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云集导读(十九)佛在人间(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昭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在人间(二)
  单元四:佛陀观
  ◎妙云集导读(十九)79年11月20日、12月3日
  主讲:昭慧法师 记录:继初、仁居.见持.善森 整理:法印讲堂、妙心写作读书会
  肆、人间成佛
  到底佛陀是在人间成佛,还是在天上成佛?是依人身还是依天色身?在此导师肯定:“佛在人间”,而且“即人成佛”。这要分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即人成佛:导师分析,是“人间”苦乐参半的环境,与“人”在知情意三方面进化的特质,使释尊在人间,即人身而成佛。
  第二、理想佛:在佛教史中,佛陀逐渐被从人间拉到了天上,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出现?导师对于理想的佛陀观,作了极有深度的回顾与检讨。
  第三、佛陀既出于人间,对人间深刻复杂的恩怨情仇,又是如何自处的呢?导师特别以“释尊的故国之思”为题,谈述佛陀祖国迦毗罗卫遭受侵害而灭亡的悲惨故事,让读者明白,佛陀虽是超国界以平等度化众生,依然有对祖国的一份深刻情怀,而不会置祖国存亡于不顾;但他即使对祖国的情感深厚,却也非常节制,不以国家主义与暴力主义来面对问题。
  一、即人成佛
  先谈“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云:“唯有在这即人成佛的佛格上,才能奠定坚强的信念。在理智信仰的生命中,去为真理与自由而迈进,完成佛教出现世间的目的。”31导师把平实近人的佛陀观,建立在“即人成佛”的基础上。如果说佛是在天上成佛的,那他在人间讲成佛之道,岂不失去了应机的意义?只有在人间成佛,而在人间宣说成佛之道,这“即人成佛”的成功事例,才具足让后来者效法的典范性意义。
  (一)出家更接近了人间
  “释尊出家的主要动机,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惨杀,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温饱。”32这是佛传上的一段故事,讲述释尊幼年时期,在郊外禅坐,见到老农驱牛背负重犁而犁土耕作,土松虫出,复引来飞鸟啖食虫只,因而对世间弱肉强食的生态,产生了强烈的悲悯心。悲悯众生的处境,这正是促使他出家的主要动机。当然,出家一事在印度,也久已有了沙门文化的背景。但这也与释尊本身敏锐的觉察与反省力有关。根性敏锐的人,遇到许多事情,都能从中体悟无常、无我的道理;钝根之人遇到事情,就不免颠倒错乱,执常执我。
  “要给予这人生的缺陷以适当的解决,非解决这苦痛的原因──‘爱取’不可。”33当时,佛陀已感受到众生的大苦,但并不知痛苦的根源与断除痛苦的方法,直到后来出家修道,自己在逆顺观照缘起时,才体会到苦的根源来自知情意的错乱:无明与“爱取”。
  接下来,“他离开王宫,完成最高的牺牲──弃世。” 34乍看之下,好像是逃尘避世,但是,这“才真正的走入人间。自然属于自然,一切还于一切。”35为甚么呢?“在自我私有的占领形态下,能有圆满的真理与自由吗?”36自我私有占领的状态,当然还没有脱离爱取;爱执未除,又怎能证悟缘起无我的深义?佛陀无我的修为,还可从他成佛之后宣告“我不摄受众”一事可以看出。他不愿以统摄者自居,这“是佛陀正觉缘起正法完满的实践”37。
  导师特别引用《阿含经》句:“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38前面三句都是舍小我而完成大我,似乎有某种程度的忘我。可是根源的问题在于每一个人的自我爱,也就是说,对自身的爱执,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终究要从自身解决,才是斧底抽薪之道。所以,“为身忘世间”,不是突然就缩小了关心的范围,而是从自身作最根源性的解决,以此为基础,方能“忘”却以自我为中心而扩大“我所”范围的那个“世间”(我所属或我所有的世间)。这样“勘破自我。不从自我的立场看世间,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间,救护世间”39。
