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门扉开 利乐于人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门扉开 利乐于人
  明玉
  五台山普化寺,以深遽幽谧的优美环境和宏伟富丽的古建筑群称雄于佛国灵山净土之中。过去曾吸引过成千上万的朝拜者、访问者和游览者,今天依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芸芸众生,前来这里朝拜、礼谒、游览。其中有佛门弟子,也有各地大德;有普通百姓,也有文人学者;有中国各族僧俗众人,也有海外各国信众和贵宾。他们身临普化寺,拜谒礼赞,寻幽访问,游览观景,都能了却一种敬仰、虔诚、欣赏的心情,给普化寺这座净土佛门留下办办心香。这种利乐于人的活动,足见此寺的佛教氛围对于人们的感染力量了。普化寺是五台山佛事活动的重要道场,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魄宝之地。每当寺门扉开,四方远近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地进入山门,首先感到普化寺的天王殿(即山门殿)与众不同,它不仅有珍贵的木雕佛龛,还有六大金刚、龙虎二将等神像。这些巧夺天工和技世高超的精晶,赢得了众人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赞赏。
  佛教称寺院大门为“山门”,一般设有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亦称“山门殿”或“三门殿”。在五台山,有许多寺庙将山门殿与天王殿并为一殿,内置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驮塑像,更名“天王殿”。普化寺的天王殿除了具有两殿的共同特点外,又增设了哼哈三金刚和龙虎二将,这也是诸寺天王殿中少有的现象。佛教认为,一般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组成。欲界为最低的一界,人类社会就属于此界。欲界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大王天”,离人世最近,这就是四大天王的栖息地。佛教还认为,天是有情众生的最妙、最善、最快乐的去处,只有修习十善业,成道者才能投生天部。“天”虽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得种种享受,却仍未能脱离轮回,一旦前业享尽,则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只有达到涅槃境界成佛后,才可超脱三界,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极乐世界”。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山名),此处耸立着另一座山,叫“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峰,分别由一天王居住,各护一方天下,即掌管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土地等,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这四大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民间俗称“四大金刚”。
  普化寺天王殿内塑有六大金刚,每尊塑像高一丈有余,宽约一丈,均为坐势,是根据佛经记载的形象塑制的。东方持国天王塑像,脸为白色,表示对佛的虔诚纯洁。他身穿铠甲,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据佛经讲,他是帝释天(须弥山山顶的神)的宅乐神,所以手中持琵琶作标志。其梵名为“提多罗吒”,意译“持国”,有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之意,他护持东胜身洲的国土。西方广日天王塑像,脸为腓红色,表示愤怒的火焰,咄咄逼人,故一脸凶相,以示对邪恶的憎恨。他身穿铠甲,手中缠绕一龙,表明他是统领诸龙及饿鬼的神将。据佛经讲,他能以清净天眼观察和护持世界,梵名为“毗留博叉”,以意译“广目”,故名,他管辖西牛贺洲国土。南方增长天王塑像,脸为蓝色,身着铠甲,手持利剑,呈忿怒相,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佛经说他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其梵名为“毗琉璃”,以意译“增长”,故名,他管辖南瞻郭洲。北方多闻天王塑像,脸为深黄色,身穿铠甲,右手持宝幡,上刻经文,表示福性。幡为伞形,打开如华盖,佛出行时撑用,同时又是法器,与敌作战,打开宝幡,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即可制胜众魔。他右手握银鼠,象征财富,护持众生财产。据佛经讲,其梵名为“毗沙门”,感泽“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管辖北俱卢洲。
  我国民间传说,四大天王分别承担风、调、雨、顺之职。清代翟灏在《通俗篇》中讲:“执剑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龙者,顺也。”风调雨顺又暗寓“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之意。
