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冯学成:《中庸》说要第四讲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冯学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冯学成:《中庸》说要第四讲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之道广大而精微,寥寥数字,读起来却似乎难以理解。费,应用广泛,衣食住行、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能体现出君子之道。隐,就是一以贯之。借用佛教的话来说,费就是万,隐就是一;费是广,隐是深。如果没有隐的功夫,又怎么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呢?又怎么能面面俱到呢?因此,在各种场合内,不管是富贵还是贫贱,不管是习文还是习武,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总之都要将君子之道树立起来。

  庄子在《胠箧》中有一则关于“盗亦有道”的典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有也。” 在盗跖看来,天下事情都是有道的,当强盗首先要有当强盗的道,而且认为要做一个大盗更要有道,如果想成为大盗,没有仁义礼智信是不行的。黑社会虽然做的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但是他同样要讲义气,要讲勇气,也要讲仁义礼智信。这个“盗亦有道”同样也是君子之道,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把“道”的这层意思说得很清楚、很透彻了。

  君子之道是费而隐,但是做为我们个人,如果想把君子之道把握好,而且将其和自己的精神、自己的血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比如中庸这两个字,它其中的妙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体会出来呢?孔子在前面不就说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百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要将这些真正锻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武侠小说中“摘叶飞花皆可取人性命”,那可是超一流的境界,谁能达到可就了不得了,如果中庸也能练到这层也同样了不得了,当然中庸是不会取人性命的,反而可以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这里孔子举了一些例子。夫妇泛指普通老百姓,虽然普通老百姓要相对的愚昧一些,但同样也晓得有个“道”,其实大家都清楚有个“道”的存在,这个“道”大家都会写,就是小学生也能写个似模似样,而且大都能说上几句,什么社会规律、宇宙规律、做人的准则等等,但是如果这个“道”真正到了极致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未必能弄得清楚。其实在日常生活里,只要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也会按照中庸之道、在中庸的轨道里行事,谁也不会一天到晚和别人吵架,谁也不会一天到晚拿着刀在大街上舞过来舞过去,我们平常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该上班就上班,该下班就下班,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都是在“体道而行”。虽然都在“ 体道而行”,但是真正精微之处,极致之处,圣人也觉得麻烦,也不见得就能做得到。释迦摩尼如此伟大的人,他自己都说过有些事情他也做不到,佛都有无可奈何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这些世间的凡夫俗子呢?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人对知识的追求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已知的半径越大,所接触的未知空间也就越大;已知的半径越小,所接触的未知空间也就越小”,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这是我们的生命、精神与需要认识的对象之间永远也无法解决的矛盾。正是因为天地广阔无边,宇宙浩渺无穷,要想认识最顶点、最极点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对一百年前,现在的物质文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已经非常辉煌,在我们眼里已经觉得是非常的了不起,但是再过一百年,我们的视野又将如何呢?从现代天文的角度来看,自从哈佛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后,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可是历代天文学家所不能期冀的。美国连续向火星发射了两个探险机器人,经过数年,返回了不少的照片和资料,这也是以前的科学家所无法期冀的,但是,转身想想未知的空间呢?那就更加浩瀚庞大了!

  君子语大,对于大,庄子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既然无外了、无穷了,那如何去料理它。说小,还是借用庄子的话“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则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容纳;小,则没有什么办法加以剖析。以前总有人说孔夫子的哲学思维太狭隘,不如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和范畴那么宏大,但是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的哲学思想和范畴还是非常的宏大和深邃。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在《中庸》、《大学》里面经常都会引用《诗经》的一些原文,通过圣贤的这些引用,《诗经》中这些被引用语言的内涵就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如果拿一本《诗经》的白话解版本来读,就发现对刚才这句的解释很简单,无非就是说老鹰在天上飞,鱼儿在水底游,但是孔子下面紧跟着这一句“言其上下察也”,这味道就大不一般了:我们的认识能力、注意力对上对下能否有所观照?如果大家觉得还不过瘾,那这里我们就借用佛教禅宗的话来说,很多高僧大德经常都会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对佛教禅宗稍微有些认识的朋友这里肯定就会突然警醒一下,一下就会觉得刚才这句话有些烫人了,意思一下就深了起来。鸢飞戾天,高高山顶立;鱼跃于渊,深深海底行。对于最高的地方应该要达到或有所关注,要能够立的起来,并能够行之于上;对深的地方同样也要达到或有所关注,也要能够立的起来,也能够行之于上。身处功名富贵之中,处之坦然还比较容易,但是身处艰难困苦之中,是否依然还能处之坦然呢?