  《佛法概论》引《增一阿含.力品》说:“这‘为身忘世’,不是逃避现实,是忘却我所有的世间。”40“我所”除了“我所有”之外,也包括“我所属”。导师以此说明:“为身不是为一人,忘世也不是隐遁山林。”41所谓“不是为一个人”,是说,并不是自私自利,只为自身著想。“忘世间也不是隐遁山林”,这是因为,如果隐遁山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也必然会在山林之中寻求自己所拥有的世间。只有自己的问题(我与我所的爱执)真正解决之后,才能无私无我,乃至超越“我所”之狭隘心态,面对并解决世间的问题。因此导师说:“为身忘世间,是比为国家民族的生存而不惜破坏更为高级的。”42以此简别“我所爱的不断扩大”与“无我”之间的不同。
  若因这个国家是属于我的(我所属),所以“谁都不能欺负它”,这还是有一个“我所爱”的框框。别的国家被欺负了,就不会是他在意的事。这不是出自“无我”的慈悯众生。因此,“为自我的解脱与真理的掘发,有割断自我与世间爱索的必要。”43这我执为本的世间情爱,应该要暂时割舍它,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上的纯洁,“这样的为身才能为大众”44,也才不会在为大众的过程中,又膨胀了自己对权力、名位、财富等等的执著。这样的“忘世才真正的走入人间”45,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
  二、理想佛
  佛灭之后,印度佛教的佛陀观,有了逐渐转化为“理想佛”的倾向,也就是,将佛陀的身影从人间拉到了天上。
  导师在《佛法概论》中指出:为什么一般人会对天界产生向往之情?原因是:“天上,依印度人与一般神教者的看法,是净洁的,光明的,喜乐的;而人间却充满了罪恶、黑暗与苦痛。”46诸天有著人间所不具足的光明与喜乐,且无人间的罪恶与苦难,因此,天界是大部分宗教的归趋所在。
  可是,佛陀确实是在人间出生、出家、修道、成道的,如何可能以天界为归趋呢?原来,问题出自理想与现实的不易协调。“人类在经验中,迫得不满现实而又著重现实,要求超脱而又无法超脱。重视现实者,每缺乏崇高的理想,甚至以为除了实利,一切是无谓的游戏。”47另一方面:“倾向超脱者,又离开现实或者隐遁,或者寄托在未来,他方。”48于是,“崇高的超脱,平淡的现实,不能和谐合一。”49佛陀即人成佛,原是把理想和现实二者加以调和的显例。但是人们若不能透视无常、无我的法则,那么,对于不可企及的理想(如长寿不死、全知全能等),难免就会有所憧憬与向往,并且不是那么容易消解的;更且在现实人间修道,也有诸多内外障难,于是,对成就佛道的向往心,渐渐就有了从人间转到天上的现象。
  (一)佛从人间被升到天上 ──“本生谈”的影响
  佛陀“称呼那断惑清净的比丘与自己一样是阿罗汉。”50显见佛陀的本意,并没有想要高举自己,凸显他与阿罗汉之间的不同。但是,“在溯述过去自利利他的本生谈中,露出佛陀的本来面目。这无限生命的伟大活动,不断的投入弟子的心目中,使声闻弟子不能不承认佛陀的崇高伟大,而意识到自己的渺小”51。
  “本生谈”是部派佛教在长远时日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依本生谈所载,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未必都以人身出现,有时是以动物的形体现身的;即使生在人类之中,菩萨也未必见得都现出家身,有时其身份是王、臣、庶民等。
  有关“本生谈”的流传,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表达了他的看法:“释尊在世时,弟子们只是承受佛的教诲而努力修学。释尊的现生事──诞生、出家、修行、成佛、转法轮、入涅槃,当然会传说于人间。” 52有关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的事,佛说法时未必会多所陈述。但是在佛陀涅槃以后,弟子们对佛陀产生了一种诚挚的怀念、孺慕之情,在佛陀遗体、遗物、遗迹的崇敬供奉中,弟子对于释尊的崇高伟大,产生了很大的向往之情。导师说:“在生死流转相续的信念,因果的原理下,惟有释尊在过去生中,累积功德,胜过弟子们。”53换言之,不但在感情方面,敬仰释尊的伟大,而且从因果理论可以推知:阿罗汉与佛陀的功德,是不能相提并比的。
  佛陀修道是无师自觉的,阿罗汉弟子却是受学于他而启悟的。佛陀对众生的悲心深彻,悟道以后,四十五年间说法不辍,建立了“令正法久住”的僧制,这也与自悟自了的声闻风格显有不同。因缘果报有其对应原理,想来这种利他倾向的性格,应是由来已久,所以才会积累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之法等诸种殊胜功德吧!于是,经典逐渐流传出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故事,以此证明,佛陀之所以超越声闻弟子,是其来有自的。
