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佛教发展略说
斯里兰卡佛教发展略说
据巴利文典籍记载,印度阿育王出家的儿子摩哂陀,于公元前247年,率领五位比丘、一位沙弥、一位居士一行七人抵达斯里兰卡传教,与当时的统治者天爱帝须王相见。他的第一次说法即得到国王的皈信,使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弘扬,并在首都阿耨罗陀建造“大寺”供养僧团。佛法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不久,阿育王出家的女儿僧加密多比丘尼,也受邀请带着菩提树分枝到达那里,成立了比丘尼僧团。以后的二百年里,斯里兰卡的佛法弘传,都以大寺僧团为中心。
约在公元前43年,南印度陀密罗族人侵入斯里兰卡,因战争而发生饥荒多年,很多僧人被迫逃难,佛寺也被放弃。一些有远见的比丘们,由佛授及帝须领导,选择在中部较平静的摩多利,决议将一向以口诵心记相传的巴利三藏及注释,书写于贝叶上,以利于永远保存和传承。这是巴利圣典在斯里兰卡一次非常重要的结集。
大概公元前29-17年,斯里兰卡的僧团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两派各自弘扬教义,历时十个世纪之久。大寺派坚持上座部的传统教义,而无畏山寺派则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印度佛教各派进行交流,更容纳大乘佛教各派。至公元四世纪初,从无畏山寺派之中又再分裂出“祗园寺派”,或称“海部”,形成了三派鼎立的局面。其中无畏山寺最盛,住五千僧。大寺住三千僧,祗园寺住二千僧。
大约公元400-430年之间,觉音论师至斯里兰卡大寺求学,著《清净道论》,是三藏注释的纲要书,其后更领导注释巴利三藏。同时代的佛授及稍后的护法二人,继续注释巴利三藏未完成的部分,奠定了大寺派复兴的基础,其影响对日后南传佛教诸国最为深远。
公元十一世纪初,南印度陀密罗族朱罗人侵入斯里兰卡,他们的统治达53年,他们大力提倡婆罗门教,佛教日趋衰微。至毗舍取婆诃一世(公元1055-1114)复国时,国内清净的比丘已不足十人,于是他便遣使至缅甸,邀请那里的僧团至回来弘扬佛法,传授比丘戒。
十二世纪下半叶,波洛罗摩婆诃一世(公元1153-1186)协助佛教推行改革,促使大寺、无畏山寺、祗园寺三派团结,虽未能完全如愿,但从此大寺派的势力逐渐繁荣,东南亚佛教国家有不少比丘到斯里兰卡求戒求法,使斯里兰卡大寺派僧团发展至缅甸和泰国等地。后来斯里兰卡佛教衰微时,又从缅甸和泰国传回本国,这种交替传法的情形历时四五百年。
十三世纪以后,斯里兰卡长期战乱。十六世纪以后,由于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者先后入侵,在他们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中,提倡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受到极大压制。直到十九世纪后,随着政治上的独立运动兴起,佛教才得以慢慢复兴,但正法的传承早大不如前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