  哼、哈二金刚又是如何成为佛教门神?这里还有一段趣闻。相传侍卫芦释迦佛的常随五百金刚中,有位“密迹金刚”,本是某国太子,名叫“法意”。他曾发誓,皈依佛教后,要常亲近佛,充任金刚力士,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成为佛的五百金刚侍卫长。他手持金刚杵,在佛寺第一道大门中担负警卫的重任。最初的山门殿内塑有他的造像,因为这不合中国传统的对称、成双的欣赏习惯,于是,又增加了一位,左右对称地分别立于殿内两侧。还有一种说法,据《正法念经》记载:从前,转轮圣王勇群的夫人生有一千儿子,长大后都皈依佛门,成为诸神,其中就有释迦、青叶髻、娄至德等。勇群的另一夫人也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愿为王,次子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卫干兄弘法传教,因此寺门塑其形象;有的则说,寺门二金刚是干兄中的青叶髻和娄至德。后来,民间受著名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把姜子牙敕封郑伦、陈奇为哼哈二将之神,附会到这两尊金刚身上,才有了这种叫法。其实,佛经中根本没有哼、哈二神的名称,这倒归功于《封神演义》的宣传了。
  在天王殿中央的佛龛上,塑有一尊胖和尚,袒胸露腹,箕踞而坐,这就是民间极为熟悉的“大肚弥勒佛”。他的肚子滚圆凸出,手掐串珠,喜眉乐目,笑口常开,生动有趣。有幅对联称其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历史上也确有此人,他就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契比。
  唐末五代的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叫契比,又号长汀子,长得矮胖,肚子奇大,言语无常,四处坐卧,经常手持竹杖挑着个大布袋沿街游化行乞。他逢人笑口相迎,随口作歌。据说他给人预测吉凶非常灵验,还能预知晴雨。契比的疯颠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认为他是个神秘莫测的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他在临终前来到奉化岳林寺东廊,坐在一块磐石上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毕安然而逝。众人甚觉蹊跷,仔细琢磨一番,认为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众人将他安葬在岳林寺附近,并将岳林寺更名为“弥勒庵”。此后,遂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安放在天王殿内,供人膜拜。然而,他与佛教中的弥勒佛完全是两码事。据《弥勒经》讲,弥勒出生于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的婆罗门家庭,姓慈氏,名阿逸多。后来,他成为释迦牟尼的随从弟子。释迦尊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即法定的未来佛。弥勒修炼成道,先于释迦入灭,上生兜率天享受种种妙乐之事。佛经讲,此天居者彻体光明,能照耀世界。还说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诸神的乐园,内院则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即“补处菩萨住处”。《观音玄义》云:“补处者,前佛即灭,而此菩萨既补其处,故云补处。”就是候补佛的休养地。兜率净土的妙境,深深地吸引着佛门僧众。东晋高僧道安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发誓往生兜率净土。由于民间崇拜弥勒佛,《西游记》中便出现了:“大耳横额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镇江金山的江天寺礼佛,步入山门,见弥勒佛笑脸相迎,便问身旁的随臣纪晓岚:“他为何对联发笑呢?”纪回答说:“佛见佛笑。”乾隆又问:“他为何也对爱卿笑呢?”纪又答道:“他笑微臣生世缘浅福薄,难当重任罢了。”对纪晓岚的阿谀之词,乾隆付之一笑。至于弥勒为何总是笑容可掬,历来有许多说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对大干世界的芸芸众生愚顽迷惘表示揶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善男信女前来皈依和随缘布施表示高兴;还有人认为,这是弥勒自己大彻大悟达到妙觉圆通境界的喜悦。总之,弥勒笑脸相迎众生,令人顿生亲切感和欢喜心。
  这座佛龛在五台山寺庙群中,是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精品。它通高约五米,其中在高一米,宽二米的砖砌平台上,由四根木柱支撑龛顶,上有斗拱、挑角、上枭、下枭、上枋、下枋,形似四角亭。佛龛正面的两根柱子是镂空的绞龙套柱,柱高1.38米,直径19厘米,每根柱子上雕有两条绞龙和一条鲤鱼,龙鱼之间有一道“白光”相连,四周由云海图案衬托。两柱雕刻的四条绞龙,意为四海龙王。佛教传入我国后,汉地僧侣便将中国传统神灵的龙附为佛教的护法神。《华严经》说,无量诸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佛教八类天神中,因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称天龙八部,亦称“龙神八部”。
