、发心胜劣
次说,发心胜劣云:
接著说,发心的优劣如下:
如来说言:如诸菩萨最初发心,下劣一念福德果报,百千万劫说不能尽,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至百岁所习诸心福德果报,岂可说尽!何以故?菩萨所行无尽,欲令一切众生皆住无生法忍,得无上菩提故。
如来告诉我们:就如同一切菩萨的最初发心,即使是最下劣的一念发心,其福德果报,纵使用百千万劫的时间来说明,也无法说尽。何况又是一天、一个月、一年乃至百年所修习的一切发心所产生的福德果报,怎么可以说尽呢!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为众生所做的一切利行,无有穷尽,也就是菩萨想要帮助一切众生皆能安住于确切地掌握“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而得究竟的无上菩提,因而竭尽心力地广行六度四摄,以自利利他,进而成熟一切众生。
此中,“无生法忍(梵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称为无生忍。《大般若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说︰“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1此说明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为无生法忍。
此外,印顺导师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更进一步说明:“不退转的菩萨,得无生法忍。忍是一种智慧,与忍辱的意思是不同的。此处,可以将这忍字解释为透彻的‘认’知,即能够将事物在内心中认得清清楚楚,能够透彻地了解它,这便是忍;所以忍是智慧的别名。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即称之为‘无生法忍’。所以忍所通达的所缘境界,是无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2由此可知无生法忍,是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也就是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意即能够确切地掌握“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所以,无生法忍的“忍”,具有“确认”、“确知”的意涵。
二、举喻显胜
次,举喻显胜云:
接著,运用两个譬喻来显扬菩萨发心的殊胜如下:一、以大海能产生不同价位的珠宝,来譬喻菩萨发心能长养三乘人之一切功德。二、以三千大千世界能荷负二十五种众生存在的境界,来譬喻菩萨发心,可以作为一切无量众生所依止学习的对象。
(一)“大海生珠宝”喻
诸佛子!菩萨初始发菩提心,譬如:大海初渐起时,当知皆为下、中、上价乃至无价如意宝珠作所住处,此宝皆从大海生故。菩萨发心亦复如是,为三乘人禅定、智慧、一切功德之所生处。
一切佛弟子!菩萨的最初发菩提心,譬如:大海刚开始生起时,应当知道它是低价位、中等价位、上等价位乃至无价如意宝珠所在的地方,因为这些财宝皆从大海产生。菩萨发心也是如此,初发心时,当知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禅定、智慧、一切功德善法所生长的地方。
此处以“大海”为喻依,说明菩萨之初发心广涵三乘功德,就如同大海之渐次生起各种不同种类的珍宝,藉以凸显菩萨发心的弥足珍贵。就如同以广大深邃的大海,能蕴藏珊瑚、玛瑙、真珠等无量珍宝,来比喻菩萨发心,能长养声闻、缘觉、菩萨乘人之禅定、智慧及一切功德。
(二)“三千大千世界荷负二十五有”喻
复次,又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渐起时,当知便为二十五有其中所有一切众生悉皆荷负作依止处。菩萨亦尔,初渐起时,普为一切无量众生,所谓六道、四生,正见、邪见,修善、习恶,持戒、毁戒,尊奉三宝、谤毁正法,诸魔外道、沙门梵志乃至四姓一切荷负作依止处。
再者,又如由小千、中千、大千等三种“千世界”所集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刚开始渐渐产生时,应当知道这是轮回生死的二十五种存在境界中的一切众生所依止的地方。菩萨发菩提心也是如此,初发菩提心时,便普砟地被一切无量众生,包括六道、四生,具足正确的知见、深陷否定善恶因果理法的僻邪见解者,以及勤修善法、习诸恶行者,护持净戒、犯四重禁者,尊奉三宝、谤毁正法者,诸邪魔外道、沙门梵志乃至刹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一切众生,所依靠,并作为依止学习的对象。
