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云集导读(十九)佛在人间(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在人间(四) 妙云集导读
  单元四:佛陀观
  ◎妙云集导读(十九)79年11月20日、12月3日
  伍、佛陀观的种类
  有关佛陀观的种类,约可分成五种,兹分别介绍如下:
  一、第一种佛陀观──俗见说
  在佛教思想史上,有各种类型的佛陀观。以下从〈佛在人间〉开始逐一说明:
  第一种佛陀观,就是:“庸俗者,忘却了‘佛身无漏’,以为佛陀的饥渴寒热,与自己一样。佛陀的伟大在功德,但又遗忘了舍利弗‘五分法身不灭’的明训,因此说‘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以为佛陀的入灭,是灰身泯智的。这样的佛陀观,是照著苦行厌离者自己的想像而复写的。”96
  除了导师所说的“苦行厌离者”之外,这比较接近说一切有部的佛陀观。但并非这完全都等同于说一切有部的说法,因为说一切有部讨论到佛身无漏的问题时,还是有强调“法身无漏”,但是却认为生身有漏。所以“无常风所坏”若指的是生身,有部是同意的。
  这样的说法,也有其道理。早先在经律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佛陀生身与法身的差别,只是说佛智德圆满、因其梵行已立,烦恼断尽,因此“无漏”;等到阿毗达磨论义作精确分析时,才注意到区分法身与生身。大众部就肯定地说:佛不但是法身无漏,而且生身也是无漏的。但说一切有部则认为:佛陀的生身是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大正藏》27?871c~872b)有一段解释生身何以是有漏法:
  “虽自身中,诸漏永断,而能增长他身漏故。又从先时诸漏生故,说为有漏。”
  佛陀自身的烦恼已经断尽,但是别人(如不信者、毁佛者)在面对佛陀时,烦恼未必能够断除,甚至还可能增长恶心,所以说是“能增长他身”的有漏法。另一方面,佛陀色身是父精母血所生,当然是从有漏而生,所以不等于无漏。这是说一切有部的看法但大众部与分别说部系——法藏部、铜鍱部等,却都承认佛陀的生身无漏。
  从现实世间来看,佛陀的色身,也会承受饥渴寒热,跟一般人一样需要进饮食、畅排泄、足睡眠,佛陀曾有过背痛、头痛或腹泻的病苦,曾被提婆达多暗害而出血,佛陀年纪大了,也像一般老人一样,身弱力衰,终为无常所坏。所以有部认为,佛陀之所以为佛陀,重点不在色身而在法身——他的无漏五蕴,也就是无漏的五分功德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至于色身,则只是一个办道的工具,依著色身而证得法身。佛陀的色身,会因禅定而得轻安,也可修得神通,可是神通力再大,也不如无常的力量大。《阿含经》中有一段故事:佛陀在临涅槃前,往拘尸那的路上,看到一座大石山,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门途,行者回碍。有五百力士,膂力世称希有,齐心推开,齐声呼喝,音震遐迩,力尽自疲,却依然不得动摇。佛陀以右足大指蹶举山石,挑至梵天。右手掌持抟山石而三转抛向虚空,去地四丈九尺,山石还著掌中。他再用三根指头将山石捏为碎屑,吹令销散。
  五百力士非常赞叹,认为这个世界应属佛陀的力量最大。”佛陀说:这只是“如来乳哺之力”(即是佛陀的父母生身所具足的气力)。接著佛陀用种种譬喻说明:较诸目犍连的神足力与舍利弗的智慧力,如来的神足与智慧之力更大。而声闻、缘觉的意行之力,又不如佛陀的十力。但总的来说,这些力量都还不算什么,一切力中,无常的力量最大。如来身虽同于金刚之坚牢,但是,“无常胜我,当归坏败。吾今夜半当于力士所生之地而取灭度。”《佛在人间》提及:“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97其实是有原始教典根据的98。
  但若却完全遗忘了如下的佛陀明训:即使舍利弗与目犍连涅槃之后,尚都有“五分法身不灭”,而只全然强调“无常坏灭”,这就未免有所偏执了。因此导师研判,这应是:“照著苦行厌离者自己的想像而复写的。”99并未给予很高的评价。
  二、第二种佛陀观──示现说
  (一)示现说
  大众部已说“佛寿无量”,那么此土八十岁涅槃的佛陀又当如何定位,这就如《佛在人间》之所说:“有的以为不然,释尊是成佛久矣,现在不过是示现。”所谓“‘如来寿量无边际’的见解,小乘部派中早已存在”100。早已成佛,究竟是在何处成佛的呢?在人间似乎显得太过平凡,应该说是“天上成佛”才够神奇。而色界最高的天,当属摩醯首罗天。于是有此一说出现:天上成佛的方才是真实佛,而人间成佛的,反而是示现、应化的佛身。这就从大众部而进一步演变成大乘二身或三身的佛陀观。他们同样也注意到了佛陀生前患病、受伤、受饥、衰老等种种色身不圆满的情形,然而为何智德圆满的佛陀,会有这些不圆满的状况存在?这是他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诠释的。
  于是,与“本生谈”的开展一样,出现了这样的理论推敲:佛法是讲究因缘果报的,佛陀既然过去无量生中就已修集功德,应该有圆满的报身,才符应因果原则。可是人间的佛陀,为什么竟还具有不圆满的色身?如果“佛久劫不杀生”,那么,他“应该寿命极长,怎么只有八十岁”101?他过去已经很久不恼害众生了,为什么他还得到头痛、背痛等苦报?他过去生中不也广行“布施”吗?为什么此生还会有饥馑年头“三月食马麦”的困苦遭遇?这一类的思考,就会在佛弟子心中酝酿著。
  就说一切有部的诠释,原因很简单,因为佛陀的色身有漏,虽说他久劫不杀,但若过去久远劫前曾有杀生之业,一旦业果成熟,当然还是要受报的。大众分别说部系则另寻合理解释,例如《摩诃僧祇律》解释佛陀服药,说:佛陀本身是不会生病的,但是为了当来比丘而示现服药之相。我们且看今日某些出家人,竟然也学民俗信仰来求药签,或是摒绝药物,专念佛号咒语,专持大悲咒水以替代看病,那么,佛陀示现“生病就要去看医生”,这种示现的意义也挺大的。他以身示现,提醒僧尼,平凡人就要采用平凡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延续大众部的意见,大乘也如此诠释佛陀的病缘,例如,《大智度论》就将佛身分为法性生身和父母生身。法性生身真实无漏,父母生身则是有漏之法。所以,佛陀乞食、用膳、空钵而回,这都是方便示现,要当来比丘以正常方法来调理身体。
  (二)天上成佛及其背景
