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培养
心智的培养
(道隆法师开示/张瑞盈录音整理)
(一)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曾经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横着走,不要竖着走。为什么要横着走呢?他说,像中国人发明的文字,如果人能够真正横着走的话,这个人的意义就不同了。人就会变成大人。 ‘NO T E:“人”字加一画便成“大”字。’人如果再横着走,就会变成天。 ‘N O T E: “人”字加两画便成“天”字。’当时给我启发很大。人在这遍土地上本身就是横着走的,但绝不是一种无法无天的横行霸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如果能够质直袒澹,仁智礼信,就会变成大人,变成天人。但是一个人如果竖着走的话,意义又有点不一样了。人就变成个(个)人,及个(个)人主义。如果人不安份守已,或者说不按着做人的伦理道德,或宗教情操,去规范自我,那就会出现更多问题。就是说,人会变成小人。因此,人不要超出做人整个生活的天德、天意、天命的范围,这个人才是地道的君子。
出家后,发现佛陀称为“天人师”,就是天人的老师或导师,觉得肯定有更不可思议,更殊胜之处。依照中国儒家思想来说,即成为大人,则为君子。中国人是奉行并信仰天的。无论儒家也好,道教也好,天人就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圣贤了。中国人所谓的天人就是圣贤。这是中国人的观念。可是佛陀成为天人师, MAS TE R O F THE HEAVENS,那更是不得了。我们通过“人”字来探讨,就是说,在佛教裹面,也是非常重视人的。佛经裹讲道: “人生难得”。就是特别强调做人的价值、作用和意义。人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份产物,它是大自然当中的一个基本的生物原素(佛教主张有胎卵湿化,六道众生,四种圣人等),是心性因果、众生业力、宇宙缘起的一种现象,所以佛陀很重视人。它有一个很奇特的东西,就是它的心性。佛教所重视的人,并不仅仅是说人生难得,还强调的是:人的心性,非常可贵。那么,这种可贵在哪裹呢?首先,在信仰佛法的时候,当我们读了三十七道品,大家都知道,佛陀指出要四正勤。那就是末生善者令生,就是说,你还没有生起善的念头,你要生起来;已生善者令发展,你已经生起了善念、善心,要继续不断发展;已生恶者令断,你的恶念已经出现了,但是你要努力去修断它。未生恶者令勿生,你还没有生起的恶念,你不要再生。这就是四正勤。
佛陀告诉我们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含义,在很多书本上都有解释,大同小异。在大乘经典和小乘经典裹,都有探讨和提倡这个心。所以,发菩提心不是大乘所独有,小乘也存在。那么,发菩提心的意义在哪裹呢?佛陀是要开发你的觉性的心,指示你掘发觉性的路子,这是相当重要的。我想这一点,在发菩提心的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契合佛陀的原始思想的。
为什么说要开发你的觉性呢?就是说,众生的觉性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要令它开发。我们现在已经真正学了佛,修了行,长期实践,觉性或多或少总会开发出来一些,但是我们还要不断加强,不断发展,才符合四正勤的进道原则。因此,在小乘或大乘当中,都提倡发菩提心。当然,配合不同的根性,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其它内容进去,就变成了大乘菩萨的那种六度万行的修行方式了。
当时,佛陀提倡这种发菩提心,是有一个背景的。在很早的时候,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不久,从原始佛教的一些经典来看,很多弟子们都有问佛陀,关于这个开悟的修行过程,怎样去修?怎样开发自心的觉性光明?怎样修成就等等。
佛陀有一天托钵乞食,用过午饭之后,因缘具足,众多弟子在场。佛陀便告诉弟子们说:我的心性是怎样去开发的,我的心智是怎样培养的。这对我们现在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性。
