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
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
----中国禅宗的特色 王守常
主办单位:中国嵩山少林寺
中国文化书院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时 间:2009年4月28日
地 点:嵩山少林寺经堂
现场速录:郑州达成速录服务有限公司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法师大家下午好,“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今天是第二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北大宗教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学院兼职院长王守常先生,大家欢迎!王守常老师我们认识很多年,也跟少林寺有研究,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禅宗特色》。(掌声)
王守常: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今天下午我要讲的题目是“中国禅宗的特征”。我们这个做学术研究的读书人闯到庙里来讲禅宗,像是禅宗那句忌语“一说便错”,我就想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讲,我就从禅宗很多实证的东西我没有去做,有人讲禅宗或者讲中国佛教会从概念去讲,我也不是从这个角度,我把它放到中国大文化背景来讲,从这个角度去讲,来说我们的哲学史和宗教史的一个方面。
然后在讲课当中会涉及到一些中国文化,或者涉及到其他宗教的问题来对照一下。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有一直有这个观点,只懂一种宗教的人,是不懂宗教的,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你没有比较,没有比较你很难看到宗教的特质。假如我们就这么一个问题先说起来,说宗教里面要有几种宗教去比较的话,如果我们以佛教和其他宗教对比,我提四个观点,你们看看是不是有一点新意。
第一个,佛教与其他世界佛教相比佛教没有创始说,其他佛教有创始说。这是跟其他佛教的最大特质。所以佛教和西方佛教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西方佛教比它没有神的崇拜,严格地说释伽牟尼是一个王子,后来去实证实修,成为今天佛教的教子,但是他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我们说的宗教上的人和神,就是把人赋予神的魔法魔力。
第二个,我们佛教的传播并不是大乘佛教,他有一个弘愿,如果不能把在座的渡出苦海,他就誓不成佛,他的概念是人人都可以成佛。其他的宗教他就不许人可以成为上帝,所以我们看看基督教有没有一个信徒说我是上帝,包括伊斯兰教也不敢这样说。所以这个是佛教中的特点。所以佛教主张是依法不依人,这是跟其他佛教的相比是佛教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就是佛法具有包容和圆通的特征。其他宗教比有就可以看到飞机明显,其他宗教也很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而佛教没有,这是佛教一大特征,只有和其他宗教比你才可以看出来。
第四个,佛法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讲爱是无限的,如果你和其他宗教比,你可以看到佛法和佛教讲的爱是无限的。其他宗教我在比利时开宗教会的时候,有人的观点说西方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他们也讲不是其他宗教不讲,但是他们怎么讲呢?他关心它的教徒、关心它的信众,可是他从来不会讲这些话,所以会关心、会关爱他的异教徒,这一点佛教中没有这个概念,这是我看的和其他宗教比较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第五点,佛教和其他宗教在生死问题上来比较,其他教都讲往生净土,佛法讲往生天堂。
佛教净土在哪儿,心净就是佛土净,所以它不仅是真,所谓出世法它不是入世法,所以我们大概从五个角度去比较,用佛法去比较其他宗教,可以看出佛教在这方面有它鲜明的特征。
当然我们这样讲,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错的,不能用对错来讲,只是意味着不同文化背景下满足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不同的特征,这是我的开场白。跟大家提到,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讨论一下佛教,特别是禅宗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讲要把它放在大文化上讲,我们题目是“禅宗中国”,那么就先要讲“中国”这两个字。“中国”这两个字要如何解释?问什么是中国?可能大家耳闻目睹,熟的不得了,平常大家都会说中国怎么怎么样,但是问在座的各位“中国”这两个字如何的解释,恐怕上午我们讨论的时候有历史的中国,有政治的中国,当然也有文化的中国。我们从早期历史文献里面介绍大家对“中国”这两个字的理解。
首先这个文章是在《战国策》,这个是春秋时代的,在这篇文章里头介绍了中国,他说“中国者,是聪明睿知之所居”,这个地方居住着的人非常聪明,思维非常发达的一个族群,“万物财务之首,圣贤之所教”这个地方推行的是圣贤的教化,“仁义之所施,师乎礼乐之所用”,这个地方可以讲仁义礼信及道德的教化,然后他就讲“远方之所观乎也,蛮夷之所必学也”,这个地方是远方的人过来学习,这个地方是蛮夷学习的地方。这就提出了“蛮夷”这个概念,“蛮夷”的概念对应的就是“中国”的概念。