  现在有些领导同志还在台上的时候,那精气神好的不得了,那气势抑扬顿挫,挥斥方遒,形象光辉得很,一旦下了台,或者由于违纪被双规,一副活脱脱的斗败了的公鸡模样,形象上就变得非常可怜了。当年高高山顶立还可以做得到,在位置上正襟危坐,长枪短炮架起来,言语之间、神情之间不惊不诧,让人感觉很舒服,然而下台失势了,要做到“深深海底行”就不行了。有的人家境平常,突然中了六合彩,结果变成了神经病,此所谓财迷心窍。面对任何境遇的变化时,你将如何自处?在高处要做得稳,在低处一样要立得住,对此我们在自己的心性上、意志上能否关照得到。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宠辱不惊”,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使自己可以有这样的修为。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君子之道,其实就是从一般老百姓的行为准则中开始做起,《大学》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把自己料理好,把家庭料理好,把夫妇之间的关系料理好,把邻里关系料理好,进而才谈得上家国天下,才能逐步扩大自己的效应半径,半径足够大了,那就可以“察乎天地”。君子之道可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并不是到什么地方闭关摆架子,嘴上在那里“之乎者也”,说什么君子如何如何,就可以教训别人,就可以对别人指手划脚,君子之道可不是如此,其实它就在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当我们看老佛爷的佛经时,就可以看到老佛爷无非也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后端起砵砵到城里面要饭,饭吃完了洗脚,然后和徒弟们坐在一起讲经说法,从来就没说过哪天老佛爷不吃饭、不洗脚。假使你开悟了,明天的日子该怎么过照样怎么过,不可能说就不过了,马上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你大彻大悟了,成了神仙,下一刻的每一分每一秒照过不误,该吃饭还是要吃饭,该睡觉还会要睡觉,该上班还是要上班,该买菜还是要买菜,该逛街还是要逛街。只要你是人,就必须过人的生活!你是君子,更是要过标准的人的生活!要把人的规格做够,做实,千万不能把自己妖魔化、鬼怪化,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了神仙,一天到晚都受人供养也不行。真正的君子之道极其的朴实,它放之四海而皆准。察乎天地可不是说你就能当皇帝了,而是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及其它种种日常关系之间的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基本规则,等等这些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不是说君子之道是如何得高,如何得神,它依然要回归于平常,回归于我们日常动用之中!

  虽然现在搞读经的人不少,但是能真正抓住《中庸》的精髓并如实讲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也只是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表述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和大家一起学习品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庸》第十三章的原文。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是佛家,在这一点上基本上都是相同的。禅宗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切现成、圆满自在,认为道不远人;《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之谓道,也说道不远人。不只是人,只要是生命,谁都会有一阴一阳,都是阴阳二气和合而成,自身都具有完满的、圆满的道,但我们大多数人始终都不明白“道”就在自己身上。《中庸》开篇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已经把这个底牌全部亮了出来。

  “道不远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大道之中,大道就运行在我们的生命和精神之内,但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自己这个资源开发出来,就如同手中捧着亿万财富而不自知,这是很可悲的事情。反之,如果我们能明白大道就在自己身上,而且圆满俱足、不欠分毫,再予以很好地开发和使用出来,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将充满无数的灿烂和辉煌!因此我们一定要自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自信心,否则对道的感觉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道不远人”是铁定的事实,也是每一个人的现实,但随着人们社会化强度地不断深入,人的自然性也就被不断地削弱,精神和生命越来越脱节,社会和个人也越来越脱节,于是充斥在我们心目之中的各种知识、各种见识、各种经验等等就将我们本朴实在的“道”踢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然而人又不甘心“道”的丧失,要将这个“道”寻回来,结果又掉入了“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误区。

  我们中的很多人,不管是学儒学佛学道,还是信仰其它宗教,本意都是为了对道的追求,实现对道的回归,但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就是因为“为道而远人”,你越是去追求“道”,它反而离你越来越远。按照《道德经》第一章的常规理解而言,道如果可道那就非常道了。如果我们想从思想上、知识上去驾驭它,把握它,那它就不是什么“道”了,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了。

  禅宗曹洞宗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禅师著有《宝镜三昧》,其中有一句“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这八个字很有味道!什么是夜半正明?什么又是天晓不露?夜半,晚上,我们思想、精神的光明开始收敛起来,并逐渐进入一种伏藏的状态,但就在此时,我们“道”的光辉反而显露了出来。天晓,当我们思维的念头刚刚打开了一条缝,认识的阀门刚一拧开,“道”的光辉反而就隐退了。这就是人的认识和道之间的一个悖论,很难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当时孔子就能说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样的话,的确使后人感到非常惊诧!那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也还谈不上,孔子这句话在禅宗看来,也极其精辟!

  什么是为道而远人?我经常都说每个人,尤其是女性早晨起来时都会照照镜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上面都有自己的照片,另外生活中有自己影像的照片就更多了,但镜子的那位、身份证上的那位、照片上的那位是你吗?回答说是我。但我是不是就等同于镜子的那位?身份证上的那位?亦或是照片上的那位呢?是还是不是?道也是如此,道和为道之间就处在这样一种极其微妙的、既是又不是的关系之中,如果把握不好,本来道不远人,结果为道而远人,以至于不可以为道!因此大家要将道和为道二者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在这个理清楚的过程中绝不能急功近利,它必须是悟入、体认的过程,是一种内证的过程。大家对此可以细细品味、体察。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里孔子借用《诗经?豳风?伐柯》的原文予以举例说明。拿着斧柄砍斧柄,自己手上握着的东西就是自己想获得的东西。用斧头砍树,砍下来后做成斧柄,这个制作的规则、样板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在自己手上。禅宗里面有很多与此类似的语言,如抱着娃娃找娃娃、骑驴觅驴、头上安头等等,就是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大都有过这种不好意思、啼笑皆非的经历,比如有时候钥匙不见了,到处找,把屋里屋外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结果那钥匙就好好的躺在自己身上的衣服包包里面。《易经》有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里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就是说我们需要取法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就在自己眼前,何须舍近求远。

