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术报告会纪要
“哲学与宗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术报告会纪要
刘兴淑
2003年9月15日上午,钟肇鹏老先生应邀在四川省社科院作了题为“哲学与宗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哲学所与科研处联合主办,由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主持,来自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所、文学所、科研处、外办、科学所以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所、宗教所及《西部研究》杂志的专家、教授和部分研究生共40人参加了会议。
报告人钟肇鹏老先生,系成都人,1925年生,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孔子研究会理事,从事道教及谶纬学的研究,著有《孔子研究》、《中国道教史》、《春秋繁露校释》、《王充年谱》、《桓谭评传》、《管子简释》等,主持编辑《道藏提要》、《新编道藏》等。
报告会上,年近8旬的钟老先生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代旧人”引入,自称“我为旧人,在座的为新人”,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侃侃而谈。苏格拉底曾将“人”定义为“没有矛盾,两足而能行,身上无毛”。钟先生反对此定义,认为它只提供了表面现象,并戏称照此定义,拔了毛的鸡也可算作人了。他引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人者,天地之心也”和《孝经》中“天地之性,人为贵”来说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尽管毛泽东曾说“自信人生200年”,可有几人能活到这个岁数?毋宁说200,就是100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属罕见呀。
人生的黄金时间就短短的几十年,其意义何在呢?孔子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人应有物质需要,更应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化),则近於禽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则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命),草木有气而无知(觉),禽兽有知而无义(仁义道德);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新加坡当了30多年的总理的李光耀曾讲,物质性的东西是暂时的。他们都注重精神、道德方面的修养。
《论语》中谈到孔子大弟子颜回,说他“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物质环境这么苦,心境竟然恬然依旧。一个人要修养到这个程度是多么不容易。颜子所乐何事?有人答:颜子是贫而乐道。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状态分为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指人的一生没有什么目的,也无什么想法,总是浑浑噩噩;2、功利境界,指人出于私心,总为名、为利而奔波,现代社会有70%---80%的人处于此种境界;3、道德境界,这一境界区别于功利境界,它是就为公而言,如:雷锋的为人民服务,邵逸夫给很多高校捐款修建教学楼;4、天地境界,指人与宇宙同体,对生死有了较为彻底的理解。它已经超越了功利目的。人的肉体是要死的,但人的精神却可能长存。如现在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献花,就是希望他们学习烈士们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及献身精神。
颜回所乐的“道”即属哲学范畴。哲学这个词本意为“爱智慧”,指追求知识。它包括各方面的知识,如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逻辑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方面。中国的哲学指形而上学,只包括前两者。毛泽东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人认为,哲学包括三观——宇宙观、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就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学而言,它注重人生,是人生哲学。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哲学简化,说:“哲学是人生的反思”,把人生作为哲学的对象来加以考虑。
哲学有何作用?冯友兰称,哲学是供人享用的,哲学若得不到运用,则学而无用。哲学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使人心胸开阔。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也说明,学习哲学贵在实践。哲学所对道家颇有研究的李远国研究员说,道家主张通过自身内求(即强调自身修养),以达到返朴归真、回复自然状态的境界。
谈到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钟老先生认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解决人生的一个究竟,即解决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原子、电脑、化学等物质无法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即使是心理咨询,解决的也只是人生的小问题,但对人生的意义、价值问题的解决却无能为力。