我们要介绍中国得先要画一个图,没有图中国这个概念大概介绍不清楚,蛮夷指的是什么地方?中国指的是什么地方?我现在大概画一下图,这不是春秋时代的地图,是现在中国的地图,这是黄河,这是长江。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夏、商、周开始,“中国”这两个字从商周时候出现,因为在夏商,商的时候我们知道,商就是在我们的河南,商都是现在的安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周本来是在西部的一个族群,它强大以后,就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它的地理位置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看图),这是它管辖的地区,商周时代,就是“中国”在内,蛮夷那时候叫四夷,四夷在哪?四夷在这。商周的时候中国这个概念,居住在这个地区的是最有聪明才智的,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推行圣人的教化,遵循礼仪的制度。相对四夷,北部就是北狄,这是朝鲜、这是日本,加上现在的琉球,统统把这个地区叫东狄,春秋战国时候,周文王建立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叫楚国,上海这个地区就是吴国,吴国偏下一点点就是越国。春秋末年靠南边的三个国家,再往下,包括现在的东南亚这个地区,就叫南蛮。甘肃的天水,再往西走,包括现在的中亚五国,这个地区叫西戊。这叫四夷,所以中国在内,四夷在外,而中国这个地方推行的是礼仪教化,所以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万物利益之所用,礼仪教化之所施。中国就是这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一直延续到北宋的时候,北宋有个学者,这个人叫石介,他写一篇文章,叫《中国论》,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北宋的时候从草原走出的一个民族来攻打内地北宋,所以北宋两个皇帝被辽军掠走,宋朝就迁安到杭州。这个时期石介就写这个《中国论》,这个《中国论》的内容和《战国策》的内容是连续上演,这个地方和四夷比,当你四夷的地方还在皮毛的话,这个地区已经开始纺织了,当你还吃生食的时候,这个地区已经开始烹调,当你还居洞穴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有建筑,当你的地区还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制度设立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有一套礼仪制度。当然我们说“圣人之教化”,接着这篇文章最后说,如果你不向我学习可以,互不相扰,各自为章。
《中国论》的概念一直贯穿整个的中国传统社会,最后康有为就讲了一段话,他说,“中国能礼仪则中国之,中国不能够礼仪,则夷狄之,夷狄如果能礼仪,则中国之”。这段话非常重要,他说中国能够礼仪,这个礼仪不是我们现在的礼貌,礼仪是一种制度。大家读《论语》的时候可以看到,每个阶层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和要求,中国能够按照这个礼仪制度去走的话,那么它就是中国,如果中国不能够按照这套礼仪去做的话,那么它就变成了夷狄。这句话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夷狄能礼仪,住在四周的这些落后的族群,如果他能够礼仪,他就变成中国。
我虽然姓王,其实我有个复姓,写下来大家就知道了,“完颜”,应该说是女真族,到了清代皇太极把北部的少数民族统一了,所以我这个女真族就我们就归到满族。就是这个野蛮的民族入驻中原280年统治中国,那么这一个马上的民族统治中国,他能够行使这套礼仪制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意思是中国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虽然开始是个地理概念,它的全部内容已经展示他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种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文明的概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流传下来,中国的概念,还有其他的一些例证可以表明,从秦皇岛修了长城,一直修到嘉峪关,为什么在中国那么长的历史时期,各个朝代都要修这个长城。以今天的眼光看,长城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不是仅仅是一个伟大建筑,它的符号的内容,什么内容表达了征服的内容,它和周边不是争夺和被争夺,它的文化和周边是不断交往的过程,所以叫“协和万邦”。长城就代表是这样一个和谐的概念,它不希望四邻的进攻,所以要筑一道城墙,周边落后的民族也不断的进入中国,也发生很多次的战争,但最终的结果都是需要用和亲的办法换来和平。
尽管侵入中国战争频繁的不少,但是最终的战争都不是一种暴力方法去解决它的根本的问题。这样我们谈到早期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就是兵家。兵家说:“百战百胜非善战者”,打一仗两仗取得胜利不是最好,什么最好?不战取胜利,这是善战者。所以中国在兵书里面描写都有这样的概念。所以它说“兵者,国家之大”,战争是国家最大的事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因为战争是可以死人的,那么死者不可以复生,亡者不可以复存,因此战争一定要查。怎么查?一曰道,什么是道?道就是另云同意,咱们古代不像现在有个民主制度举手表决,但是要体现统治者遵守、体贴百姓的意愿,怎么体贴?善服民意。因此战争要提出三个条件:“非礼不动,非德不用,非威不战”,所以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我们从兵书里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和谐的观念,中国这个概念在我们兵书里面是可以体现的。