佛陀说: “我已见古道。这条道,在过去佛灭度以后, 已荒芜良久。道路两旁,都长满了荆棘和野草,那么的乱刺林立。这条古道,很难通行,但是,我一直不断地努力,去克服困难,一直继续往前迈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继续向前走,一直艰苦的走。中间遇到种种的艰难行阻,我遗是一如既往,不畏艰险,排除任何干辛万苦,一直勇猛精进的继续向前走。最后,走到尽头的时候,突然间,看到一片平原,非常的漂亮。那边到处有宽敞的大道。道路两旁,有很多花草树木,很多漂亮的庭院。在庭院裹面,有一座很大的城堡,金碧辉煌。遗有一个很大的宫殿。那裹的人们非常幸福,安居乐业。那裹的土地非常肥沃。”后人把佛陀所描述的这条道路,称为“古仙人之道”。
这故事裹面,有两个前题。后半部份的平原、城堡、古宫殿,就是佛陀所证悟的精神境界,是非常庄严美丽的,像华严境界,所展现的那样美好,或是涅槃境界,所展现的那样极乐。都是指后面所证到的那个平原、城堡和古殿。但前半部份,非常艰难。就是说,我们的修行,在修行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与我们的烦恼和业力,互相斗争、对立的情况下,会遇到很多很多艰难行阻,在这种情况下,要不畏任何艰难困境,能够继续向前行,精进勇猛地去克服任何困难,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最后强调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符合于我们的发菩提心。他说: “未开发者令发,已开发者令精进。”
这条古道,每一个人都有,但是,你尚待开发。没有见到这条古道的时候,你要令它开发出来。当你真正觉得自己的本性中,有这条古道的时候,你还要继续向前走。每一个修行人的手上,都有一把挖这条“古仙路”的锄头或铲子。你怎样去挖,怎样去开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所要讲的心智培养,就是这条古道的前半段工程,怎么去克服我们修道所面临的的困难和挑战。那么后半段呢?佛陀所描述的这个平原、城堡和古宫殿,事实上,就是极乐世界。尚未证到这个极乐世界之前,仍需不断地修行,不歇地努力,不停地去培养自己的心智。
在这个充满坎坷的日子裹,到处长满了很多野草,很多荆棘,道路已遭破坏,你怎样去把这条荒路拓开,怎样让它更宽,就像美国的高速公路一样,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道行任务。
这裹面所说的道路荒芜,长满很多野草、荆棘、石头等等,代表了我们的烦恼和业力。自身的业力和烦恼,实实在在是自己的敌人。我们的觉性之所以很难显发出来,皆由自我业力和烦恼的原故而造成的。修行过程,真正的力用,就是对付这两个东西————业力和烦恼。
首先,从业力角度先探讨。怎样去培养我们心智的修学过程,佛陀有两个比喻,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修行过程,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佛陀举了两个很精辟的比喻。当时,我看到佛陀的这个描述之后,对自心有很大的感悟。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去克服业力,怎样去转化业力。当时,弟子们问佛陀,对业力很重的人,怎样让自己的业障消除?怎样能够觉悟?能够获得证果?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业力怎么转?佛陀就说:比如一小方块盐,如果把它放到小杯子裹,那这一杯水,大家都不能喝,因为它太咸了,浓度很大。可是,如果这一块盐巴,投到江河裹面去,那大家都可以喝。这就是说,虽然你的业力很重,但是,你要注意、考虑到你的心量如何。如果你的心量,像江河一样宽阔的话,它会起变化,那就会“重业轻报”。如果你的心量,像茶杯——样小,业力如盐太咸,大家都不能喝,不能接受,业报就会现行,而不能“逢凶化吉”了,就会死定自己,而无机会转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启发。