  成都人爱说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太近了反而没什么感觉。《易经?同人卦》卦辞有云:“同人于野”,说如果找朋友、找道友,而家里的人、和你太亲近的人往往看不到你的闪光之处。最近一个因缘,接识了一位姓卢的中医,他乃“火神派”第三代传人,“火神派”是近代中医医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成就非常高,然而就是如此重要之人,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这么一个人。结果另外一位来之广西的中医刘博士,这位刘博士可不简单,本身在中医上就有相当的造诣,他在其著作《思考中医》指出中医和传统文化有类似的遭遇和困境,引起了整个中医学界的震动,也引起了国家卫生部门和整个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当他得到卢火神的消息后,专程赶到成都拜师求教,这下成都中医药大学才知道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一个宝贝。其实说不定就是卢医生家里的孩子,可能也一直没觉得他父亲有什么了不起。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走出去,走出国门,个个都被当成宝,然而在家里、在自己的国家里没人把你当回事,极端地说那几乎就是视若草芥。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们对此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医道》,讲述了主角求学行医的经历,他对医学的执着很令人感慨,韩国类似的片子不少,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也不少,但是我们的影视界就很少对这样的事迹加以制作和宣传,甚至有些视若无睹,也许中国这样的宝贝太多太多了,正所谓物以稀才为贵,于是乎多了就不值钱了,就不值一屑了,长此以往,我们真正的国粹就会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消失!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拿着斧头砍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自己眼前,就在自己手里,只要瞟一眼,就可以依样制作,这怎么还会觉得很遥远呢?道,其实就在我们吃喝拉撒睡之中,就在我们起心动念之中,但是我们之中又有几个能真正去理会过自己的精神是如何运行的呢?我经常说我们要学会把控自己的思维程序,把种种干扰自己思维的不良因素排出去,如酒色财气、喜怒哀乐、是是非非等等情志上的杂念,佛教统称为“打妄想”的东西排出去,我们要一心一意把控住自己的思维程序,并将其放在“有用”的地方上,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同一束激光,它在关注点的力量就很强大。我也常举这个例子,一瓦的灯泡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面,到处都是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如果加上一个灯罩,稍微改装一番变成一个简易的手电筒,虽然关照的面积不大,但是所关照的对象就会清楚了许多,如果将这个一瓦的灯泡换成激光,可能一下就将厚厚的墙壁穿透了。

  我们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力量改造为激光的状态?儒家认为要养静气,佛家称之为定力,有了静气、定力以后,那么其未来的成就将不可估量。有时候我对某些专业人士开玩笑说,如果你能采用前面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精神真正聚焦并搞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科研项目,那么拿诺贝尔奖也不会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说不定指日可待。然而我们每个人受干扰的时候占据了人生绝大多数的时间,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谁敢拍着自己胸脯说自己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能真正聚焦在正事上,大家下去后都可以在这方面对自己总结总结,看看一天二十四小时内,自己的心、自己的思维究竟怎么运动,又都放在了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上面。

  《诗经》这一句通过在《中庸》里面的发挥,其深意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其背密也才得以展现出来。“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远还是不远呢?大道就在自己的手中,一切可能性都是自己。一个刚刚在医院出生的婴儿,还躺在育婴床上,谁敢打包票说这孩子以后的成就如何如何?谁敢说这孩子以后可以当皇帝?谁敢说这孩子以后是亿万富翁?当然也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也有可能穷得叮噹响,甚至也有可能早夭,等等一切皆有可能。既然一切可能性都有,如果希望向良好的方向运行,那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遵循什么样的轨道?实际上都将归结在我们的心上,归结在我们每时每刻的取舍之上,怎样取?怎样舍?将人生百年的取舍串联起来就是自己的命运!其它地方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命运,命运就是不断的取舍联系起来的这条线!就是在时间空间上,将所有取舍的坐标点连接起来的这条轨迹!

  以前读到《诗经》这一句,可能恍兮惚兮就过了,但是当我们稍微向深处探寻理会一下,就会发现里面有着极其广大深邃的空间!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人的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周礼》在谈仁义礼智信的仁时说道“仁者,人也”,什么是仁?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故君子以人治人”就是说以人的本质、人的自然性、人的社会性等各个方面所具备的这么一套系统来治理、规范人在社会中的种种行为。“改而止”,就是说在“以人治人”的过程中,要守乎中庸,要适可而止,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过了就不善,不及也同样是不善,不善就是恶!