我今天先讲一个概念是把它放在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看中国的历史,到了晚清,明代灭亡,明代末期有一个学者黄宗羲提出一个概念,他说“亡国和亡天下”的概念,这个“天下”也是中国的概念,所以“中国”的概念有天下的概念,有华夏的概念,还有大雅的概念,这都是中国的概念。在这个地方他提出的概念,为什么要说“亡国亡天下”呢?亡国对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来讲,他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中国的历史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除了少数几个朝代,大部分时间分裂的,分裂的时间比统一的时间还要多一些。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那四百年的时间,全部是西域的民族进入中国,当时我们说五胡十六国,当然不止16国,大部分西域的民族进入中原。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发生很大的转变,也是我们说的中国人口移动最频繁、规模最大的朝代也是在魏晋南北朝。因此在中国历史当中,这个朝代灭亡,另一个朝代又出现,对一个读书者来说,他为什么说“亡国”是一个概念?因为唐代是李世民、李渊父子建立了,到了宋代是赵匡胤建的,所以叫赵氏王朝,一个王朝兴盛一个王朝灭亡,但是两千、三千年中国文化历史里面,虽然王朝不断的叠变,但是中国、天下没有改变,或者中国没有改变是什么,就是它的文化没有改变。所以它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因此对中国传统来说,亡国无所谓,亡天下对他们来说有些痛不欲生。晚明时期,黄宗羲他一看到又来了一个异族就是这个满族,这个满族人如能把他理想中的中国文化延续下来,所以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明狄笔访录》,后来满族入主中原以后,从康熙开始就建立勤讲制度,有点像今天讲课,或者像今天政治局的学习制度一样,请一些大儒来讲课,然后开始编辑整理中国的传统书籍,当然也毁了不少,但是也把中国重要的文献通过“四库全书”、“万言轮库”这种方式来保存下来,应该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做出一定的贡献。这都是中国的概念理解的,保留了中国文化有个延续。只是到了晚清,这个局面就改变了,这个改变是什么?晚清的一个大臣叫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他看到的这个历史现象叫“三千年未有之夷向”,什么意思?中国历史到了晚清的时候,李鸿章非常感慨,三千年来我从来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变局,就是我们在西方文化开始主居中国,这一百多年我们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不断的在批评自己的文化,比如开始认为自己不行,什么不行呢?是船不行,炮也不行,所以搞了个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搞的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从那个时候发生的,但是军舰也造了,也到欧洲买了很多的铁甲舰,而甲午战争依然败的一塌糊涂,中国非常震惊,怎么会败在旁边一个弹丸小国呢?全国开始考虑,这到底是什么问题?是我们的制度吗?所以开始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运动不成功,晚清的保守派不推行这些新政,戊戌变法唯一的一个成果就是建立一个京师大学堂,也就是我们北京大学的前身。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国人还在反思,中国的问题出在什么?出在我们的思维方式错了,出无在我们的价值观念错了,出于我们风俗习惯错了,包括我们的审美意识也错了,一切都错了,这就开始了五四,开始彻底打倒旧文化。五四到现在又过了几十年,今年国学开始有新生,开始要追问自己文化的传统。这个过程走一趟就是一百多年。那么宗教也在不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如果我们也把它放在历史上讲就可以看到这个发展的途径了。
佛教,大概我们现在从历史文献这个角度看,就是汉代中叶,就是汉明帝的时候传进来,只有这个记载的材料,还有其他材料,可能某一次的考古可能会出现,但是现在还不肯肯定,大部分学者认为他们在汉代中叶佛教传入中国,咱们走的是两条线,一条线走的是西域,沿着西域到了中原,从中原传到的韩国,从韩国到日本。我们把这条线叫做汉传佛教的传经之路。还有一条到了西藏,叫藏传。还有一条顺着南往走传下来,叫小乘,但是越南不是小乘的佛教系统,越南的寺庙虽有小乘的,但是大部分是大乘佛教系统。现在学术界也有一种说法,除了这三个佛教传播路线,应该中国的佛教还有一条海上传播路线,当然现在这个文献材料不够多,考古的材料也逐渐发现了一些,比如我们现在沿着连云港这条线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石刻,大家如果有兴致可以看到,到山东的淄博、青州的的龙泉寺,十几年前有一个地库发现,那里保存了大量的佛像,那个佛像的雕刻大概可能要比我们现在龙门石窟还要漂亮一些。这部分石刻的像当初从最早是隋代,最晚到宋代,这个如果还不能证明的话,我们在连云港也可以看到石刻,大概是追溯到汉代,今天在少林寺,少林寺达摩也是以为过江,以为过江是过的什么江?别人说过的长江。