佛告诉弟子们的第二个比喻,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弟子们问佛陀的:他们说:这是令大家很困惑、很不能接受的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很多恶业,他却得到享受和福报,倒楣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而一生做了很多善事的人,偏偏就遇到很多倒楣的事。这看来很不公平,很难理解。问题还不仅仅于此。有的人造了很多恶业,我看到他下了地狱。可是,有人一辈子做了好事,偶而作了一点点的恶业,我用神通看到他下地狱了。这最难理解,最难接受了。对此问题,佛陀也给了一个重要的比喻,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很有帮助的。他说:一块小石头,如果你把它投到海裹面去,它就一沉到底。你不要轻看这一点小恶,小小的坏事、恶事、恶的念头,它会像小石头那样,一沉到底,肯定会下地狱的。但是,你要注意,如果我有一条船,这条船看你怎么去建造了,大船或是小船。假如说我有一条大船,再大的石头放到船上,它也不会沉。这与我们求生西方,带业往生是相同的道理。只要这一块石头放在船上不沉,总有办法把它消灭掉。因时间给你提供了机会。假如你让它沉下去,再把它从海裹捞出来,这就好难好难了。这就不是一件很简单容易的事情了。人一旦堕入三恶道,再有机会投生作人,实在渺茫,除非业尽。
现在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心,怎样去做的问题。前面的那个比喻一块盐巴,就看我们的心量,能否像大海、江河一样的那么宽广了。假如说我们的心量、慈悲心、信心、善念、善心能够像江河一样宽广的话,那么你的业力很重,就会朝着化轻的方向转变,最终把它溶化了,就像造了恶的一块业力盐巴,就能够慢慢的把它溶解化淡了。因为佛教讲缘起,业力也是绿起。既然是绿起,就没有自性。它就可以起变化或转化的作用。但是,因果的报应依然存在,只不过以整化零,以大分小,以重化轻来受报,这种报,就会感觉轻的多,不致于重报难承,甚至付出丧命的巨大代价。因此,这个心量,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也是修行人所应该要重视的地方。
第二个比喻,提到这条船,后人称之为“法船”。制造这条船的材料很多,有木船、竹船、铁船等,就看你怎么去打造这条船了。这条法船,事实上,就是整个佛法,包括六度万行,所有的善法。假如说你持戒不是很好的话,你可能会造一条小小的木船。可能经不起风浪,就把你冲破漏水了。假如说你持戒修行很精严的话,你可以造一条铁船,那就很牢固了。通过你的布施、精进等等,所有船裹的这些器材,六度万行,看你的修道行为、心量、作用如何,来决定所造的这条法船,整体的功能、马力、环境和程度。这条法船是整个六度万行,众善奉行所创造出来的。你过去造了很多的恶业,再大的石头不要紧。你把它放在船上,它不会沉下去通过你不断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觉悟,这一块大石头,你就会想办法,把它解决掉。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断除它。包括证到阿罗汉的人,他为什么要断习气,断尘沙惑和无明惑,也是在这地方。因为他已经有了这一艏无漏的法船,永不沉的船,所以过去的业,不会让他再沉沦三涂了,不会让他再受生死轮回,指得就是造层道理。但是,他就在他自己的修行过程当中,就有办法把自己的尘沙惑和无明惑,漫漫断除,就是靠有这条法船的帮助, 自己毕生修学努力,精心打造的觉悟法船。
佛陀在原始观念当中,给我们这两种比喻,点化心智,来对付每一个人自己的业力,对我们修学进道,是有很大的助益。现在,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就是业力是什么?
我们所有的业力,总括为身、口、意三业,有善、恶、无记的不同性质,都是心识造出来的。如果没有起心动念的话,业力就无由产生,所谓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六道输回的业是自心造,成佛作祖的业也是自心作,即心即佛。造业最关键的心理,是“思心所”。思就是自己的意志、观念和个性。成就是自己的观念,失败也是自己的观念,指的就是这个“思”的心理。佛经裹依据众生妄心多、散心多、杂心多、染心多、恶心多的根性特征,佛陀教导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用“息心达本源”。这思想很重要,包括禅宗也是遵循这个思想的。妄心即歇,歇即菩提,你就开悟了。 《维摩诘经》说: “不善(烦恼)不生,是善(菩提)不灭”。不健康的心怎样歇呢?一旦妄心歇下来,你的本源一智慧光明,就展现出来了。健康的心又要如何保持发展呢?所谓“行一切善法”,这些思想一直概括了整个佛教的精神。
