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生之意欲而进于智智之自乐
由生生之意欲而进于智智之自乐
日本高楠顺次郎原著
生存欲,乃通生物界共有之本能,此在人类,则名之日生生之意欲。无论任何单纯之动物,未有无此生生之意欲者,此生生之意欲盖即生类本然之生命欲也。彼附名于生物中之植物,于此生命欲,当亦具有之,第以其唯具止性而无动性,是以即令一旦濒于生命危险之关头,亦不能有所逃隐为可悲耳。然而方其受有伤害之时,树皮即竭力护养其刀痕,此与我等受外物损伤时,细胞之竭力护养伤所,盖无所异也。彼植物之由其伤口流出树液,与我等流血之状态,实亦无丝毫之差异,此不独不动性之植物为然,即在不动性之矿物,其问或有若何之意志,亦未可知。爵宾荷鲁氏之言曰:陨石由星世界而落来人世界,其百年一度自定方向而落于人世界者,殆亦发表其意志欤?印度之数论哲学,曾主张人类轮回于一切万有之中,凡动物、植物、矿物,皆我等轮回之世界,而万有悉依意志而生生者也,至于佛教,则其轮回界,唯限于得发表其自情意之动物,而名此得发表其自情意之动物日有情,此有情二字之意义,约略与“动物”相等,是即指有生生之意欲,依是意欲而动且甚显明者,方谓之为有情也,于此有情,可分为二类:一者兽类,二者人类。兽类又可分为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之四类,且彼又有胎卵湿化之四生。但在人类,则唯一生。彼婆罗门教之分人类为四阶级,以令与异生同,此实非理之甚者,故数论与佛教之主张,其所以排斥婆罗门教之差别主义者,实以此为其要点也。
虽则人类唯有一生,兽类通有四生,然而人兽二者之间,盖有一共通之点。此点为何?即上所谓生生之意欲是也。换言之,是即求生之本能,实遍亘于人兽,再质言之,即动物亦依其生命欲而生生也。曰:然则人兽之差别,果何在乎?曰:兽类者,纯依其生生之意欲而动者也。人类则不然,盖其生生之意欲,尝为他物之所变换,而依之以动者也。人之所以异于兽者,于此盖可见之矣。曰:然则人类果如何变换其生生之意欲耶?
曰:人类除生存欲之外,更有求知欲。此求知欲,即所谓知识欲是也。此知识欲与生命欲,实同是生类之二大本能,彼求知欲之通存于各种生类,实甚明显,无待繁言。然今且更推而论之,则彼实亦遍布于生物界之全体也。夫人类之有知识欲,事实昭彰,未有不承认之者,彼兽类在多种场合中,亦得想像其有求知欲,至于彼微生物知识欲之有无,虽亦间有不能判知者,然其能判断者,亦复甚多。夏夜虫类,飞向灯光,盖以彼等原有向光之本能故耳。虫类之所以不耐黑合界之生存而趣向于光明界者,是即生类知识欲之变形也,所谓智者,即我等之知性,此知性不能于黑合界达到其目的而必于光明界方克达到之,故本此经验而自然趣向于光明也。在佛教中,即以此光明,正表智慧,而视光明与智慧为同一之物,微生物之趋向光明,既系其知识欲之表现,则不动物之向光,亦不可不谓为知识欲之表现,植物之趋向光明,实系一鲜明之事实。如向日葵之随日光而转其方向,睡莲之当日出时而浮于水面,当日人时而沈于水中,柳絮之繁荣于南方,皆不妨谓之为因慕光之本能而产生之举动也。心理学者莳种子于有玻璃窗之箱中,其萌芽之滋长,必向于有光之玻璃窗,因是故知任何植物,靡不有潜在之知性,第以其无眼识故,致令此知性不能与感性相区别,而我等遂不能判其果为向光或向热耳。在自然界中,光与热不能互相分离,此与佛教究竟位之智慧与慈悲毕竟不可分离,正复相同。在于佛教之大觉位中,无慈悲,则非真智慧,无智慧,则非真慈悲,盖以此慈悲与智慧,实系自觉之两方面也。
