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唐代遗物撑起的大殿——宝林寺大殿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熙慧、林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保留完好的唐代石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后山大石头上的朱熹墨宝

  唐代遗物撑起的大殿——宝林寺大殿

  作者: 李熙慧、林丹

  “这座寺庙在唐代、清代,都有皇帝下旨扩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还在这里讲学,留下了多处墨宝。”昨日,宝林寺妙藏法师向主持人介绍了寺庙的情况。

  宝林寺位于连江丹阳镇东平村,沿着蜿蜒的村道进去,向远处看,群山连绵起伏,山上云雾缭绕,犹如一幅山水画。

  来到宝林寺,从山门进去,眼前是一座高大的亭子,名曰:御碑亭。亭子的中央矗立着一块石碑,碑是康熙皇帝授的,内容是对宝林寺住持隆悟禅师重建宝林寺并拓展十大名胜甚为赞赏,授隆悟为御弟,并亲书禅寺碑名。

  拾阶而上,来到大雄宝殿。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支撑大殿结构的高大石柱,这是唐代留下的遗物。

  15根柱子圆形石柱,隐刻成8瓣莲花瓣,每个柱子高4米多、周长2.25米。大殿石柱下也是石质的,长10多米,上面雕刻着麒麟、狮、象、鹿、鸟、牡丹等石雕,栩栩如生。

  文物局的专家说,宝林寺是福州新增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年代最古老的文物之一。此次能够被评选上,主要就是庙内现存的这15根气势宏大的唐代法堂石柱。

  妙藏法师介绍,宝林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7年),原名宝林庵。唐代人张莹,曾在宝林禅寺就读,在唐昭宗李晔大顺元年(890年)高中进士,是连江县第一个中进士的人。之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向当时的皇帝请旨钦敕扩建宝林寺,当时全寺规模宏大,僧众千人,有十多座殿堂楼室,是一处雄伟庄严的禅刹。张莹晚年归隐到寺庙的望星台,去世后,葬在寺后,现在留下的尚书墓,至今仍是寺庙重要景致之一。

  继续向山上走,半山腰有块巨大的怪石,名为“雷移石”,上面保留的摩崖石刻“雷移石”和“降虎峰”苍劲有力的大字,就是朱熹亲笔书写的。

  据《连江县志》记载,在宋代庆元年间,朱熹和学生刘砥、刘砺由长乐来到丹阳的宝林寺,参观寺里的观音岩、虎跑泉、雷移石等十大名胜后,写下了“踏破千林黄叶雄,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岩翠空绿昼不开。一壑袛今存胜揽,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连霄汁,未许仙灵便却回”的诗句,并留下“降虎峰”“雷移石”摩崖石刻。之后,他还在寺内住了月余,并在这里讲学。

  在这林木郁郁葱葱的山中,庄严古刹坐落其间,不愧为远离尘嚣的清静之地,难怪古往今来,吸引着文人墨客前来探幽访胜。成为省级文保单位也是实至名归。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