在此,阕于修心,进一步要探讨的,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怎样去降伏你的心:大家都读过《金刚经》。该经有两个主要课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第一应如何住,你追求无上佛道的心,已经发出来了,你要怎样去安住不退转,又要向上努力求发展。这一份觉性,你如何在生活当中,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不退失。第二个问题,应如何降伏其心。要降伏自己我执和法执的烦恼的心,并非易事,心事越难,越要去修。你只要努力,有信心,或多或少还是能起自觉作用,总有克心顺道的飞跃。一切唯心造,有志者事竟成。
烦恼的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学过很多佛法,有两个探讨的问题:一个是像《地藏经》裹面所讲的,众生心性刚强,难调难伏。地藏菩萨有个座右铭,就是“你又来了”。众生的心刚强到如此地步,老实作难地藏菩萨的悲心,刚救了你出狱门,不多一会儿,你又堕溺到三恶道来。这在《地藏经》裹,给我们描述的很清楚。另一个,禅宗非常重视且特别强调的,是谄曲心。这谄曲心,就是诡计多端,内心不直,烦恼众多,能所分别太重。在我们生活当中,心性的这些成份太多,这个心自然就会变成谄曲了。我们修行就是要特别对治“刚强的心”和“谄曲的心”这两个问题。
怎样把刚强的心降伏了?在经典裹面,处处指明道路。佛有十个尊号,调御丈夫是其中之一。要把刚强的心降伏,你先要懂得调伏它,但是,调伏了遗不够,你遗要能驾御它,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才能成为丈夫。 “调御丈夫”的意义是这样来的。佛陀统统把自己刚强的心调伏了,降伏了。后来,佛堂尊称为“大雄宝殿”,由此义而来。你如果能够战胜自己,就是最伟大的英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能把自己的敌人————也就是烦恼和恶业都战胜了,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并不是用一些武器刀枪等,把别人征服了,就叫英雄,这是一种侵犯掠夺,残害生灵。佛陀真正战胜了自己,才成为大英雄。降伏了自己刚强的心,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自己变得更慈悲了。佛教整个精神和价值都集中于此。
另一个方面就是谄曲心。我们的心分别任何东西,一睁开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嘴巴所尝的东西,统统是生活在根境相对,错觉分别当中,绝对离不开能所二性,主观和客观。因此,我们整个心性一天到晚一直在分别当中,无益的颠倒计度,狭小的心眼障碍,邪见的迷惑染习,·我们的心就易变成谄曲。由于分别不明,就会出现很多恶念,人的造恶、坏业,也由此而产生。恶念一产生,是非分别来,又分别去,人心的纷诤、冲突、隔阂油然而生,社会生活也就变成谄曲不全了。现在,如果你把这谄曲的心也降伏了,你的心就会变成善良。心灵美,生活也美,环境也美,就像人脸洗干净了,照镜子时,镜中的影子也一样干净,所谓“心净则国上净”。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对付这两个谄曲心和刚强心。佛陀从他所发现的这条“古仙人之道”,然后,教我们去开发它,由此苦、集、道谛的缘起而达到其灭谛的本源后来,很多祖师大德都跟从佛陀的这些教诲,修行而得成就。现在,人的生活在末法时代,觉得自己奸悲哀,其实不然。以前佛陀也没人指导,是自己艰苦的修行而开悟,然后将所悟的真实,教授和分享给弟子们,让大家都能得到同样法喜。以心传心,灯灯续明。古德祖师依照佛陀的教法,身心力行而成就道业。他们也把这些成就,写成论着,留传于世,如《六祖坛经》等,让后人学者,也能充满法喜。我们现在应该觉得更幸运,有很多经论,可以参阅研读。这些珍贵的经论,给了我们一条更直接的修道门路,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不会觉得不知从何入手。但问题发生了,我们会问,为什么现在大多佛教四众弟子,难于修成就呢?问题就出于我们遗不能真正知道佛法的真义,又片片喜欢弯路,再加之,现在太幸运了,什么条件都有,诱惑力大于道心,反而在修行路上,便出现了退惰之心,沉溺之情。其实,任何东西,一华一草,资生事业,心识根意,都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材料。