  至于天上成佛(佛陀在色究竟天成佛)的理论,则是出自《华严经》和《大乘入楞伽经》。《华严经》第二十七卷(《大正藏》9?574c):“菩萨住是地(第十法云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第十地过后,就是究竟位的圆满成佛。在大乘修道十地的最后阶段,菩萨居住在摩醯首罗天,且多兼为天王之身,这是《华严经》的说法。《大乘入楞伽经》的流传,比《华严经》还晚。该经第七卷(《大正藏》16?638a)也提到:“色界究竟天,离欲得菩提。”在色界的阶段,最后完全离欲解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为什么有色究竟天成佛的说法?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将佛陀从人间拉到天上的转变?我认为这应有文化与心理的背景:
  一、在印度,婆罗门教的文化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婆罗门教重视梵天(色界的摩醯首罗天),种种天神信仰在印度各宗教中早已存在,因此“天上成佛”的说法,多少是对应著婆罗门教的天界理想。
  二、从人间到天上的佛陀观,多少显出佛弟子对人间成佛的信念不够充足。想要成佛,却又担心无限劫来头出头没于三界五趣,甚至不排除可能会沦落到驴胎马腹之中,因此认为,还是先得天身以获长寿,以天身而成道,或是先往生他方净土,得不退转以后再说。
  三、印顺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中,提到“佛弟子对佛陀永恒的怀念”。佛陀灭度后,弟子再也见不到佛陀,对佛陀有一份深切的怀念,这种怀念,无形中产生了神化佛陀的心理效应,因此将佛陀从人间拉到了天上。
  四、以偈颂的体裁撰写的佛传,因文艺气息浓厚,往往会有夸大的现象。
  三、第三种佛陀观──天上请法说
  〈佛在人间〉:“在人间成佛的释尊,修行六年,不得成佛,于是非向摩醯首罗天上的佛陀请教不可。”102《梵网经菩萨戒本》就是这么说的103。释迦牟尼佛好似不够功力了,得向摩醯首罗天的卢舍那佛请教。释尊从“人天教主”,一转而向天佛就教,这是极其吊诡的现象。
  四、第四种佛陀观──佛出人间说
  《佛在人间》说:“从本生谈的启示中,佛陀的因地,修行菩萨道的菩萨,并不与俗见者所见一致。菩萨早已断了烦恼,具有超越声闻弟子的能力。”然则依本生谈的启示,要怎么看待佛陀呢?“正确的佛陀观,是证无生法忍菩萨,断烦恼已尽。”104无生法忍,表示已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信受通达,无碍不退,几乎和阿罗汉有同样的解脱境界,而且还“成佛断习”,在修成佛道的长远时劫之中,连习气也已断除了。“这无生法忍菩萨,虽然随机益物,但成佛还是在人间。”因此导师特别提到《增一阿含》的圣教量:“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认为“《阿含经》如此说,初期大乘经也如此说。正确的佛陀观,是不能离却这原则的。”105
  五、第五种佛陀观──分身无量说
  依于菩萨以悲心度众的特质,进一步拟想,证无生法忍乃至成佛,既已获证广大神通,必当分身无量,现种种身以利益种种众生。
  总之,这五种佛陀观,以第四种较受导师的推崇与肯定。所以他总结而言:佛在人间,三宝在人间,我们应把握佛法的人间性,而不要被神教迷昧,将心眼拉到天上去了。
  陆、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最后来谈谈《佛法概论》所提到的,“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由于前面已分析过理想佛的问题,再看这段就比较容易体会了。
  “现实人间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成立于无贪、无嗔、无痴的均衡扩展,成立于尊重真理(──缘起法)、尊重自己(──法增上、智增上、自依止、法依止)、尊重世间(──世间增上,尊重世间众生的苦乐感受,也尊重世间的道德秩序),而德行能作到时代的完成。”此中要特别留意“时代”两个字。“在圣者正觉的同一性上”证觉是没有差别的,但因时代不同,所以会有适应时代到恰到好处的“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本著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106
  一句“恰到好处”,导师说了三遍,另两处是:“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虽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于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是适应而到达恰好的。”107连著三次强调“恰到好处”,有些佛陀观,不是太过玄奇,就是太过世俗,是无法恰到好处的。佛陀的圆满,未必要表现在种种神妙境界上,而在于他能在契入胜义的前提下,于世间展现出“恰到好处”的契机性。
  然而“在大乘法的展开中,佛陀观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绝对无限的佛陀。从现实人间的佛陀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佛陀虽因久劫修行,有广大的世俗智,自发的胜义智,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实难以从现实的佛陀中得到证明。反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人间世──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即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的特性的。”108既然是相对的,就没有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否则就不是相对的,就不是缘起法。佛陀是证得缘起的人,而不是破坏缘起的人。