在这里顺便说明此段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二十五有”、“六道”、“四生”、“四姓”等名词:
“三千大千世界(梵tri-sAhasra-mahA-sAhasrAH loka-dhAtavaH)”,又称为三千世界、一大三千大千界或一大三千世界,为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是由小千世界、中千世界辗转集成的大千世界。《俱舍论》卷十一说︰“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3 此即以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称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三”个“千”世界(由小而中而“大”的“千世界”)组合而成,即: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个“千世界”,而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如以近代的世界观来衡量,三千大千世界略如下表︰
所以,此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应是指十亿个世界(太阳系)。
“二十五有”4,系指众生轮回生死的二十五种存在境界,也就是将三界有情依业报所产生的二十五种异熟果体。今以“三界表”说明如下:三界表(粗体字为二十五有)
六欲天
天 道
天 道
十八天
定地
(九有)
九地
五趣
地狱趣
饿鬼趣
畜生趣
人 趣
天 趣
散地
五趣杂居地
舍念清净地
(福爱天)
无寻无伺地
离喜妙乐地
定生喜乐地
离生喜乐地
无寻唯伺地
有寻有伺地
梵众天
梵辅天
大梵天
少光天
无量光天
极光天
少净天
无量净天
遍净天
无云天
福生天
广果天
无想天
无烦天
无热天
善现天
善见天
究竟天
五那含天
空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非非想处天
无所有处地
非非想处地
非非想处天
无所有处天
识无边处天
空无边处天
四空天
天 道
无色界
色界
四禅九天
三禅三天
二禅三天
初禅三天
他化天
化乐天
兜率天
夜摩天
忉利天
四王天
北郁单越
南阎浮提
西瞿耶尼
东弗婆提
四部洲
四恶趣
人 道
修罗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六道
欲 界
三
界
1.欲界:指有食欲、淫欲、睡眠等欲之处。此界因四欲5具足,而称为欲界。欲界有十四种存在境界,包括:(1)四恶趣的:溯地狱有,沴饿鬼有,沊畜生有,沝阿修罗有,夌人道中的四大部洲:沀弗婆提有(东胜身洲),泞瞿耶尼有(西牛货洲),泀阎浮提有(南赡部洲),洰郁单越有(北俱卢洲),奅六欲天的:泍四天处有,泇三十三天(忉利天)处有,沰夜摩天有,泹兜率天有,泏化乐天有,泩他化自在天有。
2.色界:指有净妙色法之处,即四禅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唯因色相庄严,而称为色界。色界有七种存在境界,包括:泑初禅有,炔大梵天有,炘二禅有,炅三禅有,炓四禅有,炆无想有,炄净居阿那含有。其中,初禅分出梵天6,第四禅分出无想天7、五那含天8。若再将五那含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算为五天,则为二十九有。
3.无色界:指无有色法之处(或说尚存微细色法之处),即四无色天。因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而称为无色界。无色界有四种存在境界,包括:炑空处有,炖识处有,炂不用处有,炚非想非非想处有。
“六道”,又称为六趣、六凡。为佛教世界观的用语,系凡俗众生由于善恶业因,而生死流转,轮回不已的六种世界。其内容是把六欲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视为天道;再加上人道、四恶趣,则为六道。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为三善道。若将阿修罗包含在其他五道之中,则为五道或五趣。
若以定散之地来区分三界,则欲界是散地;色界、无色界是定地。若再将定地分为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等八地;加上欲界的散地(五趣杂居地),共有九地,或称为九有。
“四生”,为依六道众生之出生方式所作的分类。此四类即︰
