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朱熹的智慧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立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朱熹的智慧

  张立文

  由于朱熹思想成功地回应了宋代价值理想、外来文明和理论形态转型的三大挑战,化解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人界与天地界的冲突,而体现了历史的脉搏、时代的精神与中国的智慧。因此,他虽然与我们相距近千年,但他的生命睿智,仍能与今人产生一种神交的愉悦,给人以活的启迪、精神的激励。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熹集》(郭齐、尹波点校)为第一个《朱熹文集》整理本,兼容历代学者整理的成果,并蓄海内外善本、孤本之长处,收集了朱熹佚诗和佚文,是迄今最为完备的版本,它弥补了以往朱熹著述版本纷繁、文字脱讹、断句困难、检索不便、佚文分散的缺失,为今人研究朱子提供了方便。

  朱熹思想博大精深,他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文献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佛道两教等的研究,都有造诣,为当时集大成的学者。《朱熹集》为其代表作,包容了上述的方方面面,它为理解宋明新儒学(宋明理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的朱子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朱子学从公元13世纪以来已超越国界,成为当时东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官方意识形态,融入东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魂。东亚朱子学之魂,便是各国当时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诸如求理精神、主体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求实精神、道德精神、开放精神等七大精神之魂。

  朱子学的最切近的学术目标,是要“格物穷理”,这个理既是形上学本体存有的根据,也是最深层的价值源泉。在朱熹思想中,如何协调人伦关系,规范宗法秩序,强化群体意识,提高群体智慧和力量以对付各种灾害,达到人人和谐统一,成为传统文化哲学的基本课题,它是以中华民族现实生存为根基的文化群体的主体精神。自觉而深沉的忧患精神,煎熬与锤炼了朱熹的思想意识,驱使他不断超越所处的时代,从形上学本体论的思维高度反思人伦的存在价值、文化的生命意蕴、道德的永恒力量,打破学术的派别门户之见,出入佛老,游思空无,综罗百代,和合儒释道三教。力行是朱熹入世的品格和刚健精神的凸显,是其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体现。朱熹虽谈论心性、辨析义理,但旨在重建社会道德价值理想和伦理生活秩序,因而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求实精神的体现。他的道德精神是重建了儒家伦理价值体系,就能从心性这一根本上匡正唐末五代以来的道德沧桑情境,使社会伦理复归于三代“天理流行”的至善境界。朱熹哲学表现出极大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

  蕴涵在朱熹思想中的此七大精神之魂,是活生生的学术精神,它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质上是文化精神的转生问题,即与现代社会接轨,渗透到现代社会之中并适应其所需。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