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江淮石塔之冠——息影塔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琼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江淮石塔之冠——息影塔

  杨琼

  息影塔是河南商城县黄柏山法眼寺开山始祖——无念禅师舍利塔,俗称祖师塔。禅师俗姓熊,法名僧有,号无念,湖北麻城人。十六岁出家,求师访道,“三十余年,历遍寰海”,成为高僧。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入黄柏山,“爱其幽迥,募为栖隐之区”,遂率徒众由龙潭湖芝佛院至黄柏山,剪棘结庐,创建法眼寺,释经讲道,被尊为“楚豫禅宗”。当朝名臣邹元标、梅国祯、梅之焕、邓文洁,学者李贽、焦弱侯、陈石泓,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兄弟以及史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皆与禅师“过往甚密”,莫不推崇备至,名重一时。载之史乘,传为佳话。

  息影塔位于商城县南端,长竹园乡逶迤群山之中的黄柏山村。黄柏山主峰东峰尖(海拔1257.3米)东峙于后,面临峡谷,西望层峦叠嶂,南与周湾村落一岭之隔,北和坳上村落越岗相邻,商城至黄柏山公路若玉带绕于塔前。俗语称之为“后有靠,前有照,左右有抱”,气势雄伟。

  息影塔于明天启六年(1626)卜址奠基,无念禅师方外众友委托樊山甫主持营建。翌年“当如来诞生之辰,正浮图合尖之日”,即四月初八佛诞节落成。

  塔建于两山之间,西向,塔前依地势逐渐升起三层高大石砌拜台。最下层用片垒砌,料石结面,经台北侧条石台阶可至第二层。第二、三层均用料石垒砌:二层台南缘有条石台阶联接第三层。第三层料石漫地,前沿新月形,后缘椭圆形,后部隆起,形若龟背。第三层拜台上以台南北两端为起点,顺山坡升高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圆弧形外垣墙,三面围绕,界隔山林。墙内面积达600平方米。中央建塔。近塔又有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内垣墙,绕塔三面环卫。塔前置长方形一石供案。

  塔无门,全为一色精雕花岗石砌筑,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8.5米。分述如下:

  塔基平面呈四方形,三层束腰须弥座,上下雕刻仰覆宝相花瓣装饰。束腰处每面减地浮雕卐字连续纹饰。上为八方束腰仰覆莲瓣塔座,莲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八方形,用条石岔缝砌成,增强塔的隐固性,以腰檐界分四层。一层西向额眉镶嵌长方形塔铭,镌刻双勾行楷体“息影塔”,并阴刻楷体“明天启丁卯岁浴佛日芝信天翁题”共17字,为无念方外挚友梅之焕手迹,遒劲俊逸。顶端平板枋上深浮雕仿木构斗拱,每面置一斗三升平身科一朵,角部各有一朵转角斗拱,八方连接共16朵。斗拱上承托石檐,檐面雕出筒状瓦垄,每坡为六垄。瓦垄端皆刻圆形瓦当,瓦当圆面内雕刻五瓣梅花图案,两瓦垄端间刻有滴水。飞檐翼角翘起,每角置鸱吻延作戗脊;鸱吻下安有铁环,用于悬挂风铎。二层束腰处减地浮雕纹饰三种:西、南、东、北四方为卐字缠枝适合纹样,西北、东南两方为卐字连续纹样,西南、东北两方为卷草适合纹样,腰檐结构、装饰同于一层。三层束腰处各方均阴刻小篆二字,计16字,虽因工匠凿刻之陋,而字形匀齐,篆法意势与秦汉际合。释文:“大明僧宝,长夜时晓,影息浮屠,神光远照。”腰檐每坡瓦垄为四,余同一层。四层束腰处各方阴刻梵文三、四不等,腰檐结构、装饰与三层相同。塔刹下为覆钵式刹座雕刻覆莲花瓣,上为周边刻12瓣仰莲座承托宝瓶塔刹,气宇轩昂。

  塔台基前建一青砖灰瓦硬山单檐典型“四合院”式建筑——息影塔院,俗称“塔庙”。天井丈方,庑廊相抱,大小房屋12间,正三间原为祀奉无念禅师塑像,柱上悬挂楹联,文曰:“白棒藤条明见性,黄瓜茄子悟真空。”两厢系护塔僧侣居住。占地约250平方米。今塑像楹联无存,房屋保存尚好。