中国人的观念是本体论,相信我们的心是有一个真心,但这裹不是。古人有一偈: “三点成星相,弯钩戴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贪爱的东面往裹钩,不好的东西往外踢,自心一生一世糊裹糊涂,贪瞠痴成三途,戒定慧成佛陀。依据佛教的解释,心是集起义。原始经典的解释,包括阿毗达磨,都是积起义。那么, “集”是什么东西? “起”又是什么东西? “集”是我们精神思想裹面所有的概念、经验、熏习的东西,包括名言、行为、观念等等,统统集存在阿赖耶识裹面我们这个集都来自过去,所以,我们的心的作用,事实上是生活在过去。我们的整个认识、思惟、分别都是生活在过去的概念裹,我们的整个起心动念,都离不开这些己积存在藏识裹面的东西。我们的脑袋不停的在转,奸像很新、很时髦、很眼前很现在的认识感觉,但是,这些见、闻、觉、知往往都是己过去了的东西。当下一念的现量、性境是把持不住的。因为我们达不到那个本源的自性分别。我们当下这一念都捉不到,我们生活的东西,心就容易被这些东西所转,脑袋也容易产生错觉,感觉自己认识,好像是眼前的真实事物,其实,真实的现象,我们认知不足。我们事实上是生活在过去裹,而活在现在的整个思惟统统也都在过去,相似相续地生活着。 “起”又是什么呢?起是要有适合的缘,很多条件,才能现行起作用。心识生活,根据不同条件,侧面,环境不一样,那么,所反映出来的整个程序,统统都不一样。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就证明了我们的心,彻底就是一种妄心,而不是真心。我们的心所反映出的这一个层面义,从这一个“集”字当中就可突显出来。我们的心就已经LOST,而成杂心或妄心了,真心没办法找到。这点认知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通过这些概念、熏习、经验、名言的种子为因,再加上,一些条件的缘,这叫做因缘和合,才现起作用,再与外境、生活、社会、环境变化的绿相遇,我们的识则又出问题了,也就是说,心一旦LOST,我们的妄心又速转成了“识”。假如说有一个PERMANENT,在那裹不动,那是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就像上帝那样,有一个常住不变的主宰,其它东西都从这不变的主宰那裹发生出来,这不是的。它是一种互相转化的因果关系,不是单一的作用,其实单一的东面,在宇宙人生当中,根本就不存在。假如说当我们的识,遗没有产生的时候,那是我们最根本的东西,禅宗稻为“本来面目”。当心产生出来,一切经验、概念,遇到境缘的时候,马上起任何分别作用,就在这个当下,整个心都LOST,转到识的领域,又成另外一个阶段,变成了“思量”和“分别”,由思量上就会产生六根、六尘的十二处,再之,出现六识,合起来就有十八界的分别作用出现,我们的认识不出十八界范围。这时候,整个世界的相对性, 自然形成多维空间,立体感观。由于识的分别,相对必然产生,形成主、客观对立。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心识分别的体系,它的作用,是谁在那裹,做为平衡的桥梁呢。这就是“第二能变”,能变是“精神转化”的意思。比如说我们的心集存的经验、概念、熏习等等,然后通过条件因缘产生出来,变成识的分别。但是产生识的分别,是CONTINUE的。不是说一分别马上就没有了的,我们是相续的分别,这种相续性的力量又是哪一个呢?因为它是相续支持的,所以我们认识的事物,才不是在一两秒钟,马上就间断了,它遗能继续保持某种程度的认识、分别。有这样一种相持力,才能继续认识下去。提供这样一种力量、能量的这个作用,唯识学把它归属到“意”, “恒审思量”作为能变的本质和现象。因此,我们这个本源的心,变成意,又变成识,这就是有名的“三能变哲学”。自然这种转化,就形成了妄心、妄识了。现在,我们所认知的这个心,其实是虚妄的、谄曲的。自己原有的那个心(真心)怎么能找得到呢?