  在因果相属的原理下,就果推因,佛陀之所以胜过弟子,应该是由于释尊自过去生以来,就已经广行菩萨道,累积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因此在果地上自然胜过弟子。所以,“本生谈”不纯粹是信仰层面的故事,也可在理论层面,合理推测佛陀过去必有丰功伟业。这种想法,逐渐成为部派佛教僧信二众的共同信念,“于是不自觉的传出了释尊过去生中的修行事迹,可敬可颂,可歌可泣的伟大行为”54。
  对于这些故事,导师是怎么看待它的呢?他说,此中含有“印度古代的名王、名臣、婆罗门、出家仙人等所有的‘至德盛业’。”有些是“印度民间传说的平民、鬼神、鸟兽的故事,表示出难能可贵的德行”。甚至不排除“也许是从神话来的;可能还有波斯、希腊等成份。”55
  依西方人类学与神话学的研究,印度雅利安民族和波斯民族,源自西亚的印欧民族(迁至伊朗地区者,则称其为印伊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有些神话可能会相互影响,再加上亚历山大曾率领希腊军队入侵印度,带来了印度与希腊文化互相影响的契机。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就曾受到印度轮回学说的影响;而健陀罗的佛像艺术造型,更是明显地呈现希腊美学的风格。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希腊、埃及地区交通往返,各民族的神话内容,也难免会相互影响。此中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部分上述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几经流传,被采集并改造而入于菩萨本生谈中了。
  当然,流传于印度本土上的,还是以印度民间的神话故事为主。这就等于“综集了印度民族德行,民族精神的心髓”56,重要的是,挟带著伟人事迹之传说与感动人心之神话的本生谈,已经注入了佛法的理念,“通过佛法的理念,而表现为崇高完美的德行。唯有这样的完人,才能成为超越世间一切众生的佛,成为圆满究竟的佛。所以这些传说,是佛教界共同意识的表现,表达出成佛应有的伟大因行。这样的伟大因行,不只是个人的解脱,是遍及世间,世间的一切善行,都是佛法”57。这些善行,纵使未臻无漏善的境界,但却成为未来成佛的资粮。
  像这样的言论,对于传统佛教的受学者而言,简直是太震撼,太岂有此理了!因为很多佛弟子对佛陀的信仰,都奠立在“本生谈”上,并且依此确认:佛陀太伟大了,做佛弟子者,一定要向佛陀学习其过往的菩萨行。乍听这些大都是印度民间传说或神话的翻版,且含有希腊、波斯的成份,这岂不是会致令佛弟子对佛陀的信心瓦解吗?因此他们对印顺导师产生很大的憎恨,认为导师破坏了佛弟子的信仰心。其实,就理上推论,无论是依等流因果还是异熟因果而言,因果相属,既然佛果庄严逾于二乘,那么因地上他会有种种舍己利他的菩萨行,在道理上是不会有误失的。导师是并不否定这一点的。至于本生谈中的菩萨行,其情节是如何出现的,倒反而没那么重要。
  既然佛陀不强调也不特别述说过去生的种种懿德景行,这部分在起初结集的教典中,容或留白。但佛弟子的理性与想像力驰骋于留白的空间,自有可能依于现见现闻的传说、神话,而组合出许许多多的本生故事。这些故事,即使不是真实经历,但却是合理而可能发生的情境。学者们对本生谈的出处,既依神话学或语言学而提出了一些臆测,那么,与其任令此一说法减损信心,不如面对它而提出合理的解释。理解及此,则印顺导师的诠释,正是为了增强吾人对佛陀的仰信之心,就因果相属的原理,而提升吾人对菩萨道的坚固信念。
  导师提及,说一切有部向来对本生谈之类的问题,就有比较开明的看法。《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举说一切有部律释(《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毗尼就是“律”,毗婆沙就是“释”)中的一段话:“凡是本生、因缘,不可依也。此中说者,非是修多罗,非是毗尼,不可以定义。”58有关佛陀的本生故事或是制戒因缘等故事,是不完全可以依凭的:因为它既不是经,也不是律,所以不须完全把这些记载当作事实来看待。萨婆多部集大成的论典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以燃灯佛为例而分析道:释迦菩萨过去生中曾经会遇燃灯佛,蒙佛授记云,他未来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然则“燃灯佛本事,当云何通?”此一故事要如何与史实会通?论师针对这样的问题而回答道:“此不必须通。”(这本不须会通。)问:“所以者何?”答:“此非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所说,但是传说。诸传所说,或然不然。”(卷一八三,大正27?916b)那些传记所述说的,有些确乎如此,有些却不是这样。所以,不必把它当作佛法的定量(准绳)。
