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闹市一隅古佛寺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钟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闹市一隅古佛寺

  作者: 钟民

  古佛寺,因供奉一尊元代雕刻的佛像而闻名。寺院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儿童公园一隅,西临繁华的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可以称是身处闹市的清修之地,是目前宜昌市中心城区内仅存的一座古寺庙建筑。古佛寺建筑在坡度平缓的珍珠岭上,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殿堂建筑风格独特,周围花木葱郁、古柏苍翠、四季宜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其环境的真实写照。其独特的区位和背景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使古佛寺成为宜昌市的一大亮点。

  据考证,古佛寺始建于元代初年,整座古刹坐东朝西,造型庄重,古朴典雅。古佛寺曾经占据了整个珍珠岭,即今宜昌市儿童公园。后因历史原因,寺院规模逐渐缩小,目前仅占儿童公园的一隅。据记载,历史上宜昌地区的历届佛教协会会址都设立在古佛寺,1912年、1928年、1936年的宜昌地区佛教协会先后都成立于古佛寺。当时的玉泉寺、古佛寺、普济寺、关圣楼、居士林等寺庙的住持和三宝弟子200余人,都是协会成员或代表。超明、宝云两位法师曾担任过正副会长,海山、佛悦、香琳、隆湘分别担任正副理事长。

  古佛寺重建于1927年,是宜昌市老城区唯一按清代晚期建筑风格、结合宜昌地方建筑风格设计营造的佛教殿堂,是三峡地区珍贵的巴楚建筑遗产。1963年,古佛寺与寺内雕于元代年间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市政府定为宜昌市重点保护文物。古刹也一直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支持。

  宜昌市古称“夷陵”,在战国时代就是楚国的重镇,西汉时设县,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宜昌日志》所载的六处城市古建筑,古佛寺是宜昌城区唯一幸存的较为完好的寺庙古建筑,而且是宜昌市现有的反映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是反映宜昌历史上佛教活动的纪念性古建筑之一,又是一座由古代向近代过度的典型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除了让人惊叹其古老外,寺庙的建筑本身也充满了艺术性。在建筑造型、图式、内部装饰和色彩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如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结构方式,以木为梁柱形成间架,分承建筑上部的一切负荷,故能“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语)。它造型优美,为典型的厅堂与殿堂混合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庄重古朴,又秀美典雅,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巴楚建筑文化特色的传统古建筑遗存。同时,古佛寺工艺精美,色彩为青色屋面,白色墙体,暗红色门柱,其白色墙体和屋脊均采用烟墨和淡青绘以各种图饰,颇有三峡地域文化氛围。

  古佛寺采用抬梁式建筑技术,明间(正间)不设楼层,用四根大楠木方柱加大了柱间跨度,因此获得了高大宽敞明亮的空间。木料本身有很强的弹性,木结构抗震力与抗风力特强,采用镂空屋脊,既可减轻屋面重量,又可减轻风力,这些均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古佛寺自2001年根定法师主持寺务以来,大雄宝殿得以彻底装修。寺庙目前的占地面积只有1395平方米,但其在宜昌市文化和旅游中却占有特殊的地位。寺院现存建筑沿轴线排列, 坐北朝南, 偏西53度, 由南而北, 有薄页子砖砌罩墙一堵,高4米,宽10米,顶盖小青瓦。在罩墙南侧为山门,单檐小青瓦硬山顶,单门单间,面宽3米,偏离中轴线两米,建筑面积5平方米。

  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为大雄宝殿,占地面积318平方米。大殿为单檐小青瓦两坡水硬山顶,南北两面山墙为青砖斗墙,主体构架为木结构,以穿逗式与抬粱式相结合的手法,榫卯连接而成。柱网布局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带前廊,廊柱处以砖墙代替,明间开门,前后檐门槛上装膈扇门。殿中明间的四根金木柱是名贵的金丝楠木,每根直径40厘米,高8米,在柱高4米处装木梁,上搁楼板。殿的下层须弥座上, 供奉佛像3尊,背后为观世音菩萨西方三圣立像。山墙开窗,窗之间墙面上悬挂蕉叶线描画十八罗汉图。大殿二楼右为禅堂,左为藏书阁。

  中轴线的第三进为观音殿,占地63平方米,大雄宝殿的后门槛即观音殿的前槛。观音殿面宽三间,进深一间,里墙供奉千手千眼樟木雕观世音菩萨像,左山墙下供奉地藏王菩萨铜像,右山墙下供奉财神菩萨坐像,像前玻璃缸内,盛有古佛寺圆寂老和尚云空的舍利。

  在中轴线两侧,皆建有平房,左为厨房,占地24.6平方米。客堂占地14.4平方米。僧寮占地170平方米。右有法物流通处,占地85.6平方米。阅览室占地50平方米,接待室占地43.9平方米。全部房屋使用面积为1157平方米。

  作为一座由古代向近代过渡的典型建筑、古夷陵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古夷陵城的标志性建筑,古佛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宜昌市区部分僧众、居士和省内外信教群众及有关人士,自发集资,已塑佛像10余尊,并购置了法器,建立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寺院管理,依法开展佛事活动。几年来,古佛寺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客人,接待了来自我国香港、台湾、澳门、西藏等地区的客人。他们有的组团来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有的慕名而来拜佛求经、有的来旅游观光。其中三峡大学的印度留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古佛寺来拜佛。祖籍宜昌而现住美国的华侨每年来宜昌探亲时都要到庙里拜佛荐香。2007年4月份,西藏自治区的20余名喇嘛和经师组成的观光旅游团,来到古佛寺拈香拜佛。

  古佛寺住持根定法师介绍说:“古佛寺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波澜中国民族宗教网起伏,几经兴衰,如今有了政府的重视和良好的宗教政策,这座古刹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信息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