生类之生存欲,恒为求知欲之所调节。换言之,即生命欲,恒因知识欲而有所节制。再质言之,即生生之意欲依知识之意欲而发展,最后且依智智之自乐而完成。盖以人类在达到其圆满位时,并非舍其生命欲而为知识欲之所净化,实则知识欲一旦完成,则生命欲亦因是而满足,此时即达于智智自乐之境地,而生生之意欲亦因是而成满,乃至获得永远而自由之大生命。
此知识本能,既遍亘于天人蠕动诸生类,则当其跃动之时,究如何调节人类之生生之意欲耶?曰:此不能一概论之。盖以生命欲之发展,知识欲之活动,均依其先天的过去而演为一种命运。因是,其人格与境遇,遂各个不同而生个性的差别故也。兹姑就普通的一般而言,则以兽类惟以生生之意欲而生生,故彼逸居无教之人,与此兽类最为近似,而不可不谓之为兽性之人也。(一)由此较进一步,则其求知欲渐次发动,得生活上之知识,而未得享受专门教育,惟依常识而经营一切,故虽达于人类之智识阶段,仍只得称为最低级之人格也。此种人,既于其人类生生之意欲中,纯掺以常识而活动,故其生生之意欲,已经调节不少,若其调节之程度极为稀微,则多成为物质的人格。(二)由是而更进一步,彼知识欲发达之人,进而研究学术,于各科之中,唯偏重于科学,则常有固执科学万能之病。若果有此种倾陷之时,则是此种人于其人类生生之意欲中,掺以科学的知识而活动,其分析智渐次进展而偏重于自然科学之一方面,由是亦成为物质的人格,而与选择精神方面之学术以调节其生生之意欲者,有以异也。(三)由是再更进一步,则有知识发达之人,以综合智于理想本位进行其思索,此种人即是于其人类生生之意欲中,掺以哲学而调节之。此调节得宜之人,乃得成为伦理的实践人格,但此中因其已得自己建设之理想而生慢心致失其方向者,间亦有之。
科学的分析智,依实验而进行,哲学的综合智,依思索而进行。在佛教之自觉智,虽亦有依于实验及依于思索者,而彼尤特重于冥想。此以冥想为主之自觉智,自亦有两种路径,其一为禁抑人类生生之意欲,而取其压制之方向,其一为调节人类生生之意欲,而取其启发之方向,禁抑生生之意欲者,斯为小乘,调节生生之意欲者,斯为大乘。小乘践履断惑证理之正道,而大乘则取不断烦恼而得涅槃之逆路,小乘虽亦以一切智马其目标,然以程度相差之故,与大乘之以一切智智为目标者,仍全异其趣也。彼与科学之分观智相对者,有哲学之达观智,与此相类而与彼小乘独觉智相对者,亦有大乘之自觉智,此大乘佛教之所谓自觉,实系伴有觉他之自觉,盖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大自觉智也。此即达观中之达观,一切智中之智,至此一切智智之境地,方能达到自受法乐之自乐位。
若渐近于智智·之白乐,则生生之意欲,亦渐渐净化,由是愈向前进,愈趋近于智智之自乐时,则我等生生之意欲,其净化亦必终至于满足而获得永远之大生命,斯时我等之生命欲与知识欲,即合为一位。当其达到此种合一之位时,则意遵智之命令而活动,智随意之自由而观照。当其在迷界时,虽意与智恒异其方向,而在悟界,则意与智,恒同其方向也。彼生生之意欲,虽系迷者之本色,然今则已进化为生生之自由,遂一跃而为圣者之本色。至于智智之自乐,以其原系圣者之本色,故必得生生之自由,而后方能进至此种境地也。
生生之意欲,即迷界之现实,智智之自乐,即悟界之理想。苦集二谛,是由生生之意欲而生之现实,减道二谛,是能进于智智之自乐之理想。迷情之四句,四句皆非者,以系生生之意欲所活动而成之现实故也。悟情之四句,四句皆是者,以系智智之白乐所显现之理想故也。