我们的生活很像NEWTON(牛顿)所发明的匀速运动的定义V:S/T。速度等于路程÷时间,跟我们生活规律很相一致。如果你的生活是NORMAL(正常不变),没有一个增上绿在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修行过程在裹面。你的生活就很像这个程式。比如说,你的TIME(时辰),是八十岁,那么,你的路程,就是你的生活道路,根据每个人的善、恶业力,来决定自己的不同经历,感受不同的经验,酬有好的坏的,酸甜苦辣都有,你的速度,是人的速度,跟着你的业力在正常运转,是一个NORMAL,一种匀速,一种普通生活规律,永远改变不了。修行就不一样了,可以打破它,也可以打破这个程式。修行就是要有创造心,创造人生价值和有作为的奇迹。不甘于自己的旧业,不好的改之,是奸的则发展。修道应是有一种冲天的信志。
这种信念也要建立在基础上,在所有的经论裹面,佛陀是这样说的,一切善法以定为上首。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举个例子,就像造一栋房子,所有的木根木头木板都朝着主梁上发展。如果没有主梁的话,房子就没法建成。一切善法以定为上首,就像木根木头都是从主梁而发展一样。这就说明了你修善行,做善事,都可以帮助你的定力、定性。我们修很多善行,可成就我们的定心。很多人会说,我不能坐禅,这可以突破。只要我们做善事,行善心,就能够成就我们的定性,有时候真的有这份感觉。你做一点善事的时候,心裹特别的高兴,很平静,忽然心裹很宽阔,很喜悦,这就是定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做了善事的时候,内心会更加宁静、安稳、坦荡,这真地是一种定根、定力的范畴了。不然,佛陀怎么会提倡十善法的修学。三归五戒十善就是突破自我,做人修道的根本基础。倘若如此,我们所证悟的是什么呢?首先,你会觉得修道很难,由于业力的缘故,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但是,我们的业力是可以改变的。人生的旅程是很困苦的,很难从按步就搬的业力因果的路程(S)这方面去突破。那么,我们现在可以从TIME(时空)上,去突破它。TIME(时空)就是代表我们整个心念的生灭频率。这一点不论在南传佛教,包括内观禅也好,还是大乘禅宗也好,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能保持着这份心念的觉,时时刻刻保任这AWARENESS,并非易事。因为你的整个心念,都在那裹分别,在那裹转化,在那裹谄曲,我们不知道真的心,捉不到自己的心到底怎样。百姓日用而不知。整个缘起变化,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河一样,就像猴子、野马一样,是极难明白自己的心的。修行就是要把心猿意马的心收回来, “把心带回家”。这样你的心念的频率就慢慢降低了,CALM DOWN。禅定恰恰能做到这一点。在我们的心性静下来的时候,在那裹坐了一整天,没感觉到时间己过了一天。经典描述天上一日,人间百年,没有禅定之福德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的TIME,静的频率是不一样的,绝对是不同的。修行就是要令TIME起变化,起作用。佛陀在心智培养方面的层次很分明,他是从戒定慧三学去入手,这三方面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都应该重视并存,这是我们作为人生横面上看。但是从修行角度面看,从竖上看,能帮助我们一些启发,就会发现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所要明白的是在欲界当中(欲界有六个天),我们的起心妄念,恶念等等,贪欲执着最多。因此,我们要用戒的方式,来对付心猿意马的心,就自然起自制己控的效用。但是你一看从色界天,无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空定上面,这几个天都是以定为主。在欲界当中,要从重视持戒这一方面来对付自己。是因为在对付你的心念上,你需要用一种工具和手段来帮助自己,降伏自己。但到了初禅、二禅、三禅以上,到四空定裹面,就出现了一个奇迹,都是以定为主的生活了。以上所述都是属于世间的静虑之定。
为什么佛陀很讲究智慧呢?我们之所以追求智慧,是因为有智慧才是出世间的。当然,我们从人生修行来说,都应包括戒定慧三学。但是,佛陀说的戒定慧三学,正好也是展示我们整个人的心性的证悟水平。如果你的心真正能够达到无漏智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出世间的解脱。