(1)胎生:即受精卵必须保存在母体中,靠母体补给养分,胎儿经过适当发育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此由胎藏而生,称为胎生。如:人、牛、羊等。
(2)卵生:即受精卵离开母体时,还不是完成的身形,由卵内蛋黄提供营养,在体外经一番保护孵化,才能脱卵壳而出,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法。如:鸡、鸭、鸟类、爬虫类等。
(3)湿生:指有情类由湿气而生。即母体生下卵以后,等到一定时期,自己会从卵而出,或一再蜕变,自谋生存。如:虫、蚁、蚊、飞蛾、鱼、虾等。
(4)化生:即有情类,生无须依托,因业力而出现者。如:诸天、地狱、饿鬼,及一切中有(众生在死亡之后而尚未正式投胎时的生命状态,也就是指介于今世死有,与来世生有之间的五蕴身)等,皆为化生。
“四姓(梵catvAro varNAH)”,又称四种姓、四姓种或四品人,是印度社会的四种阶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奢、首陀罗。
(1)婆罗门(梵brAhmaNa)︰又称梵志、梵种、梵志种、婆罗门种。指婆罗门教的僧侣与学者阶级,职掌学习吠陀而教授之;又掌管祈祷,为神人交通的媒介。居四姓的最上位。
(2)刹帝利(梵kSatriya)︰又作刹利丽、刹利,又称刹利种,别称王种(梵rAjanya)。指国王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居四姓的第二位;但是在佛典中,多以之为第一位。
(3)吠奢(梵vaiZya)︰又作毗舍、毗奢、吠舍、鞞舍,又名工师种、居士种。即指平民阶级,乃从事农牧工商等生产事业者,居四姓的第三位。
(4)首陀罗(梵ZUdra)︰又作输陀罗、戌陀罗、戌达罗、旃陀罗或首陀,又称为恶种、杀生种、田农种、田家种。是最卑贱的奴隶阶级,以奉侍前三姓为职责。
释尊不重视四姓之区别,提倡种姓平等,因而开创佛教在印度宗教史上的重要意义。如:《长阿含》卷六〈小缘经〉说︰“婆悉吒,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9此说明依佛出家,则为释种子,并无四种姓之区别。
此外,《杂阿含》卷二十说︰“复问︰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别?当知大王,四种姓者皆悉平等,无有胜如差别之异。……是故大王当知,四姓,世间言说为差别耳,乃至依业,真实无差别也。”10这在说明四姓之区别,是依当时的外在环境而言;若依业而言,并无如此四种阶级之区别。
所以,佛典中又另别立沙门种,如《中阿含》卷三十九〈婆罗婆堂经〉以刹利、梵志、鞞舍三种姓的出家者为沙门种11。《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下则阐明在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及沙门中,以沙门为最尊最上。12此更强调在四姓以外,另有沙门,且为最尊贵者。
贰、菩萨发心相
次,发心相。菩提以大慈悲为本。今说菩萨修慈悲等,广说修于慈、悲、喜、舍所缘行相;以喻说境界,举大地尘、大海水、一三千乃至十方难知限量等,既所缘生界遐不可尽,菩萨发心悉能遍覆如是众生。
接著,阐述发菩提心的义相。由于发菩提心是以大慈悲心为根本,所以,现在说菩萨修慈悲等,应当广说修学慈、悲、喜、舍四种广大的利他心作为依据。所谓慈,即是对一切众生慈爱的心。悲,即是对一切众生受苦,生起悲愍的心。喜,即是对一切众生享有幸福,生起喜悦的心。舍,即舍弃一切怨亲之差别相,而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也就是对一切众生无憎、爱之平等中立的态度。若以比喻的方式来说明菩萨发心的境界,则有如:大地中的尘土、大海洋中的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无法知晓其数量等世界,虽然所缘的生物界是那么广远无穷尽,但是菩萨的发心也皆能砟及所有一切众生。
云何诸佛子是菩提心岂可尽耶?若有菩萨闻如是说,不惊、不怖、不退、不没,当知是人决定能发菩提之心。假令无量诸佛如来,于无量劫赞其功德,亦不可尽,何以故?以菩提心无限齐故。
为什么说一切佛子的菩提心怎么可以终止?若有菩萨听闻这样的说法,而能不惊慌、不害怕、不退转,甚至不会因此而消失或隐而不见,应当知道此人是绝对能发起菩提之心。假使让无量诸佛如来,以无量阿僧祇劫的时间来赞叹菩萨发心的功德,也是不可说尽。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是为广利益一切世间,其量周砟,其数无量,因此没有分界的限制。
叁、发菩提心的因缘
在了解菩萨发心之优劣、发菩提心的义相之后。接著,要了解有关发心的因缘。现在分别从十种因缘及四种因缘来说明。
一、十种因缘
(一)总说十因缘
