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的空观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喻和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刚经》的空观思想

  喻和平

  来自:中国民族报

  摘要:《金刚经》意为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能脱离三界而达苦海彼岸的经典。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决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知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它体现了600卷《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也是禅宗“不破不立”思想的总纲。《金刚经》以“性空”理论为基础,在方法论上以“破除”为武器,破除诸相,破除言教,不住生心,揭示本性“如如”纯明,自然清净,以获得“应无所住而生心”的人生境界。

  关键字:《金刚经》 中道 禅宗 破除

  一、《金刚经》概述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一卷经前后共有6种译本,其中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后秦(约387——417)高僧鸠摩罗什所译者为流行本,全文共计5200余字。“能断金刚”,喻此经中所阐发的真理如同金刚,无坚不摧,无往不利。“般若”意为智慧。“波罗蜜多”(或简称“波罗蜜”)原意为“到达彼岸”,指佛教所说的解脱一切烦恼痛苦,达到自在自如的境界。《坛经?般若品第二》中记录慧能如此说,“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所以《金刚经》意为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能脱离三界而达苦海彼岸的经典。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决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知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

  二、《金刚经》与慧能

  据《坛经》记载,慧能曾受到《金刚经》与《楞迦经》的启示,《金刚经》是禅宗思想的重要渊源,《金刚经》中的观点,也成为禅宗的指导思想。

  五祖弘忍在东山所传的就是《金刚经》,六祖慧能也正是听了《金刚经》而开悟的。《坛经?行由品第一》中的“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据《坛经第一品》记载,弘忍以《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启迪神秀,以示自己对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的不满,并令弟子们一定要诵读并领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含义,并且按此偈来修行。当弘忍说道《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死;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想不到自己的本性就是清净空灵的,想不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死的,想不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坚定不移的,想不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能生万种佛法。由此,弘忍指导慧能已经知悟。

  后来慧能也用《金刚经》的教义来启迪大众,奉劝大家要“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又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各得智慧。”这里就是说的以《金刚经》作为教义来宣讲,使人们净心获得智慧和超越。后来他又讲“善知识,若欲入深法界乃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若大乘者,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我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所以可见《金刚经》是禅宗的基本经典,也反映了禅宗的基本思想。

  三、《金刚经》的思想

  《金刚经》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体现了600卷《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也是禅宗“不破不立”思想的总纲。

  (一)空观理论及其与中道观的联系

  《金刚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宣扬了世界一切事物空幻不实的大乘般若空观思想。“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础,认为世界万法缘起性空,是由缘而生的假有,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修行者只有把握性空之理,才能证悟佛智。”所以空观思想是《金刚经》的基本思想,也是其“破除”的理论依据。正因为现象界的一切都空幻不实,所以才要破除作为假象的诸相,破除作为表象的佛法,破除对于万物的执著,性空的思想不仅是《金刚经》的突出思想,也是禅宗思想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金刚经?第五品入理实见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能“以身相得见如来。”,那么也不是能以现象界的万物来认识世界。《金刚经》中反复强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或说“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以上皆出自《金刚经》第十四品)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就是指现象界中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虚妄,空幻不实的,都不是真相,真实的相状是空相、非相。《金刚经》最后一品中的四句偈便是其空观思想的总结和精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泛指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现象,讲的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就像空幻的梦中景象,并不真实,如同泡沫,一触就破灭,如同水中影,镜中像,虚幻不实,如同朝露,不能经受太阳的一照,如同闪电,转瞬即逝,这些都是讲空。万物总本原是无形的,世间所见万物不过十本原在瞬间内虚幻的表象,尽管人们赋予他们各种名称,但本质上都是空幻不实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说人如果想成为菩萨,就必须决断自身的欲望(我相),断绝一切社会联系(人相),断绝对尘世的留恋(众生相)和对长寿的希求(寿者相)。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此能破除妄见,才能不执著,才能不贪恋,解脱苦恼。也只有参透了这一真实,才能获得真正智慧,只有“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就是说要成佛也要首先领会般若性空的道理。所以我们说这一“空观”思想是《金刚经》的基本思想,也是禅宗的指导思想,作为其理论的依据和出发点。

