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善财童子并非只有五十三参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守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善财童子并非只有五十三参(文/李守力)

  【提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诸学者与佛教徒所熟悉。但是《华严经》经文里却说是一百一十善知识。为什么少了五十八参?

  据《华严经》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孟加拉湾沿岸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不过善财童子却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菩萨。

  他在求学时期,常去听闻哲学家演讲,他到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参访文殊菩萨,使他发现人生的真义。于是,他发愿行菩萨道,直到成佛。

  善财发起菩提心,并虚心请求文殊菩萨教导他奉行大乘普贤行的方法。文殊菩萨告诉他:“你要学习普贤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参访善知识。”善财面有难色地说:“圣者!我不知道那里有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参访,我无能力分辨善恶。”

  文殊菩萨点头说:“善财!对于善知识,应该是集中心力在他的德行、特长,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断、挑剔他的缺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文殊菩萨指示善财参访之道,并预言善财将被人美称为永久的童子。善财感动欢喜地告别了文殊菩萨,开始了佛教青年游历参访的生涯。

  善财首先从参访德云比丘学得“念佛三昧法门”,总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一百一十位善知识,最后终于到达普贤菩萨的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观察一切道场众会,指示善财而作是言:「诸仁者!汝等见此长者子,今于我所问菩萨行诸功德不?诸仁者!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诸仁者!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未曾暂起一念疲懈。”

  自古流传的《华严经》里只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并没有一百一十参。对此《佛学大词典》在【一百一十善知识】中解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值一百一十城所遇之一百一十位善知识。但经文实际所记仅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所说之一百一十者,盖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种,因此在五十五知识下得二倍之数,而谓一百一十知识。此外,一般所谓五十三参者,即以五十五人中,前后两度参文殊,又在同一处参见德生与有德,故各省去一名,谓五十三参。”

  这个解释,我认为有所牵强。善财童子参学篇章位于《华严经》最后的三十九品。从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开始,到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结束。这也是《华严经》的经尾。我认为,我们所以看不到一百一十参,是因为《华严经》经本缺失的缘故。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中说:

  “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世间文字一时读尽。发心入龙宫看藏。见华严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遂记得下本回归西土。自西土传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经。三十九品。品分为七处九会。

  “七处九会者。初菩提场。说经六品。十一卷。二普光明殿。说经六品。四卷。三忉利天。说经六品。三卷。四夜摩天。说经四品。三卷。五兜率天。说经三品。十二卷。六他化天。说经一品。六卷。七重会普光明殿。说经十一品。十三卷。八三会普光明殿。说经一品。七卷。九逝多林。说经一品。二十一卷。

  “此乃下本前分四万五千偈。尚有五万五千偈。九品在西土。经虽未足。而序正流通意已备。何以知之。清凉国师判五卷经为序分。五十五半卷经为正宗分。十九卷半经为流通分。行愿品为别行。”

  既然经本尚缺九品,不仅缺失了善财童子的五十八参,还有其他经文我们也没见到。复庵和尚说“经虽未足,而序正流通意已备”,此缺而不缺也。

  凡事皆有因缘,在佛法的像法期与末法期,佛法与中国最有缘分。善财童子一百一十参所以缺少了一半,只留了五十三,实与中国人的共业有关。

  中国古代权且分上古、中古、下古。夏朝以前为上古,上古为先天文明,暂不论矣。中古即夏商周,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夏以《连山》治国,商以《归藏》安邦,而周以《周易》平天下。一千八百年盛世,盛极必衰,故“周辄东,王纲坠”(《三字经》),一衰而为春秋,二衰而为战国,正因为王纲解体,文化思想空前自由,于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由此缔造了下古时代的中国文化基因。

  下古始于秦朝,由于经历了几百年的文化高度自由,秦朝采取极端的法家中央集权治理国家,但人们不堪专制,秦朝仅仅维持了15年。代之而起的是汉朝,从此缔造了大汉民族。大汉享祚426年,周易象数义理接连兴盛。又是盛极必衰,三国鼎立60年,而后晋国统一天下。

  中国下古的第二次盛世时期是隋唐,大唐享祚289年,后有“五火猪更迭为君”(李淳风《藏头诗》),《推背图》预言道:“五十三参运不通”。五代时期恰好是53年。此后则是319年的宋朝。在两个相对稳定的王朝之间是53年的乱世。推背图的作者显然知道华严经善财童子的故事,因为在预言五代的谶颂里有“童子”一词:“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实际上这首颂已经超越了谶语的意义,它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共业)的文字化浓缩。

  汉晋之间的三国争雄,唐宋之间的五代更替,时间都在50多年(东晋以后南北朝是另一公案),50岁是下古时代中国人的炼狱期。所以善财童子也就只有五十三参了。所谓世间法就是佛法,世间与出世间是一非二。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孜孜不倦,从15岁修习,经过50年,在60岁与70岁之间。六十耳顺,荣辱不动心也,罗汉境界;七十随心所欲而不离于道,菩萨应世也。

  近代与当代,仍然是下古的连续,似乎还没有逃出这个宿命。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