次说,发菩提心因缘云:“若诸菩萨亲近善知识、供养诸佛、修集善根、志求胜法13、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乐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发阿耨菩提之心。”
接著说,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是:“若一切菩萨亲近善知识、供养一切佛、修集一切善根、立志修学种种殊胜法、心地经常保持柔软祥和、遭遇苦难也能忍受、慈悲心切质朴敦厚、内心深切地感同众生平等、净信喜好大乘法门、志求佛陀的智慧。若有人能具足这样的十法,才能发上求无上菩提下化无量众生的菩提心。”
(二)择释第一因缘──亲近善友
在此,只详细说明菩萨发心的第一因缘──亲近善友(其余九因缘从略)。
由于“善知识”是开示正道,令众生得胜益的师友,因此,不但可以向善知识求教请益,更可以与之切磋道德正义。所以,“善知识”是众生的老师,也是众生的朋友。慧沼大师使用“善友”一词,不但用字简练、贴切,更能呈显善知识具备亦师亦友的特质。
以下说明亲近善友的八种意义、六种差别,以及最殊胜的亲近善友。
1.亲近善友八义
且亲近善友有八。
亲近善友有八种意义:依亲近、物亲近、缘起亲近、回向亲近、因亲近、智亲近、田亲近、依止亲近。今分别说明如下:
(1)依亲近
《大庄严论》第九,偈云:
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
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
如《大乘庄严经论》卷九,偈颂所说:“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
此偈明:
此偈阐明:
第一、依亲近:善友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
遵循亲近善友:若善友具足十种功德,应当堪能亲近。是哪十种功德呢?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今分别说明如下:
(一)调伏:谓与戒相应,由根调故。
所谓调伏:由于善友言行有法,能调伏断除六根、无明等种种无始旷劫以来的积习,进而与净戒相契合。
(二)寂静:谓与定相应,由内摄故。
所谓寂静:由于善友摄受心念令不散乱,而达心一境性,进而与寂静三昧相应。
(三)惑除:谓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
所谓惑除:由于善友能以正确的道理断除烦恼,进而增长净信正念,而与智慧相契合。
(四)德增:谓戒、定、慧具不缺减故。
所谓德增:是善友修学八正道、广行六度四摄,而令戒、定、慧三学皆能不缺乏减少,进而学行俱优、福德日渐增长。
(五)有勇:谓利益他时,不疲倦故。
所谓有勇:即善友利益众生时,因不顾身心疲倦地广行利他之事而能精勤勇猛。
(六)经富:谓得多闻故。
所谓经富:是善友因广学多闻,而能通达丰富的经典义理。
(七)觉真:谓了实义故。
所谓觉真:即善友能广观一切法的不生不灭、明了真实义,进而觉证真理。
(八)善说:不颠倒故。
所谓善说:是因善友心不颠倒妄执,而能善于如理说法。
(九)悲深:绝希望故。
所谓悲深:是因善友能舍弃一切希求,甚至不希望急入涅槃,而能悲心殷切地护念一切众生。
(十)离退:于一切时,恭敬说故。(此所应亲近善友相)
所谓离退:是善友于一切时中,常恒恭敬说法饶益众生,时时不忘菩提心,所以能远离退转。(上述十种功德,即是我们应该亲近善友的原因。)
(2)物亲近
二、物亲近,有三:
以供给财物或提供劳务来亲近善友,有三种:
(一)财:谓恭敬供养。
财:是以金玉、布帛、粟米等钱币财物,恭敬供养善友日常生活之所需。
(二)身:谓随顺给侍。
身:是亲自依从善友的差遣使唤,为善友提供劳务。
(三)心:谓给侍时身心相应。
心:是照料善友或为善友提供劳务时,因心悦诚服而使行为和意念能相契合。
(3)缘起亲近
三、缘起亲近善友,有三:(一)愿乐;(二)知时;(三)除慢。
缘起亲近善友,也有三种因缘:(一)行者欲修习佛法,必须对佛法具有胜解(信解、信、愿乐),也就是具有净心,信顺善友修学教法的意愿;(二)善分别了知各种修学时节。如:有时当修寂静,有时宜修供养,甚至应修布施等六度行之时节。也就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机会亲近善友修学各种教法;(三)能弃除骄慢(傲)的心态来亲近善友。
(4)回向亲近
四、回向亲近:不为贪著利养,但为随顺修行故。
回向亲近善友:不为贪著名闻利养,只为依从善友的教导而如法修学力行。
(5)因亲近
五、因亲近: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因。何以故?以此随顺,令彼善友心生欢喜故。
因亲近善友:众生依善友的教导,而能随顺教法精勤修行,是亲近善友之原因。为什么?因为众生以这样的随顺修学,能令善友的内心产生欢喜。