  但是这里讲的“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和“有”相联系的空,这一点又是和中道观思想向契合的。佛教理论认为,在空的理解上,有两种错误的看法,一种是离有论空,空与有不存在任何联系,另一种是灭有明空,有与空处在对立状态,比如掘井,必须把土挖走,才形成井的空,这两种看法,共同的错误是割裂了有与无,色与空的中道关系。“空”这个概念按梵文的翻译意思是有,又不是有,是无,又不是无。中国一般的看法,空表示不是有,有表示不是空,这影响了我们对佛教空观的认识。这里的“空”和老子的“无”也不同,老子的“无”很多时候也是和“有”相分离的,讲“有生于无”。禅宗讲的空不实离色空,也不是灭色空,而是性空,即色空。这个空不是空他的外表,而是它的内在本性的空。事物没有决定自身存在的因素,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在别处,不再他自身,所以称之为性空。佛教常讲五蕴皆空、四大皆空。“性空”指宇宙万有无自性,仅有假象,“缘起有,自性空”,它空掉的只是事物的“自性”本体,至于事物的现象,它是承认其为假有“缘起有”的。所以,禅宗并不否认其外部的存在,只是这是种有假象的存在,又可以称为假有。因此最基本的理解是,既要看到事物性空的一方面,又要看到事物假有的一方面,性空假有的中道观,才是对世界的本质理解。

  对于这种“假有”的形成,也是《金刚经》与中道观相联系之处。龙树在《中论》中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就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讲:没有一种法,不从因缘生,因此一切法,无一不是空。因和缘都是事物形成,发展和消灭的条件,所以这种条件论决定了事物存在的相对性,所以我们不能只认识这些相对存在的事物,而应该认识这些相对性背后的永恒的真理,即性空。《金刚经》本身的内容也是由两大层面组成:一是缘起,一是性空。在缘起层面,它开示说法、布施、度众生、持经、诵读、引人生信,第二层面上又否定一切,所以后面我们要讲到《金刚经》的破除、否定,这种破除也是以“性空”为基础的延伸。

  慧能也是通过对《金刚经》关于“空”的开悟而得道,它讲的“本来无一物”也就是讲的空,从修行的角度讲,认识到世界的空性,就不会执着于世上的一切事物,认识到人身的空,也不会为这个肉体之身追求种种短暂的快乐或沉迷于种种无谓的烦恼。如《金刚经》第十四品“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而是以一种清醒地智慧,明亮的双眼和宽阔的胸怀来获得真理,也获得快乐、自由,达到彼岸。

  (二)破除诸相

  金刚般若有一套破除诸相的过程,层层推进。

  第一:《金刚经》首先破除的是物、我的对立;再破除对物、我的执著,也就是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执,即妄执人有一实在的我体。【法执】执著一切法为实有,为二执之一。”达到我、法的空。我、法二空才是大乘菩萨的觉悟,二执全破,是金刚般若的初露威光。

  第二:在破除我、法的基础上,金刚般若进一步破除四相:“佛说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第三:在外相中,最庄严的就是佛相,而金刚般若却将凛凛寒锋直指佛祖外相,连最庄严的佛相也要破除:“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因为法身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只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所以“三十二相”皆是假相,无相之实相才是无形之真形。“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金刚经》对实相理论的最精湛表述。

  第四:在破除了我法二相、佛相之后,金刚般若的寒锋还指向了一切物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物相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与外界的接触或观想所获得,而人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缺陷,受各种欲望的干扰,而外界事物又迁变无常,因此认识不可能真实地反映事物。《金刚经》指出,“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对于这种破除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充满智慧的,《金刚经》认为世界万物“性空假有”,对于这种“性空假有”的提醒也是时时存在的。般若金刚中大量运用“XX者,即非XX,是名XX”的三段论句式。第一句举出诸法,指世人不明佛理而执妄为真。第二句“即非”否定前者的真实性,但这种否定易生起断灭虚无,因此,第三句用“是名”对第一句所列举者作出假有判断,对“即非”再加否定,达到更高一层的否定之否定。非实非虚,空有双遣。非实故不粘着,绝尘清净;非虚故不断灭,方便起行,从而使人契证“性空假有”,离二边,行中道;证实相,契禅境。这是对“性空假有”理论的现实运用,也是对诸相的绝对破除,以这种三段论句式的频繁运用不仅破除万物诸相的假有,也是为对佛法,对众生的破除打下基础,所以这仅是一个初悟得过程,是禅宗的第一境界,即扫除诸相,不住六尘,不住三十二相。

  比如,在《金刚经》中,第十七品“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第十八品“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第二十品“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第三十品“如来所说三千大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等等。以这种方法不停地告诫我们,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的一切皆是虚相,假相,空相。当然也包括佛理、佛法、佛相自身。只有扫除诸相,于人不取四相,于境不住六尘,在尘空滞寂中断除法相与非相法,发菩提心。