这样就可以证明,在我们读的历史文献有一部书叫《弘明集》,里面有华夏论集,还有“理惑论”,特别在《弘明集》里的“理惑论”,这是一个中国人皈依了佛教,他站在佛教的立场来批评当时儒家的传统,这个书里头保留了这么多的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其中提到一点,这个“理惑论”里面有一个人叫牟子,他为了避难,把他的母亲搬到交趾,这个地方就是现在越南的河内。所以在河内这个地区,它大部分文章应该还有在汉代中叶的时候描写在交趾郡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一些佛教徒和儒家之间的辩论,或者佛教徒和当地道教的辩论。都在这里里头记着。那么这场辩论让我们知道什么汉代历史,让我们知道在汉代河内这个地方就有了很多中国文化和佛教,因此我说海上这条路线可能会随着材料不断的发现,或者考古发现,来证明可能还有个海上的佛教传播路线。
我们接着再把历史从汉明代说起中国佛教的历史传播,佛教最初传播进中国,主要还是在宫廷内的传播,大部分都是一些中国上层社会对佛教的欣赏和接受,不过他代表中国的神仙方式的方式去了解佛教的东西,这个时候佛教还没有更广泛的传播。但是它为什么到了魏晋南北朝突然佛教大兴起来?这个跟儒家的文化有关系,我们知道儒家到了汉代就变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进入了意识形态,举个例子,读《孝经》都知道,父母亡时要守孝三年。三年在论语当中出现,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孔子说你母亲怀孕十个月,生出来一年要抚养,两岁可以走路,三年照顾你,你说父母死了你守孝三年还嫌多吗!这个孝理观念到了汉代就变成一种制度,父母死了就要守孝三年,而且要在坟墓上住十个月。这就叫制度化,制度化就出现很多违背自然的东西,还是受到儒家的意识形态化逐渐的衰弱,汉代将近三百年时间,儒家从顶峰跌下。
到了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多年时间,全部都是异族进入中原,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你读《三国志》里面就可以看到,白骨遍地,今年是一个饥荒年,人吃人,这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在这种混乱的时候,百姓没有一个信仰,如果儒家可以带来这个社会的信仰,你这个意识形态化已经瓦解了,因此这个时候的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痛心疾首,可是他没有办法。像竹林七贤这些人,把中国的学说另外的一些东西,就是我们说的玄学发展起来了,所谓玄学,就是这时候开始讲《周易》、《老子》、《庄子》,透过这种学习来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大家看看读了过去叫颓废。看到这个社会自己解决不了,他们整天的喝酒,整天不穿衣服,天是房子,房子是衣服,经常不穿衣服,吸毒,表示他对社会的一种反抗。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多年的时间,佛教就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需要一个解脱,儒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佛教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
我们先把历史停留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从汉代中叶到魏晋南北朝,这将近有600多年的时间,有些什么样的辩论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大的辩论先开始从形神开始辩论,儒家反对并批评佛教,认为灵魂可以转世,灵魂可以离开肉体,这对于儒家来说和中国文化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们前面要再介绍一个它的历史来源。这个从商周开始,商代的商纣王非常荒淫无诞国网,他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一个合法性,商纣王说什么呢?说“帝生子立商”,我是上帝生的孩子来统治你们。这是给他找了一个统治的合法性,这样的话,就相当我们在人类学里头,宗教学里讲这是人和神,商纣王给自己确立的是人和神,就是这个神有人格化,凡是人类早期的存在,先都是自然生存法,你看到刮风下雨不理解,是不是后面有一个超人的力量在操纵,什么风神、雷神、火神等等,等到有了统治阶级,他要给自己的统治一个合法性,就建了一个人和神。既然你是上帝生的孩子,周灭商的时候也找一个根据,说我要“替天行道”,替天行什么道呢?因为你商纣王没有做到“敬德保民”,因此,我替天行道要把你灭掉。各位,这就是中国文化开始从这么早期,从商周开始,就用这种人文道德的观点去改变宗教。因此,从商周开始到孔子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孔子的《论语》就讲了,神是什么概念呢?他说“祭神如神在”,他没有说像,什么意思?我要祭祀它它就在,我不祭祀它他是不是就不在呢?他没有讲这句话,但是我们从其他文献可以看到,他基本上否定了人和神,或者否定了天的概念,否定了神的概念,为什么?他说“天何言哉,百物生焉”,天什么话都没有讲,万物都在自然发生着,万物的发生不受你天的主宰,万物发生后面没有一个神的主宰,因此他把人文道德放到宗教里去解释,然后建立他的政治方面的一个立场,他告诉百姓应该是“敬鬼神而远之”,他说对鬼神要有一种敬畏。
