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南阳和尚神会禅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南阳和尚神会禅师
  白话版

  无念为宗,
  无作为本,
  真空为体,
  妙有为用。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湖北襄阳人,俗姓高,是荷泽宗的第一代祖师。唐高宗永淳元年,神会年方十四岁,便独自参谒六祖慧能大师;在对答之中知道六祖是难遭难遇的的大善识,于是不惜生命,投身于六祖门下学法。

  有一天,神会问六祖:“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六祖拿起拄杖就往神会身上打了三下,然后问他:“我打你,痛不痛?”神会以其见闻所学,答道:“亦痛亦不痛。”六祖顺着他的话就说:“我是亦见亦不见。”神会不知其所以,又问:“什么是亦见亦不见?”六祖便说:“时时反省检讨,只见自己的过错,而不见他人的是非好恶,所以说是‘亦见亦不见’。”

  六祖接着训诲神会:“你刚才说‘亦痛亦不痛’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没有痛的觉知,就如同草木一般;如果有痛的觉知,就是凡夫境界,会心生瞋恨。你先前所问的见和不见,是心落二边;后来又说痛和不痛,是生灭之法,二者都不是见性语。自己都还没有见到本性,还敢在这里作弄人。”神会听了,当下忏悔不已,礼谢六祖,感恩其慈悲开示。

  六祖入灭后二十年间,神会禅师见到六祖所传的顿悟法门逐渐没落,而两京之间皆奉神秀为一代宗匠,于是神会毅然决然地入京重振六祖禅风。著《显宗记》藉托传衣传法来正显六祖慧能大师才是传祖心印,从此也确立了南能顿宗和北秀渐教二门禅法,“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

  安史之乱时,神会大师不忍苍生遭受刀兵劫难;为了筹备军费,神会大力奔走疾呼、声援朝廷。除了聚集香火钱外,凡是请他主坛的法事,其中所获得的供养金银全部作为军饷之用。暴乱平息以后,肃宗感念禅师为国为民的慈悲精神,于是诏请禅师入宫接受供养。

  神会禅师于上元元年五月十三日中夜示寂,世寿九十三。禅师曾经在开元八年时被敕住南阳龙兴寺,所以有“南阳和尚”之称。此外,玄宗天宝四年左右,禅师亦曾在洛阳荷泽寺力弘曹溪顿法,故后世亦以“荷泽禅师”来称呼他,而他所开演出来的宗派就被称为荷泽宗。宗下弟子华严澄观和圭峰宗密均为一方宗主,由此更是转化无数。


  神会童子
  有一童子,名神会,年十四,自玉泉来参礼。
  六祖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祖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便打。
  师于杖下思惟,曰:“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
  自此给侍。[取次:造次、随便]

  亦痛亦不痛
  神会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祖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祖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祖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家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知解宗徒
  一日六祖告众曰:“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法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会者得
  六祖于先天二年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
  祖曰:“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

  劳烦大众
  一日乡信至,报二亲俱亡。
  师入堂白槌曰:“父母俱丧,请大众念摩诃般若。”
  众才集,师便打槌曰:“劳烦大众!”下座。

  显宗记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定无定,即慧无慧,即行无行。性等虚空。体同法界。六度自玆圆满。道品于是无亏。
  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异体同,随义立名,故云法无定相。
  无生即无虚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脱。

  觉有浅深
  魏郡乾光法师问:“常闻禅师说法与天下不同,佛法一种,因何不同?”
  答:“若是佛法,元亦不别。为今日觉者各见浅深有别,所以言道不同。”

  定慧等义
  悊法师问:“云何是‘定慧等’义?”
  答曰:“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定。以能见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慧。若得如是,即定之时,名为慧体,即慧之时,即是定用。即定之时不异慧,即慧之时,不异定,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即是定,即定之时无有定,即慧之时无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是名定慧等学。”

  修无念者,即非凡夫
  嗣道王问曰:“无念法者,为凡夫修,为是圣人修?若是圣人修,即何故令劝凡夫修无念法?”
  答曰:“无念者,是圣人法。凡夫若修无念者,即非凡也。”
  又问曰:“无念者无何法,是念者念何法?”
  答曰:“无者无有二法,念者唯念真如。”

  真如与念,互为体用
  又问:“念者与真如有何差别?”
  答:“亦无差别。”
  问:“既无差别,何故言念真如?”
  答曰:“所言念者,是真如之用,真如者,即是念之体。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若言无念者,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烦恼即菩提
  给事中房绾问“烦恼即菩提”义。
  答曰:“今借虚空为喻,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此暗空不异明空,明空不异暗空,明暗自有去来,虚空元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
  问:“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元来不动,又用有何烦恼更用悟。”
  答:“经云:佛为中下根人,说迷悟法,上根之人,不即如此。经云:菩提无去来今,故无有得者。望此义者,即与给事见不别,如此见者,非中下之人所测也。”

  佛性入地狱
  扬州长史王怡问曰:“佛性既在众生心中,若死去入地狱之时,其佛性为复入不入?”
  答曰:“身是妄身,造地狱业,亦是妄造。”
  问曰:“既是妄造,其入者何入?”
  答曰:“入者是妄入。”
  问:“既是妄入,性在何处?”
  答曰:“性不离妄。”“即应同入否?”
  答:“虽同入而无受。”
  问:“既不离妄,何故得有入无受。”
  答曰:“譬如梦中被打,为睡身不觉知,其佛性虽同入,而无所受,故知造罪是妄,地狱亦妄,二俱是妄受妄,妄自迷真,性元无受。”


  景德传灯录卷六、卷廿八、卷三十
  宋高僧传卷八
  中国禅宗史第七章
  五灯会元卷二
  指月录卷四、卷六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南阳和上问答杂征义)----选自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四种,胡适:神会和尚语录的第三个敦煌写本:"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刘澄集"
  佛教历代高僧名著精选附略传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