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庭前柏树子《无门关》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细川景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庭前柏树子《无门关》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

  这是《无门关》第三十七则里的故事。一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千里迢迢从印度来中国的旨意是什么?)”说来是为了传授禅,所以这个问题是在问什么是“禅”、什么是“佛”、什么是“悟”。

  对此,赵州和尚断言答道:“庭前柏树子。”

  此处的“子”是助词,没有任何意思。所谓“柏树”不是日本所称的“柏”(日文汉字写“柏”,中文意为“槲树”),是叫做“园柏”的植物,这种树,在无数树枝的周围环绕着类似柏树的树叶,生长力很强,冬夏颜色不变,四季常青,树干类似日本扁柏呈红色,竖条纹非常漂亮。赵州和尚居住的“观音院”亦称“柏林寺”,寺内柏树苍苍,非常繁茂。上述问答就发生于此。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

  赵州和尚到底想说什么呢?

  他并不仅仅是在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即看到的、听到的、存在的一切都是佛的世界这个意义上回答“庭前柏树子。”

  《赵州录》里还有后续的故事。

  僧继续问道:“和尚莫将境示人?(我在问何谓禅,师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

  赵州和尚云:“我不将境示人(我绝不拿外境示人)。”

  于是,僧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俨然答道:“庭前柏树子。”

  此僧的提问设立在“心”与“境”对立之上。但是赵州和尚所要表达的是,心境一体,心境一如,禅师的心中不存在境。庭前柏树子仅仅只是庭前有柏树。赵州和尚想表达的是,不要去管什么祖师西来意、什么禅、什么佛、什么悟,截断妄执就能达到天地间柏树子的绝对境地。

  这是一种即使是释迦佛、达摩也不能察觉,不能丝毫分别的、彻底的“无心”之心。

  后来妙心寺的开山祖师关山国师简评道:“柏树子话有贼机。”也就是说,这个公案里有可怕的盗贼一样的作用,它含有不仅我们迄今积累的名誉财产,而且要从根儿上祛除执著分别之心以及一切妄想烦恼的玄机。

  日本黄檗宗的开山祖师隐元禅师(1592-1673)在江户时代从中国明朝回国后,在日本的禅道场挑起说法论争,遍访各地,当时也到了京都妙心寺,和当时的山主愚堂和尚有过一场问答。

  “我想拜读一下开山祖师关山国师的语录。”

  “开山祖师没有语录。”

  “没有语录,何以叫开山。”

  “开山祖师没有语录,但有‘柏树子话有贼机’的话语。”

  隐元禅师闻听此言,不禁全身一震:“这一句胜过千百万语录”,马上顶礼膜拜。

  让隐元禅师大惊的正是这句“有贼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