  说一切有部的见解,是富理性而不轻信传说的。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当来之世,人多健忘,念力寡少,不知世尊于何方域城邑聚落,说何经典?若说昔日因缘之事,当说何处?应云婆罗 (波罗奈),王名梵授,长者名相续,邬波斯迦名长净,随时称说。”(卷二五,大正24?328c)人们健忘,哪有可能代代忆持每部经是佛在哪里说法的呢?哪有可能记得过往诸事是在何处发生、主角的姓字为何?假使要说佛陀本生,或佛过往说法与制戒的背景,那么,不妨任取一个地名,故事主角的国王、长者或是优婆塞等,都随意取个众所熟知的人物之大名。随著那个时代的背景,大致述说即可。
  律典中的制戒缘起也有同样的情形,犯行主角往往同是那几位调皮捣蛋份子,统名之为“六群比丘”或“六群比丘尼”,所以导师说,这有“众恶归焉”的倾向。说一切有部对经典所述的时、地、人、物,以及本生、因缘之故事情节,有以上的看法,导师认为,这比其他部派确实是高明一著。
  赞佛偈颂,亦复如是:“诸赞佛颂,言多过实,如分别论者赞说世尊心常在定。……又赞说佛恒不睡眠。……如彼赞佛,实不及言。”59导师说:“依说一切有部系,祇夜是不了义的。”60“祇夜”是偈颂,“因为偈颂是诗歌,为音韵及字数所限,不能条理分明的作严密的说理,总是简要的、概括的;偈颂是不适宜叙说法相的。”61其次,偈颂是文艺性的,文艺有一种特质:长于描写感情、直觉,而多少带点夸张的成份。在“修辞学”里有夸饰格,这种夸饰在文学上并非瑕疵,反而可以强化读者在这方面的印象与感情。可是,“偈颂是不能依照文字表面来解释的”62,若照文字表面解释,往往会脱离现实。
  (二)导师对“理想佛”的评价
  导师推崇人间的佛陀行谊,然则他对流传在部派与大乘的“理想佛”倾向,又有何种看法?此下将略述之。
  1.“理想佛”是大众部的说法
  《异部宗轮论》(大正49?15b-c)说到大众部的佛陀观:“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认为佛陀色身无漏,这与有部的“佛色身有漏”论不同。“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一切佛陀所说,都是在转正法轮,绝无闲谈杂话。“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佛陀用一种音声(一贯的内容)宣说一切教法,但众生却会随其利、钝种类而各自解读,各自领悟浅深不同的道理。世尊本身所说的法,无不是恰如其义的。
  再者“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佛无睡梦。”“如来答问不待思惟。”“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以上所述,显见理想化了的佛陀,是永存不灭、遍一切处,且全知全能的。
  这是大众部的佛身观。寿量无有边际,这是时间上的佛身常住论;色身无有边际,这是空间上的随类现身论。“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表佛陀之无所不能。“一刹那心了一切法”,表佛陀之无所不知。“佛化有情……无厌足心”,表佛陀之悲心广大,关怀众生,永不休歇。以上,佛陀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永远关怀并度化众生,这可以满足信众在宗教情感上的需求,然而这也与现实人间的佛陀产生了差距。
  大乘佛教承此佛陀观,更进一步将佛陀从人间拉到天上,说他是在摩醯首罗天成佛的,这是进一步将佛陀神格化了。导师认为,这与神的信仰一样,是人们自我无限意欲的客观化。这也可说是“外射”(projection)的作用—— 人把自己的性格、想法、意欲向外发射到某个对象,并假设此一客观存在的对象,具有同样的性格、想法与意欲。
  假使这个外射的对象是意欲其全知、全能、常住不灭而无所不在的神,回过头来,人们会祈求神以此一力能而对自己施以救助,这就是人的意欲在宗教上客观化的展现。导师说:“大众部系的理想佛,是将人类固有的宗教意识,表现于佛法中。”63他也指出,这种理想佛一方面具有佛法净化的成份,另一方面,还是呈现出了人类的无明愚痴相:“一般宗教意识的神性,经佛法的净化,而表现为佛的德性。这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应该是,无始以来,人类为无明(愚昧)所蔽,所表现出的生命意欲的愚痴相。”64所以,导师对于大众部的理想佛,评价并不太高。