  我们很多人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都已经耳熟能详,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见解,但“君臣、父子、夫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君,当皇帝的要像当皇帝的,要按照相应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守好这个原则,如果君不君,像秦二世、隋炀帝那样乱来,一点都不遵守皇帝所应该遵循的准则,这样的人还怎么还能当得好皇帝呢?以此类推,臣子要像个当臣子的,父亲要像个当父亲的,儿子要像个当儿子的,丈夫要像个当丈夫的,妻子要像个当妻子的……

  这里说以人治人,那么作为一个人就要像个人的样子,就要把人做好,做好人就是自己生而为人的原则之一,近代佛教大师太虚大师就说过“学佛先做人,人成佛亦成”。现在就有那么一些学佛的人,天天搞这样搞那样,但都没先把做人做好,这是不行的,既然要学佛,要修行,必须先把做人这个本钱做好,先把做人这个基础打牢靠,如果能把做人这个事情做好了,那么学佛也就学好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很多人始终没明白这个道理。孔子这里说以人治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要先把做人这件事情做好,以做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并影响周围的人,乃至影响全社会。

  做人的原则不外乎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等这一套东西,离开了这些,人就会走到岔路上去,于是就不符合作为人的社会性、稳定性的这么一个基础。一窝蚂蚁,一窝蜜蜂,在它们的社会圈子里面,也都在遵循着它们做为蚂蚁或蜜蜂所应遵循的准则,都各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道,远不远呢?不远,它实际上就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就在我们的起居住行之中,就在我们的吃喝拉撒睡之中,无需外求,更没必要跑到什么峨嵋山、终南山等地方寻高僧、找高人去求道,只要把自己的本份做好,道自然就在其中了!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论语》有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思想非常博大,但是说千道万,归结下来就是这么两个字—— “忠恕”,它是修行过程中应该形成的一个素质。什么是忠?我认为忠就是责任心。对自己有没有责任心?对家庭有没有责任心?对社会、对国家有没有责任心?那些什么要忠于某个人、忠于某件事、忠于某个企业等等,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和个人的责任心分不开,如果离开了责任心,那忠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都在社会中生活,都要仰赖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如电灯、自来水、天然气,还有种种吃穿用度,行住坐卧的工具等等都是由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我” 提供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就应该承担对社会相应的义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处理好和自己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关系,也就是把人做好。这一切都和“我”的责任心分不开,离开了责任心,这一切都不可能处理好,仁义礼智信这些也就更谈不上了。只要谁具备了仁义礼智信,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恕,是一种心量,是个人在气质上的容量。我们常说做人要宽容大度,要厚道,要理解,要有感激之心,等等这一切都和自身的恕道分不开。这种恕,还有理解、宽容,那么就要求人的心量要大,反之如果心量太狭小,就很容易陷入是非之中,因为心量的半径小,那就容不得是非,稍微有点是非,就会被是非撑破。真正做好恕道的人一定会心胸宽阔,容得下人,容得下事,容得下是非。只有以公心待己,公心待人,才能真正把这个恕道融会贯通。

  这样看来,忠恕自然就违道不远,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了忠恕,那么与大道之间的距离也就不远了。在平常的时候,如果没有责任心,那怎么还可能与大道相应,大道同样也有责任心!前几天按照农历的说法是立冬,等到了明年2月4号时该是立春那就得是立春,总之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大都是很准时的,因为地球基本上都在匀速地围绕太阳转,不可能说今天转累了,想休息休息,就转得慢一点,甚至干脆就不转了,或者说有时心情好,转快一点,如果地球真得这样一会兴奋一会懈怠,那地球上的生命可能真的就全部完蛋了!因此大家都必须遵循自己相应的职责。

  忠与道相近,恕则与道更相近,因为大道无方,大道体宽,大道无所不容、无所不纳。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世间缺少了恶,那上帝都会觉得不圆满”,这是为什么呢?既然大道体宽,那就什么都能容得下,既有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也有如牛羊这样温驯的动物,还有孔雀鹦鹉、苍蝇蚊子;既有好人也有坏人;有高山也有湖泊,总之在大道面前,万事万物不分彼此、一视同仁,这就是大道的一体性,只有在这个一体性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万事万物的多样性,而恕道就建立在多样性之中,要承认一切现象的合理性,不能与这本来的合理性过不去,否则就是自找麻烦,自找苦吃。