(6)智亲近
六、智亲近:为善解三乘,自乘令成故。
智亲近善友:为了真实了解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教法,并努力成就自己所修学的教法,所以要亲近善友。
(7)田亲近
七、田亲近善友:谓严净土。云何名田?以自所闻法,于众生相续中,而建立故;随所住佛土,修清净因故。
田亲近善友:是庄严净土。为什么说“田”呢?因为田有二种:(一)众生田:即善友以自己所听闻的正法,经连续无间断地教导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建立的,称为“众生田”;(二)佛土田:即善友随诸佛所住的佛土、所宣说的法义,以清净因作为修学实践的基础,进而得究竟的圣果,称为“佛土田”。
(8)依止亲近
八、依止亲近者,但以法利具足为依止,是故亲近善友,不以财利具足为依止。
依止亲近善友:众生但以善友之法饶益具足为依止考量,所以,亲近善友时,不会以善友是否财利具足为依止的考量。
2.亲近善友之六种差别
亲近善友,差别者有六:
亲近善友,有因果、随法、内外、粗细、胜劣、远近等六种区别。今分别说明如下:
一、因果差别:谓过去亲近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
依三世的因果差别:是依过去亲近的因素,而感发现在亲近的果;再者,若现在亲近为因,则未来亲近为果。
二、随法差别:谓善知识所说法门,随其差别而修行故。
依法门的随法差别:是善友所说的一切法门,众生能随顺善友所说之不同法门而修学力行。
三、内外差别:自亲近为内;令他亲近为外。
依自他的内外差别:自己亲近善友属于内;让(指引)他人亲近善友属于外。
四、粗细差别:自听为粗;内心思惟为细。
依闻思的粗(粗)细差别:自己听闻善友的教法为粗;内心思惟勤修善友所教导之法为细。
五、胜劣差别:有慢亲近为劣;无慢亲近为胜。
依慢心的胜劣差别:以骄慢的心态亲近善友修学为劣等;以无骄慢的心态亲近善友修学为殊胜。
六、远近差别:现趣为近,生报亲近为远。生报、后报;无间、隔世;近、远如次。
依三报的远近差别:现在趣中加行亲近为近,来世的生报趣中亲近为远。又,来世的生报趣中亲近为近;过次世的后报趣中亲近为远。又,无间断的亲近为近;隔世的亲近为远。
此中,“现报”、“生报”及“后报”,是三种依受报时间所区分的业报。据《成实论》卷八〈三报业品〉︰“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14此即说明业报贯通三世:现世作善、造作恶业,现世即获福报或受灾殃,称为“现报”。今生作善、造作恶业,至来生方获福受殃,称为“﹝来﹞生报”。今生作善、造作恶业,直至第三生,或第四生,乃至无量无边时劫之后,才获得福报或受灾殃,称为“后﹝世﹞报”。
此外,常言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因为恐遭恶果,而戒慎恐惧地预先断除一切恶因,并广行止恶行善、自利利他的行为,至功德圆满成佛而后已。反观众生则常作恶因,却欲免除恶果,犹如在太阳底下要躲避影子,是徒劳无功的。每见有人因稍作微善,就希望获得大福报。一旦遇到逆境,便会质疑地说:“自己作善反招祸害,是否无有因果?”或因而退悔初心,甚至毁谤佛法,这都是不解因果业报法则所造成的错误认知。
3.最殊胜的亲近
云何名最胜亲近?
如何亲近善友,才能称为最上等的亲近善友?
有五:
最殊胜的亲近善友,有净信、深心、神通、方便、和合五种,今分别说明如下:
一、净信:于亲近处,生净信故。
清净信仰:于大乘经所说应亲近处,能生起深切的清净信仰,于一切法中无有疑惑。
二、深心:此中有九:(一)味心;(二)随喜心;(三)希望心;(四)无厌心;(五)广大心;(六)胜喜心;(七)胜利心;(八)无染心;(九)善净心。
深寄心于佛法,远离一切烦恼之杂染:这当中有九种:(一)味心:以不求自乐,专一味正心为利益众生。(二)随喜心:于众生所造作的功德起随喜心。(三)希望心:是彻底确切地希望能成就最上菩提的意志。(四)无厌心:菩萨求一切佛法,不以得少为足,得正法智之后,以无厌心广为众生说法,纵使常受生死,其教化众生、集诸善行,始终没有疲厌之心。(五)广大心:菩萨发广大心,修学六度、四摄大行,普愿救济一切有情。(六)胜喜心:若菩萨以六度、四摄大行摄化众生时,生极大欢喜,胜过受者得财法、修戒等利益时所生起的欢喜。(七)胜利心:若菩萨以六度、四摄大行摄化众生时,见众生受物等利益极饶益我,非我自用自受利为极饶益。(八)无染心:若菩萨广修六度、四摄大行时,内心无有染著,也不杂一切世情。(九)善净心:若菩萨广修六度、四摄大行所生福聚所得果报,不为自受,愿施一切众生,与一切众生共同享有,并回向无上菩提。
三、神通:谓依虚空藏等三昧而亲近故。
由修学禅定与智慧而获得的自在无碍、神变不可思议的神通:是依虚空的法性等禅定(修行者之心能定于一处而不散乱的状态)做基础,藉禅定来启发真实的智慧,以因应众生的根机而为众生说法,因而备受亲近。