现在反过来说,定亦能调适我们的心念频率。假如说我们的TIME,我们的心率,它的频率照着《俱舍论》推算,一念等于一刹那,一刹那为一生一灭,一生一减等于现在时间的l/75秒,走得很快的。我们的生灭变化,有很多念头。假如我们可以控制到这个心念不生,那TIME就等于零。你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的话,当然,从数学上讲,用ZERO的时间(T),去除人生业力的路程(S),是没有意义的,S/0t。但是你要知道,这裹面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真正去参禅,这个时候它会变成无穷、无穷大,S/LQ。假如你的心念,一念不生,这个TIME变成ZERO,无穷(n的话,你这个速度是超光速的。可以做到超光速,是从这裹产生,心念是最快的,比光速还快。佛教也是这么讲的。我们的精神怎样能够达到超光速?你要去修学、去思惟、去领悟、去找到一个ANSWER的办法。假如我们的心念真的是无穷的,达到ZERO,那么速度就会起变化。所以,为什么说只要在超光速的情况下,你才能做到同时因果。你如果达不到超光速的话,你都是异时的。现在问题是,我们怎样证明同时因果的意义。假如说我们的修行能真正做到一念不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心速是超光速的。我们修行的路子就像鸡蛋一样,壳很硬,也像龟背着壳一样很沉重,这是我们的业力和烦恼很重。但是要撞破它,是需要超光速的。开悟的那一瞬间,我想是非常需要的,那是来源于你的禅定功夫。如果经常修禅的人(除枯木禅外),心越清净,见越敏捷,他的思惟更有觉性。这说明他的思惟速度起变化了。心越静,心的认识的速度反而更快,心烦意乱,反加障碍,见也滞钝。你如果能够加快心的速度,你就能保持你的觉性了。我们现在心的频率被自己的执着、业力、烦恼阻塞很多,造成内心不自在,就自然会影响心的觉照速度,不能成为“观自在菩萨”。我们没有保持那个应有的觉心去观照事物。自然体会不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同时因果的原理。
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能认识到许多相同的佛理,比喻烧香,可以看得到香一直在变化。这很有意义的。我们烧香来供养佛,用花去供养佛也没错,但在南传佛教来说,它是一种心学,是一种修行。当他看到香一直在烧,然后没有了,就会想到我们人生也一样。从这裹去体会无常的道理。花也一样。昨天一位居士拿来供养佛的花很漂亮,再过几天花就枯萎、死了,从这裹也能体会到无常的道理。南传佛教修行的方式是一种“现观”的方法。但我们修行不应该只停留在供佛的问题上,真正去体会佛法的真理,才是最重要的。 “见到法才能见到如来”。用好香而又漂亮的花供佛,是有愿、有相来见佛,当然这份善心,也是难能可贵的,可是,这永远见不到如来的。从法方面来考虑,去思惟,去观察,才能开启自己的觉悟,才能有力度去冲破自我的束缚。我们看到香一直有个火在燃烧着,而从这裹看到生灭变化或能量的转变。我们在动态上看得很清楚,从动态、变化、作用上,来体会无常的因缘道理。假如我们没有看到一支香在点燃的话,就看不到它的生灭变化了,这就是我们认识有障碍之所在。这也反映出我们的静态的功夫不够,或者内心根本没静,只能动见动。静态上的事物我们就不知道它的生灭变化。比喻这一张桌子,我们就看不到它在生灭变化。就像《金刚经》所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这种“观”的能力尚未出来。在我们生活当中,真正能够帮助我们开悟的有很多东西。问题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去解决它呢?我们只能看到动态在那裹生灭变化,才体会到一些因缘、无常等道理。
静态方面我们根本没能体会到事物的生灭变变化,原因出在哪裹呢?从经典裹面,找到了答案。一个叫安提遮裹的居士,请问文殊菩萨,他说:我也知道无生,诸法因缘和合的道理,但是我为什么证悟不到这个理呢?仍然遗是被外境所转。我现在遗是只能看到动态的生灭变化,静态的东西遗是被静态转,也体会不到它的变化。假如静态的东西也能发现它的生灭变化,就像烧香一样,那就起作用了。当安提遮裹提出了这个问题,文殊菩萨便回答: “其力未充”。即说明力量还不够。心的定力不够,只看到动态的东西而见不到静态的生灭变化,这就说明了在修行过程当中,真的非常需要这份力量来帮助我们去开悟。像刚才说的: “一切善法以定为上首”。你修任何善法都能帮助成就你的定力,更何况你真用功持戒修禅,两全其美。你的定力绝对能加强和提高,这一点可以反映出它是佛法的一个最根本的精神,那就是怎样开发你的心智,怎样能够去保持这一份觉性。觉性越大,悟空越深,佛经说: “空生大觉中”。