我们举这么一个小例子,这几段小文献就可以证明,中国在周以后,中国的文化里头逐渐逐渐就用人文道德去改造宗教,这就铸造中国文化的性格,什么性格?没有太多的虔诚宗教的概念。今天上午一些学者说中国没有宗教概念,但是他没有解释清楚,这个文献告诉我们,什么叫没有宗教概念或者宗教的概念在什么地方存在,我们说从这一段文献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里头,逐渐逐渐有宗教的概念在淡漠。但是在世俗社会,或者我们说的传统社会里面的世俗社会,就是世俗、百姓这个阶层,他有宗教的概念。但是这个宗教的概念是非常功利化的,就像今天来到寺庙来上香,都是求福,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今天这个庙解决不了问题,他明天就拜另外一个庙,如果另外一个庙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就拜道观,如果道观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可能拜神行太保,他非常功利,而且在上流社会没有太多的宗教,而且我们说,中国宗教信仰非常的薄弱,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但是我们相对来说,宗教的影响在上流社会,特别是精英层,读书人的这个族群它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宗教,这个是跟中国文化这么早形成的人文特征的关系。
我们说这个意思就是提到中国没有这样一个神的概念,因此,佛教在从汉代开始,儒家就是从“形神”概念来跟佛教讨论,他批评你的轮回说,对他的灵魂说,他说形神是可以合一的,就像烛光一样,什么烛光?就是蜡烛,蜡烛火焰就像刀刃一样,刀不是有刃吗,刃要立在刀柄上,那么烛光离不开烛体,所以神离不开形。由此证明形神合一。
另外一个批评,主要是从中国孝悌的概念。我们知道从伦理开始,就有很多讲到孝悌的概念,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流,父母之意不可逆,父母不从要己劝说,轻微的劝说,父亲还不听你的话,母亲也不听你的话,你只能劳而无怨。《论语》讲到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孝悌的概念。
佛教传到中国,对中国文化里头一个习惯,既然你父母在,你为什么云游到中国来?弃家室兼财务,都不符合孝悌的概念。这都对佛教提出了非常大的批评,这样的文献材料刚才都有《鸿论集》里头都有体现,这种辩论状态从汉代末期延续到藏族史,从这三百多年的时间围绕不断的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争议、讨论。这个怎么办?我们就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外来的思想必须要跟本土的价值观念上要做一定的调整,如果不做调整,那就没办法在这个世上存在,这个时候大量的《易经》开始出现,很多经都已经翻译出来了,这个《易经》首先是给传播提供了一个方便。第二个社会比较混乱,佛教起到的普渡众生的作用,所以佛教得到普遍的发展。但是它还要继续发展,它就不能够回避中国文化对他的质问。因此在这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有几部经出现了,一个是《五合律》、《善至经》、《佛说孝子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我猜佛说《孝子经》和《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不一定是印度的原版的经文。现存残留断片我们看不到这样的价值观念,我猜想这是中国佛教应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调整。这个概念里,比如说《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有十种恩难报,从十月怀胎,到母亲一百岁、儿子八十岁,还要仍给儿子。这个时候就说明佛教开始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做出了调整。因此除了对佛供养,还要对父母供养。在我们去敦煌石窟啊里可以看到一些造像的新的特点。
这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出现这样一个变化。到了隋唐,这个我们要提到禅宗的问题了,佛经大量的翻译,促使了佛教巨大的发展,所以这个时候分出很多派,各个派都建立了自己的供奉经和他的一套自我侍奉的一些东西。但是随着法严宗等,宗教的快速发展,到了隋唐,你可以看这句话,“教外别传,,一枝独秀的禅宗出现”,我们从这个话可以看到,到了隋唐的时候,禅宗突然有了重大的发展,为什么它会在这个时候有突然的发展呢?我做一个解释,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主要有三学:“戒、定、慧”。“戒”是戒律,“定”是禅定、身心方法,“慧”是对佛教义理的了解,从汉代传到中国,戒律这一块没有发展,《戒经》很少人了解。禅定这一块也不推行,大量的是读书人对佛教里的仪礼特别的研究。现在很多人从文学开始,所有经里面涉及到很多很多的故事,很多很多精美的语言,都被中国的读书人开始非常有兴趣的探讨,所以佛教的“慧”得到巨大的发展,这个我们可以看到。就像我们今天的使用的汉语,大量是佛经的语言。去年我请钟大名(音)来北京讲演,那也是一个缘分,在之前他正在翻译《决经》,里面译到这么一段话,“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为什么我要选这个话送给宗萨(音)呢?那个活佛不仅是一个出家人,而且是亚洲最会讲故事的电影导演。他既是出家人又从事电影导演这样的活动,所以我就想到这个。这个电影就是佛教的概念,“影”,我们知道法是不住,它如电的影子一样刹那消灭,但最根本的是大慈大悲,大智大勇。比如现在日本的相扑,这也是佛教的词汇,所以我现在老是开玩笑的说,现在佛教在网上很多的经文,大家把现在的话语放进去,你去搜一搜,一搜很多的话语都是佛经的出现,甚至很多的故事。