  那么对于忠恕之道,我们该如何体验?对此文中接着说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孔子还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喝酒,那不要劝别人喝酒;自己不抽烟,那也不要劝别人抽烟;自己不想受委屈,那也不要让别人受委屈;自己不想穿小鞋,那也不要拿小鞋给别人穿;自己不想受穷,那也不要把穷塞给别人;自己不想受气,那也不要拿气给别人受,正所谓将心比己,不仅自己过得去,也要让大家都过得去。当年王安石在变法之前向黄龙慧南禅师请教时,黄龙慧南禅师就对他提了这样的建议:“面前的路径要放宽一些才好,不仅自己能过得去,要让别人也能过得去。如果放得太窄,到时候不仅别人过不去,自己也过不去了”。这是我们在生活之中遵循和把握忠恕之道时应该具备的修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修为,那就会天天既给别人挑刺,又给自己种刺,等到大家都长满了刺,于是大家都过不去,都被被刺得痛、刺得跳,搞得大家都寸步难行,这肯定不行。所以对于“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我们应该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既要善于体爱自己,更要善于关爱别人,只有以这样的心理来对人、对己,那么才能真正谈得上与环境和谐。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孔子这里开始进行自我检查,但是他很谦虚,他将君子之道分为四个方面,却自称自己一条都没有做到。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在孝道方面,大家都应该遵循尽力,然而孔夫子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从历史记载来看,孔子未能尽孝道也怪不得他。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后娶妾,生子孟皮,然脚有残疾,之后才娶了颜征在。此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但是在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就去世了。此后孔家变成了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先将孟皮的母亲虐待致死,又对孔子母子百般折磨,于是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极其艰难。孔子17岁时,其母颜征在也就去世了。所以这样看来,孔子也就没有条件向父母尽孝道了。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孔子虽然满怀抱负,想为国为民出力,但当权者对他始终抱着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一生之中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但最终因为和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孔子第一次参政已是51岁了,在他的祖国鲁国任中都宰,一年后因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大治。后来齐国对鲁国实施美人计,使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之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先后到过卫国、宋国、郑国、陈国、楚国等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即有对他礼敬有加的,也有暗中迫害他的,但都没有哪个国家的当权者肯真正重用他。想事君,却没人肯聘请,所以这里孔子说“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大家都知道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孟皮,字伯尼,但是在《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历史记载中对此着笔很少,估计也可能是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兄弟尊敬兄长这种兄弟之情的责任也就未能完成。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本人也想自己有钱,有了钱自己好多做一切功德,对于什么希望工程、支援灾区人民、资助困难家庭、向寺庙捐善款,或者朋友有困难,都能够施以援手,尽自己的一份心意,但本人是个典型的一没票子、二没凳子、三没帽子的“三无”人员,所以对这些都无能为力。孔子当年也是如此,从小家境贫寒,他自己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一直手头就不宽裕,多亏子夏、子路等一些条件稍微好些的弟子给他撑起,有些学生提着块腊肉就来拜师了,就史上记载也没记有哪位学生是抱着黄金白银来学习的,所以施布施、广济众对于孔子来说也是没有能力的。

  当他最心爱的徒弟颜渊去世时,颜渊的父亲前来向孔子求助,希望能筹措一点银两将颜渊好好安葬了,孔子没有钱,颜渊的父亲就对孔子的马车打上了主意,孔子一身非常注重礼节,他本为贵族之后,行住坐卧都要符合相应的礼法,不能说孔子外出交往时都步行而去,这是不行的,这样就会乱了礼法,而且孔子周游列国还是要需有个马车代步才行。孔子周游列国时已经被时人称之为圣人,而且年龄也大了,如果还在靠走路行脚,这肯定也不行。这才打消了颜渊父亲的妄想。

  总之孔子一生是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他除了能在精神上、知识上、学问上、做人上能给予别人外,在经济上完全是爱莫能助。但是如果按照佛教,布施要分两种,一种是财富布施,看到别人有困难就适当地给予物资上的帮助,另外一种是法布施,就是在精神上、知识上给别人予以指点一二,在佛教看来法布施的功德远远大于财富布施,因为要想使人真正焕然一新,精神改造所起的作用远非财富所能相比。而对于孔子来说,他的法布施非常的丰厚,中国这两千多年的教化与他老人家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读四书,读《中庸》,实际上就在重温孔夫子的教化。

  从前面这几句一方面既可以看到孔子很谦虚,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辛酸,早年丧父,后又丧母丧兄,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在经济上基本上一直都是穷得叮噹响。本人也想多为国为社会出点力,但也没有几个愿意搭理,只能以一己微薄之力,好在还有那么一些有志于此的朋友,才创办了现在这所民办的龙江书院,但毕竟势单力薄,举步维艰。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感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这几句很重要,如果将其纳入修养,那么每个人都可成为圣贤。《易经?乾卦》九二爻有云“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其文言又说“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这句就直接和易经乾卦九二爻挂上了钩。学易的都知道二和五都是居于中位,而且都是相对吉利的位置,而我们现在学的是什么呢?《中庸》!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我们要想表现自己的德,并不等于说某人在面前掉进了河里,自己就跑去救人,这是见义勇为、英雄之举,的确很好,值得赞扬,还有诸如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勇于为了事业献身,但那只是在非常时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打仗,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有人在你面前掉进河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相对平淡的,几乎不会有让自己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的可能性,真要是惊天动地,那大家的日子可能都过不下去了,然后才有可能出现前面所说的事情让你去做。因此在和平的环境之中,在日常的环境之中,我们只能在“庸德、庸言、庸行”上来自我观照,自我检点。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就是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处理家庭、处理单位、处理种种环境时做到仁义礼智信,并不是要谁去当英雄、当领袖,或是去当什么明星,不是要让谁在社会上耀眼得不得了,一是没必要,二这样会使人很累,并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过得长久,那就必须要遵循“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看看蹲在监狱或者被法院立案的那些人,还有被媒体曝光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偏离了“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才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正所谓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为什么会祸从口出?那些吃过亏的人可能会心里有数,其实无非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语言上要平和一些,行为上要检点一些,少去与人口角争执,尽量避免打打杀杀。有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很提劲,经常吹嘘自己如何如何了不得,结果一旦东窗事发进了执法部门,一个二个就和斗败的公鸡没什么两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将自己放在平常之上,在平常中享受生活,在平常中礼赞生命,只有在平常之中,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好的释放,如果我们的生命进入了非常的环境,那可能也就不长了,只有真正地融入平常之中,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过得有滋有味。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如果在社会之中,发现自己落后了,发现自己与社会脱节,甚至有些格格不入的时候,那一定要有所警惕,一定要加紧脚步跟上。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前进变化,如果还在原地踏步是不行的,比如用以前计划经济的方法来应对现在的市场经济,就是给你几亿、十亿甚至再多的资金可能都要打水漂,或者谁要是举着当年的小红本在大街上挥舞,不仅会另周围的人侧目,说不定没过多长时间,精神病院的救护车还有120就呼啸而至了。“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就是要让我们时时保持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要保持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劲头,此外如果发现自己在思想上、性格上、知识上、意志上、道德上等等方面还有所不足,那都需要加以强化、提升。