  “总之,这样的佛陀,不但一般宗教意识充实了;‘本生’、‘譬喻’、‘因缘’中的佛与菩萨,与现实人间佛的不调和,也可以解释会通了。”65在信仰的层面,可以满足宗教情感,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会通并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当然是会广受欢迎的。因此,后来大乘的佛陀观,还是倾向于大众部的说法。
  2.理想佛是经过佛法的净化
  理想佛既然已渐倾向于一般宗教意识的上帝观,又如何经由佛法而净化之66?这应可分三点来说:
  第一、佛是修行所成的,不像上帝本自如此。不过,后来也发展出“本初佛”,并有如来藏一切清净功德本自具足的说法,这就是进一步的神化。
  第二、佛不会因故惩罚人类,唯有慈悲众生。
  第三、人人平等,众生皆可成佛,修行成佛以后,也依然是佛佛平等,不像神教的主张——统治者(神)与被统治者(人)二级化,神永远高人一级。
  3.理想佛观念出现之成因
  总上所言,现实的、亲切的,《阿含经》中的人间佛陀,为什么后来变成理想的、神化的,离人间如此遥远的佛陀?可从五个方向分析其原因:
  一、佛弟子对于人间可以成佛的信念,在削弱之中── 人间有太多忧苦、挫折,环境有太多不圆满,障道因缘太多,头出头没、流转无已,人们对于行菩萨道的自信心退屈,这就间接促成了净土成佛或修天色身以成佛的信念。这种信念,反映于佛陀观中,即连佛陀都是在天上成佛了。
  二、受印度宗教文化背景的影响── 佛教为了适应婆罗门教复兴的机运,渐趋向于将佛陀神格化。印度教则索性将佛陀视为毗湿婆的化神,所以神佛不分,由来已久。
  三、如前所述,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67中,则特别重视“佛灭度后,佛弟子对佛陀的永恒怀念”此一总线索。
  四、佛弟子把意欲客观化,将佛塑造成为一个拥有永生、全能、大爱之特质的神祇。
  五、理想佛观念出现,源自本生、譬喻等通俗故事的典籍部类。“现实人间的佛陀,是重视早期的经、律。”68要了解现实人间的佛陀,可从《阿含》与《广律》中探求之。但是,“理想的佛陀,是重视晚起的‘本生’、‘譬喻’、‘因缘’,主要是偈颂。‘本生’、‘譬喻’、‘因缘’是‘传说’,大抵因通俗宣教而盛行起来。展转传说,传说是容易变化的,愈传愈多。不知是谁为谁说(推尊为佛说),代表了一般佛教的群众倾向。偈颂是创作,是各部各派的文学家,取传说或赞佛法僧而创作的。文学优美的,被传诵而流传下来。”69特别是赞佛的内容,后来理想佛的出现,与此多少有关。
  说一切有部对此类记载,有较为严格的抉择。大众部除了三藏以外,又别立《杂藏》,此诸部类大都放在《杂藏》。大众部把诸佛赞偈,依照文字表面的意义加以解说,于是产生了“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理想佛陀观,适应了一般宗教意识的需要,也适应了当时的印度神教文明。
  4.十方佛的发展
  佛陀观的开展是渐进的。在二次结集以前,就已经有过去七佛与未来弥勒佛出世的说法。依理这也可以属实,因为佛因证法而成,而法性既是“佛出世、佛不出世”均“法住、法界”,那么,除了释迦佛外,别人当然也可证法得道。
  即使教界已有“过去诸佛”的共识,但是在部派时代,“十方现在有佛”的说法还未出现,甚至明言否决“现在同时有多佛出世”的看法。如《中阿含?多界经》说:“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70上座部系就承袭这样的说法,认为在释迦佛出世的同时,是没有第二尊佛出世的。即使是“本生”、“譬喻”……等,乃至《异部宗轮论》所述大众部的佛陀观,都还只是谈到释尊过去生的种种懿德、当前的种种智能与身相;但是到了大乘时代,出现了多佛同时出世的说法,这可说是理想佛陀观的进一步发展。
  大乘论典《大智度论》与《入大乘论》为了会通声闻教法,将“二佛不并”之说加以会通,认为所谓“二佛不并”确实是有的,但主要是指在当前此处的佛土上,二佛不并。例如:南阎浮提此时但有释尊出世。但是,十方世界无量无数,十方众生亦无量无数,众生烦恼亦复无量无数。若说此世间众生有人可以成佛,为什么其他世界的众生就不能成佛?若说此世众生烦恼与痛苦能予对治,那么其他世间众生的烦恼与痛苦,难道就不能对治?所以,因果相属,十方世界有佛出世,不但自己离于烦恼系缚,而且说法令他得度,理论上应是可以说得过去。