  塔院南阜有一巨大的大别山五针松,虬干枝曲,鳞苔似甲,树冠如盖,为黄柏山现存此类松中树龄最长、最为繁茂的一株;塔基北侧一株古橡栎,树干挺拔,枝叶蔽日;绕塔垣墙外万竿毛竹丛生满坡,整个建筑掩映于苍松翠竹之中。若置身其境,涤尘静心,情接旷古。

  息影塔及塔院依山势递进,惭次升高,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对称韵美,浑然一 体,古朴壮观。塔体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宽度逐层收敛,使整个塔身外轮廊秀丽挺拔。用圆雕、浮雕、减地浮雕等技法,雕刻纹饰,或浑厚古朴、或规制齐整、或形态生动,刻艺精良。河南省境内和尚墓塔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然而就建塔用料之考究,作工之精湛,气势之雄伟,规模之宏大而论,当首推息影塔。同时,朝廷要臣为佛家禅师建塔,在众多的和尚墓塔中也是为数不多的。该塔历400年沧桑仍巍然屹立,堪称明代石塔中之珍品。该塔是豫南江淮间现存体形最大、最完整的仿楼阁式石塔。

  息影塔南一公里内还有五座石塔,造型各异,其中三座省内少见。现就这五座石塔略作记述。

  古梅塔:座落在瓦屋湾后冲蔡家宅西,塔形瘦劲秀,通高5.75米。方形束腰须弥座四层,束腰上下缘阳刻宝相花纹饰。束腰四侧平面浮雕卐字连续和卷草纹,线条简练流畅。上为八方束腰仰覆莲座,花形饱满丰润,承托八方二层塔身:一层西南楣额镌双勾楷体塔铭“古梅塔”,上端平板枋上浮雕仿木构斗拱,八方转角共八朵。石雕塔檐,每坡雕筒瓦四垄,翼角翘起,角置鸱吻延作戗脊。二层束腰四侧平面阴刻梵文,檐同一层,每坡雕筒瓦三垄。刹座下为覆钵形,上雕两层仰莲。塔刹下为方形,四面为圆拱龛,龛内高浮雕结迦趺坐佛像,头带螺髻冠,着通肩袈裟,体态古拙严峻。上冠盔顶,正中为火焰宝珠。古梅和尚生平事迹待考。梅之焕《中丞遗稿》有《与古梅》诗一首,诗曰:

  那得菩提与阐提,一丝微系即全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一号佚名和尚塔:座落在息影塔与周湾之间,南距息影塔约300米。残高2.75米,西北向。六方形二层塔基。六方束腰仰覆莲座。塔身六方,石雕塔檐。刹座已残损,覆钵形塔顶掀翻落地。塔铭、雕饰被风雨剥蚀,无识。

  以直愚和尚塔:座落在马家湾周家宅后山坡上。通高2.20米。方形须弥座四层,束腰四侧平面上阳刻卐字、卷草纹饰。八方覆莲塔座承托宝瓶形塔身,塔身腹径0.70米,顶部浮雕纺轮纹圆塔盖。塔身西南面镌双勾楷体塔铭:“明以直愚和尚塔”,书法刚劲规整。靠山垒砌三面垣墙环卫,塔前二层台基护坡。据《黄柏无念复问》可知以直愚和尚是无念禅师入室弟子,无念圆寂后,曾请寄生居士陈石泓撰写《黄柏无念有和尚塔铭》。

  二号佚名和尚塔:座落在以直愚和尚塔与马家湾周家住宅之间,距以直愚和尚塔约300米。通高2米。方形须弥座四层。八方覆莲塔座承托宝瓶形塔身,塔身腹径0.7米。塔铭、雕饰剥蚀漫漶不能辨识。

  百□伦和尚塔:座落在马家湾周家宅前山坡上。通高2.38米。方形须弥座四层。八方覆莲座承托宝瓶形塔身,塔身腹径0.74米,顶部浮雕圆形塔盖。塔身西南面镌楷体塔铭“百□伦和尚塔”,第二字因剥蚀而无法辨认。塔基座人为拆损,岌岌欲倒。

  后三塔,须弥座平面均为正方形,束腰四侧平面减地浮雕纹饰,刀法古拙而洗练。瓶形塔身都是用整块花岗岩雕凿成形,硕壮而圆润。全塔朴实无华。综观三塔形制式样,具有喇嘛塔的主要特征,是元朝蒙古族把喇嘛教带入中原的遗风实例。

  息影塔及附近石塔群,对研究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历史和古代建筑艺术,是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6年、1979年商城县政府两次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其重点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带。

  (载《中原桥声》1994年第4期,2004年《信阳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