不过,宗教别于哲学。哲学诉诸理性,宗教诉诸信仰。哲学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其普及性不如宗教。宗教均有彼岸世界,如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基督教的上帝、天堂,伊斯兰教的天堂、火狱(地狱),及中国传统道教的太清、上清和玉清的三清境 。宗教也讲鬼神,因为人总在非现实世界寻求精神寄托。钟老先生认为,宗教是一种现象,可长期存在,可与哲学并行不悖。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应保持良好心态,尤其是身处逆境之时。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关于冯友兰的。文革中,冯因其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作为《红旗》杂志历史版的旗帜,受到造反派的粗暴对待、痛骂后,“吃饭、睡觉仍很好”。这种泰然处之的心态,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以至于在90岁高龄,还写出了《中国哲学史》第七卷。一是关于现代新儒家贺麟的。作为研究黑格尔的专家,他翻译了黑格尔的《小逻辑》、《精神现象学》等多部著作,在文革期间,却被要求打扫厕所。当他多次按时完成任务后,还是免不了被关押、打骂。当时,面对此侮辱,很多人采取自杀的方式。贺麟则对夫人说:“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那成啥明堂?”他们都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对任何事情多能泰然处之。
冯友兰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即言人要做好本职工作,要有奉献精神。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李俊明、魏航就宗教和哲学两者的区分提出质疑时,钟老先生回答道,哲学也讲理想,如:儒家讲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者讲共产主义,不过它与佛教讲极乐世界、基督教讲天堂不同,两者不能画等号。尤其在中国,其传统文化主流儒家哲学主张入世,讲求现世;而宗教则主张出世,讲求来世。
当然,哲学也可引起某种信仰,只是不一定是信神,它有可能是信一种思想。在西方,宗教影响很大,包括一些自然科学家在内,都有宗教信仰,也许他们对宗教的理解有所不同。哲学所刘长久研究员主张将信仰分为三个方面:官方信仰、僧侣信仰、民间信仰。因为,三者有较大的差异。僧侣信仰要遵循一定的教义、教规,民间信仰常常是出于消灾面祸或祈求全家幸福等个人目的,而寻求一种心理寄托。也许虔诚地拜了几十年,还不知道拜的哪方神仙,是佛是神他们根本就没在意呢。这两者都别于官方信仰。由于各种信仰中都有迷信的成分,刘长久研究员认为应当区分开宗教与迷信、科学与宗教。
四川大学宗教所所长李刚说:“从政策上已区分开了迷信和宗教,为便于公安部门管理,打击了一些危害社会的迷信活动。但一般百姓的烧香敬神活动,虽有迷信特点,政府却不加干预。”他接着指出了中国宗教的特征:1、很强的功利性。中国的神佛,本是人造的,其本身并不存在,儒家不关心来世,只在意现世。整个中国文化在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了一些变化。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说明人们总是带着某种目的去朝拜寺庙、道观的。中式佛教别于伊斯兰教的每周五天的礼拜。2、多教混一。一般百姓是见庙就烧香,见佛就磕头,他们通常不在乎拜的是佛,还是道,更不管是什么佛、什么神了,他们只是表达他们的一点愿望,以获得一种心理安慰。他们对“崇拜”对象的不加区分,使得中国的各宗教间不发生冲突,“和谐”相处。至于拜佛神时要送礼一说,那可能是源于人们的一种观念。过去,人们对官府充满敬意,找官府办事,通常要送礼“贿赂”一下。“进错了门”,是办不成事的。现在,这种敬意、这种行为很自然地转达到神像身上。3、直觉体悟。中国哲学与西方注重理性思辩的特点不同,它更多的是直觉体验。在形式上,多为语录式,也许只在师生对答中谈到某个哲学问题;不像西方哲学,多为长篇论述。四川大学古籍所舒大刚所长补充说:“哲学与宗教互相包容,中国文化主流——儒学中既包含理性哲学,如其教化功能;也有迷信成分,如设孔庙。
这种带有迷信因素的宗教能否被哲学取代,亦或相反,而“一统天下”?蔡元培曾提出“以伦理代替宗教”,现代新儒家梁漱冥提出“以艺术代替宗教”的观点,均找不到有力的论据。冯友兰先生主张“以哲学代替宗教”。他认为,宗教的迷信成分与科学有一定联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会逐步发生变化,较高层次的就转化为哲学。马克思认为,宗教会长期存在,宗教势力不会越来越大,宗教中也有哲学,到一定水平,宗教会哲学化,而不是哲学宗教化,两者会融为一体。钟老先生赞成这一观点,他说,哲学会兴盛,宗教会变化,迷信的东西会不断减少。
“为了打牌赢钱而求神拜仙、为升官发财而加入共产党,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那算不算一种信仰”呢?当哲学所李俊民提出此问时,哲学所李远国研究员戏称,那是“信仰不纯”。
“信仰应在此岸还是彼岸?”对文学所副所长苏林的这一提问,钟老先生说:“通过理性所信仰的,是此岸;反之,为彼岸。”他反对“凡是有信仰的就是宗教”的观点。至于信仰是否有功利的问题,钟老先生答视其为公、还是为私而定。
针对“所谓管理哲学,是商业气氛的渲染,还是管理之中确有哲学?”的提问,钟肇鹏先生答:“管理理论的升华,可达到哲学高度;某些哲学作品中也含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如《论语》、《易经》里谈到的一些管理原则,也适用于现代企业。”对儒家哲学颇有研究的哲学所所长蔡方鹿研究员补充说:“儒家虽未办过企业,仍然有管理知识。”
(刘兴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章出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