  十方佛的发展,可透过理论分析以说明之,其中当然也包括信仰的因素,即佛弟子在释尊涅槃后,属于“信仰倾向”的人,不能像须菩提那样“见缘起即见佛”,总觉得若有所失,没有依靠。因此,如果十方现在有佛,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安慰,认为纵使释尊已离开世间,还可以在别的地方获得依止,如在阿閦佛、阿弥陀佛……等国土中。这样的观念,带来了大乘多佛、多菩萨的思想,有各种名号,各种伟大事迹的佛与菩萨,源源不绝地从大乘经中流传出来。
  5.结语
  总之,不但是基于信仰的需求,即使是依理推之,十方佛现在,或是释迦“本生谈”,这都还是应理之谈。而理想佛“色身、寿量、威力”的无有边际,以及佛在天上成佛,这些说法才是较被导师所质疑的。佛陀观的部分,以上补充了一些导师在其他著作中述及的内容,这才是导师的佛陀观之完整看法。
  以上是有关“人间成佛”的第二个部分:除了依《阿含》与《律》所述的释迦佛陀而建立人间佛陀观,也并列出了“理想佛”的对照观点。不过,虽说十方现在有佛,而且佛佛平等,导师还是认为,我们这个世间的教法,是释迦佛所教授的,所以特别要“礼敬释迦文”(如《成佛之道》偈颂),因为释尊与此土众生的我们因缘最深,是促成我们修道最密切的增上缘,所以要饮水思源,特别礼敬释尊,这也是符应缘起正理的!(待续)
  注释:
  31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四。
  32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
  33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
  34~37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一。
  38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二。《增一阿含.力品》,《大正藏》第二册,页七二 二,下栏。
  39~40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二。
  41~45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二。
  46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三~一四。
  47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四~一五。
  48~49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五。
  50~51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三。
  52~54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二四。
  55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二四~一二五。
  56~57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二五。
  58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二二。《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三册,页五○九,中栏。
  59~62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七一。
  63~64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六九。
  65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六九~一七○。
  66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七○。
  67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一。
  68~69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七○。
  70《中阿含?多界经》,《大正藏》第一册,页七二三,下栏。
  《妙心法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