从文学方面、历史方面,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慧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慧学”发展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对佛法的了解都停留在文字的上面,而忽视了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开悟的那种生命的体验。那个生命的体验是鲜活的,可是不去从那个上面理解,反而在文字上讨论,这是“慧学”所造成的弊端。这个弊端的出现谁来解决呢?当然由教派一枝独秀的禅宗来解决,所以禅宗上面就说不立文字,为什么要不立文字?因为“语言道断”,于是语言就离开了对佛性的理解。在早期佛教里的《阿含经》里面我们看不到这些词,这都是后来的我们可以查到的概念。像《金刚经》可以查到,但是早期的《阿含经》里看不到这一类的词汇。
在大量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佛教义理有那么大的兴趣讨论,可是他已经忘记了释迦摩尼菩提树下对生命领悟的概念,因此禅宗的出现第一个概念就是不立文字。不立文字不是说它没有文字,它所记录的文字题材,基本变成“语录体”,比如说我们说的“禅宗录”、“慧言录”,这都是对话体,没有长篇大论的讨论。针对中国佛教里面停留在文字上讨生活的转型开始的。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概念里头,归于形式的追求,过于忽视了内容的概念,所以禅宗开始要“呵祖骂佛”,“呵祖骂佛”当时的禅师都有,文献材料都有。我们举个文献材料,这段材料在《景德传灯录》,是个德川禅师说的一句话,他说:达摩是一个老躁胡,达摩祖师是一个躁动的胡人,释迦老祖是干屎橛。在座的法师都看到过这一段《景德传灯录》,我不知道你们读到这一段是什么感觉啊!文殊菩萨普贤是单身汉,菩提涅磐是一个系牛桩,就是系牛的桩子,十二宗教是鬼神纸,就是上厕所用的手纸。这是一段。再看另外一段,这段也是在《景德传灯录》里的先见禅师说的一段话,有一天他上床说,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躁胡,实地不错是单吃汉(音),本庙拉决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磐是个系牛桩,十二宗教是个鬼神纸,释老祖是个干屎橛。文言禅师答一个人问,如何是佛?文言答:干屎橛。然后接着又说了一句话,“释迦出生,释迦摩尼出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其物,环顾四方,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帮子打死被狗吃,图个天下太平”。各位可以看看这几段,这样的文字非常的多。我们在想,为什么会在一个宗教的系统里头,这些禅师都是出家人,为什么可以拿自己的祖师爷,或者拿我们的佛教这样的调侃、开玩笑呢?在座的法师今天谁还敢讲这种话?用我们今天的话是是极大的不敬。这是在那个时代的,你所有出家人都是在慧学文字上讨生活,你局限于在文字上,根据不了解释迦摩开释的生命,所以用一种极端的形式把这种形式完全打破。
所以不仅骂佛,还把佛烧掉,为什么?我早上不用做早课、晚课,你只做到挑水担柴都可以体会到道,所以你要做到明心也可以见性,这个就是佛性。顿悟你就可以成佛。佛教传入中国从汉代中叶传入中国,我们用很简单的几个文献把它连接可以看到,它差不多经过一千年,完成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当然这个完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我们看到魏晋南北朝六七部的《经》出现,这是印度带来的,经过跟本地文化的碰撞,做出的自我调整。到唐代,差不多经过一千年,它彻底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所以我说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因此引起很多人的议论说禅宗不是佛教,可是你说禅宗不是佛教,因为它打破了形式,它可以没有早课、晚课的形式,它没有佛祖崇拜的仪式,但是你没有理由说它不是佛教。所以在我们文献大量的说把禅宗看成中国佛教最有特色的一个革命,因此我们把禅宗叫“心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过程。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宋以后,中国佛家基本走上衰落,走向衰落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禅宗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众多的禅师,因为他要呵祖骂佛,要取掉佛教修行的仪式,就造成狂禅出现,满大街都可以称自己是释迦摩尼,没有形式化了。所以禅宗就逐渐衰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到明代中期以后,汉生法师、欧立法师等几个大和尚开始重建规矩。这个时候衰落的原因是它打破形式,它打破形式化,不要形式。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时候,佛教为什么开始衰落?我要讲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中国文化的概念,到宋代以后出现一个中国文化一个新的开创,我们叫“宋明理学”出现,宋明理学的开创人,比如说我们说“二程”,程颐、程灏或者是朱熹,或者是张傤等等,这些宋明理学完成一个什么概念呢?它吸收了很多佛道的资源,重新在中国文化里建立一个新的道统,这个新的道统是谁提出来的?是唐代末期的韩愈提出来的,他看到佛教巨大的发展在唐代,他从经济上批评佛教,说佛教耗用国库,在思想和文化上,他写一篇文章叫《原道》,他说从中国文化早期的商周开始,文王、武王建立中国文化的道统,到了孔子继承、孟子发展,孟子以后道统就失去了,就是刚才说了从汉代到魏晋佛教传入中国,儒家的道丢了。那么韩愈在汉代末期呼吁重建中国的重建中国的道统。谁管这个道统呢?就是宋明理学。