四、方便:谓依无分别智摄故。
方便:是说以如实知一切法的无分别智,随顺众生的根机而行方便,摄受众生修习一切菩萨行。
五、和合者:谓大菩萨以一果入一切果故。(彼十种行,一一应说之。)
和合:是大菩萨以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确认诸法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所以,由此一果,进而入一切果。(其十种行,应该一一说明。)
关于大菩萨十种行,据《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下说:“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何等为十?一、波罗蜜行者,以助菩提法满足故。二、摄事行者,以能教化诸众生故。三、慧行者,以如实观生灭法故。四、方便行者,以如实知一切法故。五、大悲行者,以心不求证涅槃故。六、求助慧法行者,以为得四无畏故。七、求助智法行者,以为自然得一切法故。八、心清净行者,以于一切法中无疑惑故。九、观诸谛行者,以入第一义谛故。十、于一切爱不爱事不贪著行者,如前所说离憎爱故。”15
另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六〈宝王如来性起品〉则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何等为十?所谓令一切众生专求正法行、善根淳熟行、善学一切戒行、长养一切善根行、一心不乱修三昧行、分别一切诸智慧行、修习一切所修行、庄严一切世界行、恭敬供养善知识行、恭敬供养诸如来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行。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行,则得如来无上大智行。”16(待续)
注释:
1.《大正藏》第7册,页264b。
2.《华雨集(一)》(台北市:正闻,民82年4月),页140~141。
3.《大正藏》第29册,页61a。
4.智顗撰,《四教义》卷第十,《大正藏》第46册,页756a~758a。释道诚集,《释氏要览》卷中,《大正藏》第54册,页290c。
5.《法苑珠林》卷二(大正53.278a)说:“欲界者,欲有四种:一、是情欲;二、是色欲;三、是食欲;四、是淫欲。”
6.释道诚集,《释氏要览》卷中(大正54.290c)说:“初禅中大梵天别立为有。答:谓外道人计常者,以大梵天王为能生万物之主,违则受生死。顺(则得)解脱。又,大梵天王亦自计己身能为造化之主,是常是真解脱。如来为破彼情见故,立为一有也。”
7.释道诚集,《释氏要览》卷中(大正54.290c)说:“无想天者,为彼天众生定寿五百劫无心之报。外道计为真实涅槃。如来为破彼见显非涅槃故,别立为一有。”
8.五那含天,即五净居天、净居阿那含有。释道诚集,《释氏要览》卷中(大正54.290c)说:“五净居天者,谓彼天主摩醯首罗,彼外道计彼为能造化主,归之则得真解脱。为破彼见故,别立为一有。”
9.《大正藏》第1册,页37a。
10.《大正藏》第2册,页142b。
11.《大正藏》第1册,页676b。
12.《大正藏》第1册,页220b~221b。
13.胜法又可以七胜法(又称七胜事)来说明。依《优婆塞戒经》卷三〈息恶品十六〉(大正24.1051a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第七〉(大正30.499a)所述,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因具足此七胜者为如来,其内容,略述如下︰1.身胜(所依最胜)︰指如来所依之身(因如来色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庄严微妙形相,众生乐见而无有厌足)超胜无比。2.如法住胜(正行最胜)︰指如来安住于如法之大道,正行(如来所成就之自他利济的无量德行)超胜。3.智胜(智最胜)︰指如来所成办的无上殊胜的四无碍智。4.具足胜(圆满最胜)︰指如来圆满具足最胜的正戒、正命、正行、正见。5.行处胜(住最胜)︰指如来所行安住处之三三昧(指空、无相、无愿三昧)、九次第定(指四禅、四无色、灭尽定)最胜无上。6.不可思议胜(威力最胜)︰指佛陀之威神力不可思议,超过一切。7.解脱胜(断最胜)︰指如来解脱烦恼、所知二障,以及驱使众生流转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主体、习气,皆悉永断。
14.《大正藏》第32册,页297b。
15.《大正藏》第26册,页335a。
16.《大正藏》第9册,页633a。
《妙心法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