  (三)破除非法相

  “非法”指对法的否定和断灭。金刚般若指出,一切事物、概念及佛法等都是假有,要决然舍弃。但人们在否定、舍弃它的同时,又容易产生否定与虚无之相,对这种虚无之相也要坚决舍弃,切不可执着于无而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有”,否则即着“空相”,不能解脱,不然就又陷入了“离色空”和“灭色空”的错误中,因为“性空”说不否认“假有”。

  《金刚经》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非法相”指因否定法而起的相,即否定一切法之后对无、空的执着,是与“我相”、“法相”并列的又一妄相。执着空相,视诸法为“断灭”,否定假有的意义,便陷于“恶取空”。般若破相,只是否定事物的真实性、恒久性,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却并不否定假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金刚般若对“非法相”的破除,完整地表达了般若学性空假有、空有不著的中道。

  见相是相,不是如来;见相非相,亦非如来;见相只是相,方是如来。

  (四)破除言教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对不住非相、不住断灭相的般若智慧推崇备至,但听法者如果沉溺其中,就会产生新的执着,认定它是真实的佛法,所以经文又指出这种看法的错误,因为名相概念并不是真实佛法。《金刚经》以般若反观弘扬佛法所使用的言教,看到的全是名言假相和符号组合,“佛法”成了没有任何实体和定相的名言施设。金刚般若扫除一切相,包括扫除“扫除”之相,扫到无可扫,方是清净心。所以经文强调在破相的同时,切不可执着于破相。

  “金刚般若的神妙也正在这里:发心而无心可发、得悟而无悟可得、庄严而非庄严、度生而无生可度、持经而无经可持、说法而无法可说。”这也是相对于初悟的彻悟。是禅宗更深一层的境界。

  金刚般若对于言教的破除我们可以看到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不住发心相,《金刚经》十七品“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说本来就没有什么佛法能启发人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心存发心求圣智的想法,就是住相。

  其次要不住了悟相,“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对于悟心同样不可执着。万法本空,若于法有得、于觉有证,即是执相,能所未除,就不可能成就道果。所以又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不住庄严相,《金刚经》通过庄严国土说明无住的道理。如果菩萨有庄严佛土的想法,就是严重的我执。只有彻底排除庄严佛土的思想,并认清佛土本性空寂,庄严不过是幻化之行,一切皆非真,才是菩萨:“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只要一想着清净庄严,有境界相,即非庄严。绝对的清净是不能想像的。

  不住度生相,“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可度者。”从这里可以看到佛教禅宗的自性本体的特点,正如《坛经》所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所以没有众生可度。

  不住持经相,在《金刚经》中,强调持经的功德,“当知是经文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就是说,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若有人能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在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等品目中,都反复强调持诵此经的功德。同时又注意对持经功德之心的扫除,虽然功德无边,但只是人天福报,与佛法毫无干系。只有将贪求福报之心彻底扫除,将太虚空般的人天福报的心思彻底泯灭,才能获得无为的“福德”。

  不住布施相,第四品“菩提于法,应无所住于布施。” 《金刚经》强调:“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吴言生也说:“真正的功德性,在真心自性当中,而不在有为法中。有为终归于灭,住相布施,希求福德,得福虽多,于明心见性,毫无裨益;无为的功德性,无形无象,没有穷尽。”

  不住说法相,第二十品“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一旦自性自觉,将自行抛弃一切。豁见本心,即可洞晓说而无说、无说即说之理

  (四)无住生心

  《金刚经》说:“于法应无所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不执着,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对外界的一切现象既不着念,也不受其影响,即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一切法无有自性”,所以禅心“应无所住”。“应无所住”是大乘般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住生心,原因在于三心皆妄,所以应无所住,加之外相皆空,所以也无所住。这在《坛经》中体现为“无住为本”说,《坛经》说“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法身即离色身,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所以,我们看到正是《金刚经》扫除一切的般若智慧,影响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南宗禅!金刚般若揭示本性“如如”纯明,用般若智慧扫除一切,以获得“应无所住而生心”的人生境界;而禅宗重现清明无染的本来面目,用公案机锋破迷去执,以获得存在而超越的人生境界。在本心论、开悟论、境界论这三大层面上,《金刚经》与禅宗交相辉映。金刚般若激发了禅僧顿悟直指的灵感,也为禅宗的发展和理论延伸提供了宝库和启迪性的价值。(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