我们可以看到宋明理学这八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宋明理学家都是和佛教和道教的人士有非常过密的交往,所以我们说这些宋明理学是“出入佛老数十年,终归六经”,意味着他们在出入佛门的时候,和佛教的法师、道教的道长有相当密切的交往,但是他们最终“终归六经”,最终又回到了儒学的历程。所以宋明理学的出现代表的一个方向,以儒家作为主教,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然后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儒家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主体,佛教和道家作为附属被儒家所接受下来。可是宋明理学一方面接受儒家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一方面批评佛教、批评道教,这是宋明理学一个很大的特点。
你要是仔细去看那些文献你会发现一个特点,这些所有的儒家的学者,大部分的思想和观点是完全来自于佛教,早期的中国文化里面讨论问题里面很少有那么详细的,特别谈到心性问题,谈到性和理的问题,很少有非常细致的论述,而宋明理学在这个地方,包括心物,包括理气、道气这些问题,讨论的非常的详细,这些讨论的根源就来自于佛教。
我们举个例子,宋明理学里面有一个我们说的心学,心学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叫王阳明,王阳明要讨论心的问题,所以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什么意思?就是心外没有一个东西存在。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说理不在心外,理就在心。百万法文都存于一心,都存在你的心了,所以明心见性,段佛成佛,你不要去怪心。因此我们说是佛教滋养了宋明理学,所以理学在这种心性的讨论上完全接受佛教的概念。到了明代的中后期,我们说的寒山法师、欧立法师等等,他们都开始说这样的话,叫“四书直解”,一个出家的法师去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不是很奇怪吗?实际上并不奇怪,到了宋以后,佛教和儒家思想在这里头有相互的融合。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四书》里讲的,什么叫格物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样修身呢?就是治直格物,修身诚意,在佛教里什么叫格物啊?儒家在修身里的格物没有讲的非常具体,什么叫格物?欧立法师是这么解释的:就是以手格物,用手做一些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格物就是实践的过程。可是智一法师就说了,什么叫格物?“我法两执错,物自格”。比如还有一个,《大学》里头有一段话,“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就有所得”。这是讲,一个人对自我的了解,用一连串的话来讲,你要能够心定,心定以后才能够心平气和,安身立命,安身立命以后你可以沉静下来,你就可以有思考的能力,有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你就有所得。佛教怎么注释这一段呢?他说,“二空妙观无间断”,就是说今天坐了一屋子人,他不是讲的不是这个空,他讲的是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你没有自心。这就是“妙观无间断”,这样你就知道儒家知止是什么概念。
再举一个例子,儒家讲的修身,他怎么解释呢?“修身者,第八识既成无漏”,你儒家讲的修身就是我佛讲的第八识,这是唯识里的一个概念。第八识要成为无漏识,就是无烦恼。无烦恼你就是修身。
我们举这几个例子都是想证明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当中,它不断的接受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也不断的接受了佛教的资源。
因为时间问题,我们不能举那么多的材料,最后举一个关于生死的讨论问题。这段材料我们是在《阿含经》里看到的,在《阿含经》里面的卷期有一个小经,就叫《弊宿经》,不大不长,所以在《阿含经》的卷期,就讨论一个佛家出家人的迦叶和儒家知识分子的讨论,这个讨论到生死问题,讨论到佛教的轮回问题。我们就拿这个经来举一个例子,看看双方在概念上不同的理解。因为中国文化里头从伦理开始关于生死文理是回避掉,因为孔子说安得生,焉能死,生都不让,还谈什么死。接着讲做人要有三命,第一天命,第二大人言,第三是圣人言。唯天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人力不可及的地方你要敬畏,生命可不可及啊?生命也不是人人可以自己作主,所以对生命也要敬畏,都有回避,而佛教许多回避。明代菡萏说,没有生死就没有佛教,没有佛教就没有生死,。
这个经里的讨论非常有意思,因为时间的问题我不念原文,我把原文做一个解释,用白话解释一下。鄙俗(音)是个人名,这是有儒家身份的一个人名,他说我不相信人生前做恶业,死后有地狱。因为我没有看到人死去后下了地狱以后回来报告,如果有应该人死后回来报告说他死后下了地狱。而迦叶这个和尚没有直接回答生前做恶业死后进地狱的问题,他就举一个例子,他说人要犯法,临行前你跟狱卒要求跟老母告别,狱卒也不放你回去。如果你说你要进了地狱,阎王小鬼能把你放回人间吗?你前面儒家说我不相信生前做恶业死后下地狱,因为没有看到有人回来报告。迦叶回答说,人临刑你给狱卒说回家和老母告别,狱卒不让你走,你进了地狱阎王小鬼也不会放你回来。这个问题我给你做了解答。这是第一。
第二,儒家这个人说你说生后做善死后进了天界,但是我怎么没有看到有人死后回来报告说上了天堂。下地狱他不相信,进天堂他也不相信。迦叶说,比如人掉到厕所里,别人把他救出来,把他洗的干干净净,供以美食、还美女娱乐,你说这个人还会不会跳到厕所里?迦叶说人间就是一个厕所,往生天界人快乐无比,他哪肯回来报信呢!天堂那么快乐他为什么回来呢?