  但是“有馀不敢尽”,孔子这里谈“中”,于是处处以此为则,并从诸多方面给我们说什么是中,什么是庸。前面说“有所不足,不敢不勉”,要时时勉励自己,紧接着又点出“有馀不感尽”,如果发现自己有过人的能耐,那最好收敛一些,含蓄一些。李康在《运命论》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们常常说“枪打出头鸟”,如果太过冒尖,自然就会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特点之一,总有人嫌贫恨富,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面稍微有些与众不同,或是刚有点什么成绩,于是就会有一些是是非非、闲言非语缠绕在其周围。孔子这里提出“有馀不敢尽”还是有所指的,并不完全是说有力量不贡献,或者有智慧不发挥等等,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宋朝时,四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禅师——五祖法演禅师,当他的徒弟佛鉴禅师受地方上的邀请,准备前往舒州太平寺任方丈时,五祖法演禅师送了他四句话,也就是非常有名的“法演四戒”,这“四戒”被很多后世之人作为对自己的警示。第一戒:“势不可使尽”,有些人有权势,或者气势很盛,还有些人财大气粗,但是“ 势若使尽祸必至”。有些人人缘很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认得到,这本是好事情,然而就有那么些人,经常芝麻大点的事都到处找人帮忙,动不动就要将自己的势使尽,用尽,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麻烦、灾祸随之而来。这个用势就如同投资一样,要分批分期投入,有前期资金,再有中期、后期的资金,还有后备资金的储备,甚至说不定还设了小金库,以应付种种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现在很少有人会将自己全部资金一股脑的一次性投入,否则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要让你追加投资时,即使只拿出十万就可以了,但你拿不出来,那对不起,前面所有的投入和辛苦全部打了水漂。

  第二戒:“福不可享尽”,有些人开着好车,住着高尚别墅,每天吃着山珍海味还嫌东嫌西,这些人的福报确实很好,但是“福若受尽缘必孤”。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些太太,各个地方的都有,家境都不错,先生事业有成,有的是钱,但这些太太们经常闲着无事就吆三喝四的打麻将,有时候一个月下来输赢上百万,久而久之,先生这边一来难以承受,二来觉得感情越来越淡薄,结果一拍两散。这下太太们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有些精明点的在平时还能有点积蓄,但毕竟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除了会花钱外一无所长,于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巴,面对这种有点福报却不知珍惜反而滥用的人,谁还愿意站出来帮一把呢?那些街上讨饭的人,给他点小钱还晓得做个揖道个谢,朋友有困难时借个千儿八百的,还会对你很是感激,但是面对这些曾经有过辉煌日子的人,同样借个千儿八百甚至上万,心不存感激且不说,反而还会看不起你。往往这些福享早的、福享尽的人就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

  第三戒:“规矩不可行尽”,“规矩使尽人必烦之”,特别是那些机关的领导、企业的老板或是某一部门的负责人要注意,现在到处都在引进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和经验,规矩是越来越多。现在的法律条文在不断地完善,同时也越来越烦琐,没哪个律师敢说自己能把这些条文都背得下来,就是法律的制订者自己也都记不住。总之规矩不可行尽,如果都行尽了,力气都使完了,那于人于己都将是麻烦,如果大家都觉得烦了,就不愿意再去遵守,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失去发展的活力,原先制订的规矩甚至有可能成为发展的严重阻碍。当年刘邦先入关中进驻咸阳时,考虑到秦朝迅速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秦朝苛政繁多,于是废除浩瀚严厉的种种秦政,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如此简单,反而赢得了关中乃至天下的民心,为后来战胜项羽打下了基础。