佛陀教导我们世间任何东西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从无常观的意义来说,对自己心量方面要特别注意。就是说,你真正认识到很多无常的事事物物,你可以降低你的执着心。因为你知道它是无常的,所以你不需要抱着而放不下。当然,事物有它本身的作用性和变化性。人们只看到它的作用面而生执着,不太留意它的无常变化。当你认识到任何东西都是无常的,你的执着肯定会降低很多,内心的障碍也会大大地突破。另一方面,无常不是消极的,这一点可以反映出佛法教义伟大的地方。佛陀教我们苦、空、无常、无我,没有错,是一种根本的道理,对我们心智培养修行,应该要有这样的观念,这对自己有好处。但另一方面恰恰相反,最有意义、最积极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在四法印的后面。我们一定要记住,用一些无常的东西,可以做到一些有恒、有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每个人只要有心,就能去学去做。虽然是无常的,但我们可以利用无常的东西来完成,去成就,去实现,有常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喻说行布施,你既然是知道无常的,但是你供养布施的这一份心,这一份物,对一个贫穷人来说,对一个非常需要的人来说,等于拯救了他的生命,唤起了他的尊严,分享了人生的快乐。贫穷者易受被抛弃、欺凌和哀苦。你做到这一步,这价值是很了不起的。像非洲很多难民,假如你提供几百吨粮食,这是不得了的,这一份价值绝对是有常的,绝对是永恒的。
我们还要记住的一点,就是一切有为法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我们就要少欲知足,要降低自己的执着欲望,追求太多终归无常,还造成极大浪费,贫福差距矛盾等,和现行生活的社会忧患。知足惜福的心会帮助我们提升禅定。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心态的变化也复杂多了,所以我们的定力没办法发展。就刚才讲的,过去的人很明白道理的,尽管生产力很落后,他们能降低各方面的欲望,他们很知足,所以他们的定力自然展现作用。假如你的心真正能够降低欲求,在这样一刹那当中,你的定力就增加了一份。在整个佛法的精神来看,这不是说你去坐就是参禅。你真正能够明白道理,降低你的欲望,当下你的定力就增加一份。为何六祖大师怎能提倡,行住坐卧皆是禅。这一点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我们做任何善事,任何好事都可以增加定力,这是每个人都可身心力行的。因此,我们用这无常的东西,完全可以做得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事。而且,真正明白了这个双管齐下,降低了你的欲望,少欲知足,同时用这些有限的、无常的东西去做些最有价值的事,去提高你的心性,心量,两方面加起来,这是我们应该去做去修去完成的道品。苦谛的价值也是如此,佛陀他老人家一生“以苦谛为师”。一切善法的修学成就,皆由毕生身心付出,奉献之苦中成长,牺牲本身也是苦,但这种苦,却创造了他人的快乐,也成就了自己的喜悦,这是佛教提倡的“双喜临门”。自利利他的价值观。
假如说我们的心真正有一个常的东西,不管怎么样,就会出现很多难以理解和沟通的矛盾。现在这个心,是有知的,是灵知的,是遍知的,因为有一个常,理应如此。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比喻说我吃一个食物,我只知道嘴巴能尝得到酸甜苦辣等等,但是一吃到肚子裹面去,为什么又没有知觉的到酸甜苦辣呢?遗有,就是我把无名手指一弄,我只知道这个PALM。为什么其它手指却没有感觉呢?如果心有一个常,那它就能遍知,可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假如说有个东西是常,我的手指一动,全身的其它部位,也应该有疼痛的感觉,因为它是跟身体连在一起的。嘴巴吃的东西能尝到酸甜苦辣的味道,为什么一到了肚子,酸甜苦辣的感觉就没有了呢?有好多叫ESTl0NS,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我想这个问题,就留到明天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在海报上看到两句话,我觉得很好。它说: “至道无难,唯嫌简择”。这句话非常的好,我们修行人如果真正证入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智性和我们的佛性,事实上,按照祖师的看法并不是很困难,那么,它的一个方法就是说,真正的唯嫌是简择。简择什么呢?这裹的简择指的是不健康的分别。假如说我们能够真正对自己的心、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分别,能够尽量的或者全部的把它息灭掉,那我们的本性自然就会展现出来。正如《维摩诘经》所说: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本文未完——下期待续)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