生生之意欲,乃是自己创造之原理,自身即因是而造成,以依不减之业力故,非独自身因是而创成,即为自身所依止之宇宙万有,亦系生类所共同造成,此则名为共业所感,由是单独及共同二种创造故,我等之依正二报,遂因以造成,由此言之,自身既支配自己之命运,故所有自业,均自得其结果,而一切均由自己主宰,自己之所有行为,即由自己审判之而不待于他人之审判方与以善恶之果也。此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即是自然之法则,若依哲学主义,则可谓之为意志哲学,但此并非佛所发见,亦非佛之哲学,盖以人生之现实,实即如是也。一言以蔽之,此即生生之意欲外现之力也。自身固因是而显现,宇宙亦因是而显现,盖以一切皆是由此生存欲之力而显现者也。至于彼求知欲,则适与是相反而为一种内观之力。换言之,求知欲者,即是内观自身,内观人生,内观宇宙之根本动力也。此内省之力,渐渐进展而至于自内证智,始能达到于智智之自乐位。总而言之,依意而现者,斯为现实,依智而现者,斯为理想。十二因缘之业感缘起者,意之所现也。与是相反之八正道中道实相者,智之所现也。若以八正道视为纯系伦理道德之条目,则其知见实为不足,佛在世五十年之说法,其内容无非八正道者,此八正道中之正见,乃是一代哲学的知见之总体。此中正行,乃是一代戒律的训练之总体,此中正定,乃是一代冥想的禅观之总体。意之所现者,即是自然界生生之现象,智之所现者,即是个性界独特之佛身智智之实相。所云凡夫者,谓住生生此岸之生类也。所云佛者,谓住智智彼岸之圣者也。介乎佛与凡夫两界之间者,则为菩萨,此菩萨即是居于能为佛凡两界连锁之圣地而司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大业者也。
今试就已达于智智彼岸之觉者而一探其内容,则彼亦不过生类生命欲与知识欲之扩充与延长而已。生命欲已成满之觉者,则具有永远之寿命而获得无量寿位,知识欲已成满之觉者,则具有无限之光明而获得无量光位,至此二欲俱成满时,则名为悲智圆满之大觉位。其所以如是立名者,则以佛教以成全生类之生命欲为最上之慈悲,以毋杀生毋伤害为根本之教义,故迳可以慈悲与生命视为同等而以无量寿表无限之慈悲也。至于以光明表智慧一事,则前曾已一再申述,是故此无量光即所以表无限之智慧也。综合言之,故称究竟位为悲智圆满之大觉位也。
由佛智所显之慈悲,以救济为主眼,然此之所谓救济,并非盲目的救济,亦非拣择的救济。盖与以自觉而救济之者,方是佛教之救济也。此依自觉之救济,唯在佛教方具说之。即如真宗,虽若改变佛教全体之宗旨,犹且教人以他力之信念,教人以自佛方回向之大信心马根柢而以佛之理想为理想,如斯佛教,实系以自觉为中心之宗教,实系以伴有觉他力之自觉为其中心教义也。是故佛教,无论在何时观之,均非生之宗教而系觉之宗教,均非希望之宗教而系觉悟之宗教,非是依祈祷而系生命之宗教,乃是依觉悟而迎慧命之禅定宗教,此种宗教为过去已有长久历史之宗教,但亦是极合乎现代且能支配未来之宗教,在哲学的宗教的波动顶点之印度,此佛教既尝征服之,则在今日哲学的宗教的破灭时代,此佛教实负有救济之使命也。处今缚于生生之意欲之物质世界,谋所以救济而与以智智之自乐,在目前之斗诤时代而谋和平之实现,其具有此种目的及切实办法者,其唯佛教乎? (《威音》第73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