  第四戒:“好话不可说尽”,不少人爱说好话、大话。当年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牟其中,经常是走到哪里就对当地的人大拍胸脯,口出豪言,说什么要投资多少多少,要搞如何如何大的项目,于是当地人都把他奉为上宾,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来招待他,然而换一个地方他还是说同样的话,吹同样的牛,只是把投资的地名改了改,其他啥都没变,结果走的地方多了,同样的话说得多了,于是也就被人看白了。社会上的确就有这样的人,不管走到什么地方,说出的话简直是漂亮之极,但是要想让他兑现,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好话说尽人必易之”,就会被别人看不起,第一次喊狼来了会有人相信,第二次喊狼来了还会有人相信,那第三次、第四次呢?天天都在喊狼来了,那肯定再也没有人相信,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帮忙了。

  总之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留一手。如果不善于留一手,等到势尽了,福享尽了,规矩行尽了,好话说尽了,那也就完了。通过五祖法演禅师这“四戒”,回过头再来看看孔子的这句“有馀不敢尽”,可能大家在理解上就会另外有一番感觉了。

  “言顾行,行顾言”,自己说话时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自己能不能落实下来,也就是说言行要相应。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时时和自己的目标、理想、理念等等相对照,就是说言行要相鉴,言和行之间要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相互兼顾,相互监督,使语言不离开行为,行为也不离开语言。当然语言和行为也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楚,大家可以通过听讲座或者看整理出来的文字资料中,或者借助其它的资料慢慢体会和把握。

  当然“言顾行,行顾言”并不只是在说语言、行为,我们应该要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有自己的目标,另外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还有自身能力的半径等等,对于这些都要将其和“言顾行,行顾言”好好地兼顾起来,如果将我们的眼光仅仅局限在语言和行为上,那么对于“言顾行,行顾言 ”的理解就会陷于狭隘和偏颇,总之我们要将这句话和自身的种种都要结合在一起来看看,去体会,才有可能理解到其中的妙处。

  “君子胡不慥慥尔。” 慥慥,忠厚,厚道。《易经》坤卦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头重脚轻可不是什么好事,厚道的人肯定比言语举止轻浮的人实在,更让人感觉舒服。所以我们要学会善于做厚重君子,使自己可以拥有厚德载物的能力。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辛。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位,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什么是素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尤其在《易经》中,都特别强调和看重“位”的重要性,《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每一爻都有各自的位。我们在社会中工作生活,我在我的人事圈子内,在人事的网络之中,随时都处在一个相应的位上。有些人说“位”是先天的,它的确有先天的因素,也有人说“位”是后天的,它也的确有后天的因素,其实这个“位”是先天和后天非常紧密的结合,两者不可分割,先天和后天两者紧密结合并在一个时间段上共同作用所体现并确立的就是“位”,用佛教的话来说,这个“位”是种种因缘汇聚而成,那么这个 “位”就不能轻易超越。《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些首先都要基于“素位”而言,并由此而生发。《易经》的艮卦,两片山重叠而成,其大象辞有云“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意思是说自己的思想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位,如果随便超越自己的位,那就麻烦了。一个乡长不能把该县长考虑的去考虑了,也不能把该县长说的话都说了,更不能把该县长做的事都做了,那是不安其位,会引火上身,很快就会下课。

  因此素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素位就是安于自己的位,它是先天和后天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的时节因缘上共同作用,并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所投放影射出来的定位,是不能轻易动的,想前进不行,想后退也不行。谁都不可能搬动和改变时节因缘,我此时想自己拥有一百万、一千万,行不行?想一想当然可以,但实际上能那么容易实现吗?我现在想当科长、处长、局长,乃至市长甚至省长或者更高,但这个位的更迭真的就能如同嘴巴上说说、脑袋中想想那样简单吗?这个答案,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位,往往又和命联系在一起。庄子有云:“无可奈何之为命”,无可奈何——天!无可奈何——命!无可奈何——位!如果谁想凭自己的感觉就把自己的“椅子”变一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说实在话,很多人连自己怎样坐上现在这把椅子都还没有弄清楚,都还没有搞明白,都还是稀里糊涂的。大家彼此都是在命运的河道上流淌,有时候被捧到了浪尖上,有时候又跌落浪底,总之时起时伏,对此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正是基于此,儒家学说才一再强调素位,要安分守己,君子要以思不出其位,行更是不能出其位,《易经》认为越位则凶。

  “不愿乎其外。”素位而行,就是要大家在自己的本份上做事,而不要轻易超出自己的本份之外。如果超出自己位的半径,超出自己能力的半径,这不仅有失君子之道,而且麻烦也会随之而来。

  由前所述,才会有后面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需要极高的修养才能做得到。禅宗那些得了道的大禅师们常说“随缘尽性”、“尽性随缘”,这可以说是孔子这段话的禅宗版,而孔子这段话也可以说是儒家版的禅师风格。

  “素富贵”,有些人身处富贵之家、官宦之家,比如以前有人生下来就是皇太子,这是老天爷定的,是命定的,或者说一定的时节因缘使某人处于富贵的状态之中。但是富贵有富贵之道,要“行乎富贵”。任何圈子都有自己相应的游戏规则,不管你是进入了上流社会,还是进入了贵族圈子,或是进入了官僚体系,都必须按照所在地方的规矩和游戏规则行事,绝不能用梁山泊、黑社会那种兄弟义气、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等等那一套来处世。