第三个辩论,鄙俗说我有一个亲属进尺五界,临死的时候我说你要快死了你马上上了天堂,你上了天堂你一定告诉我你上了天堂,结果我亲属死了好几天也没有来报告,他不可能骗我,因为他是我的亲属啊!你说哪有天堂啊。迦叶说的,天堂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一百年,你亲属上天几天了?鄙俗说:上天两天了。迦叶上天两天他还高兴娱乐呢,等过了两天再回来报告,那意思就是说要过两百年、三百年回来报告。鄙俗又跟他辩论,说你们说人死了灵魂可以投到别处去,既然灵魂可以投到别处去,为什么我没有看见你的灵魂从你的形体走出来?迦叶说你做梦的时候灵魂就会离开你的身体,你旁边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能看得到吗?更何况死人呢!
鄙俗(音)又说,把人的身体一块一块切开,把骨头都砸碎了,我都没有看到灵魂是什么东西。迦叶说:钻木可以取火,你把木头砸碎了,你也看不到火啊!鄙俗(音)又说,既然你们佛教出家人认为人死以后可以升天,过的比活的时候还要好,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自杀早点上天堂?非常重要的话,佛教的话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迦叶就说:人要相信死后佛断,有来生后世,善恶有报,应该活着的时候行善,劝别人行善,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处。各位出家人读法和没有信仰的人读法应该是一致的,到底有没有天堂地狱,在整个《弊宿经》里头没有预示,可能在佛教的绘画里头,把天界描述的金碧辉煌,然后莲花铺道,美女如云,那个干什么呢?那个实际上就是迦叶最后的话,那个就是告诉你在世的时候多行善事。有没有后来的天堂?有没有地狱?《弊宿经》里在我们看来,没有说有,也没有说没有,可是有地狱的设置,或者天堂的设置都是告诫活着的人要做善事。
我相信这时候的佛教和中国文化基本上符合,但是它对中国文化是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观念,当然在佛教的生命观和佛教里面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为儒家虽然回避了死亡问题,但是我还告诉你,你生来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要有担当。而佛教你是从无明法身的,长了眼睛、鼻子,然后你开始有了观察外物,然后你开始有分别之心,然后你有了苦恼,然后你应该不断的修行,消除这个苦恼。这个不是一个对错,不是有的人说你佛教错了,儒家多好,或者基督教错了,基督教不是无明,基督教是原罪,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着原罪。儒家是你人来到世上,因为我给你设定一个概念,人之初是性本善的,这个都不是一个对错概念,我们常常用对错概念去思考,这个错那个对,那个对了这个错,你看看,我们从差不多一个世纪都是这样思考,西方对了中国就不对,资本主义对了社会主义就错,市场经济对了,计划经济就错,哪有这么多对错呢!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面谈到的是一个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的,这个角度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一分为三,而不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角度是两元对立思考,很容易停留在对错概念上,这是我们长期在认识论上犯的这个错。而儒家不是,儒家讨论是一分为三,一分为三就是《论语》那段话,“叩其两端执其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扣其两端是敲打事物的两端,这两端不是平面的两端,这个两端指的是形式和内容,你对事物的两端体会形式和内容,你要很好的了解的话我要把握“中”,这个中不是这个平面的“中”,儒家讲的概念是讲“时中”,随时调整,这个中不是平面的50%的概念,这个中实际上就是三,什么是三?这是从第三个角度看。如果你不能够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的话,你对事物就会落在一边。第三的角度还要包括一个概念,“执中无权”,执中如果无权,权是变,如果没有权的变化,就像执一边,这是《论语》、《孟子》里讨论,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然不能交往,一个人出一个难题,嫂溺,你嫂子掉到水里,怎么办?孟子说援之一手,这样你和男女授受不亲就冲突了。如果授受不亲是原则,那么援之以手就是灵活,如果你坚持原则是错的,如果你援之以手,变成了一个常态的话,那你也是错的。在中国讨论的这些概念中,今天没有时间充分的展开,这里提到,所谓的一分为三就是佛教说的“中观”。既然佛教的中观学在魏晋南北朝有所发展,而儒家的这一套经典是在更早期出现,比如春秋战国时说的,这是不是对佛教中观学有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这样的思想有了巨大的发展,这是不是又反过来吸收了佛教的中观思想?我相信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特别详细的文献去考察和考虑。咱们今天时间我们不可以讲的这么详细,大概很简单、粗糙的介绍一点我对佛教的一点理解,因为我不是修行者,对佛教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字上,所以其中所包含的更深刻的含义我也说不太清楚,这是从文献上做的一点理解。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流传下来,它融合了很多很多文化,这个就是我们所有的“合”的概念,“合”的概念融合了这么多不同制度文化,这个文化才具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特征。后面所说的就是“和则相生,同则不继”,“和”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东西放在一起,它是有生命的,“同”是什么?“同”是相同的东西放在一块,它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下去。这是早期的儒家的“和同之辩”。包括今天所说的“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是统一思想。构建和谐思想是让多元化的思想得到发展,我想今后中国佛教界的发展或者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么两条。
今天我们讲课就到这里,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掌声)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