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重整劫后人生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炳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重整劫后人生

  李炳时

  南亚海啸击碎了无数生命,也予世人巨大的心灵重击。阳光海滩一般的幸福生活,对灾区的贫苦民众,从来只是幻象,对倘佯其中的外来绅士淑女,又何尝实在?很多人死了,我们和痛失亲人及家园的人一样,共同幸存下来,并共同继续面对未来无常的命运。我们感受到灾民的伤痛,更证实了我们也是他们的一份子。众生一体,同体大悲,踊跃的捐输,成为全体生命的自我救赎。如果我们还在明争暗斗,互相攻伐,真的自作孽,不可活。大规模的死亡之后,活着的人,是否需要重整人生?

  一幅巨浪掩来,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拥有,未来的憧憬,就在顷刻间化为乌有。为此,无论我们的生活过得如何平安无事,都要准备横祸的飞来,或者,干脆想象自己就是今次海啸的一个遇难者,想象自己在巨浪中挣扎,最后长眠于茫茫大海。死亡,作为一种“随时的必然”,只是客观不过的事实,我们惟有老老实实的承认它,才会懂得当下的一切已属“有赚”,报以莫名的感激,活得自在无忧。我们在脑海中先行经历一条死亡之旅,死亡也变得不太可怕。

  对身边的人,我们在心理上亦需作出他们时刻离去的准备。不妨想象自己在众多遇难者的遗体中认出至爱的亲人,想象为他们殓葬的情景,在感情上预支我们的伤痛。这样,我们对身边的人将倍加珍惜,爱护,就像他们复活过来与我们重聚一样。爱一个人,需要接受其优点和缺点;同样,惟有接受生命本身的不完满,我们对生命的热爱,才真正完整。

  灾难,凸显了爱。亲人之间生离死别之爱,陌生人之间伸出援手之爱,种种的爱,均指向生命之爱。生命,是一个众数,只要有一个生命被轻视,所有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因而,我们要将个别的、特定的生命之爱,提升为无差别的普世生命之爱。爱心,需从日常生活培养,例如大快朵颐之际,想一想口中之物是否曾经属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想一想牠在淋漓血泊中被宰杀的痛苦和惨状,想一想如果互换位置,自己被人割而烹之吃之又如何,从而使我们对爱的含义,产生更深刻的反省和启悟,进而调整饮食的习惯。甚至,对于一草一木,我们也不君临其上地予以践踏,毁坏。爱心,如果能在细微之处无所不在,我们就能对威胁生命的蛛丝马迹保持加零一的警惕,也许,类似今次的灾难即可避免,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

  在过去的灾难之后,未来的灾难之前,让我们在众多的世俗和宗教思想中,作出更加自觉的选择和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灵皈依之处,重整我们生命的状态与能量,使我们获得强大的信念倚靠,勇敢地面对灾难并最终超克之,于灾难中重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