  既然说身处富贵,就要行富贵之道,那什么才是富贵之道?富贵之道是指在保持自己原有局面的同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为国为民的事情。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写过一本书,书名《保富法》,书中记载了从清末到民国年间,他在北京、上海滩等地亲眼目睹的诸多显赫世家、达官贵人的兴衰沉浮、生生灭灭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于是他就在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的富贵不能持久呢?孟夫子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在哪还能保持五世?解放前的富人如地主、资本家等等解放后就成为了被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以前的富贵权势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现在搞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新的富人,他们的财富能保持几世?当然我们还看不到,但就是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是种种麻烦缠身,为什么会麻烦缠身?有些是因为出现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政治因素,但更多的都是其自身的问题,如果他们能早一点接触“中庸”之道,明白什么是“素富贵,行乎富贵”,那么就能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权势、金钱、地位等等之后,知道自己该如何在道上行,才能真正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富贵,这不是今天的主题,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借助老子《道德经》、《易经》等诸多先贤典籍来对其进行专题阐述。

  “素贫贱,行乎贫贱。”如果富贵的命运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而是出身贫穷,地位卑贱,面对这样的逆境该怎么办?上吊?跳崖……,当然不是如此,既然身处贫贱,那就行乎贫贱,要安贫乐道。以前在讲《通书》时,周敦颐先生反复强调“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只要一个人有了道和德,自然就能“见起大而忘其小,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将道德充乎自身为人生头等大事,视那些功名富贵如浮云、如芝麻,将这一切都看淡了,心也就安了。所以当我们身处贫贱时,如果能保持安贫乐道之心,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我见过不少好道的老先生,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乐在其中,每天练练书法、弹弹古琴、下下棋、写写书和诗等等,很是潇洒自在,他们在精神上是愉悦的、自足的,总之他们的日子远比那些一天到晚忙于生意、官场的人要过得舒服得多。在现在的形势下,搞企业真是很累的事情,如何创业、如何生存、如何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一切都时时缠绕在企业家的心上,要想长期在市场上分有一块蛋糕的确是非常非常辛苦。当领导也同样不轻松,要经常参加这样那样的会议,要时时学习体会中央政府的最新精神等等,还是很累。所以有时候贫贱之乐并不亚于富贵之乐,因此隐士们不愿意挤身于官场、富贵,更愿意将自己放逐于山水之间,这里借用欧阳修先生在其名篇《醉翁亭记》中的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素夷狄,行乎夷狄。”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地域上是按照文化来加以区别,中原地带继承了尧舜之道,沿袭了夏商周的文化,于是统称为华夏,在华夏的文化区域之外,北胡、南蛮、东夷、西狄是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在说如果命运让自己出身于远离中原文化区域的地方,在夷狄之地,同样还是可以安身立命。当年我进山时曾写过一首词,其中有一句“总有天边地角,足以寓此身”,当时自己年轻,口气也有些大,心就想管它那么多,走到哪都会有碗饭吃,只要有饭吃也就不错了,感觉上也有那么一些乐在其中的味道。后来到了新都桥农场,也就是“康定情歌”中唱的那个“跑马溜溜的山上”,现在又被称之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乐园”,我那时与当地的藏族同胞打成一片,与那里的高原雪山、白云蓝天、夜晚的满天星辰打成一片,与糌粑酥油茶打成一片,总之与那里的一切都打成一片,感觉还是很舒服,仍然是乐在其中。

  其实当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光明的一面,好的一面、善的一面,那自己的心,还有所见所闻都将是光明的、好的、善的,反之把注意力放在阴暗的一面,坏的一面,恶的一面,那自己的心和所见所闻都将是阴暗的、坏的、恶的;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舒畅和谐愉悦之上,那么我们自己的心情也就会舒畅和谐愉悦,反之放在是非麻烦郁闷烦恼之中,那么我们的心也就会充满是非麻烦郁闷烦恼。所以对于“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其关键在于只要我们有了道,将我们的心思放在道上,那么不管是东南西北,或是走到任何地方,自己的心都是一样的,决不会因为一时一景的变化而改变。

  “素患难,行乎患难”,同前面一样,只要心中有了道,那么任何的患难对于自己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只要有道心,那无处不是道,无处不可以练道。富贵之中可以练道,贫贱之中也可以练道;文化礼仪昌盛之邦可以练道,蛮荒落后之地还是可以练道;身处顺境可以练道,身处患难逆境仍然可以练道;闹市中可以练道,深山老林无人之处同样可以练道。西藏就有不少喇嘛一个人到雪上上独自呆上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除了自己,人迹全无,有时就抓两把草来填肚子,嚼点雪块来解渴,几年后功德圆满下山,于是被信众捧为圣人,并顶礼膜拜,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道!但是换成你我这些凡夫俗子,哪个敢打包票说自己也可以这样坚持下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