  龙的雕刻釆用了绘画线描的技法,首尾相连,上下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圆雕面面观的问题,使其立体感大大增强。龙的比例和动态都符合造型结构,并适当地把绞龙凶猛外向的性格和神态作了夸张,通过动势和形象表现出绞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和气魄。木雕图案,单纯简炼,线条流畅,刚柔相济,显得既雄健又生动活泼的组合变化,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使人感受到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感。我们还可看出绞龙套柱在造型设计上,作者注意到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的表现力,使设计对象具有“丰满”的艺术风格。既有装饰性,又有庄重肃穆之感。也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形制规格,还要将神态、动态符合视觉心理上的要求,使绞龙、鲤鱼及云、水、火焰等形象相互和谐,溶为一体,从艺术的节奏感中,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绞龙套柱是根据它的材料和型制加工施艺,突出了龙腾鱼跃的气势与动态,上下相接,以形传神,体面分明,非常难能可贵。从整体到局部,作者苦心经营,使云雾、海浪、龙鱼等布局,变化丰富,疏密得当,对比鲜明,起伏转折各具特色。有资料记载,这座佛龛是由马立(原名刘三贤)与王新来喜两人完成的,马立绘图设计,王新来喜执刀镌刻,历经两年。其中雕刻两根套柱就占用了一年的时间。绞龙套柱是选用无节的优质柳木制成,柳木质地细密,坚柔均匀,表面光洁无裂缝,气候冷暖而缩涨变化较小,至今已七十多年,仍完好如初。据说,马立在战争期间参加了革命,曾任五台县县长和忻州地委统战部长。王新来喜是五台县龙王堂村人,他于一九二五年(时年24岁)在普化寺做木工时,完成这座佛龛的。当时作者如何构思设计,如何精雕细刻的情况难以得知,但从这座佛龛来看,作者重视讲究合理的空间设计和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并充分发挥了传统的木刻技艺。尤其是整个圆形套柱在稳定实用的基础上施加装饰,成功地体现了审美与功能相统一的艺术价值,同时,雕刻的精品也由此获得了实际存在的意义,体现出卓越的设计水平和艺术构思,成为五台山艺术魄宝中,不可多得的工艺珍品。
  在佛龛两侧,分别塑着龙虎二将。右边是龙将,左边是虎将。龙将黑脸长发,骑在龙背上,雄姿威武,有如腾空驾云之态。虎将白脸清秀,身向前倾,右臂紧贴虎头,胜似驱虎欲跃之势。
  佛龛的背后,还有一尊高1.2米,宽0.8米,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武将立像,这就是与四大天王一起担任佛地护法的韦驮。它背对山门,而面朝大雄宝殿。韦驮梵名“私建陀提婆”,意译为“阴天”,他是佛教护法诸天之一。韦驮像为何被供奉于天王殿之背,而面对大雄宝殿呢?相传释迦佛灭寂后,诸天神和众王商议火化遗体,收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当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告之众神说,佛早先曾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带回去供养。没想到罗刹鬼正躲在一旁,乘机盗走佛牙。韦驮奋起直追,很快将罗刹鬼抓获,夺回佛牙,赢得诸天众王的赞扬。于是,他承担起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重任。起初的佛塔(即释迦的墓塔),建在大雄宝殿前面的中央处,因此,韦驮神像便供养在山门背后,塑成手执金刚杵,警惕地注视着大雄宝殿前的灵塔。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建筑逐渐发生变化,大雄宝殿前已无灵塔,但韦驮站立在天王殿背面的定制依然没有改变,一直沿续至今。韦驮头戴盔甲,年轻英俊,威风凛凛,手执金刚杵。其姿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立于神龛上;另一种是一手握杵柱地,另一手插腰。如韦驮捧杵,表明此寺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看见此像形状,就是表示热烈欢迎,尽可在此寺接受供养;若是握杵柱地的姿势,则需斟酌,方可借宿。普化寺的韦驮塑像正是前一种,这也表明普化寺诚迎天下芸芸众生前来礼佛、游览的结缘本怀。
  普化寺内古树参天,梵宇恢弘,文物遍布,玄妙神奇。人们漫游其间,不仅可以观赏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艺术品,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神奇的联想。您若不信,不妨迈入寺门,定会受益匪浅。
  (摘自《五台山研究》1995.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