  错误来自众生的心理欲求:“佛法的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自释尊入灭,在时空的演变中,信众意欲──知识、能力、存在的无限欲求,不能满足于适应当时人间的佛陀。”这才想像出理想的佛陀,说那是“任何时代、环境、信众所不能超越的,推尊为圆满的,绝对的”。导师点出,那是“自我本质的客观化”109。而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则更进一步说,这是一种生命意欲的愚痴相。
  导师最后的抉择是:“成佛是智证──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如此就是佛陀。至于“知识、能力、存在,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这才是契当真理。”110佛陀已证入法性,缘起法性就是如此。由于他福智因缘具足,所以阻却他发挥世俗智的障碍不多,他对任何世俗学问、知识……等,都能在那个时代,以他所具有的因缘条件,适应到恰到好处,但这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还是有重大差距的。这是将理想的佛陀观做了很大的调整,力求回到《阿含》与《广律》中现实人间的佛陀。
  柒、结论
  〈佛在人间〉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那就是:“佛是即人而成佛的。”另一方面,人间的佛陀又有超越世间的成就,因此,“要远离俗见,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见佛陀的体验,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见的佛陀观”。离此拟想与俗见的二边,那么,“这两者的融然无碍,是佛陀观的真相。”对应大乘佛教史以观,“如果说有依人乘而发趣的大乘,有依天乘而发趣的大乘,那么人间成佛与天上成佛,就是明显的分界线”。 111
  “依人乘而发趣,依天乘而发趣”,那是根据太虚大师的分类,他认为大乘佛教可分三类:
  第一、依声闻乘行而回入大乘(回小向大)。
  第二、依天乘行而回入大乘,像净土宗与密教。
  第三、依人乘行而直入大乘,这就是太虚大师所推崇的“人菩萨行”。
  这里未多提回小向大的情形,但特别举出依天乘行和人间成佛的两类,然后选取《增一阿含》的教证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112,肯定后者而云:“应重视人间,为正觉的解脱,而励行理智的德行。人类的心眼,早被神教者引上渺茫的天国;到释尊,才把他们唤回人间。”113所以,“‘智者不属天’,要归依‘两足尊’(人)的佛陀。”114这可说是导师在他所有著作中一贯的见解。(待续)
  注释:
  96.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三~一四。
  97.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
  98.《佛说力士移山经》,大正二,页八五七下~八五九中。
  99.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
  100.本段所有引文,具见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
  10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六六。
  102.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一五。
  103.《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十上:“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与无
  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是时释迦即擎接此世
  界大众,还至莲花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见卢舍那佛坐百万莲花赫赫光明座上。时释迦佛及
  诸大众,一时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释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虚空一切众生,为何因何缘,得成菩
  萨十地道?当成佛果为何等相?’如如佛性本原品中,广问一切菩萨种子。尔时卢舍那佛即……示诸大
  众:‘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
  舍那,住莲花台藏世界海。……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大正24,997中~下)
  104.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
  105.本段所引文,具见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四。
  106.以上本段引文,具见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二六五。
  107.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二六六?二六七。
  108.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二六五~二六六。
  109.以上本段引文,具见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二六六。
  110.以上本段引文,见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二六六。
  111.以上本段引文,具见印顺导师,《佛在人间》,页一五。
  112.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三。
  113.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页一四。
  114.同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