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明伏村 深山里藏着佛爷洞
唐县明伏村 深山里藏着佛爷洞
唐河自源头开始一路奔腾,转眼就来到了保定唐县大洋乡明伏村北部。这里四面环山,水势变缓,在一块断崖下形成一个安静的河湾。断壁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数处,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处洞穴外面上方雕刻着佛教壁画。在文史资料中,这里被称为明伏石窟或者明伏摩崖石窟。因为洞穴上雕刻着佛像,村里的老乡将这里称作千佛洞,也有的称作佛爷洞。
群山环绕的明伏村
明伏村现在属于大洋乡,四面环山,从通往县城的公路上下车,顺着山间小路再往下走五六里地,才能看见。路随山势有高低,转眼到了明伏村口,最费力气的就是上坡下坡。村里的房子也不完全是石头修盖的,不过还是随处可见石墙石猪圈。有一些还没有翻盖的大门保持着数十年前的风格,黑色的大门,青砖灰瓦,雕刻好的兽头突出出来。
打听起来明伏石窟,村里人听了一脸茫然,甚至说不知道。“就是咱们村里的一个石洞,里面雕刻着许多佛像。”“你说的是佛爷洞吧?”有人用疑问的语气搭腔。
在转了好几个弯儿之后,继续向北走,是一条低于地基的小路,两旁都是枣树和即将收割的玉米。好不容易碰见一个来地里割草的老乡,领着我们从小路来到了一块断崖旁边,下面满是河水。
断崖上的佛爷像
老乡领我们来到的断崖,距离村子只有200米的距离,因为没有路,七绕八绕,才能来到下面。其实也只有这一条小路可走,老乡说,当年断崖上面可以来到这里,但是过去一段时间有人挖沙,把断崖上的路给炸毁了,现在没有办法从上面走下来了,那里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断头路,上不去,下不来。
这块断崖其实就是唐河的南岸,唐河水从这里流下去注入西大洋水库,成为保定市生活用水。老乡说,这也是为什么这里水位很浅,距离地表仅仅几米。
现在这块断崖,从侧面看起来像是一个伸进唐河水里的鳄鱼头,上面满是碧绿的植被,下面是瑟瑟的水,老乡口中的千佛洞就在这个石质鳄鱼头的脸部,大约有十二三个洞穴,大大小小,零落地散布在断崖之上。
“老乡,能进到洞里去吗?”
“不知道,很多年没有人去过了。”看外貌,老乡的年纪得有六十了,他说自己不记得有人进去过。
“不过你们非要进去,就得攀岩,顺着石头脚跟,往前走能到那一棵小树,顺着树脖子再往上爬。不过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进了洞,多少年没人进去了。要是你们去小心水,你看着这里水很稳,可有四五米深呢。”
记者按照老乡的指点扶着断崖石壁向前摸去,到了小树下,发现此处距离石洞还有一段距离,只得作罢。于是,顺着原路返回。
老乡指着对面的断崖说能看见上面的佛爷像,记者顺着他的手势仔细观察,真的能看见露在外面的佛爷像。断崖上的洞穴大致能分为两层,洞口露出佛爷像的洞穴位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间偏上的位置。
肉眼可见得佛爷像共有三层,以中间一个独自占了三层的佛像为中心,右边三层佛像从大到小排列,每层四到五个;左面的和右面的基本对称,由于石头遮挡,只能看见两三个。中间比较大的佛像能清楚地看见莲花底座,佛爷盘膝而坐,面目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能叫人感觉到慈祥。两边小的佛像由于风化已经看不清细致的外貌了,只能窥其大概轮廓。
老乡说,其实以前这里的佛爷还是比较完整的。没有遭到破坏的时候,佛爷洞能看见的有三层。现在断崖上这些只不过是中层,上层由于风化和人为破坏等各种原因,已经没了;下层则由于唐河水一直灌在里面,很多人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是没有办法进去。
以前佛爷洞里面有很多东西,包括石头凿刻成的床、枕头和石臼等,当然最著名的是里面的佛爷像,据说有四十三尊,在左面都用阴文雕刻着佛爷的名字。这些佛像最大的高六十多厘米,最小的才九厘米,一般的在三十厘米左右,都是西面石壁上的。中间最大的是普光佛,下面有三尊力士雕像,右下角的是文殊菩萨,下面是菩萨的坐骑狮子雕像,狮子下面有两个供养人像,顺着群佛雕像的下面还有一处壁画的痕迹。东面的石壁上面共有三尊佛像,都盘膝坐在莲台上,东侧石壁上有二处壁画的痕迹。
最为可惜的是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画我们已经看不见了,因为这些东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学生毁坏了,从那以后,我们只能听别人的描述来想像这些先人的作品。
“里面有一个黑佛(应该是青石雕刻的佛像),很高很漂亮,结果给砸毁了,可惜呀。”老乡似乎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所有的佛像头都没了,都给砸毁了。”
难以确定凿于何时
明伏石窟佛像具体开凿于哪一个朝代,为了什么事情,今人已经无法知晓。
“老乡,你知道佛爷洞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吗?”
“不知道,多少辈子的事情了,没有人告诉过我们。”
专家们于是按照雕刻风格推测明伏村佛爷洞的修建年代。从雕像的造型风格及雕刻工艺等方面看,明伏石窟的雕像雕刻工艺精细娴熟,衣禢疏稀匀称,线条比较流畅自然,是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
其实我国大规模凿石造佛像,根据记载大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到隋唐,期间虽然战乱频繁,但作为一门艺术的佛像雕刻却越来越精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义理和神秘感被融合进雕刻艺术,这一时期的雕刻重视内涵,佛教造像也是通过外表表现内里气质的;隋唐时期全国统一,虽然雕刻艺术门派众多,但雕刻艺术已经成熟,总的趋势是由抽象向写实转变。明伏石窟雕刻正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手记
从书面上的“明伏石窟”到老乡们口中的“佛爷洞”,转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每个人对这些文物的看法。我们可以随口一说,但是老乡们把这些佛爷塑像当成了村子的一部分,和自己血脉相连。虽然记者问起明伏石窟时每一个人说法不一,但透露出的“这些佛爷像在我们村”那种北方乡民朴素的自豪感,在我看来,是一样的。
■文并摄/河北青年报记者赵红信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